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8159发布日期:2019-02-10 22:31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电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炉炼钢过程中电炉炉盖电极孔和电极之间是存在间隙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方便高温电极在复杂的熔化冶炼过程中能够快速自由升降,以保证电弧的稳定和高效生产。但电极孔间隙的存在会导致炉内的烟气外溢至炉外,或炉外的空气会进入炉内。炉内烟气外溢会导致炉内热量损失和冶炼岗位环境的污染。炉外空气进入炉内,在带入21%的氧气的同时还带入了大量的氮气和其他惰性气体,氧气进入炉内会增加电极的氧化和消耗,除氧气之外的其他气体进入电炉炉内则会增加除尘系统运行负荷,氮气进入炉内后在高温电弧下发生裂解,所以这种冶炼工艺会造成钢液增氮,降低钢水纯净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炉外的空气会进入炉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弧炉,该电弧炉能够解决在电炉高温电极冶炼过程中快速自由升降的同时阻止空气或炉气自由进出电极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弧炉,包括二次排烟罩、电极、电极小炉盖、电弧炉炉盖和炉膛,二次排烟罩位于所述炉膛外,电极、电极小炉盖和电弧炉炉盖从内向外依次套设,二次排烟罩呈筒状结构,二次排烟罩的一端设有入口和电极安装口,二次排烟罩的另一端设有出口,二次排烟罩的入口套设于电极小炉盖外,电极穿过二次排烟罩的电极安装口。

该电弧炉还含有车间二次除尘管道,二次排烟罩的出口能够与车间二次除尘管道的入口对应连接。

车间二次除尘管道的入口连接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能够使车间二次除尘管道的入口能够靠近或远离二次排烟罩的出口。

二次排烟罩内设有氧气浓度测量仪,所述氧气浓度测量仪与驱动机构联锁。

二次排烟罩呈水平状态,二次排烟罩的出口和车间二次除尘管道的入口均设有法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

二次排烟罩由活动管段和固定框架连接形成,二次排烟罩的入口和电极安装口均位于活动管段和固定框架之间,二次排烟罩的出口位于活动管段的一端。

活动管段与固定框架之间能够分离。

活动管段和固定框架均与电弧炉炉盖可拆卸连接。

活动管段和固定框架均由水冷盘管焊接形成。

电极小炉盖内设有用于电极插接的电极孔,电极小炉盖与电弧炉炉盖密封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弧炉能够使进入炉内的空气大幅减少,从而减少了进入电炉除尘系统的烟气量,进而降低了电炉除尘的负荷和能耗;进入炉内的空气大幅减少,可以减少炉内高温炽热电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从而降低消耗;进入炉内的空气大幅减少,可以减少炉内生产的还原性气体被空气带入的氧气进行二次氧化或燃烧,从而提高烟气中还原气体的含量,有利于炉内产生的还原性气体的进一步回收和利用;具有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弧炉的主视图。

图2是电极小炉盖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弧炉的俯视图。

图4是二次排烟罩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1、驱动机构;2、车间二次除尘管道;3、二次排烟罩;4、电极;5、电极小炉盖;6、活动管段;7、固定框架;8、电弧炉炉盖;

31、入口;32、电极安装口;33、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电弧炉,该电弧炉包括二次排烟罩3、电极4、电极小炉盖5、电弧炉炉盖8和炉膛,二次排烟罩3位于所述炉膛外,且二次排烟罩3位于电弧炉炉盖8的上方,电极4、电极小炉盖5和电弧炉炉盖8从内向外依次套设,二次排烟罩3呈筒状结构,二次排烟罩3的一端设有入口31和电极安装口32,二次排烟罩3的另一端设有出口33,二次排烟罩3的入口31套设于电极小炉盖5外,电极4穿过二次排烟罩3的电极安装口32,如图1至图3所示。

通过在电弧炉炉盖8的上方设置二次排烟罩,实现在电炉炼钢过程中防止炉外空气由电炉炉盖上的电极孔进入炉内以及炉内烟气由电极孔向外扩散,以达到密闭电极孔的同时不影响冶炼过程中电极的自由升降。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常规大气压下的电炉电极孔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弧炉还含有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二次排烟罩3的出口33能够与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的入口对应连接。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的入口连接有驱动机构1,该驱动机构1能够使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的入口能够靠近或远离二次排烟罩3的出口33。

当炉外空气由二次排烟罩3上部的电极安装口32进入二次排烟罩3的内腔以后会被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抽至车间二次除尘系统进行烟气净化和处理。当炉内的烟气由电极小炉盖5的电极孔外溢至二次排烟罩3的内腔以后,同样会被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抽至车间二次除尘系统进行烟气净化和处理,二次排烟罩3与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的间距可以由驱动机构1进行调整;驱动机构1可以为液压缸。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排烟罩3内可以设有氧气浓度测量仪,所述氧气浓度测量仪与驱动机构1联锁。可以根据烟气中的氧气浓度在驱动机构1的驱动下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的入口靠近或远离二次排烟罩3移动,如当检测到烟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设定值时,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的入口会远离二次排烟罩3进行移动,反之则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的入口靠近二次排烟罩3移动,这样便可以量化的确保实际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排烟罩3呈水平状态,二次排烟罩3的出口33和车间二次除尘管道2的入口均设有法兰结构,以便于连接。二次排烟罩3的入口31位于二次排烟罩3的右端的下部,二次排烟罩3的电极安装口32位于二次排烟罩3的右端的上部,二次排烟罩3的出口33位于二次排烟罩3的左端,如图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该二次排烟罩3是区别于电弧炉炉盖8的第4孔的一次排烟罩而言的,二次排烟罩3为分体式结构,二次排烟罩3由活动管段6和固定框架7连接形成,二次排烟罩3的入口31和电极安装口32均位于活动管段6和固定框架7之间,活动管段6为筒状结构,活动管段6呈水平状态,二次排烟罩3的出口33位于活动管段6的一端,如图4和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管段6与固定框架7之间能够分离。活动管段6和固定框架7均与电弧炉炉盖8可拆卸连接。活动管段6和固定框架7均由水冷盘管焊接形成,为了便于理解图4和图5中没有实际的画出所述水冷盘管,也可以理解为解图4和图5中的剖面线表示水冷盘管。活动管段6可以被拆卸下来被起重机吊走以便于电极小炉盖5的更换。电弧炉炉盖8为水冷炉盖,固定框架7与电弧炉炉盖8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和检修。

在本实施例中,电极小炉盖5内设有用于三个电极4对应插接的三个电极孔,电极孔的大小在满足电极升降的基础上尽量的小,以减少炉内烟气的扩散量,电极小炉盖5与电弧炉炉盖8密封插接。电极小炉盖5可以在防止炉内烟气外溢的同时减少了电极引弧时对水冷炉盖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实用新型之间、技术实用新型与技术实用新型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