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灶具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48120发布日期:2021-01-05 21:0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灶具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灶具,本发明还涉及新型灶具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家用灶具主要以嵌入式和台上式为主,两者各有优缺点。嵌入式灶具整体安装美观,相对台上式灶具更易清洁,但是会破坏橱柜台面,而且会占据橱柜内部的空间,同时还会影响在灶具的下方安装消毒柜和碗柜等,另外橱柜台面密闭性太好的话又会影响一次空气补给,并会造成开关橱柜门熄火问题。台上式灶具整体安装美观性差,而且不易进行清洁,由于灶具是固定的,有些油渍从灶具内部滴到台面上造成堆积不易清洁。另外一方面,当前灶具基本都是固定安装,即燃烧器固定在台面上,固定安装的灶具主要有以下不利之处:一、固定式灶具长期占据着台面的空间,让此台面只能用于放置灶具,降低了台面的利用率,随着住房面积紧张厨房面积越来越小,有时都要在离灶具较远的地方放置砧板切菜或者放置盛菜碗,不利于烹饪体验;二、清洁难度高。

授权公告号为cn20118782u(申请号为201920787898.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超薄型燃气灶》,以及授权公告号为cn210014393u(申请号为201920394313.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模块化电控燃气灶》,其中公开的燃气灶均采用上下翻转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燃气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燃烧器向上翻转机构限制了油烟机的安装高度及类型,特别是会和安装的侧吸式吸油烟机产生干涉,为了避免此干涉,只能提高侧吸油烟机的安装高度从而影响了油烟机的吸烟效果。2、燃烧器向上翻转时,构成燃烧器的各部件有掉落的风险,同时堆积在燃烧器上的油渍会往下流,此流动过程增加了堵住火孔或污染点火针、热电偶等的概率。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全新的安装形式灶具,集嵌入式和台上式的优点于一体,既可以真正实现易清洁,又可大大提高台面和橱柜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升烹饪时的操作体验,提升烹饪时的安全性。

另外,为了检测灶具上是否放置有锅具,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伸缩杆结合微动开关的结构,即将伸缩杆安装在燃气器中心或者燃烧器周边可接触锅的位置,伸缩杆底部有弹性机构并与微动开关配合,在伸缩杆被下压时,微动开关动作,进而放置锅具的检测。这种检锅结构,需要在燃烧器中心开孔,或者在面板及盛夜盘上开孔,一方面破坏了灶具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开孔会导致油污和水渍通过开孔进入灶具内部,清洁困难。再者,由于伸缩杆与锅具长期碰撞接触以及火焰高温的炙烤,伸缩杆结构和微动开关容易损坏而丧失检锅功能并且伸缩杆与微动开关的下压和回弹,存在机械摩擦,使用寿命受限,伸缩杆结合微动开关的结构也只能单纯的实现检锅,而无法实现称重,无法进行更智能化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台面利用率的基础上,保证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以及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不破坏结构完整性的情况下实现锅具检测的新型灶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检测是否放置锅具的基础上实现称重检测的新型灶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灶具工作时实现位置自锁的新型灶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台面利用率,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灶具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设置在台面上;

连接臂,包括至少一个,各连接臂能水平转动地连接在基座;

燃烧器,设置在连接臂上;

滚轮组件,与连接臂相连并支撑在台面上,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对称且倾斜设置的两个支撑架、连接每个支撑架下端的滚轮以及连接在两个支撑架之间的弹性件,各支撑架的上端相对于连接臂转动设置,各滚轮支撑设置在台面上;

检测器,与滚轮组件联动设置,所述检测器能够在滚轮组件受到燃烧器上放置物品而变化时进行动作;

控制电路板,与燃烧器、检测器电连接。

为了方便进行安装,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连接在连接臂的上的安装架,两个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架。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的底板上对应于滚轮组件的位置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滚轮组件设置在凹槽内,并且安装架的上端穿过凹槽的底板而固定在连接臂的顶板上。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检测器为连接在凹槽底板上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面向支撑架的侧面。

