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烟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8405发布日期:2020-06-20 16:05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窑炉烟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囱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窑炉烟囱。



背景技术:

在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陶瓷等需要烧结的材料时通常都会用到窑炉,窑炉在烧结材料时会产生废气或烟尘等物质需要及时排出窑炉以保证窑炉的正常生产,窑炉一般都安装有烟囱,利用烟囱效应将窑炉中的废气或烟尘等物质排出。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16803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烟囱,包括有上层的塔顶、中层的塔身和下层的塔底、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在上层的塔顶内由上而下布置多孔吸附板,在中层的塔身内布置有多组喷淋装置和多孔板组成的喷淋器,在下层的塔底内由上而下设置烟气挡板、余热交换器和清水层,在烟气进口与余热交换器连接,在余热交换器的底部设置排尘管,在清水层的底部设置排污管。

烟气从塔底的烟气入口进入烟囱中,与余热交换器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烟气中的热量通过热管迅速传递到流水中,实现对烟气中余热的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烟气上升到烟气挡板时从挡板的四周散发出去,此处烟气挡板可以遮挡由塔身喷淋的水流入余热交换器中,避免热管被腐蚀。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窑炉内的烟气通过烟囱排出,一部分烟气会附着在烟囱的内壁,长期使用后,由于烟囱很长,烟囱内壁会累积大量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会自动脱落,然后顺着烟囱掉落进入窑炉内,影响窑炉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窑炉烟囱,其具有减少沉积物掉入窑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窑炉烟囱,包括与窑炉连接的烟囱本体,所述烟囱本体靠近窑炉的一端设有倒l形管,所述倒l形管包括与窑炉连接的竖管和烟囱本体朝向窑炉一端连接的横管,所述横管远离烟囱本体的一端与竖管远离窑炉的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囱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积累的沉积物发生脱落后沿烟囱本体的内壁掉落至烟囱本体与倒l形管连接处,沉积物掉落在横管与烟囱本体的连接处,烟囱本体内的沉积物不会进入窑炉中,从而减小进入窑炉内沉积物的数量,提高窑炉内的环境,提高窑炉生产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烟囱本体与横管连接的一端朝向窑炉延伸设有集污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污管的位置低于横管的内壁,脱落的沉积物沿烟囱本体的内壁掉落进入集污管,减少进入横管内的沉积物,减小横管内沉积物的堆积,延缓由于脱落的沉积物过多将横管堵住的周期,从而延缓清理脱落沉积物的周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污管远离烟囱本体的一端设有排污口,所述集污管上设有封闭排污口的第一封闭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第一封闭盖可以将集污管内的沉积物排出,方便清理集污管内掉落的沉积物,提高清理沉积物的效率。工人可以快速方便的清理脱落的沉积物,防止沉积物在集污管内累积过多将横管堵住,保证烟囱的通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l形管与窑炉和烟囱本体均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倒l形管与窑炉和烟囱本体分离,方便对烟囱本体进行检修,提高烟囱本体的检修速度,以保证烟囱本体的畅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远离窑炉的一端设有清理口,所述竖管上设有封闭清理口的第二封闭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第二封闭盖,工人可以通过清理口使用工具对竖管和横管的内壁进行清理,定期对竖管和横管内的沉积物进行清理可以减小竖管和横管内壁脱落的沉积物,减小落入窑炉内的沉积物,提高窑炉内的环境,提高窑炉你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靠近窑炉的一端设有与竖管内壁贴合的接料片,所述接料片上设有供烟气通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管上的沉积物发生脱落时,脱落的沉积物会掉落在接料片上,减小掉落如窑炉内的沉积物,从而提高窑炉内的环境,提高窑炉内产品的质量。通孔可以供窑炉内的烟气正常通过竖管和进入横管从烟囱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片可沿竖管的轴向方向滑移,所述竖管靠近窑炉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与接料片朝向窑炉一侧抵接的挡块,所述接料片背离窑炉一侧设有与通孔边沿连接的挡料管,所述挡料管上设有钩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窑炉使用一端时间后对竖管内壁进行清理时,打开第二封闭封盖,使用工具如带有挂钩的杆与钩环连接或人手握持钩环,控制接料片从竖管靠近窑炉的一端向远离窑炉的一端滑移,接料片滑移过程中,可以将竖管内壁的沉积物刮掉,被刮掉的沉积物掉落至接料片上,挡料管可以防止接料片上的沉积物从通孔中落入窑炉中,被刮掉的沉积物在挡料管的外壁内竖管的内壁之间,直至将接料片滑移至竖管远离窑炉的一端,即可完成对竖管内壁沉积物的清理。使清理竖管内沉积物的操作更加方便。清理完成后将接料片沿竖管向窑炉方向滑移至接料片与挡块抵接,挡块支撑接料片使接料片稳定处于竖管内不会掉落入窑炉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料管由靠近窑炉一端向远离窑炉一端逐渐向竖管内壁扩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料管由靠近窑炉一端向远离窑炉一端逐渐向竖管内壁扩张使挡料管的侧壁处于倾斜状态而不是竖直状态,增加挡料管的内壁与沉积物的摩擦,延缓沉积物从挡料管内壁上脱落,从而减小掉落至窑炉内的沉积物,提高窑炉内的环境,提高窑炉内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倒l形管的设置减小进入窑炉内沉积物的数量,提高窑炉内的环境;

