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8354发布日期:2020-10-31 09:3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滚筒烘干机,具体是一种热管式滚筒烘干机。



背景技术:

现在粮食、食品、化工、医药、农副产品、牧草等加工生产领域中,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干燥处理;滚筒烘干机使用的热风是通过设备外的换热器换热的热风,或者是滚筒干燥仓外面需要加装加热仓,加热槽给滚筒干燥仓的筒体导热加热,热能通过二次换热才可以使用,热能的换热效率低,热能的使用是一次性的,热能的有效使用率低,烘干所需热能就增加很多。

有的滚筒烘干机的滚筒干燥仓中的物料干燥时使用的热能通过外设加热槽中的介质给滚筒的筒体加热,筒体上的热能给物料导热的转化效率低、热能损耗大,筒体导热面积小造成热能的传导速度慢。有加热槽的滚筒烘干机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维护成本高。

现在市场上有的新型滚筒烘干机对物料进行加热干燥处理,以达到所需要求含水量标准的物料。滚筒干燥仓使用的加热管是重力加热管,当重力加热管呈竖直放置时,加热管的蒸发段在下冷凝段在上,热能仅仅只能够通过加热管下端的加热板的板面进行导热加热。加热管的下端管头加热板的板面的导热面积是有限的,小小换热面积的加热板仅仅输入少量的热量,导热工质由于受热面积有限,影响导热管内的热能对管内腔内的导热工质的导热加热,造成导热工质的受热的热能总量不足,造成加热管不能够大量输出热能热量,物料得不到足够多的热能,影响滚筒干燥仓的物料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管式滚筒烘干机。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热管式滚筒烘干机包括滚筒干燥仓,滚道,齿轮圈,三通接头装置,卸料装置,排气装置,托轮,驱动装置。

所述的滚筒干燥仓上有进仓口和出仓口。

所述的滚筒干燥仓的外径是600—2800mm;滚筒干燥仓的长度是1600—18000mm。

所述的齿轮圈和滚道安装在滚筒干燥仓的筒体上,齿轮圈和滚道和滚筒干燥仓的筒体连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的托轮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托轮支撑托着滚筒干燥仓的滚道。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电机,或者是液压马达。为了提高驱动装置功效,可以配上变速箱一起应用,因此,驱动装置也可以是电机和变速箱,或者是液压马达和变速箱。

所述的驱动装置的驱动轮咬合带动着固定滚筒干燥仓上的齿轮圈的轮齿,齿轮圈带动着滚筒干燥仓;滚筒干燥仓在驱动装置带动作用下,滚筒干燥仓在托轮上旋转运动。

所述的三通接头装置包括三通管,法兰接头,动密封装置;三通管上有出料口,进料口,排气口。

所述的动密封装置固定在三通管的出料口端的管头外面上;法兰接头和三通管的出料口端的管头之间由动密封装置固定密封连接。

所述的三通接头装置的法兰接头和滚筒干燥仓的进仓口固定密封连接为一体;滚筒干燥仓的进仓口旋转时,法兰接头随着滚筒干燥仓一起同步旋转,三通管是固定不动的;法兰接头和三通管的出料口的管头之间是密封不透气的动态密封;三通管的出料口和滚筒干燥仓的进仓口的固定连接是不漏气的。

所述的三通接头装置的三通管由支架固定支撑。

所述的卸料装置安装在三通管的进料口上,待干的物料通过卸料装置进入到滚筒干燥仓内部。卸料装置输送物料的同时还起到禁止了滚筒干燥仓外的空气通过卸料装置进入滚筒干燥仓,滚筒干燥仓外的空气只能够通过滚筒干燥仓的出仓口进入滚筒干燥仓。

所述的排气装置安装在三通管的排气口上,滚筒干燥仓内物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气和空气由排气装置排出滚筒干燥仓。

