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9432发布日期:2021-03-12 13:2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在其介质回路中连接有集液器用于对介质回路中的介质进行气液分离,但是,该结构中,集液器进行气液分离的工作需要建立在介质回路中的介质处于流通状态的条件下,集液器的工作效率具有局限性,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一介质回路,所述第一介质回路中设有泵,所述泵适配为驱动所述第一介质回路中的第一介质流动;集液器,所述集液器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集液器经由所述入口及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回路连通,所述集液器适配为对流经其的第一介质进行气液分离,其中,所述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泵的吸液口。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集液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一介质回路连通,使得集液器经由其入口和出口接入第一介质回路中,这样,利用集液器可对第一介质回路中的第一介质进行气液分离,以将第一介质中的气泡分离出,降低第一介质中的气泡含量,从而提升水泵运行的稳定性及第一介质的换热效率,提升空调器的运行能效,其中,设置集液器的出口高于第一介质回路中泵的吸液口,这样,在第一介质回路中的第一介质处于静止状态或处于缓慢流动状态的情况下,泵内的第一介质中的气泡可利用汽液密度差自动上浮至集液器中,使得集液器在第一介质回路中的第一介质处于静止状态或处于缓慢流动状态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气液分离效果,更能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液器设有适于供第一介质进入所述集液器内的加注口,且所述加注口经由所述集液器与所述第一介质回路连通,使得沿所述加注口进入的第一介质经由所述集液器注入到所述第一介质回路中。

在本方案中,在集液器上设置加注口,以供用户或组装人员经由加注口向第一介质回路中充注第一介质,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液器的顶部设有所述加注口。

在本方案中,设置加注口位于集液器的顶部,这样可以降低从加注口的漏液风险性,且加注第一介质的操作也更加便捷。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液器设有封挡件,所述封挡件封挡所述加注口,其中,所述封挡件的整体或局部构造为弹性壁。

在本方案中,设置封挡件对加注口进行封挡,可以避免第一介质回路从加注口漏液,其中,将封挡件的整体或局部设置为弹性壁,这样,利用弹性壁弹性变形可以对第一介质回路中的波动能量进行吸收,避免第一介质回路内压力波动,例如,利用弹性壁弹性变形来对泵的启停操作所造成的第一介质回路中的压力波动进行缓冲和抵消,从而减少第一介质回路中的压力波动,防止压力波动对第一介质回路中的部件造成损伤。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液器的内部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构造有弧形部,所述入口和/或所述出口沿所述弧形部的切向设置。

在本方案中,在内腔的侧壁构造弧形部,使集液器的入口和出口中的至少一者沿弧形部的切向设置,如使集液器的入口沿弧形部的切向设置,这样,沿入口进入到集液器的内腔内的第一介质切向接触弧形部的表面,使得第一介质可以在弧形部的导流作用下高效地形成涡旋,起到类似“漩涡分离器”的作用,从而高效地进行气液分离,降低第一介质内的含气率,提高第一介质的导热率,加强第一介质的换热能力。

再如,使集液器的出口沿弧形部的切向设置,这样,经过弧形部弧线导流后的第一介质可以在惯性作用下沿弧形部的切向从出口甩出,可以进一步强化涡旋形成效果,提升气液分离效率,且这样设计也使得集液器的排液效率更高,可以防止气体重新溶入,更进一步降低第一介质内的含气率,提高第一介质的导热率,加强第一介质的换热能力。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出口的位置低于所述入口的位置,或所述出口的位置与所述入口的位置平齐。

在本方案中,设置出口的位置低于入口的位置,或与入口的位置平齐,这样可以降低气体重新融入液体中的概率,更进一步降低第一介质内的含气率,提高第一介质的导热率,加强第一介质的换热能力。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介质回路包括第一换热器、蓄能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蓄能装置、所述集液器及所述泵经由管路连接形成回路,且其中,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泵连通。

