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7124发布日期:2019-05-31 21:5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的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我国雾霾天气的逐渐的逐渐加重,暖通空调行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创造更舒适的家居环境,暖通空调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暖通空调可以对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以及通过通风来使室内保持舒适的居住环境或工作条件。而现在的暖通空调具有高耗能的缺点,会使环境进一步恶化。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047035.6,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暖通空节能自控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柜体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柜体前方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柜体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柜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方固定安装有节电器,所述节电器上方固定安装有节能控制器,所述蒸发器右边固定安装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上方固定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上方固定安装有电子除尘器,所述电子除尘器上方固定安装有加湿器,所述压缩机右边固定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上方固定安装有全热转换器。

但是现有的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出风的角度,并不能够自动控制加热温度,不方便根据使用所需进行移动该装置,不方便在搬运该装置时进行携带和不具备储存工具的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不方便出风的角度,并不能够自动控制加热温度,不方便根据使用所需进行移动该装置,不方便在搬运该装置时进行携带和不具备储存工具的功能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包括装置外壳,电池外框,提手,防滑套,蓄电池,控温器,加热吹风框结构,电源开关,可调遮风叶结构,进风隔网,储存框,工具储存斗,把手,可调节底轮结构和防滑垫,所述的电池外框嵌入在装置外壳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提手胶接在装置外壳的中上部;所述的蓄电池和控温器分别嵌入在电池外框的内部;所述的加热吹风框结构嵌入在装置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嵌入在装置外壳的前表面上部;所述的可调遮风叶结构嵌入在装置外壳的内部右侧;所述的进风隔网螺钉安装在装置外壳的左侧;所述的储存框嵌入在装置外壳的内侧中下部;所述的工具储存斗插接在储存框内;所述的把手胶接在工具储存斗的前表面中上部;所述的可调节底轮结构分别螺栓安装在装置外壳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防滑垫胶接在装置外壳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遮风叶结构包括固定框,步进电机,转盘,传动齿条,限位框,遮风导叶和齿轮轴,所述的步进电机螺栓安装在固定框的上部;所述的转盘键连接在步进电机的前部输出轴上;所述的限位框分别胶接在固定框右侧壁的上下两侧;所述的遮风导叶通过齿轮轴轴接在固定框的内侧右部。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吹风框结构包括加热外框,风机框,吹风机和紫铜加热管,所述的加热外框螺栓安装在装置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风机框螺栓安装在加热外框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吹风机螺栓安装在风机框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紫铜加热管分别嵌入在加热外框的内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底轮结构包括底轮插框,调节插槽,调节支座和万向底轮,所述的底轮插框嵌入在装置外壳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调节插槽开设在底轮插框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调节支座插接在调节插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传动齿条的上端与转盘的中部右侧轴接,下端贯穿限位框与齿轮轴啮合。

优选的,所述的控温器具体采用可控硅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的万向底轮螺栓安装在调节支座的下部,所述的万向底轮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聚乙烯万向。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提手的中部外侧,所述的防滑套的外侧还刻画有一字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支座的左侧上下两部还设置有固定盲孔,所述的底轮插框的左侧还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贯穿底轮插框螺纹连接在固定盲孔内。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框螺栓安装在装置外壳的内部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外框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滤尘网。

优选的,所述的控温器,电源开关吹风机和紫铜加热管分别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传动齿条的上端与转盘的中部右侧轴接,下端贯穿限位框与齿轮轴啮合,配合步进电机,有利于方便进行旋转遮风导叶的角度,进而方便调节出风的角度。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温器具体采用可控硅控制器,有利于能够智能控制紫铜加热管的加热温度。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万向底轮螺栓安装在调节支座的下部,所述的万向底轮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聚乙烯万向,有利于方便根据使用进行移动该装置。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提手的中部外侧,有利于方便进行搬运该装置,进而提高握持时的防滑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工具储存斗插接在储存框内,有利于方便向工具储存斗内存放维修工具。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螺栓贯穿底轮插框螺纹连接在固定盲孔内,有利于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万向底轮在底轮插框内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吹风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遮风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底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装置外壳;2、电池外框;3、提手;4、防滑套;5、蓄电池;6、控温器;7、加热吹风框结构;71、加热外框;711、滤尘网;72、风机框;73、吹风机;74、紫铜加热管;8、电源开关;9、可调遮风叶结构;91、固定框;92、步进电机;93、转盘;94、传动齿条;95、限位框;96、遮风导叶;97、齿轮轴;10、进风隔网;11、储存框;12、工具储存斗;13、把手;14、可调节底轮结构;141、底轮插框;1411、调节螺栓;142、调节插槽;143、调节支座;1431、固定盲孔;144、万向底轮;15、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电池外框2,提手3,防滑套4,蓄电池5,控温器6,加热吹风框结构7,电源开关8,可调遮风叶结构9,进风隔网10,储存框11,工具储存斗12,把手13,可调节底轮结构14和防滑垫15,所述的电池外框2嵌入在装置外壳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提手3胶接在装置外壳1的中上部;所述的蓄电池5和控温器6分别嵌入在电池外框2的内部;所述的加热吹风框结构7嵌入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8嵌入在装置外壳1的前表面上部;所述的可调遮风叶结构9嵌入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进风隔网10螺钉安装在装置外壳1的左侧;所述的储存框11嵌入在装置外壳1的内侧中下部;所述的工具储存斗12插接在储存框11内;所述的把手13胶接在工具储存斗12的前表面中上部;所述的可调节底轮结构14分别螺栓安装在装置外壳1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防滑垫15胶接在装置外壳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遮风叶结构9包括固定框91,步进电机92,转盘93,传动齿条94,限位框95,遮风导叶96和齿轮轴97,所述的步进电机92螺栓安装在固定框91的上部;所述的转盘93键连接在步进电机92的前部输出轴上;所述的限位框95分别胶接在固定框91右侧壁的上下两侧;所述的遮风导叶96通过齿轮轴97轴接在固定框91的内侧右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加热吹风框结构7包括加热外框71,风机框72,吹风机73和紫铜加热管74,所述的加热外框71螺栓安装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风机框72螺栓安装在加热外框7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吹风机73螺栓安装在风机框7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紫铜加热管74分别嵌入在加热外框71的内部左右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底轮结构14包括底轮插框141,调节插槽142,调节支座143和万向底轮144,所述的底轮插框141嵌入在装置外壳1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调节插槽142开设在底轮插框14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调节支座143插接在调节插槽142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传动齿条94的上端与转盘93的中部右侧轴接,下端贯穿限位框95与齿轮轴97啮合。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温器6具体采用可控硅控制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万向底轮144螺栓安装在调节支座143的下部,所述的万向底轮144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聚乙烯万向。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套4套接在提手3的中部外侧,所述的防滑套4的外侧还刻画有一字防滑纹。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支座143的左侧上下两部还设置有固定盲孔1431,所述的底轮插框141的左侧还设置有调节螺栓1411,所述的调节螺栓1411贯穿底轮插框141螺纹连接在固定盲孔1431内。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框91螺栓安装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右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加热外框71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滤尘网711。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根据使用需求拉动提手3进行搬运该设备,然后利用电源开关8分别将吹风机73,紫铜加热管74和步进电机92打开,利用紫铜加热管74对其进行加热,同时利用吹风机73将热量吹出,并利用步进电机92通过转盘93带动传动齿条94上线晃动,使其利用传动齿条94带动齿轮轴97旋转,并带动遮风导叶96上下旋转。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