所述的卸料装置是关风器,或者是卸料阀门。

所述的排气装置是轴流式风机,或者是离心式风机,或者是罗茨风机。

所述的滚筒干燥仓包括加热装置,滚筒,螺旋叶片。

所述的滚筒上有进仓口和出仓口;滚筒的进仓口和出仓口也是滚筒干燥仓的进仓口和出仓口。

所述的螺旋叶片固定在滚筒内的筒体上。物料通过滚筒的进仓口进入滚筒内,物料在螺旋叶片的推进作用下从进仓口处向出仓口处前进移动。

所述的加热装置安装在滚筒的仓内。

所述的滚筒的直径是805—3520mm,长度是3000—30000mm。

所述的滚筒的筒体的制作材料是金属板,金属板的厚度为2—12mm,将金属板进行卷制、焊接、加工制作成的滚筒。

所述的加热装置外观的直径是800—3500mm,长度是3500—32000mm。加热装置的外观是弹簧似的。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导热管,固定条。

所述的导热管是金属制作的管,导热管通过弯管机的加工制作,导热管呈螺旋状排列的,卷制加工后的导热管的外观是弹簧似的。

所述的导热管有热能进口和热能出口;导热管的直径是48—128mm,长度是5000—58000mm;导热管的长度根据滚筒的实际需要设定。加工制作好的螺旋状的导热管的螺旋直径是800—3500mm,螺旋状的导热管的螺旋外观长度是2500—28000mm。

所述的加热装置的导热管的管体外面贴在滚筒的筒体上,有导热管支撑的筒体避免了因为滚筒干燥仓内的真空负压造成滚筒的筒体的内陷变形,有导热管支撑的滚筒的筒体提高了一定长度的滚筒的筒体抗折度;滚筒的筒体通过导热管的支撑增大了抗压性,制作筒体时降低选择了金属板的厚度。

所述的加热装置的导热管上安装的加热管的长度是不一样的。螺旋状导热管的周长大,导热管上选择安装不同长度的加热管,长短交叉安装的加热管便于提高在导热管上的加热管安装数量,长短交叉安装的加热管提高了加热装置的热能的导热换热面积。

所述的加热管的下端固定在导热管的上;加热管立在导热管上面,加热管的下端面贴合固定在导热管上。加热管是单独的一根固定焊接在导热管的外面;加热管和相邻的加热管的间距是60—180mm,导热管上可以焊接固定根据需要的数量的加热管。

所述的加热管的内部和导热管的内部是不相通的;当某一根加热管出现损坏产生泄漏,仅仅是这一根加热管不工作,不影响整体滚筒的使用。

所述的加热管和相邻的加热管由固定条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支撑的加热管可以提高其牢固度,避免加热管在仓内物料的流动挤压下东倒西歪;固定条是2—5mm的钢筋或金属条。

所述的加热管的直径是38—118mm,长度是300—1500mm。

所述的加热管包括金属管,导热工质,加热封头。

所述的金属管是一端封闭的金属管。

所述的金属管是光管的金属管,或者是管体上有翅片的金属管。

所述的金属管的未封闭一端和加热封头固定焊接为一体,金属管和加热封头焊接固定后的管内腔是密封不透气的真空状态;导热工质在金属管和加热封头焊接固定后真空状态的管内腔中,导热工质在金属管和加热封头焊接固定后的管内腔中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

所述的导热工质是水,或者是乙醇,或者是复合工质,或者是其他适合使用的工质。

所述的加热封头的直径是35—98mm,高度是38—580mm。

所述的加热封头包括加热板,导热介质,加热器。

所述的导热介质是水,或者是乙醇,或者是复合介质,或者是其他适合使用的介质。

所述的加热板的制作材料是0.1—3mm的金属板,将金属板通过冲压机的冲压制作成加热板。加热板的凹形的形状尺寸等于或大于导热管的管外围的形状尺寸,加热板的凹形的形状尺寸和导热管的管外围的形状是一样的。

所述的加热器的上面有加热条,加热条和加热器是一体的。根据所需的加热器的规格形状、尺寸大小的要求,制作成加热器模具。加热器是将金属板通过加热器模具由冲压机直接冲压成适合的加热器;金属板的厚度是0.1—1mm。

