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品窑炉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9070发布日期:2019-10-09 00:2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品窑炉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品窑炉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严重,城市大气质量日益恶化,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的问题迫在眉睫。在常见的热能动力领域中,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烟气排烟温度高,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窑炉是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烧成制品的设备,是陶瓷成型工艺中的必备设施,窑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如果将高温废气排入空气中,既浪费能源又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品窑炉废气余热利用系统,该余热利用系统操作简单易行、节约能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品窑炉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烧成窑头,换热装置,陶瓷洁具成型车间和烟囱;所述烧成窑头的余热出口与第一抽风机连接,第一抽风机通过废气引入管道与换热装置的废气入口相连接,换热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废气出口,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烟囱连通,所述换热装置上还设有洁净空气入口和洁净空气出口,洁净空气出口与第二抽风机相连接,第二抽风机通过管道连接陶瓷洁具成型车间。

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大管道和小管道,所述大管道管壁上设有供小管道通过的通孔;所述大管道两端分别与废气出口及废气入口相连通,小管道两端分别与洁净空气出口及洁净空气入口相连通;。

所述小管道包括至少四条。

所述小管道的外壁呈波浪形,小管道整体为波浪形管束。

所述大管道和小管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所述换热装置的外层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陶瓷洁具烧成窑头产生的余热,通过抽风机引送至换热装置,换热装置与室外空气相通,窑炉余热与抽至换热装置内的室温洁净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然后将被加热后的洁净空气通至陶瓷洁具成型车间,用于加热预成型的陶瓷洁具胚体,使之干燥成型。本实用新型将烧成窑头的余热充分利用,成型车间内的胚体干燥无需引用额外的加热系统进行加热干燥,操作简单易行,节约能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换热装置内小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陶瓷洁具窑炉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烧成窑头5,换热装置2,陶瓷洁具成型车间4和烟囱1;烧成窑头5余热出口与第一抽风机6连接,第一抽风机6通过废气引入管道与换热装置2的废气入口205相连接,换热装置2的另一端设有废气出口207,废气出口207通过管道与烟囱1连通,换热装置2上还设有洁净空气入口202和洁净空气出口204,洁净空气出口204与第二抽风机3相连接,第二抽风机3通过管道连接陶瓷洁具成型车间4。

换热装置2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大管道203和小管道206,大管道203管壁上设有供小管道通过的通孔,小管道206与通孔紧密结合;小管道206的两端分别与洁净空气出入口相连通,大管道203的两端与废气出入口相连通。大小管道的设置将洁净空气和窑炉废气间隔开,同时两个通道保证了换热的正常进行,换热过程中,窑炉废气沿图2所示箭头方向流通,S形轨道的大管道设计可以使废气在换热装置内流通时间延长,使换热更充分。

大管道203和小管道206均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的管道具有较好的传热效果,保证余热的充分利用。

小管道206至少四条,并且小管道外壁呈波浪形,多条小管道以及波浪形管束外壁的设置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余热利用率。

换热装置2外层设有保温层201,可以较大程度上避免热量外散。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将窑炉150℃左右的余热通过管道引至换热装置,与室温的洁净空气交换热量,可以将洁净空气的温度升至55℃左右,将升温后的洁净空气通过抽风机引送至成型车间,用于加热干燥成型车间内的陶瓷洁具胚体,最终使胚体干燥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