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换热器及蓄能装置经由管路连接形成第一介质回路,这样,第一介质吸收蓄能装置内续存的热量或冷量后,可通过第一换热器释放到环境中实现对环境制热或制冷,具有结构简单,取冷取热效果好的优点,且通过将集液器及泵设于第一换热器及蓄能装置经由管路连接形成的回路中,使得集液器及泵形成为该回路的一部分,这样,结合集液器的气液分离效果,更利于实现取冷取热高效性以及运行模式的多样化,且其中,第一介质的热量或冷量取自蓄能装置,可以实现移峰填谷用电,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且产生的使用也更加方便。且通过使集液器的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出口连接泵,这样,集液器在第一换热器与泵之间形成串联,同时使得泵驱动第一换热器内的液体进入集液器,并使液体在经过集液器后经由泵泵入蓄能装置内,并在蓄能装置内完成与蓄能材料换热后重新回到第一换热器,由此完成液体循环,其中,通过使集液器内的液体向泵流动,并进一步驱使蓄能装置内的液体流向第一换热器,这样,进入蓄能装置内的第一介质的含气量低,蓄能装置的放能更加高效,提升蓄能装置的释冷或释热效率,实现快速供冷或供热。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介质出口的位置。

在本方案中,设置入口的位置高于第一换热器的介质出口的位置,这样,在第一介质回路中的第一介质处于静止状态或处于缓慢流动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换热器内的第一介质中的气泡可利用汽液密度差自动上浮至集液器中,使得集液器在第一介质回路中的第一介质处于静止状态或处于缓慢流动状态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气液分离效果,更能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蓄能装置包括腔体、第一流路以及蓄能材料,所述腔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流路及所述蓄能材料容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蓄能材料换热,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形成于同一回路中。

在本方案中,设置腔体内容纳第一流路及蓄能材料,使蓄能材料经由第一流路实现高效地向第一介质释冷或释热,从而提升蓄能装置的释冷或释热效率,实现快速供冷或供热。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蓄能装置内设有第二流路,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介质回路,其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所述第二流路,且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节流装置及所述第二流路经由管路连接形成回路。

在本方案中,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及第二流路经由管路连接形成回路,其中,第二流路设于蓄能装置内,使得第二介质回路中制冷或制热产生的冷量或热量可通过第二介质经由第二流路高效地释放给蓄能材料进行蓄存,提升蓄能效率,并节省蓄能耗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集液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集液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所示集液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第一介质回路,110第一换热器,1102介质入口,1101介质出口,111第一风机,120蓄能装置,121腔体,122第一流路,123蓄能材料,200泵,210吸液口,220排液口,300集液器,310入口,320出口,330加注口,340封挡件,350内腔,351弧形部,400第二介质回路,410压缩机,420第二换热器,421第二风机,430节流装置,440第二流路,460四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第一介质回路100和集液器300,具体地,第一介质回路100中设有泵200,泵200适配为驱动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第一介质流动;集液器300具有入口310和出口320,集液器300经由入口310及出口320与第一介质回路100连通,集液器300适配为对流经其的第一介质进行气液分离,其中,出口320的位置高于泵200的吸液口210。

值得说明的是,出口320的位置高于泵200的吸液口210,可以结合场景具体理解为,将产品置于地面、桌面等承载面上进行使用时,在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上,出口32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高于泵200的吸液口21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

且可以理解的是,出口32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出口320的中心距离承载面的高度,泵200的吸液口21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吸液口210的中心距离承载面的高度;抑或,出口32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出口320的顶端距离承载面的高度,泵200的吸液口21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吸液口210的顶端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又或,出口32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出口320的底端距离承载面的高度,泵200的吸液口21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吸液口210的底端距离承载面的高度。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集液器300的入口310和出口320分别与第一介质回路100连通,使得集液器300经由其入口310和出口320接入第一介质回路100中,这样,利用集液器300可对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第一介质进行气液分离,以将第一介质中的气泡分离出,降低第一介质中的气泡含量,从而提升水泵运行的稳定性及第一介质的换热效率,提升空调器的运行能效,其中,设置集液器300的出口320高于第一介质回路100中泵200的吸液口210,这样,在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第一介质处于静止状态或处于缓慢流动状态的情况下,泵200内的第一介质中的气泡可利用汽液密度差自动上浮至集液器300中,使得集液器300在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第一介质处于静止状态或处于缓慢流动状态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气液分离效果,更能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集液器300设有加注口330,加注口330适于供第一介质进入集液器300内,其中,加注口330经由集液器300与第一介质回路100连通,使得沿加注口330进入的第一介质经由集液器300注入到第一介质回路100中。这样可方便用户或组装人员经由加注口330向第一介质回路100中充注第一介质,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集液器300的顶部设有加注口330。这样可以降低从加注口330的漏液风险性,且加注第一介质的操作也更加便捷。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集液器300设有封挡件340,封挡件340封挡加注口330。可以避免第一介质回路100从加注口330漏液。