所述的加热条是空心的,加热条的内部是空心的空腔;加热条的凸形外观是圆锥状。

所述的加热器的下端固定在加热板上,固定连接后的加热器和加热板之间的空腔是密封不透气的真空状态,导热介质在加热器和加热板之间的空腔内。加热条的内腔和加热器和加热板之间的空腔是互通的。导热介质在加热封头的加热器和加热板之间的空腔中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

所述的加热管下端固定在导热管的管外面上。通过电焊焊接,将加热管下端的加热封头和导热管的管体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固定,加热管的下端和导热管贴着固定连接为一体。

所述的导热管的热能进口延伸出滚筒干燥仓的出仓口,导热管和滚筒干燥仓出仓口处的滚筒的筒体之间由支撑架支撑固定,支撑架提高了导热管的固定不晃动;导热管的热能进口通过导管连接在外设的热源上,导管上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可以提高导热介质在导管、导热管的内部的循环流动速度,增大了热能的传导速度。导热管的热能进口和导管的连接由旋转接头固定连接。导热管旋转时导管是固定不动的,由旋转接头连接的导热管和导管之间的连接处不会产生泄漏。

所述的导热管的热能出口延伸出安装在滚筒干燥仓的进仓口上的三通接头装置的三通管,导热管和三通管的连接处由动密封装置固定密封连接。滚筒干燥仓的进仓口旋转时,导热管随着滚筒干燥仓一起同步旋转,三通管是固定不动的;导热管和三通管之间是密封不透气的动态密封,导热管和三通管的连接处是不漏气的。导热管和滚筒干燥仓进仓口处的滚筒的筒体之间由支撑架支撑固定,支撑架提高了导热管的固定不晃动;导热管的热能出口通过导管连接在外设的热源上。导热管的热能出口和导管的连接由旋转接头固定连接。导热管旋转时导管是固定不动的,由旋转接头连接的导热管和导管之间的连接处不会产生泄漏。

所述的加热装置中导热管内所用的介质在附图中没有标注显示出;介质是水,或者是空气,或者是导热油,或者是其他合适的介质。

外设的热源是锅炉,或者是热泵,或者是燃烧器,或者是燃烧炉。

介质由外设的热源加热后,介质携带着热能进入导热管内;导热管内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导热管的管体给加热封头的加热板进行导热加热,传导在加热板上的热能给加热封头的加热器和加热板之间空腔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导热加热,导热介质在加热器和加热板之间的空腔内部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空心的加热条便于导热介质在加热条的空心处进行热能的传导运动,汽化后的气体状导热介质充满在加热器和加热板之间的空腔内,导热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加热条传导出去。

在加热管的相同大小的管内腔的空间容积的情况下,有加热条的加热器的导热换热面积比加热板的导热换热面积大了8—35倍;有加热条的加热器扩大了热能的散热面积,实现了小面积的加热封头的加热板可以输入足够的热能热量,加热封头的大面积导热换热的加热器可以大量输出热能热量,传导在加热封头的加热器上的热能给管内腔内的导热工质进行导热加热,管内腔中的导热工质散布在加热器上的加热条周围,提高了加热管的管内腔中的导热工质的导热受热速度。

加热管的管内腔内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通过加热器上热能的导热加热后汽化,汽化后的气体状的导热工质运动在管内腔中,气体状的导热工质通过金属管向外导热散热后,气体状的工质冷凝为液体状导热工质,冷凝后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依靠自身的重力下坠到加热器上加热条的周围后受热再次汽化,大面积导热加热的加热器给导热工质提供热能,小面积加热板的加热装置可以给管内腔中的导热工质传导热能,导热工质在管内腔中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汽化后的气体状导热工质充满在管内腔中,导热工质携带的热能通过金属管传导给金属管的管外面的物料进行导热加热。金属管可以大量输出热量,热能传导给堆积在加热装置周围的物料上,滚筒内的物料得到热能后就可以干燥。

所述的加热封头中的导热介质的沸点温度比加热管中的导热工质的沸点温度高。加热封头中选择沸点高一点的导热介质,加热管中选择沸点低一点的导热工质。加热封头传导的高温热能便于给低沸点的管内腔中的导热工质进行导热加热,增大管内腔中的导热工质的汽化导热速度。

