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音新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3532发布日期:2020-05-22 21:46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消音新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消音新风管道。



背景技术:

新风行业目前在中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安装新风系统时,没有专用的通风管道,几乎都是用的是水管,都是圆形的;目前圆形通风管道有3个缺点:第一:直径比较大,在吊顶安装时,占用的空间比较大,影响室内层高;第二:通风时,产生的噪音非常大;第三:不是新风系统专业用的管道。

由此可见,能否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能够用于新风系统的消音管道,使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占用空间适当,在通风时消音效果好,能够作为新风系统的专业用管道,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消音新风管道,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提高了新风管道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极大的降低了管道运行及维护作业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并提高了管道使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消除气流在管道中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管道运行时与外界环境的亲和力并降低了噪声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消音新风管道,包括进气管、管道本体、出气管、消音腔体、过音通道、消音板、消音棉层、吸音层;所述管道本体为矩形结构设置,所述进气管至少一个,所述进气管为横截面呈矩形设置的管体,所述进气管设置在管道本体一端,所述进气管与管道本体同轴分布,所述出气管至少一个,所述出气管为横截面呈矩形设置的管体,所述出气管设置在管道本体另一端,所述消音腔体至少两个,所述消音腔体为空心圆台形结构设置,所述消音腔体均设置在管道本体内并与管道本体轴线同轴分布,所述消音腔体外表面两侧与管道本体内表面两侧相连接,所述过音通道至少一个,所述过音通道为空心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过音通道设置在相邻两个消音腔体之间,所述过音通道与消音腔体同轴分布,所述消音腔体与过音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管道本体包括内管、外管,所述外管包覆在内管外表面并与内管轴线同轴分布,并且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真空层,所述内管一端与进气管相互连通,所述内管另一端与出气管相互连通,所述内管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消音板,所述消音板轴线与内管轴线同轴分布,所述消音腔体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消音棉层,所述消音棉层轴线与消音腔体轴线同轴分布,所述过音通道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吸音层,所述吸音层轴线与过音通道轴线同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直径均与进气管、出气管直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板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抗菌层,所述抗菌层轴线与消音板轴线同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棉层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纳米抗菌层,所述第一纳米抗菌层轴线与消音棉层轴线同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层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纳米抗菌层,所述第二纳米抗菌层轴线与吸音层轴线同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层内表面两侧均布设置有若干消声螺旋筋,所述消声螺旋筋轴线与真空层轴线平行或垂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实心管,所述实心管轴线与内管轴线同轴分布,所述实心管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出气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实心管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螺旋导流筋,所述螺旋导流筋轴线与实心管轴线平行分布,并且所述螺旋导流筋内设置有若干消音通孔,所述消音通孔轴线与螺旋导流筋轴线平行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通孔的形状为正圆形消音通孔、椭圆形消音通孔、正六棱形消音通孔或正多边形消音通孔中的任意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种新型消音新风管道,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提高了新风管道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极大的降低了管道运行及维护作业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并提高了管道使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消除气流在管道中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管道运行时与外界环境的亲和力并降低了噪声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消音新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消音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过音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导流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所示:一种新型消音新风管道,包括进气管1、管道本体2、出气管3、消音腔体4、过音通道5、消音板6、消音棉层7、吸音层8;所述管道本体2为矩形结构设置,所述进气管1至少一个,所述进气管1为横截面呈矩形设置的管体,所述进气管1设置在管道本体2一端,所述进气管1与管道本体2同轴分布,所述出气管3至少一个,所述出气管3为横截面呈矩形设置的管体,所述出气管3设置在管道本体2另一端,所述消音腔体4至少两个,所述消音腔体4为空心圆台形结构设置,所述消音腔体4均设置在管道本体2内并与管道本体2轴线同轴分布,所述消音腔体4外表面两侧与管道本体2内表面两侧相连接,所述过音通道5至少一个,所述过音通道5为空心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过音通道5设置在相邻两个消音腔体4之间,所述过音通道5与消音腔体4同轴分布,所述消音腔体4与过音通道5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管道本体2包括内管21、外管22,所述外管22包覆在内管21外表面并与内管21轴线同轴分布,并且所述内管21与外管22之间形成真空层30,所述内管21一端与进气管1相互连通,所述内管21另一端与出气管3相互连通,所述内管21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消音板6,所述消音板6轴线与内管21轴线同轴分布,所述消音腔体4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消音棉层7,所述消音棉层7轴线与消音腔体4轴线同轴分布,所述过音通道5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吸音层8,所述吸音层8轴线与过音通道5轴线同轴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21直径均与进气管1、出气管3直径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音板6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抗菌层40,所述抗菌层40轴线与消音板6轴线同轴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音棉层7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纳米抗菌层50,所述第一纳米抗菌层50轴线与消音棉层7轴线同轴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音层8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纳米抗菌层60,所述第二纳米抗菌层60轴线与吸音层8轴线同轴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层30内表面两侧均布设置有若干消声螺旋筋70,所述消声螺旋筋70轴线与真空层30轴线平行或垂直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2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实心管80,所述实心管80轴线与内管21轴线同轴分布,所述实心管80两端分别与进气管1、出气管3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实心管80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螺旋导流筋90,所述螺旋导流筋90轴线与实心管80轴线平行分布,并且所述螺旋导流筋90内设置有若干消音通孔100,所述消音通孔100轴线与螺旋导流筋90轴线平行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音通孔100的形状为正圆形消音通孔、椭圆形消音通孔、正六棱形消音通孔或正多边形消音通孔中的任意一种。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进气管、管道本体、出气管、消音腔体、过音通道、消音板、消音棉层、吸音层进行组装连接。

在进行使用作业时,当气流通过从进气管进入到管道本体内,依次通过消音腔体、过音通道、消音腔体的多重消音、吸音作用后,最终得到降噪后的气流通过出气管排出。

同时,一方面通过导流螺旋筋和消音通孔配合作用对气流进行导流并对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作用进行减弱处理,避免气流与内管间共振产生噪音,另一方面通过真空层对内管中产生的噪声进行隔离,并由消声螺旋筋再次对噪声进行减弱处理。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提高了新风管道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极大的降低了管道运行及维护作业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并提高了管道使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消除气流在管道中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管道运行时与外界环境的亲和力并降低了噪声污染。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