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5321发布日期:2019-11-25 21:3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室外空气质量恶化。为了不让室外空气进入室内,一般采取将门窗关闭的方法。导致室内长时间不换气。在这样的状态下,人在室内活动排出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就会污染室内空气。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为室内提供新鲜洁净的空气的送风装置。

另外,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作为生活空间的室内的空气质量的现在,需要提供一种在循环室内空气的同时,在筐体内改善空气质量后再向室内送风以提供舒适空气环境的送风装置。

这就要求上述送风装置能够抑制送风空间的压损,实现高效率的送风。

如图1所示,一种立式冷暖风机,包括具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4的柜体1,设于柜体1内的风机2和加热盘管6,空气在风机2的吸引下,从进风口3进入柜体1,经由加热盘管6的加热,再从出风口4吹向柜体1外。进风口3设于柜体1的底部,出风口4设于柜体1的上部。由此,室内空气被加热后,再次被吹向室内。另外,出风口4处设有表冷器7,用于对空气进行制冷。再设有双向弯曲导风板8使气流穿过表冷器7,以达到制冷效果。但是,由于上述背景中所述的立式冷暖送风机中的扇叶的出风口与柜体上的出风口没有相对设置,因此,为了使空气从柜体上的出风口吹出,必须改变空气的方向。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出风口4处设置了向出风口弯曲的弧形导风板5。吹向出风口的空气撞击到弧形导风板5时,在向出风口4弯曲的弧形导风板5的引导下,顺畅地向出风口4吹出。能够将从风机2吹出的风全部引导至柜体1上的出风口4,抑制送风空间的压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背景技术所述,为了使从扇叶吹出的空气向与扇叶送风方向相反的柜体的出风口吹出,在扇叶与出风口之间设置呈弧形、即弯曲的导风板。

然而,从弯曲的平面看,由于设有弯曲的导风板时,风只有撞到导风板的外周侧即导风板的表面时才会改变方向,因此,越靠近导风板的表面,风压越大,压损越大。反之,由于空气集中在弧形导风板的表面,因此远离导风板的表面的位置,即位于导风板的对面的内周侧风速越小。上述风速差将引起乱流,甚至导致出风口的风速不均。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抑制风路内乱流的同时,能够抑制出风口的出风不均、送风顺畅的送风装置。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

框架,具有进风口与出风口,

送风单元,将空气从进风口向出风口送风,

以及导风部,将从送风单元吹出的空气向出风口引导,

导风部包括:

导风部进风口,供从送风单元吹出的空气进入导风部的开口,

导风部出风口,供导风部内的空气吹出的开口,

弯曲部,使从导风部进风口至导风部出风口的风路弯曲,

风路分割板,设于导风部内,由上游侧向下游侧延设,并将弯曲部的内部空间的弯曲处分割为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

风路分割板上位于导风部出风口一侧的下游侧端部向内周侧空间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风路分割板包括:

沿着弯曲部弯曲的上分割板,

以及从上分割板的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向内周侧空间侧倾斜的下分割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下分割板的下游侧端部与出风口之间设有一定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定距离与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到出风口之间的距离的比例大于或等于二分之一,小于三分之二。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

上分割板在位于导风部进风口侧的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处将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按一定比例分割,

上分割板在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处将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按一定比例分割。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

上分割板在位于导风部进风口侧的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处将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按一定比例分割,

上分割板在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处将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按比一定比例中外周侧空间的比例更小的比例分割。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

上分割板在位于导风部进风口侧的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处将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二等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导风部包括:

构成内周侧空间的第一导风板,

与第一导风板相对、且构成外周侧空间的第二导风板,

以及连接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导风侧壁,

导风侧壁上位于下游侧的相对的两侧之间的距离比位于上游侧的距离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导风部的导风侧壁上相对的两侧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框架内设有热交换单元。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送风均匀,并且能够抑制乱流及噪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立式冷暖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风装置中导风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风装置中导风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风装置中导风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风装置中导风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风装置中导风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风装置中另一实施方式的导风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风装置中导风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风装置中导风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主要元件】

[背景技术]

1-柜体;

2-风机;

3-进风口;

4-出风口;

5-弧形导风板;