本发明同时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和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检测器包括磁铁以及能够获取磁铁磁性强度的霍尔线性电路,所述磁铁、霍尔线性电路相对设置在凹槽的底板、支撑架上,并且霍尔线性电路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为了避免在燃烧器上放置物品时,因为滚轮的移动而导致物品掉落的情况,所述凹槽的侧壁上面向滚轮设置有止滑垫。

优选地,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驱动各连接臂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基座内;所述燃烧器设置在连接臂的外端部,所述滚轮组件设置在连接臂外端部的底面上。

优选地,所述燃烧器为燃气燃烧器,所述连接臂内具有腔体,连接臂的腔体内设置有与燃烧器的进气口相连接的引射管,所述连接臂上对应于引射管的进气口设置有一次空气入口;

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包括连接在燃气管端部的喷嘴以及靠近喷嘴设置在燃气管上的阀体,所述喷嘴的出口面向引射管工作时的入口位置,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对应于喷嘴的出口设置有缺口。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控制电路板在接收到使用燃烧器进行烹饪的控制命令后,控制电路板获取检测器的检测信号,进而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上是否放置物品,如果判断燃烧器上放置物品,则提醒用户拿走物品,进而控制电路板再获取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当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上未放置物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对应的连接臂水平转动至工作位置;

控制电路板在控制燃烧器进行工作前,获取检测器的检测信号,进而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上是否放置烹饪用具,如果判断燃烧器上未放置烹饪用具,则提醒用户在燃烧器放置烹饪用具,然后控制电路板再获取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当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上放置烹饪用具后,控制电路板控制燃烧器进行工作;

控制电路板在接收到复位连接臂的控制命令后,首先判断燃烧器是否还在继续工作,如果判断燃烧器仍然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关闭燃烧器;然后控制电路板获取检测器的检测信号,进而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上是否放置物品,如果判断燃烧器上放置物品,则提醒用户拿走物品,进而控制电路板再获取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当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上未放置物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对应的连接臂水平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新型灶具通过连接臂的转动带动燃烧器同步运动,如此当需要使用灶具时,则能够将连接臂向外转动至工作位置,使得用户能够方便的使用燃烧器进行烹饪,当不需要使用灶具时,则可将连接臂向后转动至非工作位置,进而为台面上留出更多的空间,也方便台面的清洁。同时由于该新型灶具整体位于台面上,不占用橱柜内的空间,橱柜内的空间则可以方便用于其他嵌入式电器的安装,提高了橱柜内空间的利用率。当连接臂设置有至少两个时,则可以根据需要仅将需要使用的燃烧器对应的连接臂转至工作位置,无需同时将所有的连接臂均转至工作位置,如此使得对台面上的操作空间的使用灵活性更高。并且由于连接臂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则不会出现燃烧器上的油污因燃烧器竖向翻转而流出的情况,降低了火孔堵塞,点火针、热电偶污染的几率。同时燃烧器零件也不会因竖向翻转而出现掉落的问题,保证了移动状态下灶具的稳定性。

检测器与滚轮组件联通设置,该检测器的设置位置不会破坏灶具整体的完整性,在保证方便清洁的基础上能够实现锅具检测。

灶具的控制方法根据实现锅具的检测,并能根据锅具的检测控制连接臂、燃烧器匹配工作,避免了锅具掉落的情况,也保证了使用安全,工作智能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使用状态下的新型灶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燃烧器处于使用状态下的新型灶具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新型灶具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图3另一个视角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磁铁、霍尔线性电路组成的检测器的连接臂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微动开关的连接臂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滚轮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新型灶具,包括基座1、至少一个连接臂2、燃烧器4、滚轮组件5、检测器6、驱动机构7以及控制电路板,其中控制电路板与燃烧器4、检测器6、驱动机构7均电连接。

其中的燃烧器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燃烧器,如可以采用电磁性质的燃烧器,也可以采用燃气燃烧器,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燃气燃烧器,则相应该新型灶具还包括引射管3和供气组件8。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基座1设置在台面9上,连接臂2能水平转动地连接在基座1上,引射管3沿连接臂2的轴向设置在连接臂2内,燃烧器4则嵌设在连接臂2上,为了方便在燃烧器4上进行烹饪操作,本实施例中,燃烧器4嵌设在连接臂2的外端部,连接臂2上对应于燃烧器4的设置位置还可以设置有锅支架以供烹饪器具放置在其上。引射管3的出气口与燃烧器4的进气口相连接,供气组件8设置在基座1内,该供气组件8与燃气管相连接且能向引射管3内供应燃气。

