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蒸汽加热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3591发布日期:2019-01-25 16:3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蒸汽加热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蒸汽加热罐。



背景技术:

光伏电池技术不断创新,高效技术已趋于成熟满足企业量产需要,单多晶效率不断被刷新,如何将电池片的制造工艺更优化,开发出更高的转换效率已是每个光伏企业毕生追求的目标,在成本没有什么差异的情况下,同样的硅片越高的转换效率就代表越高的利益回报,因此有实力的公司在不断的将实验室的工艺路线通过设备改良或技术革新将其成功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从而取得更高的转换效率,目前,现有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在对硅片进行清洗时使用的热水机构都是用电加热的,使用电加热,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双层蒸汽加热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蒸汽加热罐,通过蒸汽对水进行加热,实现了废气利用,极大的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蒸汽加热罐,是由:外壳、底座、内胆、循环气泵、保温蒸汽管、供水管道、加热蒸汽管、电磁阀、压力表、进水管、阀门、出水管、温度感应器、连接管、保温管、加热管、加强固定管构成;罐体的结构为:圆桶形的外壳内设置圆桶形的内胆,外壳与内胆的上端之间设置圆环形的连接板,内胆的上端设置盖板,外壳、内胆和连接板一体成形,外壳的内表面、连接板的下表面与内胆的外表面之间构成保温空腔;罐体上方两侧分别设置保温蒸汽管和供水管道,罐体外表面下端对称设置至少一对底座,罐体一侧设置循环气泵,循环气泵进气口与保温蒸汽管的出气口之间设置连接管,所述的保温空腔的内壁下部设置螺旋状的保温管,循环气泵分别与保温管的进气口、出气口之间设置管道,保温空腔内设置竖向的进水管,进水管的下端与内胆相通,进水管的上端露出罐体的上端面,进水管靠近罐体上端处设置阀门,内胆内的两侧分别设置竖向的加热蒸汽管和竖向的出水管,加热蒸汽管的上端和出水管的上端均露出罐体上表面,出水管的上端与供水管的进水口对接,出水管与供水管相通,加热蒸汽管靠近罐体上端处分别设置电磁阀和压力表,内胆内壁下部设置螺旋状的加热管,加热管两侧对称设置一对竖向的加强固定管,加强固定管与加热管相通,加热管的外周均匀分布出气孔,加热蒸汽管的下端与加热管的进气口对接,加热蒸汽管与加热管相通,罐体的内胆上端一侧与所述的保温空腔上端一侧均设置温度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蒸汽对水进行加热,实现了废气利用,极大的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效果好,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外壳1、底座1.1、内胆2、循环气泵3、保温蒸汽管4、供水管道5、加热蒸汽管6、电磁阀6.1、压力表6.2、进水管7、阀门8、出水管9、温度感应器10、连接管11、保温管12、加热管13、加强固定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罐体的结构为:圆桶形的外壳1内设置圆桶形的内胆2,外壳1与内胆2的上端之间设置圆环形的连接板,内胆2的上端设置盖板,外壳1、内胆2和连接板一体成形,外壳1的内表面、连接板的下表面与内胆2的外表面之间构成保温空腔;罐体上方两侧分别设置保温蒸汽管4和供水管道5,罐体外表面下端对称设置至少一对底座1.1,罐体一侧设置循环气泵3,循环气泵3进气口与保温蒸汽管4的出气口之间设置连接管11,所述的保温空腔的内壁下部设置螺旋状的保温管12,循环气泵3分别与保温管12的进气口、出气口之间设置管道,保温空腔内设置竖向的进水管7,进水管7的下端与内胆2相通,进水管7的上端露出罐体的上端面,进水管7靠近罐体上端处设置阀门8,内胆2内的两侧分别设置竖向的加热蒸汽管6和竖向的出水管9,加热蒸汽管6的上端和出水管9的上端均露出罐体上表面,出水管9的上端与供水管5的进水口对接,出水管9与供水管5相通,加热蒸汽管6靠近罐体上端处分别设置电磁阀6.1和压力表6.2,内胆2内壁下部设置螺旋状的加热管13,加热管13两侧对称设置一对竖向的加强固定管14,加强固定管14与加热管13相通,加热管13的外周均匀分布出气孔,加热蒸汽管6的下端与加热管13的进气口对接,加热蒸汽管6与加热管13相通,罐体的内胆2上端一侧与所述的保温空腔上端一侧均设置温度感应器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