所述的加热装置安装在滚筒的内部,滚筒在烘干物料的旋转过程中,加热装置随着滚筒同步一起旋转。加热装置的加热管的下端随着滚筒的旋转不停地变换上下位置,加热管的加热封头不断的变动上下的位置。其中某些加热管在滚筒的上方时,加热管的加热封头在滚筒的上方位置,其中某些加热管的加热封头在滚筒的下方时,加热管的加热封头在滚筒的下方位置。由于重力热管的工作原理,当加热管的加热封头向下后,加热管的加热封头在滚筒的下方位置时,加热管的管内腔中的导热工质流到加热管的下方的加热封头处后,导热管内的热能给加热管的加热封头进行导热加热,加热封头的加热器给管内腔内的导热工质进行导热加热。

物料在恒速干燥段,物料中的水分小于临界含水率时,就需要高温热能来提高干燥速度;出仓口端的滚筒内的物料通过热能的加热干燥已经有点时间了,需要更高温度的热能来干燥。通过外设的加热热源加热后的介质是高温的介质,高温的介质携带的热能直接给出仓口端的滚筒内的物料干燥提供的热能是最快最有效的,散热了的热能的介质到进仓口端的滚筒后温度虽然降低了,可以高湿的待干湿料进行加热干燥。反之,加热装置的导热管的热能进口设置在滚筒的进仓口进入滚筒,介质携带的热能传导在出仓口端的滚筒内的物料上,散热了的热能的介质到出仓口端的滚筒后温度降低了不少,对出仓口端的滚筒内的物料干燥提供的热能是有限不足了,减低了物料的干燥效率

物料中的水分小于临界含水率时,携带高温热能的介质来提高物料的干燥速度,加热装置的导热管的热能进口在滚筒的出仓口进入滚筒的设置,是一个提高干燥速度的最佳选择。

外设的热源产生的热能直接进入滚筒干燥仓的加热装置内部进行导热换热,热能不需要二次导热换热就可以给物料进行导热加热,提高了热能的有效使用率。滚筒干燥仓外面不需要加装加热仓或加热槽,滚筒干燥仓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烘干场地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滚筒干燥仓的加热装置的导热加热的工作流程如下:加热装置的导热管内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导热管的管体给加热封头进行导热加热,加热管的管内腔内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通过加热封头加热器上热能的导热加热后汽化,导热工质携带的热能通过金属管传导给金属管的管外面的物料进行导热加热。

一、介质通过外设的加热热源加热后,携带热能的介质通过导热管的热能进口进入导热管内。导热管内使用的介质是导热油,或者是水。

二、导热管内的介质携带的热能经导热管的管体通过热传导给加热管的加热封头进行导热加热,传导在加热板上的热能给加热器和加热板之间空腔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导热加热,导热介质在加热器和加热板之间的空腔内部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传导在加热器上的热能给管内腔内的导热工质进行导热加热,导热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加热封头给加热管的管内腔中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提供了热能。

三、加热封头的加热器传导的热能使液体状的导热工质快速气化,气化后的导热工质运动在加热管的管内腔中,气化后的导热工质通过金属管的管体和翅片向外导热散热后,气化后的导热工质冷凝为液体状的导热工质,冷凝后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流到加热管的加热封头上后遇热再次气化,导热工质通过“液汽相变”在管内腔中的进行导热换热。

四、导热工质携带的热能通过金属管和翅片的传导给加热装置周围的物料进行热导加热,物料得到了热能,进行着干燥烘干,达到所需要求含水量标准的物料。

五、导热散热后的介质通过导热管的热能出口排除导热管,介质通过外设的加热热源再次加热后,再次通过导热管的热能进口进入导热管内,导热介质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导热,换热,加热。

滚筒干燥仓使用的传导干燥工艺。滚筒干燥仓的传导干燥能耗指标为2800—3500千焦/千克水,而对流干燥为5500—8500千焦/千克水;对流干燥的热能有效使用率一般在20—50%,而传导干燥在理论上可以接近100%,这是因为滚筒干燥仓的传导干燥不需要热风加热物料,由排气散失的热损耗小。

