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膜洗涤系统的出口除液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4023发布日期:2020-06-05 20:2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膜洗涤系统的出口除液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隔膜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膜洗涤系统的出口除液槽。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和内阻,从而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隔膜首先需要在萃取槽内进行清洗,由于萃取槽内设置有大量的用于清洗隔膜的二氯甲烷清洗液,隔膜的外表面在清洗的过程中会附着有二氯甲烷清洗液,隔膜在萃取槽内清洗完毕后,需要进行沥干和干燥处理,如果直接将隔膜放至干燥室进行干燥,干燥的效果会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膜洗涤系统的出口除液槽,其通过设置有压辊沥干机构,压辊沥干机构能将隔膜外表面的液体沥干,通过在转动辊筒内设置有存放热水的辊筒空腔,往辊筒空腔内通入热水,热水通过转动辊筒进行传热,从而对隔膜的外表面进行干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膜洗涤系统的出口除液槽,包括槽体、转动辊机构和压辊沥干机构,所述转动辊机构和压辊沥干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转动辊机构设置于所述压辊沥干机构的一侧,所述压辊沥干机构用于压紧和松开转动辊机构上的隔膜;

所述转动辊机构包括若干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包括转动辊筒和进水阀门,所述转动辊筒内设置有存放热水的辊筒空腔,所述进水阀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辊筒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内设置有用于分隔槽体的竖板,所述竖板将所述槽体分隔成左槽体和右槽体,所述左槽体的上半部设置有隔膜入口,所述右槽体的上半部设置有隔膜出口;

所述转动辊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七转动辊和至少一根辅助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设置于所述隔膜入口处,所述第七转动辊设置于所述隔膜出口处,所述第二转动辊设置于所述竖板的底部,所述辅助转动辊设置于所述右槽体的中部;

所述隔膜依次经过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辅助转动辊和第七转动辊。

进一步地,所述压辊沥干机构包括第一压辊沥干机构和第二压辊沥干机构,所述辅助转动辊包括第六转动辊,所述第六转动辊设置于所述右槽体的中部,所述第一压辊沥干机构设置于所述第六转动辊的一侧,所述第二压辊沥干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七转动辊的一侧;

所述第一压辊沥干机构包括第一挤压辊筒和第一挤压气缸,所述第一挤压辊筒通过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挤压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气缸用于驱动第一连接臂前后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挤压辊筒向靠近和远离第六转动辊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挤压辊筒压紧和松开第六转动辊上的隔膜;

所述第二压辊沥干机构包括第二挤压辊筒和第二挤压气缸,所述第二挤压辊筒通过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二挤压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挤压气缸用于驱动第二连接臂前后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挤压辊筒向靠近和远离第七转动辊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二挤压辊筒压紧和松开第七转动辊上的隔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气缸包括第一左挤压气缸和第一右挤压气缸,所述第一左挤压气缸设置于所述槽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右挤压气缸设置于所述槽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挤压辊筒的一端通过第一左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左挤压气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右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右挤压气缸连接;

所述第二挤压气缸包括第二左挤压气缸和第二右挤压气缸,所述第二左挤压气缸设置于所述槽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右挤压气缸设置于所述槽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挤压辊筒的一端通过第二左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左挤压气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右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右挤压气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辊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挤压电机,所述第一挤压电机通过第一挤压齿轮组与所述第一挤压辊筒连接,所述第一挤压齿轮组包括第一挤压主动齿轮和第一挤压从动齿轮,所述第一挤压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挤压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挤压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挤压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挤压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挤压辊筒连接;

