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9419发布日期:2019-07-19 22:0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于空调器的噪音问题。目前,常规的空调室内机在运行时,仍然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大大降低了人们的使用体验感,不符合人们空调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能够降低空调室内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蜗壳组件、连接件;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蜗壳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舌和所述蜗壳配合形成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所述连接件包括帽体及与所述帽体连接的柱体,所述柱体依次连接所述蜗舌和所述蜗壳;其中,所述帽体和所述蜗舌的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和/或,所述蜗舌和所述蜗壳之间预留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蜗壳凸设有螺接柱,所述蜗舌设有与所述螺接柱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接柱穿过所述通孔并凸出于所述蜗舌的表面,所述螺接柱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蜗壳具有端板,所述端板的内表面凸设有安装板,所述螺接柱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可选地,所述通孔呈长条状设置,且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蜗舌的长度方向一致。

可选地,述连接件的帽体边缘到所述通孔的端缘的距离为d,0<d≤1.5mm。

可选地,0.5mm≤d≤1.0mm。

可选地,所述帽体和所述蜗舌的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高度为h,0<h≤0.5mm。

可选地,0.1mm≤h≤0.3mm。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温度处理装置,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向所述出风口送风,以调节室内环境温度。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空气处理装置,所述壳体设有新风出风口,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向所述新风出口送风。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下壳体设有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壳体,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安装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空气处理装置通过风道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连通。

可选地,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包括换热热和两个贯流风轮;所述蜗壳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内,所述蜗壳包括第一蜗壳体及与所述第一蜗壳体连接的第二蜗壳体,所述蜗舌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蜗舌分别与所述第一蜗壳体、所述第二蜗壳体连接,以分别配合形成两个所述出风风道,两个贯流风轮分别向两个所述出风风道送风。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出风风道内的百叶结构,所述百叶结构包括传动连杆及多个百叶;其中,所述传动连杆沿所述蜗舌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蜗壳上;所述百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百叶的另一端于所述蜗舌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竖挂式空调室内机、或横挂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蜗壳组件、连接件;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蜗壳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舌和所述蜗壳配合形成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所述连接件包括帽体及与所述帽体连接的柱体,所述柱体依次连接所述蜗舌和所述蜗壳;其中,所述帽体和所述蜗舌的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和/或,所述蜗舌和所述蜗壳之间预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连接件依次连接蜗舌和蜗壳,并在连接件的帽体和蜗舌的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和/或,蜗舌和蜗壳之间预留有间隙,从而在所述空调室内机运行的过程中,如果蜗舌发生热胀冷缩变形,所述第一间隙或第二间隙提供给蜗舌发生变形所用空间,从而蜗舌不会与蜗壳紧密挤压,挤压作用力减小,进而使得蜗舌和蜗壳相对摩擦所产生的噪音也随之减小,达到降噪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部分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I-I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蜗壳和蜗舌装配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蜗壳和蜗舌分解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1中蜗壳组件和贯流风轮装配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和图2,在空调室内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空调室内机内部温度迅速改变,蜗舌20受其材质的影响(蜗舌20由塑料材质制成)发生热胀冷缩变形,变形后的蜗舌20和蜗壳10紧密贴合挤压,在气流的驱动下,蜗舌20和蜗壳10易于发生摩擦而产生摩擦噪音。为此,本实用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能够降低蜗舌20与蜗壳10相对摩擦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而减小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噪音,提升人们使用空调室内机的体验感。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1至图9中,实线箭头指示的是孔、空间或面等结构,虚线箭头指示的是气流的流动方向。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未图示)、蜗壳组件及连接件60;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出风口;蜗壳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蜗壳组件包括蜗壳10和蜗舌20,蜗舌20和蜗壳10配合形成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30;连接件60包括帽体61及与帽体61连接的柱体62;其中,柱体62依次连接蜗舌20和蜗壳10;帽体61和蜗舌20的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该间隙定义为第一间隙),和/或,蜗舌20和蜗壳10之间预留有间隙(该间隙定义为第二间隙)。