2.集污管可以减小横管内沉积物的堆积,延缓由于脱落的沉积物过多将横管堵住的周期;

3.接料片将竖管内壁脱落的沉积物承接,可以减小掉落如窑炉内的沉积物;

4.可以沿竖管轴向方向滑移的接料片,可以将竖管内壁的沉积物刮掉,被刮掉的沉积物掉落至接料片上,使清理竖管内沉积物的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污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清理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料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烟囱本体;11、窑炉;12、法兰;13、连接管;2、倒l形管;21、横管;22、竖管;3、集污管;31、第一封闭盖;32、排污口;4、清理口;41、第二封闭盖;5、接料片;51、挡块;52、挡料管;53、通孔;54、钩环;5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窑炉烟囱,包括与窑炉11连接的烟囱本体1,烟囱本体1靠近窑炉11的一端设有倒l形管2,倒l形管2包括与窑炉11连接的竖管22和烟囱本体1朝向窑炉11一端连接的横管21,横管21远离烟囱本体1的一端与竖管22远离窑炉11的一端连接。烟囱本体1的沉积物发生脱落后沿烟囱本体1的内壁掉落至烟囱本体1与倒l形管2连接处,而不是直接掉落至窑炉11内。倒l形管2与窑炉11和烟囱本体1均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竖管22靠近窑炉11的一端焊接有法兰12,法兰12通过螺栓与窑炉11连接,横管21靠近烟囱本体1的一端设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靠近烟囱本体1的一端与烟囱本体1焊接,连接管13靠近横管21的一端和横管21靠近连接管13的一端均设有法兰12,连接管13上的法兰12和横管21上的法兰12通过螺栓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倒l形连接管13也可通过螺纹等方式与窑炉11或者烟囱本体1连接。

如图2所示,进一步为了方便清理烟囱本体1内壁上脱落的沉积物,烟囱本体1与横管21连接的一端朝向窑炉11延伸设有集污管3。集污管3远离烟囱本体1的一端设有排污口32,集污管3上设有封闭排污口32的第一封闭盖31。本实施例中,集污管3朝向第一封闭盖31的一端设有法兰12,第一封闭盖31与法兰12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减少竖管22上掉落的沉积物掉落至窑炉11中,竖管22靠近窑炉11的一端设有与竖管22内壁贴合的接料片5,接料片5上设有供烟气通过的通孔53。竖管22上的沉积物发生脱落时,脱落的沉积物会掉落在接料片5上。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为了方便清理竖管22内壁上的沉积物,竖管22远离窑炉11的一端设有清理口4,竖管22上设有封闭清理口4的第二封闭盖41。竖管22朝向第二封闭盖41的一端设有法兰12,第二封闭盖41与法兰12通过螺栓连接。接料片5可沿竖管22的轴向方向滑移,竖管22靠近窑炉11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与接料片5朝向窑炉11一侧抵接的挡块51,接料片5背离窑炉11一侧设有与通孔53边沿连接的挡料管52,挡料管52内壁设有连接杆55,挡料管52上设有钩环54,钩环54设置在连接杆55上。挡料管52由靠近窑炉11一端向远离窑炉11一端逐渐向竖管22内壁扩张。挡料管52的侧壁处于倾斜状态增加挡料管52的内壁与沉积物的摩擦,延缓沉积物从挡料管52内壁上脱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烟囱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积累的沉积物发生脱落后沿烟囱本体1的内壁掉落进入集污管3。定期打开打开第一封闭盖31将集污管3内的沉积物排出。

需要清理竖管22的内壁时,打开第二封闭封盖,使用工具如带有挂钩的杆与钩环54连接或人手握持钩环54,控制接料片5从竖管22靠近窑炉11的一端向远离窑炉11的一端滑移,接料片5滑移过程中,可以将竖管22内壁的沉积物刮掉,被刮掉的沉积物掉落至接料片5上,挡料管52可以防止接料片5上的沉积物从通孔53中落入窑炉11中,被刮掉的沉积物在挡料管52的外壁内竖管22的内壁之间,直至将接料片5滑移至竖管22远离窑炉11的一端,即可完成对竖管22内壁沉积物的清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