更进一步地,封挡件340的整体或局部构造为弹性壁。这样,利用弹性壁弹性变形可以对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波动能量进行吸收,避免第一介质回路100内压力波动,例如,利用弹性壁弹性变形来对泵200的启停操作所造成的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压力波动进行缓冲和抵消,从而减少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压力波动,防止压力波动对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部件造成损伤。

更详细地,如图2和图3所示,集液器300包括圆柱状的中空腔体,中空腔体轴向的一端为其顶端,轴向的另一端为其底端,其中,中空腔体的顶端形成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加注口330,封挡件340包括盖体,盖体与中空腔体的上部螺纹旋合或卡接或箍紧连接,使得盖体封盖加注口330,具体实施例中,盖体的顶壁与加注口330相对设置,其中,盖体整体为橡胶盖或盖体的顶壁为橡胶壁,盖体的顶壁可以产生形变,来抵消部分由于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泵200的启停操作所造成的第一介质回路100内的压力波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集液器300的内部形成有内腔350,内腔350的侧壁构造有弧形部351,集液器300的入口310和集液器300的出口320中的至少一者沿弧形部351的切向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集液器300的入口310和集液器300的出口320中的至少一者沿弧形部351的切向设置,应当宏观地理解为,入口310或出口320大致沿弧形部351的切向,或者说,宏观地理解为,入口310的中心线或出口320的中心线大致沿弧形部351的切线方向或大致沿弧形部351的切线的平行线方向延伸,而并不严苛地要求入口310或出口320绝对沿弧形部351的切向,实际上,入口310或出口320与弧形部351的切向略有偏移或略呈夹角是可以被允许的。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集液器300的入口310沿弧形部351的切向设置,这样,沿入口310进入到集液器300的内腔350内的第一介质切向接触弧形部351的表面,使得第一介质可以在弧形部351的导流作用下高效地形成涡旋,起到类似“漩涡分离器”的作用,从而高效地进行气液分离,降低第一介质内的含气率,提高第一介质的导热率,加强第一介质的换热能力。

再如,如图3所示,使集液器300的出口320沿弧形部351的切向设置,这样,经过弧形部351弧线导流后的第一介质可以在惯性作用下沿弧形部351的切向从出口320甩出,可以进一步强化涡旋形成效果,提升气液分离效率,且这样设计也使得集液器300的排液效率更高,可以防止气体重新溶入,更进一步降低第一介质内的含气率,提高第一介质的导热率,加强第一介质的换热能力。

更详细地,如图3所示,集液器300包括圆柱状的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的内部形成为圆柱状的内腔350,内腔350的侧壁的一半形成为第一半圆弧壁面,该第一半圆弧壁面形成为弧形部351,内腔350的侧壁的另一半形成为第二半圆弧壁面,入口310和出口320设置在该第二半圆弧壁面上,并分别与第一半圆弧壁面大致相切。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集液器300的出口320的位置低于集液器300的入口310的位置。

值得说明的是,可以结合场景具体理解为,将产品置于地面、桌面等承载面上进行使用时,在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上,出口320的中心线或中心距离承载面的高度低于入口310的中心线或中心距离承载面的高度。

更详细地,如图4所示,出口320的中心线与入口310的中心线之间的上下间距为h,该h的取值大于0mm,且入口310的中心线的位置比出口320的中心线的位置高。这样可以降低气体重新融入液体中的概率,更进一步降低第一介质内的含气率,提高第一介质的导热率,加强第一介质的换热能力。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也可设计出口320的位置与入口310的位置平齐,或者说是,设计入口310的中心线的位置与出口320的中心线的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介质回路100包括第一换热器110、蓄能装置120,第一换热器110、蓄能装置120、集液器300及泵200经由管路连接形成回路,且其中,集液器300的入口310与第一换热器110连通,集液器300的出口320与泵200连通。这样,第一介质吸收蓄能装置120内续存的热量或冷量后,可通过第一换热器110释放到环境中实现对环境制热或制冷,具有结构简单,取冷取热效果好的优点,且结合集液器300的气液分离效果,更利于实现取冷取热高效性以及运行模式的多样化,且其中,第一介质的热量或冷量取自蓄能装置120,可以实现移峰填谷用电,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且产生的使用也更加方便。

