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库房防凝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5729发布日期:2019-06-15 00:2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设备库房防凝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库房防凝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对供电安全和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带电作业对各供电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除了对带电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培训以外,带电作业工具及带电作业车的购置、存放和管理是各供电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关键。和一般的工具不同,带电作业工具的设计、制造、使用、保管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电力设备存储时,特别需要注意环境的湿度,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因此电气设备大多是钢铁制件,表面温度较低,可能会发生凝露,导致电气设备表面或内部发生凝露,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坏。

公开号为10324625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工器具库房温湿度环境监控系统,包含后台监控终端;与后台监控终端连接的智能配电箱,分别与智能配电箱连接的传感设备和环境控制设备;所述传感设备与环境控制设备组成无线低功耗传感网络。所述传感设备包含温湿度传感器、温度越限报警器、烟雾报警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温度越限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分别与智能配电箱连接;所述环境控制设备包含智能开关控制器及分别与所述智能开关控制器连接的加热器、除湿机、空调、通风设备、照明设备。该专利能够对带电作业工器具库房进行全面管理,监视各种设备的状态及参数,诊断设备部件情况,并且通用性和扩展性好,使用方便,能耗低,成本低廉。但是其对设备存放时可能发生的凝露防护力度不够。

公开号为20427018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库房环境管理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和远程监控装置,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第一无线收发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除湿通风机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远程监控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双向电性连接第二无线收发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储存模块、显示屏以及报警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库房环境管理装置,将采集的库房环境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远程监控装置,工作人员通过反馈的信息,从而远程控制库房内相关设备的开启和关闭,该装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与电力资源。该专利并无较好的结构来避免凝露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库房防凝露装置,可以对存放在库房内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避免空气潮湿时在设备表面或内部凝露,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库房防凝露装置,包括设置在库房内的监测机构、控制机构、加热机构以及设置在库房顶部的第一冷凝机构,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包括所述库房顶部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下方通过连杆设置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中部设置防蒸板,所述防蒸板上设置若干个通孔,所述集水槽一端底部与排水管连通,所述冷凝管一端与制冷机构连通,所述监测机构、控制机构、制冷机构依次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采用微控制器,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机构采用中央空调,所述中央空调的冷气管道设置在库房顶部的一侧,所述冷凝管为多个,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冷气管道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库房侧壁的第二冷凝机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包括库房侧壁设置的制冷腔,所述制冷腔外侧设置导热板,所述制冷腔内填充保温泡沫,所述保温泡沫与所述导热板接触位置设置多个降温槽,所述降温槽内设置与所述冷凝管连通的降温管,所述降温管与所述导热板接触,所述降温管下端与排气管连通,所述导热板外表面设置冷凝水清除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清除机构包括所述导热板下端外侧面设置的横板,所述横板上设置吸水条,所述库房侧壁上设置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端设置L型的支架,所述支架的端部水平设置与所述导热板接触的橡胶刮条。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条包括吸水芯以及包裹吸水芯的透水层,所述吸水芯采用吸水树脂颗粒,所述透水层采用涤纶布。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置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把手,所述底板上设置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内设置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筒的末端设置风机,所述风机和加热电阻丝通过设置在加热筒上的开关与电线插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设备库房防凝露装置,包括设置在库房内的监测机构、控制机构、加热机构以及设置在库房顶部的第一冷凝机构,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包括所述库房顶部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下方通过连杆设置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中部设置防蒸板,所述防蒸板上设置若干个通孔,所述集水槽一端底部与排水管连通,所述冷凝管一端与制冷机构连通,所述监测机构、控制机构、制冷机构依次信号连接。监测机构能够对库房内的温湿度进行监测,控制机构在接收到监测信息后,判定温湿度是否达到凝露的阈值,当到达阈值或超过阈值后启动第一凝露机构,降低库房内的湿度。第一冷凝机构设置在库房顶部,冷凝管内部流通冷气,使得冷凝管表面温度很低,在库房内潮湿闷热时,富含水气的空气与冷凝管接触便会在其表面产生凝露,从而降低库房内的湿气,同时电气设备表面即将附着的凝露也会被转移至库房顶部,从而对存放的设备进行保护。冷凝管上附着凝露后,滑落至集水槽内且穿过防蒸板到达底部,集水槽中部的防蒸板可以减少水的蒸发,最终凝露出的水从排水管排出。冷凝管内流通的冷气通过制冷机构实现,制冷机构可以采用多种如压缩机、干冰等。

所述控制机构采用微控制器,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控制机构通过微控制器实现控制,其主控芯片可以采用89C51单片机,而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可以采用HTU21温湿度传感器,也可以采用单独的传感器如DS18B20和HF3223型湿度传感器。