6-加热盘管;

7-表冷器;

8-双向弯曲导风板。

[本实用新型]

10-框架;

11-进风口;

12-出风口;

20-送风单元;

30-导风部;

31-导风部进风口;

32-导风部出风口;

33-弯曲部;

34-风路分割板;

341-上分割板;

3411-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

3412-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

342-下分割板;

3421-下分割板下游侧端部;

35-外周侧空间;

36-内周侧空间;

37-第一导风板;

38-第二导风板;

39-导风侧壁;

391-上游侧;

392-下游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说明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均以本送风装置安装后的状态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包括:框架10、送风单元20、导风部30。导风部30包括导风部进风口31、导风部出风口32、弯曲部33、以及风路分割板34。

框架10形成送风装置的外廓,呈长方体箱状,下部具有供空气进入框架10内的开口形成的进风口11,上部具有供空气吹出框架10外的开口形成的出风口12。框架10内具有连通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的风路,空气由进风口11沿上述风路经过出风口12向框架10外吹出。上述风路内设有送风单元20、导风部30、热交换单元等部件。本送风装置设置于室内时,用于室内换气,因此,进风口11连接室外,供室外空气进入框架10内,出风口12连接室内,供框架10内的空气吹向室内。

送风单元20设于框架10内,位于连接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的风路之中,位于导风部30的上游侧,用于将空气由进风口11向出风口12送风。送风单元20包括扇叶、使扇叶转动的马达、容纳扇叶并形成连通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的风路的蜗牛壳。蜗牛壳具有供空气进入扇叶内的蜗牛壳进风口,以及供空气吹出蜗牛壳外的蜗牛壳出风口。

导风部30设于框架10内、位于送风单元20的下游侧,用于将从送风单元20吹出的空气向出风口12引导。导风部30包括导风部进风口31、导风部出风口32、弯曲部33以及风路分割板34。导风部30形成了连通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之间的风路的一部分,即构成使空气通过并向出风口12吹去的空间。

导风部进风口31为设于导风部30上面向送风单元20的蜗牛壳出风口的开口,并且连通蜗牛壳出风口。从送风单元20的蜗牛壳出风口吹出的空气经由导风部进风口31进入导风部30内。

导风部出风口32为设于导风部30上面向出风口12的开口,并且连通出风口12。导风部30中的空气经由导风部出风口32吹向出风口12。

导风部进风口31所在的平面与导风部出风口32所在的平面不平行。本实施例中,导风部进风口31所在平面与导风部出风口32所在平面的延长呈近似垂直交叉。

进风口11、送风单元20的蜗牛壳进风口、扇叶、送风单元20的蜗牛壳出风口、导风部进风口31、导风部30、导风部出风口32、框架10上的出风口12构成了使空气依次通过的风路。

上述为室外空气进入送风装置再进入室内的风路。以下所述上游、下游等词语,均指此风路的上游、下游。

弯曲部33使从导风部进风口31至导风部出风口32的风路弯曲。弯曲部33为导风部30中具有由导风部进风口31侧向导风部出风口32侧弯曲的部分,将从导风部进风口31进入的空气向导风部出风口32引导。

风路分割板34设于导风部30内,为从风路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延设的板状,即由导风部进风口31一侧向导风部出风口32一侧延设的板状。并且,风路分割板34将导风部30中位于弯曲部33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外周侧空间35与内周侧空间36。风路分割板34的下游侧端部向内周侧空间36倾斜。所谓向内周侧空间36倾斜,即向沿弯曲部33被分割出的内周侧空间36与外周侧空间35的分界线向导风部出风口32的延长线偏内周侧空间36的一侧倾斜。

如图9所示,导风部30由第一导风板37、与第一导风板37相对设置的第二导风板38、以及连接第一导风板37与第二导风板38的导风侧壁39围成中空状,构成使空气通过并向出风口12吹去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导风部进风口31为由第一导风板37、第二导风板38及导风侧壁39围成的开口,也可以为设于面向蜗牛壳出风口的面上的开口。导风部出风口32为由第一导风板37、第二导风板38及导风侧壁39围成的开口,也可以为设于面向框架10的出风口12的面上的开口。弯曲部33为第二导风板38上由导风部进风口31侧向导风部出风口32侧弯曲的部分构成的空间。