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物料的干燥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启动驱动装置,滚筒干燥仓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在托轮上进行旋转工作;驱动装置控制的滚筒干燥仓的转速是5—30转/分钟。

二、启动卸料装置,待干物料依次通过卸料装置,三通接头装置的三通管,滚筒干燥仓的进仓口进入到滚筒干燥仓的仓内部,物料在螺旋叶片的搅拌推动作用下向前推进,物料由滚筒干燥仓的进仓口处向滚筒干燥仓的出仓口处流动前进。

三、介质通过外设的热源加热后,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加热装置给滚筒干燥仓内的物料进行导热加热,旋转的滚筒干燥仓的加热装置的加热管对物料进行导热加热,滚筒干燥仓内的物料得到了热能的加热,物料进行着干燥烘干后,达到所需要求含水量标准的物料。旋转中加热管与加热管之间形成了交叉密度,旋转交叉密度高的加热管增大了和物料的碰撞接触率和导热面积,加大了对物料的导热干燥效果。

四、滚筒干燥仓仓外的空气温度比干燥后的物料的温度低,通过滚筒干燥仓的出仓口进入滚筒干燥仓仓内的低温空气可以起到冷却干燥后高温物料的作用。进入滚筒干燥仓仓内的空气携带着物料干燥时所产生的湿气,空气携带着滚筒干燥仓内物料干燥时产生的湿气通过三通接头装置的三通管的排气口上的排气装置抽排出去。

五、旋转的滚筒干燥仓的加热装置的加热管对物料的导热面积增大了2—5倍,干燥后的物料在螺旋叶片的旋转推动作用下排料,干燥后的物料通过滚筒干燥仓的出仓口排出滚筒干燥仓。

本发明与现有的滚筒烘干机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加热装置的导热管和加热管给滚筒内的物料进行着导热加热,加热封头的有加热条的加热器的散热面积增加了8—35倍,加热封头的加热器给导热工质传导热能,导热工质在管内腔中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热能通过加热管传导给滚筒内的物料进行导热加热;旋转的滚筒干燥仓的加热管对物料进行导热,旋转交叉密度高的加热管增大了和物料的碰撞接触率和导热面积,加大了对物料的导热干燥效果。进入滚筒干燥仓仓内的低温空气可以起到冷却干燥后高温物料的作用。当某一根加热管出现损坏产生泄漏,不影响整个滚筒的使用。滚筒内的加热管可以给物料进行导热加热时,还起到搅拌物料的作用,滚筒中的物料烘干质量均匀,提升物料干燥效率和优化物料干燥效果,绿色干燥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滚筒干燥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三通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加热装置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滚筒干燥仓的加热装置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滚筒干燥仓的加热装置的加热管的加热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图中:1、滚筒干燥仓,2、三通接头装置,3、卸料装置,4、排气装置,5、滚道,6、齿轮圈,7、支架,8、托轮,9、驱动装置,10、进仓口,11、出仓口,12、热能进口13、热能出口,14、滚筒,15、加热装置,16、介质流向标识,17、法兰接头,18、三通管,19、出料口,20、进料口,21、排气口,22、动密封装置,23、导热管,24、加热管,25、金属管,26、导热工质,27、加热封头,28、固定条,29、管内腔,30、加热器,31、加热板,32、加热条,33、筒体,34、导热介质,35、管体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热管式滚筒烘干机包括滚筒干燥仓1,滚道5,齿轮圈6,三通接头装置2,卸料装置3,排气装置4,托轮8,驱动装置9。

所述的滚筒干燥仓1上有进仓口10和出仓口11。

所述的滚筒干燥仓1的外径是1800mm;滚筒干燥仓1的长度是8000mm。

所述的齿轮圈6和滚道5安装在滚筒干燥仓1的筒体33上,齿轮圈6和滚道5和滚筒干燥仓1的筒体33连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的托轮8支撑托着滚筒干燥仓1的滚道5。

