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装、高抗震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及加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2007发布日期:2020-09-29 09:1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装、高抗震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及加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核电站核岛hvac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空气调节加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装、高抗震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及加湿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风空调系统中,需要加装加湿设备,对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一般加湿器安装固定在核岛hvac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通风风道的小室,用于对核电站空调通风系统中的主控室、电气厂房等空调区域房间的空气进行加湿调节处理,使空气达到设计要求的湿度,以满足工艺设备使用以及人员的舒适环境条件,现有的加湿设备大多通过蒸汽进行加湿,但是现有蒸汽加湿存在加湿效率低,蒸汽的利用率低,并且在蒸汽管内容易出现积水,而造成水冲击,降低管道的寿命,产生比较大的噪声。

自从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安全事故后,国内核安全以及相关部门并立即启动对已在商运和在建的核电站进行了全面排查和准备要建的核电站项目进行全面技术论证,要求“安全第一”建造核电站,细节到每一个组成元素均要满足技术规格书、标准、规范、法规的要求实施。目前国内新建以及出口的核电站项目均升级为第三代。三代核电站建造标准、规范等要求相比二代核电站提高了很多,比如抗震方面,且很多非抗震的辅助设备都升级为有抗震的要求,国内在建的三代核电站,核电站服役期由40年升级60年,厂址设计基准加速度由0.2g升级到0.3g,由此对设备的使用寿命、运行稳定性、安全性能、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产化三代核电站加湿器设备技术规格书的要求,规定了加湿器设备的安全等级:nc,质保分级:qnc,抗震分类:sl-1(sse2),抗震要求:i,规范等级:nb/t20038、gb/t29736,电气鉴定等级:na。

对于三代核电站建造标准,核电站的设备都需要满足抗震标准,而前二代的核电站用加湿器均为非抗震级,加湿设备都是直接固定在空调机组的侧面上,虽然可满足机组的正常运行,但是抗震性能差,当遇到高地震时,加湿设备上的部件容易脱落和散架,甚至会飞出伤到周围的设备,在地震下不能保证结构的完整性,从而现有的加湿器设备未达到抗震分类sl-1(sse2)和结构完整性(i)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装、高抗震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及加湿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首先,一种可拆装、高抗震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蒸汽输送软管、供水管组和排水管组,第一架体包括呈竖向设置的固定架、呈上下固定安装于固定架左侧的上护板和下护板,在所述上护板与下护板之间的固定架上固定有呈竖向设置的固定背板,所述上护板、下护板与固定背板形成加湿器安装位,在所述上护板上安装有第一软管固定装置,在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软管固定装置,第二架体呈左右延伸设置于第一架体的右旁侧,在所述第二架体的上部设置有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的喷雾管,在所述喷雾管上设有多个喷雾嘴,所述喷雾管的左端通过固定板架固定于第二架体的左端,所述喷雾管的右端通过第一固定码固定于第二架体的右端,在所述喷雾管右端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在所述蒸汽输送软管的两端均套设有卡箍,所述蒸汽输送软管的一端通过卡箍与喷雾管的左端口连接,所述蒸汽输送软管的中间段通过第一软管固定装置、第二软管固定装置固定于第一架体上,供水管组包括供水主管、供水软管、第一紧固件、固定辅助架、第二固定码,所述供水主管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于下护板下方的固定架上,所述供水软管的一端与供水主管连通,所述供水软管通过固定辅助架、第二固定码固定于下护板下方的固定架上,排水管组包括排水主管、排水引管、第二紧固件、第一引管固定座、多个第二引管固定座,所述排水主管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于下护板下方的固定架上,所述排水引管的一端与排水主管连通,所述排水引管的另一端与排水口连接,多个第二引管固定座呈左右间隔均布于第二架体上,所述排水引管经过第二架体的一段通过多个第二引管固定座固定于第二架体上,所述排水引管经过第一架体的一段通过第一引管固定座固定于固定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喷雾嘴沿喷雾管的轴向呈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喷雾嘴的喷雾方向朝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口连接有呈竖向设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与排水口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水管下端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排水管的下端螺纹有螺纹管帽,所述排水引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管帽与排水管锁紧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固定架的底壁均布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下方设有带有安装螺纹孔的第一安装垫块,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一安装螺栓与第一安装垫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垫块的底部焊接有第一预埋板件,在所述第二架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有第二安装孔,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下方设有带有安装螺纹孔的第二安装垫块,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二安装螺栓与第二安装垫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垫块的底部焊接有第二预埋板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水管组还包括依次连接的角阀、可调式减压阀和y型过滤器,所述角阀、可调式减压阀和y型过滤器设置于供水软管的一端与供水主管之间,所述供水主管、角阀、可调式减压阀、y型过滤器与供水软管相互为螺纹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主管安装有收集漏斗,所述排水引管的排水端口引入到收集漏斗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雾管、蒸汽输送软管、排水引管均设有两个,所述喷雾管、蒸汽输送软管、排水引管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喷雾管呈前后间隔设置于第二架体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湿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至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拆装、高抗震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加湿器主机,所述加湿器主机安装于加湿器安装位上,所述加湿器主机的背面通过多个紧固件与固定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加湿器主机设有蒸汽接口、进水接口,所述蒸汽输送软管的另一端通过卡箍与蒸汽接口锁紧固定,所述供水软管的另一端与加湿器主机上的进水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第二架体固定于通风风道内的地面上,风在前后方向上流动,而第一架体固定于空调机组风箱外部的地面上,使得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整体独立安装固定,提高支架整体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同时,蒸汽输送软管通过第一软管固定装置、第二软管固定装置固定于第一架体上,并通过卡箍与喷雾管的左端口连接,喷雾管的左端通过固定板架固定于第二架体的左端,所述喷雾管的右端通过第一固定码固定于第二架体的右端,供水主管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供水软管通过固定辅助架、第二固定码固定,排水主管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排水引管通过多个第二引管固定座和第一引管固定座固定,保证在安全停堆地震载荷sl-1(sse2)作用下,蒸汽输送软管、喷雾管、排水管组和供水管组不会飞出伤到周围的抗震等级为sl-2(sse1)级的核安全设备,保证结构的完整性,使得加湿器设备达到抗震分类sl-1(sse2)和结构完整性(i)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其一实施例的前视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左向和右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

