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4789发布日期:2019-02-22 22:1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加湿空调在加湿过程中,其加湿量不能根据室内空气湿度变化而作相应调节,采用当室内空气湿度达到目标值时,加湿器关闭,当室内空气湿度小于目标值时,加湿器开启的控制方法,也就是说,空调只有以固定量加湿或者不加湿两个选项,并不能根据室内空气湿度平滑地过渡,因此,在加湿时,湿度会大幅度提升,停止加湿后,湿度又会大幅度下降,从而造成室内空气湿度波动较大,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解决了空调在加湿过程中,室内湿度波动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的风道内的喷嘴、以及与所述喷嘴驱动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喷嘴位于所述空调的风机与出风口之间,且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风道的内壁设置,所述喷嘴与所述内壁间形成雾化空间,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喷嘴沿其喷射方向靠近或背离所述内壁,以减小或者增加所述雾化空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的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位于空调的风机与出风口之间,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器,多个所述换热器围成容纳空间,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上,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内壁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组件上靠近第二内壁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壁、所述喷嘴以及多个所述换热器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雾化空间,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喷嘴沿其喷射方向靠近或背离所述第一内壁,以调整所述雾化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靠近所述风机一侧设置,所述喷嘴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在所述第一内壁上的投影为V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盖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上并围成所述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空调回风口处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湿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室内湿度调整所述雾化空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喷嘴与所述风机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的第二换热器,所述喷嘴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风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喷嘴沿喷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控制雾化空间的大小,雾化空间增大,喷嘴雾化出的水雾蒸发量增大,加湿量也相应增大;雾化空间减小,喷嘴雾化出的水雾蒸发量减小,加湿量也相应减小,从而可以实现动态调整加湿量,使室内湿度变化更加平滑,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的换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的工作原理图。

图例:1、喷嘴;2、驱动装置;3、风机;4、风道;5、湿度传感器;6、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8、雾化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包括设置在空调的风道4内的喷嘴1、以及与喷嘴1驱动连接的驱动装置2,喷嘴1位于空调的风机3出风方向上,且喷嘴1的喷射方向朝向风道4的内壁设置,喷嘴1与内壁间形成雾化空间8,驱动装置2驱动喷嘴1沿其喷射方向靠近或背离内壁,以减小或者增加雾化空间8。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2带动喷嘴1沿喷射方向移动,从而调整雾化空间8的大小,由于雾化空间8的大小与加湿量成正比,雾化空间8增大,喷嘴雾化出的水雾蒸发量增大,加湿量也相应增大;雾化空间8减小,喷嘴雾化出的水雾蒸发量减小,加湿量也相应减小,从而可以实现动态调整加湿量,使室内湿度变化更加平滑,提高舒适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上述风道4内的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位于空调的风机3与出风口之间,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器,多个换热器围成容纳空间内,喷嘴1位于容纳空间。由于室内机内部风场不稳定,喷嘴1置于换热器组件内部形成封闭的腔内,防止喷嘴1喷出的水雾四处乱飞,造成其他元器件被水雾打湿而失效,影响机组可靠性,从而可以使换热后的空气更加湿润,提高舒适性,同时还可以保证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风道4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换热器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上,喷嘴1的喷射方向朝向第一内壁设置,驱动装置2设置于换热器组件上靠近第二内壁的一端,第一内壁、喷嘴1以及多个换热器的侧壁之间形成雾化空间8,驱动装置2驱动喷嘴1沿其喷射方向靠近或背离第一内壁,以调整雾化空间8。通过驱动装置2带动喷嘴1在换热器组件内沿喷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控制雾化空间8的大小,雾化空间8增大,喷嘴雾化出的水雾蒸发量增大,加湿量也相应增大;雾化空间8减小,喷嘴雾化出的水雾蒸发量减小,加湿量也相应减小,从而可以实现动态调整加湿量,使室内湿度变化更加平滑,提高舒适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第一换热器6位于第二换热器7靠近风机3一侧设置,喷嘴1位于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从而可以使换热后的空气更加湿润,提高舒适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6在第一内壁上的投影为V字型。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7盖设在第一换热器6上并围成容纳空间。第一换热器6与第二换热器7围成的容纳空间横截面为三角形,喷嘴1的位移轨迹穿过三角形的内心。通过围成截面为三角形的换热器组件,可以在大幅度提高加湿的效率,而且通过将喷嘴1的轨迹穿过三角形的内心,使喷嘴1喷出的水雾可以均匀的分布在换热器围成的雾化空间8内,从而提高雾化效果,提高雾化效率,使经过的空气可以充分加湿,提高舒适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空调回风口处的湿度传感器5和控制装置,湿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室内湿度,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2电连接、控制装置还与湿度传感器5电连接,控制装置用根据室内湿度调整雾化空间8。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5和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室内的湿度实时调整喷嘴1与第一内壁的距离,从而控制雾化空间8的大小,达到调整加湿量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风道4内的第一换热器6,第一换热器6位于喷嘴1与风机3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风道4内的第二换热器7,喷嘴1位于第二换热器7与风机3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为上述的空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环境湿度值d1,获取预设湿度d2;

步骤S20:根据环境湿度d1、用户设定湿度d2,控制驱动装置2调整雾化空间8。

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判断湿度差值是否处于预定范围;

步骤S22:当d1≤d2–a时,则控制驱动装置2驱动喷嘴1沿其喷射方向背离内壁,以增大雾化空间8;

步骤S23:当d2–a<d1≤d2+a时,则控制驱动装置2驱动喷嘴1沿其喷射方向靠近内壁,以减小雾化空间8;

步骤S24:当d1>d2+a时,则控制喷嘴1停止加湿。

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22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湿度差值为零时,雾化空间8不变。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步骤S22中,驱动装置2驱动喷嘴1沿其喷射方向靠近内壁的移动距离为s。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