所述的驱动装置9是液压马达。

所述的驱动装置9的驱动轮咬合带动着固定滚筒干燥仓1上的齿轮圈6的轮齿,齿轮圈6带动着滚筒干燥仓1;滚筒干燥仓1在驱动装置9带动作用下,滚筒干燥仓1在托轮8上旋转运动。

如图1,图3所示的三通接头装置2包括三通管18,法兰接头17,动密封装置22;三通管18上有出料口19,进料口20,排气口21。

所述的动密封装置22固定在三通管18的出料口19端的管头外面上;法兰接头17和三通管18的出料口19端的管头之间由动密封装置22固定密封连接。

所述的三通接头装置2的法兰接头17和滚筒干燥仓1的进仓口10固定密封连接为一体;滚筒干燥仓1的进仓口10旋转时,法兰接头17随着滚筒干燥仓1一起同步旋转,三通管18是固定不动的;法兰接头17和三通管18的出料口19的管头之间是密封不透气的动态密封;三通管18的出料口19和滚筒干燥仓1的进仓口10的固定连接是不漏气的。

所述的三通接头装置2的三通管18由支架7固定支撑。

所述的卸料装置3安装在三通管18的进料口20上,待干的物料通过卸料装置3进入到滚筒干燥仓1内部。卸料装置3输送物料的同时还起到禁止了滚筒干燥仓1外的空气通过卸料装置3进入滚筒干燥仓1,滚筒干燥仓1外的空气只能够通过滚筒干燥仓1的出仓口11进入滚筒干燥仓1。

所述的排气装置4安装在三通管18的排气口21上,滚筒干燥仓1内物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气和空气由排气装置4排出滚筒干燥仓1。

所述的卸料装置3是关风器,或者是卸料阀门。

所述的排气装置4是轴流式风机,或者是离心式风机,或者是罗茨风机。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的滚筒干燥仓1包括加热装置15,滚筒14,螺旋叶片。

所述的滚筒14上有进仓口10和出仓口11。

所述的螺旋叶片固定在滚筒14内的筒体33上。

所述的加热装置15安装在滚筒14的仓内。

所述的加热装置15外观的直径是1780mm,长度是7500mm;加热装置15的外观是弹簧似的。

如图4,图5,图6所示的加热装置15包括加热管24,导热管23,固定条28。

所述的导热管23呈螺旋状排列的,卷制加工后的导热管23的外观是弹簧似的。

所述的导热管23有热能进口12和热能出口13;导热管23的长度根据滚筒14的实际需要设定。

所述的加热装置15的导热管23的管体外面35贴在滚筒14的筒体33上,有导热管23支撑的筒体33避免了因为滚筒干燥仓1内的真空负压造成滚筒14的筒体33的内陷变形。

所述的加热装置15的导热管23上安装的加热管24的长度是不一样的。螺旋状导热管23的周长大,导热管23上选择安装不同长度的加热管24,长短交叉安装的加热管24便于提高在导热管23上的加热管24安装数量,长短交叉安装的加热管24提高了加热装置15的热能的导热换热面积。

所述的加热管24的下端固定在导热管23的上;加热管24立在导热管23上面,加热管24的下端面贴合固定在导热管23上。加热管24是单独的一根固定焊接在导热管23的外面。

所述的加热管24的内部和导热管23的内部是不相通的;当某一根加热管24出现损坏产生泄漏,仅仅是这一根加热管24不工作,不影响整体滚筒14的使用。

所述的加热管24和相邻的加热管24由固定条28固定连接,固定条28是2—5mm的钢筋或金属条。

所述的加热管24的直径是38—118mm,长度是300—1500mm。

如图4,图6,图7所示的加热管24包括金属管25,导热工质26,加热封头27。

所述的金属管25是管体上有翅片的金属管。

所述的金属管25的未封闭一端和加热封头27固定焊接为一体,导热工质26在金属管25和加热封头27焊接固定后真空状态的管内腔29中,导热工质26在金属管25和加热封头27焊接固定后的管内腔29中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

所述的导热工质26是乙醇。

所述的加热封头27包括加热板31,导热介质34,加热器30。

所述的导热介质34是水。

所述的加热板31的制作材料是0.1—3mm的金属板,将金属板通过冲压机的冲压制作成加热板31。加热板31的凹形的形状尺寸等于或大于导热管23的管外围的形状尺寸,加热板31的凹形的形状尺寸和导热管23的管外围的形状是一样的。