所述第二挤压辊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挤压电机,所述第二挤压电机通过第二挤压齿轮组与所述第二挤压辊筒连接,所述第二挤压齿轮组包括第二挤压主动齿轮和第二挤压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挤压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挤压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挤压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挤压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挤压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挤压辊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转动辊包括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第五转动辊和第六转动辊,所述第六转动辊、第五转动辊、第四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右槽体的中部;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第五转动辊、第六转动辊和第七转动辊均包括转动辊筒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辊筒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和转动减速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减速机连接,所述转动减速机通过转动齿轮组与所述转动辊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齿轮组包括转动主动齿轮和转动从动齿轮,所述转动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主动齿轮连接,所述转动主动齿轮与所述转动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转动从动齿轮与所述转动辊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辊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氟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辊筒为不锈钢转动辊筒。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转动辊机构和压辊沥干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槽体内,转动辊机构设置于压辊沥干机构的一侧,压辊沥干机构用于压紧和松开转动辊机构上的隔膜;转动辊机构包括若干转动辊,转动辊包括转动辊筒和进水阀门,转动辊筒内设置有存放热水的辊筒空腔,进水阀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辊筒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压辊沥干机构,压辊沥干机构能将隔膜外表面的液体沥干,通过在转动辊筒内设置有存放热水的辊筒空腔,往辊筒空腔内通入热水,热水通过转动辊筒进行传热,从而对隔膜的外表面进行干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c-c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槽体、21-第一转动辊、22-第二转动辊、23-第三转动辊、24-第四转动辊、25-第五转动辊、26-第六转动辊、27-第七转动辊、28-转动辊筒、29-进水阀门、31-第一压辊沥干机构、32-第二压辊沥干机构、311-第一挤压辊筒、312-第一挤压气缸、313-第一连接臂、321-第二挤压辊筒、322-第二挤压气缸、323-第二连接臂、4-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一种隔膜洗涤系统的出口除液槽,包括槽体1、转动辊机构和压辊沥干机构,所述转动辊机构和压辊沥干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槽体1内,所述转动辊机构设置于所述压辊沥干机构的一侧,所述压辊沥干机构用于压紧和松开转动辊机构上的隔膜;

具体地,所述转动辊机构包括若干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包括转动辊筒28和进水阀门29,所述转动辊筒28内设置有存放热水的辊筒空腔,所述进水阀门29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辊筒28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优选地,热水通过进水管和进水阀门29输送至转动辊筒28内。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压辊沥干机构,压辊沥干机构能将隔膜外表面的液体挤掉,通过在转动辊筒28内设置有存放热水的辊筒空腔,往辊筒空腔内通入热水,热水通过转动辊筒28进行传热,从而对隔膜的外表面进行干燥。

如图4所示,所述槽体1包括槽体底板、槽体前板、槽体后板、槽体左板和槽体右板,所述槽体前板、槽体后板、槽体左板和槽体右板均设置于所述槽体底板的顶部,所述槽体前板的一端与所述槽体左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槽体右板连接,所述槽体后板的一端与所述槽体左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槽体右板连接。

具体地,所述槽体1内设置有用于分隔槽体1的竖板4,所述竖板4将所述槽体1分隔成左槽体和右槽体,所述左槽体的上半部设置有隔膜入口,所述右槽体的上半部设置有隔膜出口。

具体地,所述竖板4的一端与所述槽体左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槽体右板连接,所述槽体左板、槽体前板、槽体右板和竖板4围成左槽体,所述槽体左板、槽体前板、槽体右板和竖板4围成右槽体。

具体地,所述转动辊包括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所述第一转动辊21设置于所述隔膜入口处,所述第七转动辊27设置于所述隔膜出口处,所述第二转动辊22设置于所述竖板4的底部,所述第六转动辊26、第五转动辊25、第四转动辊24和第三转动辊2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右槽体的中部;优选地,所述第六转动辊26、第五转动辊25、第四转动辊24和第三转动辊23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辊22和所述第七转动辊27之间。

具体地,所述隔膜依次经过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设置有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能使隔膜在槽体1内行进的路程增大,从而增大隔膜与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对隔膜进行干燥。

具体地,所述压辊沥干机构包括第一压辊沥干机构31和第二压辊沥干机构32,所述第一压辊沥干机构31设置于所述第六转动辊26的一侧,所述第二压辊沥干机构32设置于所述第七转动辊27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压辊沥干机构31包括第一挤压辊筒311和第一挤压气缸312,所述第一挤压辊筒311通过第一连接臂313与所述第一挤压气缸312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气缸312用于驱动第一连接臂313前后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挤压辊筒311向靠近和远离第六转动辊26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挤压辊筒311压紧和松开第六转动辊26上的隔膜。

