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燃气灶炉腔温度的聚能锅架及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9028发布日期:2019-11-15 23:51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燃气灶炉腔温度的聚能锅架及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锅灶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燃气灶炉腔温度的聚能锅架及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锅架的结构通常包括底座以及周向设置在底座上的脚片,传统的锅架整体结构比较单一,而且导热较快,热量很容易损失,其热能的损失分为三种路径:向上部的散热,向四周的散热,向底部的散热;其中向上部分的散热为高温烟气带走的热能以及锅具加热后的散热,这部分的热能很难通过锅架聚热来控制;所以减少四周、底部的散热是提升热效率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燃气灶炉腔温度的聚能锅架,通过设置上下层锅架减少锅底的热量的散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燃气灶炉腔温度的聚能锅架,包括与锅具接触的上层锅架和支撑所述上层锅架的下层锅架,所述上层锅架包括脚片以及外侧围板,所示外侧围板周向设置有隔热槽,所述下层锅架为环形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固定所述上层锅架。

进一步,所述下层锅架包括隔圈、底圈以及锅架支脚,所述隔圈通过若干个锅架支脚固定在所述底圈上,所述隔圈支撑所述上层锅架。

进一步,所述隔热槽间隔设置在外侧围板的上部,相邻两个隔热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筋。

进一步,所述外侧围板上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用于补充二次空气。

进一步,所述上层锅架还包括聚热盘,所述聚热盘为与所述外侧围板连接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隔圈为环状结构,其内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筋,用于支撑所述上层锅架。

进一步,所述锅架支脚设置在所述支撑筋之间,两者间隔分布。

进一步,所述上层锅架为环状结构,在靠近内环处设置有环形支撑面,所述环形支撑面的直径与所述隔圈内环的直径相同,使得所述支撑筋支撑所述环形支撑面。

进一步,所述隔圈的外环设置有多个径向排布的凸出块,多个所述凸出块在所述上层锅架坐落在所述下层锅架时抵在所述外侧围板内侧壁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灶具,包括灶具面板及上述的聚能锅架,所述聚能锅架设置在所述灶具面板上。

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提高燃气灶炉腔温度的聚能锅架,上层锅架的外侧围板上设置隔热槽,将原来的面接触该为点接触,同样减少了上层锅架脚片与外侧围板的导热面积,防止锅底的热量通过外侧围板传递到外界中,热量集中在锅架的上部,起到聚能的效果。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上层锅架和下层锅架的形式,而且下层锅架中隔圈通过锅架支脚固定在底圈上,这样通过点接触减少了锅架和底圈之间的热传导面积,减少锅底的热量向锅架底圈传导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在上层锅架和下层锅架之间采用支撑筋的结构,进一步减少了导热面积,有效阻挡上层锅架的热量向下传导,同时,锅架支脚与支撑筋的间隔分布,增加了支撑筋到锅架支脚的热传导路径,而且支撑筋之间可以形成隔热间隙减弱了锅架上方的热量向外侧围板的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下层锅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种提高燃气灶炉腔温度的聚能锅架,包括与锅具接触的上层锅架和支撑所述上层锅架的下层锅架,所述上层锅架包括脚片以及外侧围板,所示外侧围板周向设置有隔热槽,所述下层锅架为环形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固定所述上层锅架。

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提高燃气灶炉腔温度的聚能锅架,包括与锅具接触的上层锅架1和支撑所述上层锅架1的下层锅架2,所述上层锅架1包括脚片1-1以及外侧围板1-3,所示外侧围板1-3周向设置有隔热槽1-6,所述下层锅架2为环形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上层锅架1,上层锅架1为一体浇筑成型。