如图5、7-9所示,风路分割板34由上分割板341及下分割板342构成。上分割板341为以导风部进风口31为起点,沿着弯曲部33的弯曲弧度向导风部出风口32一侧延设的板状,即沿着构成弯曲部33的第二导风板38上弯曲的弧度弯曲的曲形板状。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3411位于导风部进风口31内,按一定比例将弯曲部33中位于上分割板上游处的部分分割为外周侧空间35与内周侧空间36。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也按一定比例将弯曲部33位于上分割板下游处的部分分割为外周侧空间35与内周侧空间36。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3411、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及其之间的板状将弯曲部33按一定比例分割为外周侧空间35与内周侧空间36。所谓将弯曲部33分割为外周侧空间35与内周侧空间36,即位于弯曲部33内周侧的第一导风板37、导风侧壁39以及风路分割板34的上分割板341形成内周侧空间36,位于弯曲部33外周侧的第二导风板38、导风侧壁39以及风路分割板34的上分割板341形成外周侧空间35。所谓按一定比例,是指内周侧空间36与外周侧空间35在弯曲部33的弯曲的半径方向上的宽度呈一定比例,也可以指内周侧空间36与外周侧空间35的体积比。

本实施例中,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3411位于导风部进风口31内,将导风部进风口31二等分。同时,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也将弯曲部33在径方向上二等分。即,上分割板341将弯曲部33的内部空间分割为比例相等的内周侧空间36与外周侧空间35。

风路分割板34的下分割板342为由上分割板341的上分割板下游端部3412向内周侧空间36侧倾斜延设。即下分割板342向以上分割板341向导风部出风口32方向的延长线为界的内周侧空间36一侧倾斜。本实施例中,下分割板342的下游端部位于内周侧空间36一侧。

如图6所示,下分割板的下游侧端部与出风口之间设有一定距离l3。所谓距离l3,即下分割板的下游侧端部到出风口之间的直线距离。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l4。同理,距离l4即上分割板的下游侧端部到出风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并且,l3与l4的比例大于或等于二分之一,小于三分之二。

如图9、10所示,第一导风板37与第二导风板38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导风侧壁39在左右方向上连接第一导风板37的外周与第二导风板38的外周。导风侧壁39上相对的、并且位于风路上游侧的两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导风侧壁39上相对的、并且位于风路下游侧的两面之间的距离l2。也就是说,导风侧壁39上相对两面之间的距离,由上游侧391到下游侧392,越靠近导风部出风口32一侧,距离越大。

本送风装置框架10内还设有用于空气的能量交换的热交换单元。同样的,也可以在上述风路中设置其他调节空间的装置。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送风单元20的扇叶的转动吸引下,室外空气从框架10的进风口11进入框架10,并依次经由送风单元20的蜗牛壳进风口、扇叶、送风单元20的蜗牛壳出风口、导风部进风口31、导风部30,并在弯曲部33的引导下吹向导风部出风口32,最终经由框架10上的出风口12吹出框架10外。

由于上分割板341将弯曲部33分割为内周侧空间36与外周侧空间35,并且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3411将导风部进风口31在弯曲部33的半径方向上二等分,因此,当空气从导风部进风口31进入导风部30内时,能够均匀地进入内周侧空间36与外周侧空间35。

由于弯曲部33具有从导风部进风口31向导风部出风口32的弯曲弧度,当空气进入外周侧空间35时,将改变从蜗牛壳出风口吹出时的方向,顺畅地向导风部出风口32吹去。

另外,由于上分割板341为沿着弯曲部33的弯曲弧度弯曲的板状,因此,进入内周侧空间36的空气将在撞击到上分割板341的内周侧面后,沿着上分割板341的弯曲弧度向导风部出风口32吹去。

由此,能够防止导风部进风口31进入的空气不会沿着蜗牛壳出风口的送风方向撞击到导风部30的第二导风板38上,从而防止从导风部进风口31进入的空气集中在第二导风板38的表面上,导致第二导风板38的表面风速过大,风压过大,致使乱流的产生。