所述制冷机构采用中央空调,所述中央空调的冷气管道设置在库房顶部的一侧,所述冷凝管为多个,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冷气管道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库房侧壁的第二冷凝机构连通。制冷机构可以使用中央空调,通过对冷气管道排布,能够同时对多个库房提供冷气。冷凝管相互间平行设置在库房的顶部,冷气管道对其提供冷气,而冷气在冷凝管经过之后,又进入到第二冷凝机构在库房的侧壁继续凝露除湿器。

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包括库房侧壁设置的制冷腔,所述制冷腔外侧设置导热板,所述制冷腔内填充保温泡沫,所述保温泡沫与所述导热板接触位置设置多个降温槽,所述降温槽内设置与所述冷凝管连通的降温管,所述降温管与所述导热板接触,所述降温管下端与排气管连通,所述导热板外表面设置冷凝水清除机构。制冷腔内的保温泡沫避免降温管吸收墙壁的热量,降温槽用来放置降温管,降温管与导热板接触,对导热板进行吸热,使得导热板的温度降低,这样潮湿环境下水气会在导热板上凝聚产生水珠,导热板外表面的冷凝水清除机构将导热板上的冷凝水清除,避免其再次挥发进入空气中。

所述冷凝水清除机构包括所述导热板下端外侧面设置的横板,所述横板上设置吸水条,所述库房侧壁上设置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端设置L型的支架,所述支架的端部水平设置与所述导热板接触的橡胶刮条。橡胶刮条位于导热板的最上方,在需要清除凝露时升降杆向下收缩,橡胶刮条将水从导热板上刮下,并汇聚在横板上被吸水条吸收。待清理完毕后,升降杆生产,使得橡胶刮条继续位于导热板的最高处,等待下一次作业。升降杆的开关设置在导热板的旁边,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升降杆优选电动伸缩杆,结构简单。

所述吸水条包括吸水芯以及包裹吸水芯的透水层,所述吸水芯采用吸水树脂颗粒,所述透水层采用涤纶布。吸水树脂可以吸收大量的水且很难将水再次挥发出去,因此通过涤纶布支撑的透水层将吸水树脂颗粒包裹成长条形状放置到横板上吸水,采用涤纶布是因为其耐磨性好且弹性大,避免吸水树脂吸水膨胀后撑破透水层。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置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把手,所述底板上设置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内设置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筒的末端设置风机,所述风机和加热电阻丝通过设置在加热筒上的开关与电线插头连接。加热机构作为独立的工作部件,其是为了避免湿气过大时水分在设备上凝结。在需要对某个设备重点保护时,推动底板至设备的跟前,将电线插头插入插座内,打开加热筒上的开关,并将加热筒的出风口对准设备,对设备周边环境升温,使其不会发生凝露。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存放在库房内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避免空气潮湿时在设备表面或内部凝露,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坏,并且本装置未对整个库房内升温防凝露,其能耗较低,但是采用本装置,可以百分百避免凝露对存放设备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力设备库房防凝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冷凝机构的水平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凝水清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水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库房防凝露装置,包括设置在库房内的监测机构8、控制机构9、加热机构以及设置在库房顶部的第一冷凝机构,所述第一冷凝机构包括所述库房顶部设置的冷凝管1,所述冷凝管1下方通过连杆2设置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中部设置防蒸板4,所述防蒸板4上设置若干个通孔,所述集水槽3一端底部与排水管7连通,所述冷凝管1一端与制冷机构连通,所述监测机构8、控制机构9、制冷机构依次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9采用微控制器,所述监测机构8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制冷机构采用中央空调,所述中央空调的冷气管道6设置在库房顶部的一侧,所述冷凝管1为多个,所述冷凝管1的一端与所述冷气管道6连通,所述冷凝管1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库房侧壁的第二冷凝机构连通。

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第二冷凝机构包括库房侧壁设置的制冷腔13,所述制冷腔13外侧设置导热板14,所述制冷腔13内填充保温泡沫12,所述保温泡沫12与所述导热板14接触位置设置多个降温槽11,所述降温槽11内设置与所述冷凝管1连通的降温管10,所述降温管10与所述导热板14接触,所述降温管10下端与排气管17连通,所述导热板14外表面设置冷凝水清除机构。

所述冷凝水清除机构包括所述导热板14下端外侧面设置的横板16,所述横板16上设置吸水条15,所述库房侧壁上设置基座21,所述基座21上设置升降杆20,所述升降杆20上端设置L型的支架19,所述支架19的端部水平设置与所述导热板14接触的橡胶刮条18。

所述吸水条15包括吸水芯23以及包裹吸水芯23的透水层22,所述吸水芯23采用吸水树脂颗粒,所述透水层22采用涤纶布。

实施例三,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底板25,所述底板25下方设置万向轮24,所述底板25的一侧设置把手29,所述底板25上设置加热筒27,所述加热筒27内设置加热电阻丝26,所述加热筒27的末端设置风机28,所述风机28和加热电阻丝26通过设置在加热筒27上的开关与电线插头连接。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