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球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5472发布日期:2019-09-06 19:3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球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球加热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球加热炉,炉内一般遍布加热烧嘴,用于对其中的钢球进行加热,加热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球加热炉,加热效果较好,加热成本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球加热炉,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炉体、设于所述炉体中的用于让钢球在其中自然滚落的下料槽;

所述炉体包括上表面沿所述钢球的送料方向逐渐下倾的炉底、设于所述炉底上方的炉顶、围设于所述炉底和所述炉顶之间的炉侧壁、开设于所述炉顶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钢球进料端的上方,所述下料槽设于所述炉底中;

所述炉顶沿所述钢球的送料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顶部、连接部、第二顶部,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炉底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炉底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钢球加热炉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顶部上的位于所述炉体中的加热烧嘴、设于所述第一顶部上的位于所述炉体中的挡温梁,所述挡温梁的底部和所述下料槽之间间隙分布。

优选地,所述下料槽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弧形的弧度为α,其中,60°≤α≤90°。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部和所述第二顶部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下料槽的长度延伸方向。

更优选地,所述连接部沿靠近所述第一顶部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延伸。

优选地,所述下料槽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炉底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下料槽有多条,依次间隔排列的嵌设于所述炉底中,所述挡温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多条所述下料槽的排列方向。

优选地,所述挡温梁有多条,依次间隔排列的设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排气口之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球加热炉,通过仅在第二顶部上设置加热烧嘴,降低了加热成本;通过设置第一顶部与钢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顶部与钢球之间的距离,并在第一顶部上设置挡温梁,不仅保证了第二顶部下方钢球的加热温度,同时也保证了第一顶部下方钢球的预热温度,加热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下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炉底;2、炉顶;21、第一顶部;22、连接部;23、第二顶部;3、炉侧壁;4、排气口;5、下料槽;6、加热烧嘴;7、挡温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2所示,上述一种钢球加热炉,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炉体、设于炉体中的用于让钢球在其中自然滚落的下料槽5,所述下料槽5沿钢球的送料方向逐渐下倾,使下料槽5中的钢球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滚落。

炉体包括上表面沿钢球的送料方向逐渐下倾的炉底1、设于炉底1上方的炉顶2、围设于炉底1和炉顶2之间的炉侧壁3、开设于炉顶2的排气口4。在本实施例中,排气口4位于钢球进料端的上方,下料槽5嵌设于炉底1中。下料槽5的横截面为弧形,弧形的弧度为α,其中,60°≤α≤90°,通过这个设置,使下料槽5能够适应不同大小钢球的下料,使钢球的下料过程更为稳定。

炉顶2沿钢球的送料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顶部21、连接部22、第二顶部23,第一顶部21与炉底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顶部23与炉底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钢球加热炉还包括设于第二顶部23上的位于炉体中的加热烧嘴6、设于第一顶部21上的位于炉体中的挡温梁7,挡温梁7的底部和下料槽5之间间隙分布。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槽5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炉底1上表面。加热烧嘴6用于燃烧天然气以产生热量。

通过设置第一顶部21与钢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顶部23与钢球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热空气从第二顶部23下方进入第一顶部21下方的速度,有效的保证了第二顶部23下方钢球的加热温度;通过设置挡温梁7,进一步阻挡热空气的流动,不仅能够阻挡热空气从第二顶部23下方进入第一顶部21下方,也能够阻挡热空气从第一顶部21下方进入排气口4,增加了热空气在第一顶部21下方停留的时间,更为有效的保证了第二顶部23下方钢球的加热温度和第一顶部21下方钢球的预热温度。由于挡温梁7的底部和下料槽5之间间隙分布,钢球在该间隙中沿送料方向滚落,第二顶部23下方的热空气进入第一顶部21下方,对第一顶部21下方的钢球进行预热,通过预热,也降低了第二顶部23中加热烧嘴6加热钢球至设定温度所需要的能耗,降低了加热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口4位于第一顶部21远离第二顶部23的一端,用于使热空气被充分利用后再进行排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部21和第二顶部23相互平行,且平行于下料槽5的长度延伸方向;连接部22沿靠近第一顶部21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延伸。通过这个设置,连接部22对热空气从第二顶部23下方进入第一顶部21下方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槽5有多条,多条下料槽5依次间隔排列的嵌设于炉底1中,挡温梁7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多条下料槽5的排列方向;挡温梁7有多条,多条挡温梁7依次间隔排列的设于连接部22和排气口4之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