且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第一介质回路形成为:第一换热器110-集液器300-泵200-蓄能装置120-第一换热器110的循环回路,这样,泵200驱动第一换热器110内的液体进入集液器300,并使液体在经过集液器300后经由泵200泵入蓄能装置120内,并在蓄能装置120内完成与蓄能材料换热后重新回到第一换热器110,由此完成液体循环,其中,通过使集液器300内的液体向泵200流动,并进一步驱使蓄能装置120内的液体流向第一换热器110,这样,进入蓄能装置120内的第一介质的含气量低,蓄能装置120的放能更加高效,提升蓄能装置120的释冷或释热效率,实现快速供冷或供热。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换热器(具体如第一换热器110)一般具有适于供介质进入换热器内的介质入口1102,以及适于供介质排出换热器的排出介质出口1101,如图1所示,设置集液器300的入口310的位置高于第一换热器110的介质出口1101的位置。这样,在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第一介质处于静止状态或处于缓慢流动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换热器110内的第一介质中的气泡可利用汽液密度差自动上浮至集液器300中,使得集液器300在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的第一介质处于静止状态或处于缓慢流动状态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气液分离效果,更能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

值得说明的是,集液器300的入口310的位置高于第一换热器110的介质出口1101的位置,可以结合场景具体理解为,将产品置于地面、桌面等承载面上进行使用时,在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上,入口31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高于第一换热器110的介质出口1101距离承载面的高度。

且可以理解的是,入口31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入口310的中心距离承载面的高度,第一换热器110的介质出口1101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第一换热器110的介质出口1101的中心距离承载面的高度;抑或,入口31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入口310的顶端距离承载面的高度,第一换热器110的介质出口1101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第一换热器110的介质出口1101的顶端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又或,入口310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入口310的底端距离承载面的高度,第一换热器110的介质出口1101距离承载面的高度可以具体理解为第一换热器110的介质出口1101的底端距离承载面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泵200与集液器300及蓄能装置120相连,且如图1所示,泵200从集液器300吸液,并向蓄能装置120排液,使得第一介质沿l方向从集液器300排入蓄能装置120中。这样,进入蓄能装置120内的第一介质的含气量低,蓄能装置120的放能更加高效,提升蓄能装置120的释冷或释热效率,实现快速供冷或供热。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泵200具有吸液口210和排液口220,其中,吸液口210与集液器300连通,排液口220与蓄能装置120连通,泵200运行时,从集液器300吸液,并向蓄能装置120排液。实现对第一介质的驱动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蓄能装置120包括腔体121、第一流路122以及蓄能材料123,腔体12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第一流路122及蓄能材料123容置于容纳空间内,且第一流路122与蓄能材料123换热,第一流路122与第一换热器110形成于同一回路中。使蓄能材料123经由第一流路122实现高效地向第一介质释冷或释热,从而提升蓄能装置120的释冷或释热效率,实现快速供冷或供热。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蓄能装置120内设有第二流路440,空调器还包括第二介质回路400,第二介质回路400包括压缩机410、第二换热器420、节流装置430、第二流路440,且压缩机410、第二换热器420、节流装置430及第二流路440经由管路连接形成回路。其中,将第二流路440设于蓄能装置120内,使得第二介质回路400中制冷或制热产生的冷量或热量可通过第二介质经由第二流路440高效地释放给蓄能材料123进行蓄存,提升蓄能效率,并节省蓄能耗时。

更详细地,第二流路440位于蓄能装置120的腔体121的容纳空间内,并与蓄能材料123之间传热配合。进一步地,第一流路122和第二流路440浸入于蓄能材料123内,与蓄能材料123接触换热。

更进一步地,腔体121为包括外壳和内胆的双层结构,内胆合围出容纳空间,外壳形成内胆外侧以对内胆防护,外壳上设有加强筋进行加强。

其中,第一换热器110设置在外壳上侧并使外壳对第一换热器110进行支撑,泵200设置在外壳上侧并使外壳对泵200进行支撑,集液器30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10上或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10的侧方,集液器300的出口320的位置高于泵200的吸液口210,入口310的位置高于第一换热器110的介质出口1101。

具体实施例:

空调器可为移动空调,当然,其也可为一体式窗机或分体式空调等,其中,空调器具有蓄能装置120、第一换热器110、第一风机111、第二换热器420、第二风机421、压缩机410、第一流路122、第二流路440、集液器300、节流装置430、泵200等部件。