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基座1固定设置在台面9后部,如此能够在台面9的前部留出更多的操作空间。本实施例中的基座1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底壳12和匹配覆盖在底壳12上的上盖13。底壳12包括呈平面的第一侧壁14以及呈弧形的第二侧壁15,第二侧壁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14的两端一体连接,安装时,将底壳12的第一侧壁14贴紧后部的墙面,进而在台面9上实现固定,如此能够最大程度的为台面9的前部留出更多的操作空间。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则设置在基座1的容置腔内。

连接臂2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转动,也可以通过电动的方式进行转动,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7则能够实现对连接臂2的电动驱动。驱动机构7对应于每个连接臂2设置有一组,各驱动机构7设置在基座1的容置腔内并与对应的连接臂2相连接,进而驱动连接臂2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每组驱动机构7包括壳体73、电机71以及与电机71的输出轴相连接的齿轮组72。各电机71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另外新型灶具还可以设置与控制电路板的操作键,当用户通过操作键发出对各燃烧器4的烹饪命令时,则控制电路板根据接收到的命令信号控制对应的电机71进行工作,进而驱动连接臂2转动。

各电机71和齿轮组72设置在壳体73内,连接臂2通过连接杆20穿过基座1侧壁而连接在齿轮组72的输出齿轮721上,基座1的侧壁上对应于连接臂2的转动范围设置有供连接杆20运动的导向口16,该导向口16一方面可以保证连接杆20可以带动连接臂2进行运动,另一方便还能够为连接杆20的运动提供导向,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上下方向上过多的偏移而影响使用效果。壳体73上设置有供输出齿轮721嵌入并限制输出齿轮721转动范围的限位孔731。限位孔731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输出齿轮721转动范围的限制,避免齿轮旋转角度超范围而导致燃烧器4转至位置不合适的情况。连接臂2的转动范围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连接臂2的转动范围为60°。烹饪结束后,控制驱动连接臂2转动至靠近墙面的位置,然后擦拭台面9,对台面9的清洁非常容易。

连接臂2的数量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连接臂2。在不工作的情况下,两个连接臂2呈一字型贴紧墙面放置,此时台面9的前部空间全部空出,用户可以在空出的台面9上放置物品。当需要进行工作时,则将需要工作的那个燃烧器4通过连接臂2的转动而水平向外转出60°,具体通过相应的电机71工作进行驱动工作,进而将烹饪器具放置在锅支架上,进而利用燃烧器4进行烹饪,此时另一侧的台面9上的空间还可以进行使用,如可以放置砧板或者碗等,更加方便进行烹饪工作。如果需要使用两个燃烧器4时,则各电机71均进行工作,进而驱动两个连接臂2都水平向外旋转60°即可。

本实施例中连接臂2的端面则为能与基座1的第二侧壁15相匹配的弧形面,如此使得连接臂2端面与基座1的侧壁紧密对接,如此提高连接臂2与基座1侧壁之间的对接的密封性,避免基座1和连接臂2直接油污堆积的情况。如图3至图6所示,连接臂2通过滚轮组件5支撑设置在台面9上,以保证连接臂2运动的顺滑性,同时使得连接臂2与台面9之间具有间隙,实现空气在连接臂2周围的流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供气组件8包括连接在燃气管端部且固定设置的喷嘴81以及靠近喷嘴81设置在燃气管上的阀体82,为了保证喷嘴81稳定的燃气喷射方向,同时保证有效进行工作,喷嘴81的出口面向引射管3工作时的入口位置,基座1的侧壁上对应于喷嘴81的出口设置有缺口11,喷嘴81则通过该缺口11向连接臂2内的引射管3喷射燃气。为了尽量减小燃气管对台面9的破坏,燃气管穿设在基座1的底壳12的底壁或者后侧壁内。

