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4822发布日期:2020-04-03 13:2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而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成为当下的主要任务,同时城市的污水蕴含着大量的冷热资源,此种资源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因此污水换热器应运而生,而现有技术中的污水换热器多数采用蛇形管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内通过污水,蛇形管内通过清水,然而此种方式的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在蛇形管外壁以及壳体内壁上易发生积垢、微生物贴附生长形成生物膜、污水中油贴附在换热面上形成油膜、漂浮物和悬浮固体物等堵塞管道、壳体和设备的入口。其最终的结果是污水的流动堵塞和由于热阻的增加恶化传热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换热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污水管道堵塞以及换热面热阻增加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污水管道以及套设在所述污水管道外部的套管,所述污水管道为直管,所述污水管道与所述套管之间形成清水通道,所述污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污管与排污管,所述清水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污水管道为多个且水平设置,所述套管为多个且与所述污水管道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污水管道两端设置有集管,所述集管与多个所述污水管道连通,所述套管两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多个所述清水管道连通,所述集管为两个且分别设置有所述进污管与所述排污管,所述连接管为两个且分别设置有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进污管和所述排污管均与所述污水管道同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套管垂直设置,所述集管与所述污水管道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污水管道并排设置,所述污水管道、所述套管、所述集管以及所述连接管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集管与所述污水管道之间。

优选地,所述进污管和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进污管和所述排污管贯穿所述壳体,进污口与排污口位于在所述壳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均垂直所述连接管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多个污水管道的设置,污水管道外部套设套管,污水管道内部通过污水,污水管道与套管中间层通过清水,污水管道内壁形成换热面,通过与污水管道连通的集管内通入高压清水,便可以将污水管道内的污染物以及换热面上贴附物进行冲洗,从而保证污水管道内的通畅以及换热面上的洁净。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污水管道为多个且水平设置,增加热交换的面积从而调高换热器的工作效率;进污管以及排污管均与污水管道同向设置,便于高压水流通入时水流方向与污水管道方向一致,同时内部杂物也能顺畅流出;污水管道并排设置,污水管道、套管、集管以及连接管位于同一平面上,可以将整个换热器的管路系统设置成扁平的结构从而可以将此换热器,铺设在机房内的地面上上方覆盖钢板保护,减少占地面积同时便于安装,节省有限的空间;进污口与排污口位于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便于管路的连接不影响内部的换热器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污水管道;3-套管;4-集管;5-连接管;6-进污管;7-排污管;8-进水管;9-出水管;10-进污口;11-排污口;12-清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的外部设置有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污水管道2、套管3、集管4以及连接管5,其中:

如附图1以及附图2所示,污水管道2的设置在壳体1内部,污水管道2为大口径直管,增加污水管道1的直径一定程度上避免其堵塞,污水管道2外部套设有套管3,污水管道2内部通过污水,污水管道2与套管3之间形成清水通道12用以通过清水,污水管道2的管壁形成换热壁,污水管道2的内壁为换热面。

污水管道2可以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污水管道2之间平行设置,套管3也设置为多个且与污水管道2一一对应设置,通过多组污水管道2与套管3的设置,增加换热面的面积,提高换热器的工作效率。

在污水管道2的两个端面位置均设置有集管4,集管4为两个,集管4与多个污水管道2连通,在两个集管4上分别设置有进污管6以及排污管7,用以进入与排出污水;

在多个套管3的两个端面位置均设置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为两个,连接管5与多个套管3连通,在两个连接管5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8以及出水管9,用以清水的进入与排出。

集管4与连接管5用以连通多个污水管道2或者多个套管3,集管4与连接管5之间不连通,从而实现污水管道2与套管3之间的分离,同时集管4可以快速填充并流经所有污水管道2,在由排污管6排出,连接管5可以使清水填充并流经所有套管3再由清水出口9流出。

进污管6、排污管7、进水管8以及出水管9的位置设置可以入附图1所示,其中进污管6与排污管7在换热器上对角设置,有利于污水在进入集管4然后再充满多个污水管道2后最后经由排污管7排出,避免因设置在同一边上时,污水流直接经由进污管6以及排污管7一侧的污水管道2直接排出;

进水管8以及出水管9同理也呈对角设置,从而保证清水充满整个清水通道12以及连接管5内部,充分发生热交换,同时进水管8与排污管7设置在污水管道2和套管3的同一侧,使清水流向与污水流向相逆,使污水与清水充分发生热量交换,如果清水流向与污水流向同向,可能清水与污水流速相同时,造成同时进入到污水管道2以及清水通道12内部的污水和清水在管道内部同向流动时快速达到温度平衡从而只发生很少的能量交换从而造成能量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进污管6和排污管7的设置方向可以与污水管道2同向,从而使污水的进入与排出均与污水管道2内部的污水流向方向相同,当换热器在进行清理时,只需在进污管6处通入高压清水或者添加清洗液的清水,此时清水会快速冲刷集管4以及污水管道2的内壁,然后水流通过排污管7流出,此时与水流同向的排污管7很容易就将内部的污物以及管壁上的贴附物等排出,不用对装置进行拆卸清洗,从而实现污水管道的清理以及去除换热面上污物保证换热面热阻不变。

连接管5与套管3垂直设置,集管4与污水管道2垂直设置,其具体形状为,污水管道2与套管3的组合在壳体1的底部竖向排列,连接管5与集管4横向设置在,污水管道2与套管3的组合的两端,连接管5与集管4的位置可以将连接管5设置在集管4与污水管道2和套管3组合的中间位置。

进污管6与排污管7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且贯穿壳体1的侧壁,进污管6与排污管7的端面分别为进污口10与排污口11,进水管8以及出水管9垂直设置在连接管5上,进污口10与排污口11位于壳体的外部便于外部管道的连接,同时使换热器形成整体结构,当需要安装时只需将整个装置放置到需要的位置,连接上外部管路即可使用。

值得说明的是壳体1可以为长方体结构,其具体可以为集装箱,污水管道2、套管3、集管4以及连接管5等均设置在集装箱内部,从而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便于整个装置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