所述的加热器30的上面有加热条32,加热条32和加热器30是一体的。根据所需的加热器30的规格形状、尺寸大小的要求,制作成加热器模具。加热器30是将金属板通过加热器模具由冲压机直接冲压成适合的加热器30;金属板的厚度是0.1—1mm。

所述的加热条32是空心的,加热条32的内部是空心的空腔;加热条32的凸形外观是圆锥状。

所述的加热器30的下端固定在加热板31上,固定连接后的加热器30和加热板31之间的空腔是密封不透气的真空状态,导热介质34在加热器30和加热板31之间的空腔内。加热条32的内腔和加热器30和加热板31之间的空腔是互通的。

所述的导热介质34在加热封头27的加热器30和加热板31之间的空腔中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

所述的加热管24下端固定在导热管23的管外面上。

所述的导热管23的热能进口12延伸出滚筒干燥仓1的出仓口11,导热管23和滚筒干燥仓1出仓口11处的滚筒14的筒体33之间由支撑架支撑固定,支撑架提高了导热管23的固定不晃动;导热管23的热能进口12通过导管连接在外设的热源上,导管上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可以提高导热介质34在导管、导热管23的内部的循环流动速度,增大了热能的传导速度。

所述的导热管23的热能出口13延伸出安装在滚筒干燥仓1的进仓口10上的三通接头装置2的三通管18,导热管23和三通管18的连接处由动密封装置22固定密封连接。

所述的加热装置15中导热管23内所用的介质是导热油,外设的热源是锅炉。

所述的加热装置15的导热管23内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导热管23的管体给加热封头27进行导热加热,加热管24的管内腔29内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26通过加热封头27加热器30上热能的导热加热后汽化,导热工质26携带的热能通过金属管25传导给金属管25的管外面的物料进行导热加热。

如图2,图5中的介质流向标识16所示:介质由外设的热源加热后,介质携带着热能进入导热管23内;导热管23内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导热管23的管体给加热封头27的加热板31进行导热加热,传导在加热板31上的热能给加热封头27的加热器30和加热板31之间空腔内的导热介质34进行导热加热,导热介质34在加热器30和加热板31之间的空腔内部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空心的加热条32便于导热介质34在加热条32的空心处进行热能的传导运动,汽化后的气体状导热介质34充满在加热器30和加热板31之间的空腔内,导热介质34携带的热能通过加热条32传导出去。

在加热管24的相同大小的管内腔29的空间容积的情况下,有加热条32的加热器30的导热换热面积比加热板31的导热换热面积大了8—35倍;有加热条32的加热器30扩大了热能的散热面积,实现了小面积的加热封头27的加热板31可以输入足够的热能热量,加热封头27的大面积导热换热的加热器30可以大量输出热能热量,传导在加热封头27的加热器30上的热能给管内腔29内的导热工质26进行导热加热,管内腔29中的导热工质26散布在加热器30上的加热条32周围,提高了加热管24的管内腔29中的导热工质26的导热受热速度。

加热管24的管内腔29内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26通过加热器30上热能的导热加热后汽化,汽化后的气体状的导热工质26运动在管内腔29中,气体状的导热工质26通过金属管25向外导热散热后,气体状的工质冷凝为液体状导热工质26,冷凝后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26依靠自身的重力下坠到加热器30上加热条32的周围后受热再次汽化,大面积导热加热的加热器30给导热工质26提供热能,小面积加热板31的加热装置15可以给管内腔29中的导热工质26传导热能,导热工质26在管内腔29中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汽化后的气体状导热工质26充满在管内腔29中,导热工质26携带的热能通过金属管25传导给金属管25的管外面的物料进行导热加热。金属管25可以大量输出热量,热能传导给堆积在加热装置15周围的物料上,滚筒14内的物料得到热能后就可以干燥。