更详细地,如图5所示,空调器形成有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第一介质回路100和第二介质回路400,其中,空调器设有蓄能装置120,蓄能装置120的腔体121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换热器,举例地,蓄能装置120内设有一个换热器,该一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流路122和第二流路440,或者,例如图5所示,蓄能装置120内设有多个换热器,具体如蓄能装置120内设有两个换热器,两个换热器其中一者具有第一流路122,另一者具有第二流路440。蓄能装置120内设有蓄能材料123,蓄能材料123用于与蓄能装置120内的换热器(具体如第一流路122和第二流路440)换热,并对换热器释放的热(冷)量进行储存。

第一介质回路100包括第一换热器110及第一流路122,第一换热器110及第一流路122经由管路串联形成回路。

第二介质回路400包括压缩机410、第二换热器420、节流装置430及第二流路440,且压缩机410、第二换热器420、节流装置430及第二流路440经由管路串联形成回路。

第一介质回路100中流通有第一介质,第二介质回路400中流通有第二介质,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可为同种介质,也可为不同种类的介质。

进一步地,第一介质回路100中设有泵200用于驱动第一介质流动。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110设有第一风机111用于驱动气流与之换热。第二换热器420设有第二风机421用于驱动气流与之换热。

例如,第一介质为水或其他载冷剂。

例如,第二介质为制冷剂。

例如,蓄能材料为水。

运行蓄冷模式时,在第二介质回路400中,第二介质进入压缩机410,压缩机410压缩第二介质后,将第二介质送入第二换热器420,第二介质在第二换热器420内经由第二换热器420与环境换热实现冷凝,冷凝后的第二介质进入节流装置430进行节流处理,然后,节流处理后的第二介质进入蓄能装置120的第二流路440进行蒸发,其中,蒸发所释放的冷量储存到蓄能材料123中,最后,完成蒸发的第二介质回到压缩机410实现循环。

运行供冷模式时,在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第一介质在蓄能装置120的第一流路122中向蓄能材料123放热,完成放热后的第一介质进入第一换热器110,并在第一换热器110中经由第一换热器110吸收环境的热量,实现对环境供冷,完成吸热的第一介质重新回到蓄能装置120的第一流路122放热完成循环。

反之,运行蓄热模式时,在第二介质回路400中,压缩机410排出的第二介质进入蓄能装置120的第二流路440,使得第二介质经由第二流路440向蓄能材料123放热,使得蓄能材料123吸热热量进行储存,相应地,第二介质通过放热实现冷凝,冷凝后的第二介质进入节流装置430进行节流处理,然后,节流处理后的第二介质进入第二换热器420进行蒸发,其中,蒸发所释放的冷量释放到环境中,最后,完成蒸发的第二介质回到压缩机410实现循环。

运行供热模式时,在第一介质回路100中,第一介质在蓄能装置120的第一流路122中从蓄能材料123吸热,完成吸热后的第一介质进入第一换热器110,并在第一换热器110中经由第一换热器110向环境的放热,实现对环境供热,完成放热的第一介质重新回到蓄能装置120的第一流路122吸热完成循环。

例如,如图3所示,第二介质回路400中设有四通阀460,蓄冷模式和蓄热模式可经由四通阀460进行切换。当然,根据具体需求情况,空调系统也可不设置四通阀460。

其中,通过在第一介质回路100中设置集液器300,并使集液器300的出口320位置高于泵200的吸液口210的位置,使得在第一介质回路100停止静置时,第一介质回路100内的气泡能够因为气液密度差沿第一介质回路100的管道上升,从而集中在集液器300中。

集液器300设置有入口310、出口320及加注口330。加注口330可以方便向第一介质回路100内充注第一介质。加注口330采用橡胶盖密封,橡胶盖的顶部可以产生形变,来抵消部分由于第一介质回路100的泵200的启停操作所造成的第一介质回路100内压力波动。

集液器300的入口310和出口320与集液器300壁面相切,在第一介质流通过程中于集液器300内形成旋涡,起到类似“旋涡分离器”的作用,有利于将第一介质内含有的气泡分离出来,降低第一介质内部的含气率,提高第一介质的导热率,加强第一介质的换热能力。

第一介质回路100内的泵200的位置位于蓄能装置120的上方,集液器300的出口320的下方,集液器300内的第一介质通过泵200泵入蓄能装置120的第一流路122中与蓄能材料换热,较低温度的第一介质从蓄能装置120的第一流路122出来后,直接进入第一换热器110与外界环境进行换热,吸热后较高温度的第一介质流入集液器300。其中,值得说明的是,第一介质不能在进入蓄能装置120内取冷之后再经过泵200,以防止低温流体通过泵200,造成泵200的表面凝露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