具体地,所述第二压辊沥干机构32包括第二挤压辊筒321和第二挤压气缸322,所述第二挤压辊筒321通过第二连接臂323与所述第二挤压气缸322连接,所述第二挤压气缸322用于驱动第二连接臂323前后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挤压辊筒321向靠近和远离第七转动辊27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二挤压辊筒321压紧和松开第七转动辊27上的隔膜。

具体地,设置有第一压辊沥干机构31和第二压辊沥干机构32,能起到双重沥干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一挤压气缸312包括第一左挤压气缸和第一右挤压气缸,所述第一左挤压气缸设置于所述槽体1的一端,所述第一右挤压气缸设置于所述槽体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挤压辊筒311的一端通过第一左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左挤压气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右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右挤压气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挤压气缸322包括第二左挤压气缸和第二右挤压气缸,所述第二左挤压气缸设置于所述槽体1的一端,所述第二右挤压气缸设置于所述槽体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挤压辊筒321的一端通过第二左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左挤压气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右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右挤压气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左连接臂、第一右连接臂、第二左连接臂和第二右连接臂均包括左连杆和右连杆,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卡合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挤压辊筒31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挤压电机,所述第一挤压电机通过第一挤压齿轮组与所述第一挤压辊筒311连接,所述第一挤压齿轮组包括第一挤压主动齿轮和第一挤压从动齿轮,所述第一挤压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挤压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挤压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挤压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挤压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挤压辊筒311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挤压辊筒32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挤压电机,所述第二挤压电机通过第二挤压齿轮组与所述第二挤压辊筒321连接,所述第二挤压齿轮组包括第二挤压主动齿轮和第二挤压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挤压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挤压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挤压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挤压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挤压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挤压辊筒321连接。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均包括转动辊筒28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辊筒28转动。转动辊筒28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隔膜转动,隔膜从隔膜入口进入到槽体1内,依次经过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后从隔膜出口离开槽体1。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和转动减速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减速机连接,所述转动减速机通过转动齿轮组与所述转动辊筒28连接。

具体地,所述转动齿轮组包括转动主动齿轮和转动从动齿轮,所述转动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主动齿轮连接,所述转动主动齿轮与所述转动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转动从动齿轮与所述转动辊筒28连接。

具体地,所述转动辊筒28的外表面设置有氟胶层,由于二氯甲烷液体的腐蚀性比较强,而氟胶层的耐腐蚀性能较好,能更好地提高转动辊筒28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第一挤压辊筒311和第二挤压辊筒32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氟胶层,由于二氯甲烷液体的腐蚀性比较强,而氟胶层的耐腐蚀性能较好,能更好地提高第一挤压辊筒311和第二挤压辊筒321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转动辊筒28为不锈钢转动辊筒,由于二氯甲烷液体的腐蚀性比较强,而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较好,能有效地提高滚筒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第一挤压辊筒311为不锈钢第一挤压辊筒,所述第二挤压辊筒321为不锈钢第二挤压辊筒,由于二氯甲烷液体的腐蚀性比较强,而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较好,能有效地提高第一挤压辊筒311和第二挤压辊筒32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往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内的转动辊筒28内通入热水,然后开启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上的驱动机构,对应的驱动机构分别带动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的转动辊筒28进行转动,隔膜在转动辊筒28的带动下,依次经过槽体1内的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隔膜在与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内的转动辊筒28的表面接触时,由于第一转动辊21、第二转动辊22、第三转动辊23、第四转动辊24、第五转动辊25、第六转动辊26和第七转动辊27的转动辊筒28内有热水,从而能对隔膜进行干燥。

当隔膜到达第六转动辊26时,第一挤压气缸312驱动第一连接臂313向前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挤压辊筒311向靠近第六转动辊26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挤压辊筒311压紧第六转动辊26上的隔膜,从而起到沥干的效果,当隔膜到达第七转动辊27时,第二挤压气缸322驱动第二连接臂323向前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挤压辊筒321向靠近第七转动辊27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二挤压辊筒321压紧第七转动辊27上的隔膜,从而起到沥干的效果,设置有第一压辊沥干机构31和第二压辊沥干机构32,能起到双重沥干的效果。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