所述的加热封头27中的导热介质34的沸点温度比加热管24中的导热工质26的沸点温度高。

物料中的水分小于临界含水率时,携带高温热能的介质来提高物料的干燥速度,加热装置15的导热管23的热能进口12在滚筒14的出仓口11进入滚筒14的设置,是一个提高干燥速度的最佳选择。

如图2,图5中介质流向标识16所示:介质在滚筒干燥仓1的加热装置15的导热加热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介质通过外设的加热热源加热后,携带热能的介质通过导热管23的热能进口12进入导热管23内。导热管23内使用的介质是导热油,或者是水。

二、导热管23内的介质携带的热能经导热管23的管体通过热传导给加热管24的加热封头27进行导热加热,传导在加热板31上的热能给加热器30和加热板31之间空腔内的导热介质34进行导热加热,导热介质34在加热器30和加热板31之间的空腔内部进行着“液汽相变”的导热换热。传导在加热器30上的热能给管内腔29内的导热工质26进行导热加热,导热介质34携带的热能通过加热封头27给加热管24的管内腔29中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26提供了热能。

三、加热封头27的加热器30传导的热能使液体状的导热工质26快速气化,气化后的导热工质26运动在加热管24的管内腔29中,气化后的导热工质26通过金属管25的管体和翅片向外导热散热后,气化后的导热工质26冷凝为液体状的导热工质26,冷凝后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26流到加热管24的加热封头27上后遇热再次气化,导热工质26通过“液汽相变”在管内腔29中的进行导热换热。

四、导热工质26携带的热能通过金属管25和翅片的传导给加热装置15周围的物料进行热导加热,物料得到了热能,进行着干燥烘干,达到所需要求含水量标准的物料。

五、导热散热后的介质通过导热管23的热能出口13排除导热管23,介质通过外设的加热热源再次加热后,再次通过导热管23的热能进口12进入导热管23内,导热介质34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导热,换热,加热。

滚筒干燥仓1使用的传导干燥工艺。滚筒干燥仓1的传导干燥能耗指标为2800—3500千焦/千克水,而对流干燥为5500—8500千焦/千克水;对流干燥的热能有效使用率一般在20—50%,而传导干燥在理论上可以接近100%,这是因为滚筒干燥仓1的传导干燥不需要热风加热物料,由排气散失的热损耗小。

热管式滚筒烘干机的物料的干燥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启动驱动装置9,滚筒干燥仓1在驱动装置9的带动下在托轮8上进行旋转工作;驱动装置9控制的滚筒干燥仓1的转速是6转/分钟。

二、启动卸料装置3,待干物料依次通过卸料装置3,三通接头装置2的三通管18,滚筒干燥仓1的进仓口10进入到滚筒干燥仓1的仓内部,物料在螺旋叶片的搅拌推动作用下向前推进,物料由滚筒干燥仓1的进仓口10处向滚筒干燥仓1的出仓口11处流动前进。

三、介质通过外设的热源加热后,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加热装置15给滚筒干燥仓1内的物料进行导热加热,旋转的滚筒干燥仓1的加热装置15的加热管24对物料进行导热加热,滚筒干燥仓1内的物料得到了热能的加热,物料进行着干燥烘干后,达到所需要求含水量标准的物料。旋转中加热管24与加热管24之间形成了交叉密度,旋转交叉密度高的加热管24增大了和物料的碰撞接触率和导热面积,加大了对物料的导热干燥效果。

四、滚筒干燥仓1仓外的空气温度比干燥后的物料的温度低,通过滚筒干燥仓1的出仓口11进入滚筒干燥仓1仓内的低温空气可以起到冷却干燥后高温物料的作用。进入滚筒干燥仓1仓内的空气携带着物料干燥时所产生的湿气,空气携带着滚筒干燥仓1内物料干燥时产生的湿气通过三通接头装置2的三通管18的排气口21上的排气装置4抽排出去。

五、旋转的滚筒干燥仓1的加热装置15的加热管24对物料的导热面积增大了2—5倍,干燥后的物料在螺旋叶片的旋转推动作用下排料,干燥后的物料通过滚筒干燥仓1的出仓口11排出滚筒干燥仓1。

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具体实施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