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624发布日期:2020-05-26 18:2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管换热器,属于涂料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换热器有多种用途,如空调外机、冷凝器、暖气片等都属于换热器,本技术中提高的是一种暖气供暖用的暖气片式的扁管换热器,用于房间单元内的集中供暖。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暖气片式的扁管换热器在生活中很常见,在冬季,人们通过扁管换热器并利用暖气以提高室内温度抵御寒冷,相对空调而言,它能够节省电能,节约市民的取暖开支,缓解城市的供电压力。目前常见的扁管换热器还有如下问题:扁管换热器的扁管构造及扁管布局是影响散热器散热速率的关键要素,目前常见的扁管换热器的扁管布局还有待改进,其换热速率慢,难以使室内快速升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扁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扁管换热器,包括回流筒,所述回流筒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输出管,所述回流筒的外表面套设有隔热块,所述隔热块的外表面套设有环形均流盒和环形集流盒,且环形集流盒位于环形均流盒的下方,所述环形均流盒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等距离环形排列的均流管,且每个均流管均与环形均流盒的内腔相连通,每个所述均流管远离环形均流盒的一端均固定镶嵌于环形集流盒的上表面,且每个均流管均与环形集流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环形集流盒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等距离环形排列的第一扁管和等距离环形排列的第二扁管,且每个第一扁管和每个第二扁管均与环形集流盒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环形集流盒的下方设有与环形集流盒相平行的环形回流盒,每个所述第一扁管和每个所述第二扁管的底端均固定镶嵌于环形回流盒的上表面,且每个第一扁管和每个第二扁管均与环形回流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环形回流盒的内环壁固定镶嵌有若干个回流管,且每个回流管均与环形回流盒的内腔相连通,每个所述回流管的顶端均与回流筒的底端固定连通,所述回流筒的下方设有风机,且风机的外表面与环形回流盒的内环壁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均流盒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输入管,且输入管与环形均流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入管远离环形均流盒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热源管。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集流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架。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回流盒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挂衣架。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扁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条,且导热条位于第二扁管靠近回流筒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环形排列的导热翅,且导热翅位于隔热块的下方。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扁管和每个第二扁管均与回流筒的竖向轴心线相平行,每个所述第一扁管与回流筒的竖向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值相等,每个所述第二扁管与回流筒的竖向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值相等,且每个第二扁管与回流筒的竖向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值均小于每个第一扁管与回流筒的竖直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值,每个所述第一扁管与每个第二扁管交错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环形均流盒、均流管、环形集流盒、第一扁管、第二扁管、环形回流盒、回流管和回流筒之间的合理布局,并通过风机提供气流,使该换热器内部形成合理的气流分布,可提高该换热器的换热速率,使室内快速升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c剖面的p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涉及一种扁管换热器,包括回流筒1,所述回流筒1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输出管2,所述回流筒1的外表面套设有隔热块3,所述隔热块3的外表面套设有环形均流盒4和环形集流盒6,且环形集流盒6位于环形均流盒4的下方,所述环形均流盒4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等距离环形排列的均流管5,且每个均流管5均与环形均流盒4的内腔相连通,每个所述均流管5远离环形均流盒4的一端均固定镶嵌于环形集流盒6的上表面,且每个均流管5均与环形集流盒6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环形集流盒6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等距离环形排列的第一扁管7和等距离环形排列的第二扁管8,且每个第一扁管7和每个第二扁管8均与环形集流盒6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环形集流盒6的下方设有与环形集流盒6相平行的环形回流盒9,每个所述第一扁管7和每个所述第二扁管8的底端均固定镶嵌于环形回流盒9的上表面,且每个第一扁管7和每个第二扁管8均与环形回流盒9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环形回流盒9的内环壁固定镶嵌有若干个回流管10,且每个回流管10均与环形回流盒9的内腔相连通,每个所述回流管10的顶端均与回流筒1的底端固定连通,所述回流筒1的下方设有风机11,且风机11的外表面与环形回流盒9的内环壁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均流盒4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输入管12,且输入管12与环形均流盒4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入管12远离环形均流盒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电磁阀13,所述电磁阀1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热源管14。

在使用中,该换热器通过其顶端的安装架15实现固定安装,热源管14中的高温介质通过电磁阀13和输入管12进入到环形均流盒4的内部,然后流经均流管5进入到环形集流盒6的内部,然后再流经第一扁管7和第二扁管8进入到环形回流盒9的内部,最后通过回流管10流入到回流筒1的内部再经输出管2流出,于此同时,通过风机11产生气压差,使该换热器外部的空气流经第一扁管7和第二扁管8之间的缝隙进入到该换热器的内部,再由风机11排出至该换热器的下方,上述过程中,高温介质通过第一扁管7、第二扁管8、导热条17、导热翅18和回流筒1实现与空气之间的热传导,使空气的温度升高,并通过风机11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集流盒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架15。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回流盒9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挂衣架16。通过该方案,把湿衣服挂到该换热器下方的挂衣架16上,快速吹干衣服,进一步提高该换热器的实用性能。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扁管8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条17,且导热条17位于第二扁管8靠近回流筒1的一侧。该方案可进一步提第二扁管8的外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该换热器与空气之间的热传导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筒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环形排列的导热翅18,且导热翅18位于隔热块3的下方。该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回流筒1外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该换热器与空气之间的热传导速率。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扁管7和每个第二扁管8均与回流筒1的竖向轴心线相平行,每个所述第一扁管7与回流筒1的竖向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值相等,每个所述第二扁管8与回流筒1的竖向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值相等,且每个第二扁管8与回流筒1的竖向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值均小于每个第一扁管7与回流筒1的竖直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值,每个所述第一扁管7与每个第二扁管8交错分布。通过该方案,可进一步提高第一扁管7和第二扁管8之间的合理布局,使该换热器内部形成合理的气流分布,进一步提高该换热器的换热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