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脱脂炉的散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2367发布日期:2020-10-02 08:3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脱脂炉的散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机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卧式脱脂炉的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在以往设计的卧式脱脂炉中,为了给炉膛保温,往往在炉膛四周包覆一层较厚的保温层,虽然升温时减少了热量散失,但脱脂完成后,却不利于散热,即便在速冷风机的帮助下,降温时间仍长达7~8个小时,对生产安排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脱脂炉的散热机构,保温层可以向两侧移动,将炉膛裸露在外,加速散热;另外,在炉膛上半部分设计多层倒梯形分布的散热片,进一步加速散热。经测试,利用上述机构可使降温时间缩短至3~4小时之间,大大缓解了生产上的压力。

卧脱炉主体部分主要由炉门、炉膛、散热片、两侧炉体、加热管、速冷风机等其他几部分装置组成。

炉膛下方设计有一个向上吹风的速冷风机,用于提供冷却气流,带走热量。

炉膛外侧中上部设计有水平方向散热片。

散热片采用易导热的铝合金平板制作,焊接到炉膛之上。

散热片采用倒梯形分布,表现为上宽下窄,用于聚拢下部吹来的冷却气流。

炉膛及散热片外侧覆盖有一层保温棉,保温棉固定在两侧炉体上。

保温棉上面设计有一圈沿炉膛方向的加热管,合闭后可以紧贴炉膛,用于加热。

两侧炉体采用分离式结构,分为左右两部分,合闭状态时可以将炉膛和散热片包裹。

两侧炉体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可以向两侧移动一定距离,将炉膛与散热片暴露在外。

开启速冷风机,风向上吹,通过散热片带走热量,完成后,闭合两侧炉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炉体保温层采用分离式设计,可以向两侧移动将炉膛暴露在外,加速散热。

2.散热片设计成倒梯形分布,可以聚拢冷却气流,增加冷却气流与散热片和炉膛的接触面积,散热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脱脂炉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脱脂炉散热状态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炉膛侧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两侧炉体;2:保温层;3:散热片;4:加热管;5:炉膛;6:速冷风机;7:炉门;8:气流方向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两侧炉体处于分离状态,箭头为气流方向示意图。

实施例:卧式脱脂炉完成脱脂工作后,停止加热,通过传动装置将两侧炉体向两侧移开,将炉膛暴露在空气中。开启速冷风机,速冷风机从下向上吹出冷却气流,气流沿炉膛外侧向上,带走热量,当气流遇到散热片时,因倒梯形散热片阻挡,部分气流会向炉膛上部和散热片内部空隙聚拢,增大了接触面积,可以更快散热。等温度降低到规定范围内,散热完毕,启动传动装置将两侧炉体闭合,开启炉门,进行下一步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应用范例,当不可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而任何熟知此技艺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文内容所能完成的各种改良及变化,或者利用本文内容及所附图式而达成的等效结构,不论是直接或间接应用于此技艺或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而涵盖于本文所申请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脱脂炉的散热机构,由散热片、两侧炉体、速冷风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散热片采用倒梯形分布设计,表现为上宽下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脱脂炉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侧炉体采用分离式设计,可以向两侧移动。


技术总结
一种卧式脱脂炉的散热机构,由倒梯形分布的散热片、可分离式两侧炉体、速冷风机组成。该散热机构在脱脂完成后,将两侧炉体及保温层移到两侧,使炉膛暴露在空气中,加快散热;另外,倒梯形分布的散热片可以将速冷风机吹出的冷风聚拢到炉膛上部,进一步提升散热速度。该机构的使用可以使原本7~8小时的冷却时间缩短到3~4小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猛;姚源;孟祥光;李玉超;邵长顺;杜林;许维栋;田玉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军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