当空气等流体绕物体作绕流运动时,在离物体壁面较远处,粘性力比惯性力小,而在物体壁面附近的薄层中,粘性力较大,空气将形成沿壁面法线的边界层,此时,空气将沿物体壁面流动。当边界层外流的风压增加得足够快时,空气等流体将从边界层开始分离。所谓分离,即空气将远离物体壁面流动,且向外扩散。由于下分割板342由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向内周侧空间36倾斜设置。进入外周侧空间35的空气沿上分割板341向导风部出风口32流动至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由于空气的粘性力,进入外周侧空间35的空气在下分割板342上向外周侧空间的表面形成边界层,并沿着下分割板342的方向流动。

本实施例中,下分割板的延长线与第一导风板的夹角大于0°,小于或等于10°设置。由此,进入外周侧空间35、并处于下分割板342的边界层中的空气将会在下分割板的下游侧端部从边界层分离,并且,使分离后的空气以一定角度向出风口吹去。避免空气从边界层分离的分离点处于下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21的上游侧,导致空气分离后偏向出风口的上方吹出,导致出风口中部风量过低,送风不均匀。同理,避免空气从边界层分离的分离点处于下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21的下游侧,空气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沿下分割板的倾斜角度向出风口吹去,导致出风口的下部风量过高,送风不均匀。

同样,由于下分割板342由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向内周侧空间36倾斜设置,当进入内周侧空间36的空气沿上分割板341向导风部出风口32流动至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在下分割板342的引导下,更向内周侧空间36方向倾斜着向导风部出风口32流动。

由此,能够防止进入内周侧空间36的空气集中在上分割板341的内周面上,进而沿着上分割板341的弯曲方向吹出,导致空气流至框架10上的出风口12时,出风口12中部的风速较大,而下部风速较小,以致产生乱流。并且,致使空气流经框架10上的出风口12时集中在出风口12的上部及中部,送风不均匀,给用户造成不舒适的体验。

并且,由于下分割板的下游侧端部到出风口之间设有一定距离l3,并与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到出风口之间的距离l4的比例大于或等于二分之一,小于三分之二。进入内周侧空间36的空气在下分割板上向内周侧空间36的表面形成边界层,下分割板的下游侧端部与出风口之间设有一定距离,能够防止空气从下分割板上向内周侧空间36的表面的边界层分离后,向出风口吹去时,与下分割板干涉,导致空气无法向出风口中部吹出,送风不均匀。

另外,由于在从风路的上游侧到下游侧方向上,导风部30的导风侧壁39上相对的两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呈扩大的喇叭形设置,也就是说,从导风部进风口31到导风部出风口32之间的风路的横截面积越来越大。空气从送风单元20的蜗牛壳出风口以较高的风速从导风部进风口31进入导风部30后,由于风路的扩大,风压减小,从而降低风速,抑制乱流及噪音的产生。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上分割板341为以导风部进风口31为起点,沿弯曲部33的弯曲弧度向导风部出风口32一侧延设的板状,即沿着构成弯曲部33的第二导风板38上弯曲的弧度弯曲的曲形板状。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3411位于导风部进风口31内,按一定比例将弯曲部33中位于上分割板341上游处的部分分割为内周侧空间36与外周侧空间35。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将弯曲部33按比上述比例中外周侧空间35的比例更小的比例分割为内周侧空间36与外周侧空间35。例如,在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3411处被分割形成的内周侧空间36与外周侧空间35的比例为1:1,则在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处被分割形成的内周侧空间36与外周侧空间35的比例为2:1,如图8所示。即,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位于比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3411更靠近内周侧空间36一侧的位置,从而使位于上分割板下游侧端部3412的外周侧空间35比位于上分割板上游侧端部3411的外周侧空间35在弯曲部33的半径方向上更为狭窄。

由此,使上分割板341与下分割板342之间形成的内侧夹角更大,即使上分割板341到下分割板342之间的连接更顺滑。从而使空气在上分割板341的引导下能够顺畅地流经下分割板342的表面,防止空气撞击下分割板342而产生乱流。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送风装置有了清楚的认识。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送风均匀,并且能够抑制乱流及噪音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

应注意,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以下描述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而只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在可能导致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应注意,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