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流式冷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9588发布日期:2020-03-24 14:24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均流式冷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流式冷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中的主要元件是成束分布的换热管,工作时,制冷剂从传热管中流过,与壳内流过的载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改变载冷剂温度的目的。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卧式,布设其中的换热管为水平分布,由于制冷剂入口直径一般均远小于成束换热管的直径,自制冷剂入口进入的制冷剂无法同步均匀的流入各换热管内,越靠近边缘,换热管中的制冷剂更新越慢,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状态不一,此种现象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管壳换热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流式冷热交换器,该均流式冷热交换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均流式冷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壳体两端设置有管板,管板之间固定有换热管,管板外设置有管箱,两侧管箱中的一侧上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另一侧上设置有制冷剂出口,制冷剂入口一侧的管箱、壳体及管板所包围的空腔内设置有均流结构;

所述均流结构包括均流管、均流板和弹簧,所述均流管沿其轴线开设有贯通的孔道,均流管一端部通过顶盖密封,靠近顶盖的均流管侧壁上开设有与孔道相连通的侧孔,均流管开口一端的端部固定在管板靠近制冷剂入口的一侧,换热管固定在管板远离制冷剂入口的一侧,均流管与换热管匹配设置,一一对应相连通,所述均流板通过弹簧连接在管箱上,均流板上设置有与均流管相匹配的通孔,均流管伸入均流板通孔内,弹簧弹力作用下,均流管的顶盖能伸入均流板通孔内或者超出均流板通孔外。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环管箱边缘设置有若干根。

进一步的,所述管箱上还设置有限位柱,均流板与限位柱相抵时,均流管的顶盖位于均流板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侧孔有若干个。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载冷剂入口和载冷剂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载冷剂入口靠近制冷剂入口设置,所述载冷剂出口靠近制冷剂出口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载冷剂入口靠近制冷剂出口设置,所述载冷剂出口靠近制冷剂入口设置。

本均流式冷热交换器,在未工作时,制冷剂入口一侧的管箱、壳体及管板所包围的空腔内没有制冷剂存在,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均流管的顶盖伸入均流板通孔内,此时,管箱与均流板之间的空间与换热管是不相连通的。当换热工作开始后,制冷剂自制冷剂入口进入该空腔,当制冷剂量少时,并不足以克服弹簧弹力,使均流板朝向管板运动,当制冷剂充满管箱与均流板之间的空间并继续增加时,制冷剂对均流板的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使均流板朝向管板运动,从而使均流管的顶盖超出均流板通孔外,管箱与均流板之间的空间与换热管通过均流管上的侧孔被连通,由于此时管箱与均流板之间的空间内充满了制冷剂,所以能够保证制冷剂同步、均匀地进入各换热管,保证了各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状态一致,消除了处于边缘的换热管内制冷剂更新慢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均流式冷热交换器未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均流式冷热交换器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壳体、2.换热管、3.管板、4.管箱、5.制冷剂入口、6.制冷剂出口、7.载冷剂入口、8.载冷剂出口、9.均流管、10.均流板、11.弹簧、12.限位柱、13.侧孔、14.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均流式冷热交换器,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两端设置有管板3,管板3之间固定有换热管2,管板3外设置有管箱4,两侧管箱4中的一侧上设置有制冷剂入口5,另一侧上设置有制冷剂出口6,制冷剂入口5一侧的管箱4、壳体1及管板3所包围的空腔内设置有均流结构;

所述均流结构包括均流管9、均流板10和弹簧11,所述均流管9沿其轴线开设有贯通的孔道,均流管9一端部通过顶盖14密封,靠近顶盖14的均流管9侧壁上还开设有与孔道相连通的侧孔13,均流管9开口一端的端部固定在管板3靠近制冷剂入口5的一侧,换热管2固定在管板3远离制冷剂入口5的一侧,均流管9与换热管2匹配设置,一一对应相连通,所述均流板10通过弹簧11连接在管箱4上,均流板10上设置有与均流管9相匹配的通孔,均流管9伸入均流板10通孔内,弹簧11弹力作用下,均流管9的顶盖14能伸入均流板10通孔内或者超出均流板10通孔外。

本均流式冷热交换器,在未工作时,制冷剂入口5一侧的管箱4、壳体1及管板3所包围的空腔内没有制冷剂存在,在弹簧11弹力作用下,均流管9的顶盖14伸入均流板10通孔内,此时,管箱4与均流板10之间的空间与换热管2是不相连通的。当换热工作开始后,制冷剂自制冷剂入口5进入该空腔,当制冷剂量少时,并不足以克服弹簧11弹力,使均流板10朝向管板3运动,当制冷剂充满管箱4与均流板10之间的空间并继续增加时,制冷剂对均流板10的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使均流板10朝向管板3运动,从而使均流管9的顶盖14超出均流板10通孔外,管箱4与均流板10之间的空间与换热管2通过均流管9上的侧孔13被连通,由于此时管箱4与均流板10之间的空间内充满了制冷剂,所以能够保证制冷剂同步、均匀地进入各换热管,保证了各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状态一致,消除了处于边缘的换热管内制冷剂更新慢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本均流式冷热交换器中,所述弹簧11环管箱4边缘设置有若干根。

本均流式冷热交换器中,所述管箱4上还设置有限位柱12,均流板10与限位柱12相抵时,均流管9的顶盖14位于均流板10通孔内,限位柱12能防止换热器未工作时,均流板10与均流管9相脱离。

本均流式冷热交换器中,所述侧孔13有若干个。

本均流式冷热交换器中,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载冷剂入口7和载冷剂出口8。当所述载冷剂入口7靠近制冷剂入口5设置,所述载冷剂出口8靠近制冷剂出口6设置时,本均流式冷热交换器为顺流换热换热器。当所述载冷剂入口7靠近制冷剂出口6设置,所述载冷剂出口8靠近制冷剂入口5设置时,本均流式冷热交换器为逆流换热换热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