图3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b;

图4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c;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其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左向和右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和后向;

图6是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d;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其一实施例的左视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和后向;

图8是图7中的局部放大图e;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架体,其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左向和右向;

图10是图9中的局部放大图f;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架体,其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左向和右向;

图12是图11中的局部放大图g;

图13是图11中的局部放大图h。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装、高抗震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及加湿设备作出如下实施例:

一种可拆装、高抗震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架体100、第二架体200、蒸汽输送软管300、供水管组400和排水管组500,第一架体100包括呈竖向设置的固定架110、呈上下固定安装于固定架110左侧的上护板120和下护板130,在所述上护板120与下护板130之间的固定架110上固定有呈竖向设置的固定背板140,如图9所示,所述上护板120、下护板130与固定背板140形成加湿器安装位,在所述上护板120上安装有第一软管固定装置150,在所述固定架110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软管固定装置160,第二架体200呈左右延伸设置于第一架体100的右旁侧,如图11所示,在所述第二架体200的上部设置有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的喷雾管210,在所述喷雾管210上设有多个喷雾嘴211,所述喷雾管210的左端通过固定板架212固定于第二架体200的左端,所述喷雾管210的右端通过第一固定码213固定于第二架体200的右端,在所述喷雾管210右端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在所述蒸汽输送软管300的两端均套设有卡箍310,如图3所示,所述蒸汽输送软管300的一端通过卡箍310与喷雾管210的左端口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蒸汽输送软管300的中间段通过第一软管固定装置150、第二软管固定装置160固定于第一架体100上,供水管组400包括供水主管410、供水软管420、第一紧固件430、固定辅助架440、第二固定码450,所述供水主管410通过第一紧固件430固定于下护板130下方的固定架110上,所述供水软管420的一端与供水主管410连通,所述供水软管420通过固定辅助架440、第二固定码450固定于下护板130下方的固定架110上,排水管组500包括排水主管510、排水引管520、第二紧固件530、第一引管固定座540、多个第二引管固定座550,所述排水主管510通过第二紧固件530固定于下护板130下方的固定架110上,所述排水引管520的一端与排水主管510连通,所述排水引管520的另一端与排水口连接,多个第二引管固定座550呈左右间隔均布于第二架体200上,所述排水引管520经过第二架体200的一段通过多个第二引管固定座550固定于第二架体200上,如图4所示,所述排水引管520经过第一架体100的一段通过第一引管固定座540固定于固定架110上。

在使用时,第二架体200固定于通风风道内的地面上,风在前后方向上流动,而第一架体100固定于空调机组风箱外部的地面上,使得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整体独立安装固定,提高支架整体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同时,蒸汽输送软管300通过第一软管固定装置150、第二软管固定装置160固定于第一架体100上,并通过卡箍310与喷雾管210的左端口连接,喷雾管210的左端通过固定板架212固定于第二架体200的左端,所述喷雾管210的右端通过第一固定码213固定于第二架体200的右端,供水主管410通过第一紧固件430固定,供水软管420通过固定辅助架440、第二固定码450固定,排水主管510通过第二紧固件530固定,排水引管520通过多个第二引管固定座550和第一引管固定座540固定,保证在安全停堆地震载荷sl-1(sse2)作用下,蒸汽输送软管300、喷雾管210、排水管组500和供水管组400不会飞出伤到周围的抗震等级为sl-2(sse1)级的核安全设备,保证结构的完整性,使得加湿器设备达到抗震分类sl-1(sse2)和结构完整性i的要求,排水管组500和供水管组400与系统接管采用法兰和螺栓连接,整体实现快速可拆装的结构设计,非常便于日常的维护和更换。