具体而言,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贯流风轮40及换热器,所述贯流风轮40和换热器沿前后向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背面或侧面设有与所述出风风道30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表面设有与所述出风风道30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运行时,贯流风轮40驱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这部分空气在壳体内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形成出风空气,出风空气经所述出风风道30流向所述出风口,最后从所述出风口吹向室内,实现制冷或制热。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运行过程中,如果蜗舌20发生热胀冷缩变形,所述第一间隙或第二间隙提供给蜗舌20发生变形所用空间(即蜗舌20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自由度),从而蜗舌20不会与蜗壳10或连接件60的螺帽紧密挤压,挤压作用力减小,进而使得蜗舌20和蜗壳10相对摩擦所产生的噪音也随之减小,达到降噪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可以仅存在其中一个,或者此两个间隙均存在。连接件60可以是螺钉、或螺栓,或其他仿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连接件60依次连接蜗舌20和蜗壳10,并在帽体61和蜗舌20的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和/或,蜗舌20和蜗壳10之间预留有间隙,从而在所述空调室内机运行的过程中,如果蜗舌20发生热胀冷缩变形,所述第一间隙或第二间隙提供给蜗舌20发生变形所用空间,从而蜗舌20不会与蜗壳10紧密挤压,挤压作用力减小,进而使得蜗舌20和蜗壳10相对摩擦所产生的噪音也随之减小,达到降噪目的。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帽体61和蜗舌20的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即所述第一间隙)。对于形成所述第一间隙的方式,可以在蜗壳10凸设有螺接柱111,蜗舌20设有与螺接柱111对应的通孔21,螺接柱111穿过通孔21并凸出于蜗舌20的表面,螺接柱111与连接件60连接。

具体而言,由于螺接柱111自通孔21凸出于蜗舌20的表面,当连接件60与螺接柱111连接时,连接件60的帽体61受到螺接柱111的阻挡而不能与蜗舌20的表面接触,从而在蜗舌20的表面和连接件60的帽体61之间预留出所述第一间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连接件60的柱体62未完全进入到蜗舌20内,即连接件60部分显露在蜗舌20的表面,从而在蜗舌20的表面和连接件60的帽体61之间预留出所述第一间隙。

基于上述实施例,将所述第一间隙的高度定义为h,理论上h越大,蜗舌20可变形空间或振动缓冲空间越大,但相应地会降低蜗舌20与蜗壳10连接的牢固性,因此,该h需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经测试,当0<h≤0.5mm时,蜗舌20具有变形空间或振动缓冲空间,同时,蜗舌20不易发生松动,确保蜗舌20与蜗壳10连接的牢固性。至于h的大小,则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设计,例如0.1mm、0.2mm、0.3mm、0.4mm、0.5mm等均可。特别地,当0.1mm≤h≤0.3mm,例如,0.15mm、0.20mm、0.25mm、0.3mm时,蜗舌20具有足够的变形空间或振动缓冲空间,而不至于过小。

请参阅图5至图8,为便于将蜗舌20安装到蜗壳10上,蜗壳10具有端板,所述端板的内表面凸设有安装板11,螺接柱11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1上。螺接柱111的数量与连接件60的数量一一对应,具体并没有限定。鉴于如果只有蜗舌20的两端与蜗壳10连接,蜗舌20和蜗壳10连接稳定性可能不足。因此,还可以将蜗舌20的侧部与蜗壳10连接,此位置的连接可采用常规螺钉或卡扣结构连接均可。

请参阅图4和图8,考虑到装配时,由于制作误差的存在,通孔21与螺接柱111可能难以一一对应进行装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改善这种情况,蜗舌20上的通孔21呈长条状设置,且通孔21的长度方向与蜗舌20的长度方向一致,即是说,蜗舌2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自由度。在装配时,可沿蜗舌20的长度方向移动蜗舌20,以使得蜗舌20上的通孔21与蜗壳10上的螺接柱111分别一一对应装配。

此外,由于在蜗舌20发生热胀冷缩时,通常沿其长度方向变形,因此,通过将通孔21设计为长条状,通孔21为蜗舌20提供了沿其长度方向的膨胀空间,避免蜗舌20与连接件60过渡紧密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噪音。由此可见,蜗舌20具有第一自由度和第二自由度,通过所述第一自由度和第二自由度的配合,在空调室内机运行时,蜗舌20无论是受热胀冷缩作用、或受力作用、或振动作用,均不易出现蜗舌20与蜗壳10将的表面紧贴而产生摩擦噪音的情况。