所述下层锅架2包括隔圈2-1、底圈2-2以及锅架支脚2-3,所述隔圈2-1通过若干个锅架支脚2-3固定在所述底圈2-2上,隔圈2-1用于支撑所述上层锅架1。

上述示例中,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提高燃气灶炉腔温度的聚能锅架,通过设置上层锅架1和下层锅架2的形式,而且下层锅架2中隔圈2-1通过锅架支脚2-3固定在底圈2-2上,这样通过点接触减少了锅架和底圈2-2之间的热传导面积,减少锅底的热量向锅架底圈2-2传导,防止锅架底圈2-2温度太高,进而防止玻璃面板碎裂;同时上层锅架1的外侧围板1-3上设置隔热槽,将原来的面接触该为点接触,同样减少了上层锅架1的脚片1-1与外侧围板1-3的导热面积,防止锅底的热量通过外侧围板1-3传递到外界中,热量集中在锅架的上部,起到聚能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接水盘设置在玻璃面板上,下层锅架2的底圈2-2设置在接水盘的上方。如图1所示,上层锅架1为环状结构,包括脚片1-1、聚热盘1-2以及外侧围板1-3,上层锅架1一体浇筑成型,在聚热盘1-2的内环设置有环形支撑面1-4,外侧围板1-3上周向设置有一系列三角形通孔1-5,这些通孔1-5的作用是补充二次空气;下层锅架2的隔圈2-2同样为环状结构,隔圈2-2为一块环形板,隔圈2-2的内环垂直于隔圈2-2所在平面均匀设置有四个支撑筋2-1-1,上层锅架1中聚热盘1-2的环形支撑面1-4就支撑在这四个支撑筋2-1-1上,环形支撑面1-4的直径与隔圈2-2的内环的直径相同,隔圈2-2上设置四个支撑筋2-1-1的位置与四个锅架支脚2-3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间隔,两两错开;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隔热槽1-6为四条长条通孔槽,均匀间隔设置在外侧围板1-3靠近聚热盘1-2处,相邻两个隔热槽1-6之间设置有连接筋1-7;

隔圈2-2的外环设置有八个径向排布的凸出块2-1-2,这八个凸出块2-1-2在上层锅架1坐落在下层锅架2时抵在外侧围板1-3三角形通孔1-5上方的内侧壁上,用于防止上层锅架1在下层锅架2上晃动。

上述示例中,通过在隔圈2-2上设置支撑筋2-1-1结构,减少了上层锅架1和下层锅架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导热面积,有效阻挡上层锅架1的热量向下传导,同时,锅架支脚2-3与支撑筋2-1-1的间隔分布,增加了支撑筋2-1-1到锅架支脚2-3的热传导路径,而且支撑筋2-1-1之间可以形成隔热间隙减弱了锅架上方的热量向外侧围板1-3的传递;上层锅架1的外侧围板1-3与隔圈2-2通过凸出块2-1-2进行支撑固定,同样起到了减少导热面积的作用,进一步阻挡上层锅架1的热量向下传导;隔圈2-2本身的结构为环形板结构,隔圈2-2与上层锅架1的聚热盘1-2和外侧围板1-3形成一个隔热空腔,将锅底的热量聚集在这个隔热空腔中,减少向下传导,同时在进行二次空气补充的过程中,二次空气从外侧围板1-3的通孔1-5中进入锅底,该隔热空腔可以起到加热二次空气的作用,能够提高燃烧的热效率,降低热能损失。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提高燃气灶炉腔温度的聚能锅架,包括与锅具接触的上层锅架1和支撑所述上层锅架1的下层锅架2,所述上层锅架1包括脚片1-1以及外侧围板1-3,所示外侧围板1-3周向设置有隔热槽1-6,所述下层锅架2为环形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上层锅架1,上层锅架1为一体浇筑成型。

所述下层锅架2包括隔圈2-1、底圈2-2以及锅架支脚2-3,所述隔圈2-1通过若干个锅架支脚2-3固定在所述底圈2-2上,隔圈2-1用于支撑所述上层锅架1。

本实施例中接水盘设置在玻璃面板上,下层锅架2的底圈2-2设置在接水盘的上方。上层锅架1为环状结构,包括脚片1-1、聚热盘1-2以及外侧围板1-3,在聚热盘1-2的内环设置有环形支撑面1-4,外侧围板1-3上周向设置有一系列通孔1-5,这些通孔1-5的作用是补充二次空气;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隔热槽1-6为四条长条通孔槽,均匀间隔设置在外侧围板1-3靠近聚热盘1-2处,相邻两个隔热槽1-6之间设置有连接筋1-7;下层锅架2的隔圈2-2同样为环状结构,隔圈2-2为一块环形板,隔圈2-2的内环垂直于隔圈2-2所在平面均匀设置有四个支撑筋2-1-1,上层锅架1中聚热盘1-2的环形支撑面1-4就支撑在这四个支撑筋2-1-1上,环形支撑面1-4的直径与隔圈2-2的内环的直径相同,隔圈2-2上设置四个支撑筋2-1-1的位置与四个锅架支脚2-3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间隔,两两错开;参见图4,隔圈2-2的外环壁在上层锅,1坐落在下层锅架2时抵在外侧围板1-3的内侧壁上,用于防止上层锅架1在下层锅架2上晃动。

实施例三

一种燃气灶,在燃气灶的灶具面板上设置有上述的聚能锅架。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给出的具体示例之外,其中的一些结构可有不同选择。如,下层锅架的内环上设置的支撑筋的数量可以是4个、6个、8个等,下层锅架的外环上设置凸出块的数目同样没有具体限制;等等,而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发明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其基本技能即可做出的,故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