在加湿的过程中,喷雾管210内的冷凝水在重力下,往喷雾管210的右端流,并通过排水口流入排水引管520,并经过排水引管520从排水主管510排出,避免在喷雾管210内出现积水,而造成水冲击。

同时第一架体100、第二架体200采用70mm*70mm*7mm规格的等边热轧角钢,≥5mm的热轧碳钢板经二次冷压折弯成形工艺和≥8mm厚的热轧钢板组拼焊接成形,保证了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有效提高了其抗震性能,达到高抗震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多个喷雾嘴211沿喷雾管210的轴向呈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喷雾嘴211的喷雾方向朝上。在进行加湿时,蒸汽输送软管300输送来的蒸汽经过喷雾管210,然后从喷雾嘴211雾化喷出,喷雾嘴211从下往上喷雾,雾气上升时与空气接触进行加湿,同时剩下的雾气在下降时,也与空气接触进行加湿,从而提高加湿的效率,以及蒸汽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排水口连接有呈竖向设置的排水管214,所述排水管214的上端与排水口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水管214下端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排水管214的下端螺纹有螺纹管帽215,所述排水引管520的另一端通过螺纹管帽215与排水管214锁紧固定。这可提高排水引管520与排水管214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出现漏水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所述固定架110的底壁均布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下方设有带有安装螺纹孔的第一安装垫块111,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一安装螺栓112与第一安装垫块11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垫块111的底部焊接有第一预埋板件113,如图13所示,在所述第二架体200的底部设有多个支撑脚220,所述支撑脚220的底部设有第二安装孔,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下方设有带有安装螺纹孔的第二安装垫块230,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二安装螺栓240与第二安装垫块23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垫块230的底部焊接有第二预埋板件250。第一预埋板件113和第二预埋板件250都是预埋在混凝土楼板,形成一个满足高抗震要求的预埋安装基础,在安装时,现场把第一安装垫块111与第一预埋板件113焊接固定于一体,把第二安装垫块230与第二预埋板件250焊接固定于一体,从而形成一个安装基平台,再通过第一安装螺栓112把第一架体100固定于第一安装垫块111上,通过第二安装螺栓240把第二架体200固定于第二安装垫块230上,保证加湿器设备总体的稳固性和结构完整性,实现可拆式结构的安装方式,便于维护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供水管组400还包括依次连接的角阀460、可调式减压阀470和y型过滤器480,所述角阀460、可调式减压阀470和y型过滤器480设置于供水软管420的一端与供水主管410之间,所述供水主管410、角阀460、可调式减压阀470、y型过滤器480与供水软管420相互为螺纹固定。角阀460可实现供水的关闭或开启,y型过滤器480实现过滤,可调式减压阀470实现了调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排水主管510安装有收集漏斗511,所述排水引管520的排水端口引入到收集漏斗511内。排水引管520的冷凝水汇集于收集漏斗511内,同时也可收集加湿器主机600的排水,有利于将加湿设备的排水、溢水、冷凝水集中收集排至地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喷雾管210、蒸汽输送软管300、排水引管520均设有两个,所述喷雾管210、蒸汽输送软管300、排水引管520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喷雾管210呈前后间隔设置于第二架体200上。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喷雾管210、蒸汽输送软管300、排水引管520,本实施例喷雾管210、蒸汽输送软管300、排水引管520均设置两个,可提高加湿的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湿设备,包括上述的一种可拆装、高抗震的电热加湿器抗震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加湿器主机600,如图1所示,所述加湿器主机600安装于加湿器安装位上,其中上护板120和下护板130均采用板厚≥3mm的碳钢板冷折弯成形,形成刚度和强度良好的结构件,并采用a2-70的紧固连接件与固定架110进行连接固定,对加湿器主机600进行全方位的限位固定,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抗震性能;如图6所示,所述加湿器主机600的背面通过多个第三紧固件620与固定背板140固定连接,固定背板140采用板厚≥3mm的碳钢板冷折弯成形,并用8.8级的紧固连接件与固定架110连接固定,加湿器主机600与固定背板140采用a2-70的第三紧固件620进行连接固定,保证了加湿器主机600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加湿器主机600设有蒸汽接口610、进水接口,如图2所示,所述蒸汽输送软管300的另一端通过卡箍310与蒸汽接口610锁紧固定,所述供水软管420的另一端与加湿器主机600上的进水接口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