对于通孔21的长度则没有具体限定。将连接件60的帽体61边缘到通孔21的端缘的距离定义为d,理论上所述d越大,蜗舌20的可调行程或变形空间越大,但相应地会降低蜗舌20与蜗壳10连接的牢固性,因此,所述d需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经测试,当0<d≤1.5mm,蜗舌20的可调行程或变形空间为适宜,同时,蜗舌20与蜗壳10连接的牢固性较佳。至于d的大小,则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设计,例如0.2mm、0.5mm、0.8mm、1.0mm、1.2mm等均可。特别地,当0.5mm≤d≤1.0mm,例如,0.6mm、0.7mm、0.8mm、0.9mm时,能够确保蜗舌20的可调节行程或变形空间不至于过小。

对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而言,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温度处理装置,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向所述出风口送风,以调节室内环境温度。考虑到室内环境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空气质量逐渐下降,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空气处理装置(未图示),所述壳体设有新风出风口,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向所述新风出口送风,以将室内或室外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后,通过该新风出风口送至室内环境,以提高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以连通室外环境和新风出风口,以将室外环境中的空气输送到室内环境中,达到为室内环境补充新风空气的目的;或者,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连通室内环境和新风出风口,以将室内环境中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后再送回到室内环境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下壳体设有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壳体,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安装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空气处理装置通过风道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连通。因此,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将处理后的新风直接通过新风出风口送至室内环境,或者,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将处理后的新风先通过所述风道送至所述温度处理装置,使得新风经过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处理成较为舒适的温度后,再从所述出风口送至室内。

对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而言,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风轮、电机、过滤组件。其中,所述电机与所述风轮连接,以驱动所述风轮旋转工作,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风轮的进风侧或者出风侧,以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用以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提高空气湿度。所述加湿组件可以是湿膜组件、雾化组件、喷淋组件等加湿结果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设具体限定。

对于所述温度处理装置而言,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可以是单风道系统或双风道系统。其中,对于所述单风道系统,出风风道30只有一个,并对应设置一个该出风风道30送风的贯流风轮40。对于双风道系统,出风风道30有两个,并设置两个分别向两个出风风道30送风的贯流风轮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处理装置为双风道系统。所述温度处理装置包括换热器和两个贯流风轮40;蜗壳10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内,蜗壳10包括第一蜗壳体10a及与第一蜗壳体10a连接的第二蜗壳体10b,蜗舌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蜗舌20分别与第一蜗壳体10a、第二蜗壳体10b连接,以分别配合形成两个出风风道30。基于此,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两个贯流风轮40两个贯流风轮40分别向两个出风风道30送风。

具体地,两个蜗舌20分别为第一蜗舌20a和第二蜗舌20b,两个贯流风轮40分别为第一贯流风轮40a和第二贯流风轮40b,两个出风风道30分别为第一出风风道30a和第二出风风道30b。其中,第一蜗舌20a与第一蜗壳体10a配合形成第一出风风道30a,第一贯流风轮40a向所述第一出风风道30a送风,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一出风风道30a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蜗舌20b与第二蜗壳体10b配合形成第二出风风道30b,第二贯流风轮40b向第二出风风道30b送风,所述壳体对应第二出风风道30b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一蜗壳体10a与第二蜗壳体10b可以分体设置,亦可以一体成型。为便于制造,优选为一体成型。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5,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位于出风风道30内的百叶结构50。鉴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两个出风风道30,因此,每一出风风道30内均设置有一百叶结构50,用以调节相应的出风口的出风范围。百叶结构50包括传动连杆51及多个百叶52;其中,传动连杆51沿蜗舌2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蜗壳10上;百叶52的一端与传动连杆51转动连接,百叶52的另一端与蜗舌20转动连接。当传动连杆51沿蜗舌2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带动百叶52的一端偏转,实现百叶52摆风。

具体地,蜗舌20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轴孔23,多个百叶52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轴孔23上,百叶52的摆动方向与蜗舌20的长度方向、及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一致。如果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则百叶52为沿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上下向摆动;如果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横挂式空调室内机,则百叶52为沿所述横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左右向摆动;如果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竖挂式空调室内机,则百叶52为沿所述竖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上下向摆动。当百叶52摆动时,蜗舌20被百叶52带动而具有相对蜗壳10移动的趋势时,而由于蜗舌20与蜗壳10之间的接触面设置为糙面,减小了蜗舌20与蜗壳10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蜗舌20与蜗壳10之间的发生相对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噪音较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