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窑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4013发布日期:2019-06-26 01:3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结窑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磁铁氧体烧结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窑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软磁铁氧体磁芯是一种高频导磁材料,主要用于开关电源、照明、电视、汽车电子、通讯等各个行业,因为其磁导率高、高频率工作时涡流损耗小等特点,成为了制造高频变压器、电感、滤波器的重要材料。

氮气保护推板式烧结窑主要用于软磁铁氧体磁芯坯件的高温烧结工序,坯件在窑炉内通过,经过升温,保温和降温三个过程,本专利主要应用于烧结窑降温这一过程,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的一致性和性能,有必要发明一种高效降温且速度可控的烧结窑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原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概括说明有以下几点,1、原有的外壳式风冷,冷却效果一般,窑炉装载量提高后,窑炉出口温度超高。2、改进的插入式水管冷却,冷却效果可以,但时间长了管子会结垢,导致冷却效果下降,并且造成管子破裂,水漏入窑腔,造成产品报废,可靠性也不行。3、插入风管冷却,由于风热容量低,冷却达不到要求。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降温且速度可控的烧结窑降温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烧结窑降温装置,包括窑腔;所述窑腔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出风口用耐高温软管连接到抽风管;所述散热管内紧密填充设置有散热填料。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散热填料沿散热管的长度方向紧密填充;所述散热填料与散热管的内壁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填料为圆筒形结构,由网状层卷曲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填料具体采用Q形耐高温丝网环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的进风口伸出窑腔,且两者结合部位安装带硅胶套的法兰;所述散热管的进风口端面上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有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沿窑腔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分布;所述散热管共有两排,分别设置在窑腔的上下两侧窑腔内,具体为窑腔的滑动导轨下面和窑腔的拱顶上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结窑降温装置,包括窑腔;所述窑腔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出风口用耐高温软管连接到抽风管;所述散热管内紧密填充设置有散热填料,可以将管壁的热量吸收,通过增大与流通空气的热交换面积来增强散热效果;通过风机和管道把热风利用起来,送到窑炉升温区去预热产品,从而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窑腔截面示意图;

附图2为窑腔侧面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烧结窑降温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窑腔1;所述窑腔1内设置有散热装置4,用来使对应区域的温度降低来满足工艺要求;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散热管6;所述散热管6安装于窑腔上下两侧,从窑炉高温区产品所带的热量通过窑腔的导轨和拱顶传导至散热管6上;散热管6和窑腔侧壁之间通过设置法兰2以及内部的密封圈实现密封;若干所述散热管6的出风口用耐高温软管如硅橡胶管67等连接到总抽风管,风机68的吸力把冷空气从进气口吸入管内,与管内的散热填料进行热交换把热量带走,最终从总抽风管排出,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总抽风管是外壳带保温的管道,耐热的抽风机将这些被加热的空气送到窑炉入口,去预热坯件;所述散热管6内紧密填充设置有散热填料,可以将管壁的热量吸收,通过增大与流通空气的热交换面积来增强散热效果。

若干所述散热填料沿散热管6的长度方向紧密填充,这样最大程度地增加单位长度下的散热效率,提高散热能力;所述散热填料与散热管6的内壁紧密接触,从而可以将管壁上的热量吸收至散热填料上,这些热量随后被经过的空气带走,比起单纯通过散热管6的管壁进行散热,可以显著提升单位距离内的热交换面积,因此可以显著提升传热效率。

所述散热填料为圆筒形结构,由网状层卷曲而成;圆筒形的结构可以保证填料与管壁最大程度地贴合接触,确保散热管和填料之间获得较高的热量传递速度;该圆筒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若干层,网状的表面既可以减小风阻,进而减小散热填料的震动和噪声,同时还能够使空气与填料的热交换从面交换变为网状结构的立体式交换,其散热效果更好;所述散热填料具体可采用Q形丝网环填料,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得。

所述散热管6的进风口伸出窑腔1,且两者结合部位安装带硅胶套的法兰2,用来实现散热管6和窑腔1之间的密封连接;所述散热管的进风口端面上设置有封盖61,将散热填料约束在管内,所述封盖上设有气孔,空气就从气孔被吸入散热管内。

如附图2所示,所述散热管6沿窑腔1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分布;所述散热管上下各一排,分别设置在窑腔1的滑动导轨下面和拱顶上面,比起单侧布置管路的传统方法,其窑内各处温度下降得更加均匀,提高了工艺稳定性;上、下侧的散热管6通过硅橡胶管67连接到主管上,合并后与耐热的抽风机入口连接,风机68将风送往窑腔的入口处烘干产品,从而实现了热量的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