为了保证燃气的引射速度,提高燃气的引射能力,连接臂2内具有腔体,引射管3沿连接臂2的轴向延伸的设置在连接臂2的腔体内,并且连接臂2靠近基座的一端开口设置以保证喷嘴81自缺口11喷出的燃气进入到引射管3内,以保证方便喷嘴81向引射管3内喷射燃气,同时更利于引射一次空气。引射管3的入口位于靠近基座1的一端,引射管3的出口位于远离基座1的一端。该结构中,喷嘴81远离燃烧器4,相较于现有的上进风燃烧器,基于连接臂2结构,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引射管3的长度接近于下进风燃烧器中引射管的长度,引射管3的长度较长,燃气与引射的一次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更高,大大提高了引射能力,同时喷嘴81远离燃烧器4,则喷嘴81的受热影响较小,也避免了喷嘴81被烹饪过程流下的汤水堵塞的情况。

当连接臂2到达工作位置时,喷嘴81的轴线与引射管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提高燃气的引射能力。并且该结构使得喷嘴81远离燃烧器4,有效避免了燃烧器4堵塞的情况。连接臂2的壁上对应于引射管3的入口位置设置有一次空气入口21,具体地,连接臂2的后侧壁以及底面上均设置有一次空气入口21,使得连接臂2在前侧面以及后侧面等人们方便观察的位置上保持外壁的完整性,提高该新型灶具的美观性。该一次空气入口21的尺寸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一次空气从连接臂2的后方以及底部均能被引射至引射管3内,保证了一次空气的供应。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滚轮组件5嵌设在连接臂2的底部,具体地,连接臂2的底板向上凹陷设置,进而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凹槽200,而滚轮组件5在设置在该凹槽200内。

如图7所示,该滚轮组件5包括对称且倾斜设置的两个支撑架51、连接每个支撑架51下端的滚轮52、连接在两个支撑架51之间的弹性件53以及用于实现在连接臂2上连接的安装架54。具体地安装架54的上端穿过凹槽200的底板而固定在连接臂2的顶板上,该安装架54包括固定在连接臂2的顶板上的基板541、自基板541两端向下延伸的连接板542以及连接在两个连接板542之间的连接轴543,基板541、连接轴543的延伸方向与连接臂2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支撑架51呈八字形分布,弹性件53连接在两个支撑架51之间以限制两个支撑架51之间的相对转动幅度。具体地,每个支撑架51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滚轮52的两端,两个支撑板的下端则转动连接在连接轴543的两端。如此使得滚轮52沿垂直于连接臂2延伸的方向进行滚动。位于同侧的两个支撑板之间即连接一根弹性件53,该弹性件53可以采用弹簧。如此使得各支撑架51的上端相对于连接臂2进行转动,各滚轮52支撑设置在台面9上,并能跟随连接臂2的移动进行滚动,保证连接臂2运动的顺滑性,同时各滚轮52与台面9之间具有间隙,以保证空气的流通。

而检测器6与滚轮组件5联动设置,如此检测器6能够在滚轮组件5受到燃烧器4上放置物品而变化时进行动作。

如图6所示,检测器6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使用微动开关60,微动开关60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使用微动开关60时,微动开关60连接在凹槽200底板上,并且微动开关60的触头面向支撑架51的侧面,在燃烧器4上未放置物品时,微动开关60的触头与支撑架51的侧面处于分离状态。当燃烧器4上放置物品而导致两个支撑架51相对外移时,微动开关60的触头则因为支撑架51的移动而与支撑架51的侧面相接触,进而使得微动开关60导通,控制电路板则可以根据微动开关的通断信号判断燃烧器4上是否放置了如锅具等物品的情况。

如图5所示,检测器6根据需要还可以选择使用磁铁61和能够获取磁铁磁性强度的霍尔线性电路62组合而成的组件,磁铁61、霍尔线性电路62相对设置在凹槽200的底板、支撑架51上。如果将磁铁61设置在凹槽200的底板上,则将霍尔线性电路62设置在支撑架51上,如果将磁铁61设置在支撑架51上,则将霍尔线性电路62设置在凹槽200的底板上。本实施例中则选用后者的方案,并且霍尔线性电路62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在燃烧器4上放置锅具或者未放置锅具的情况下,因为支撑架51的受力移动使得磁铁61与霍尔线性电路6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相应霍尔线性电路62检测到的磁性强度信号也不同,控制电路板则根据霍尔线性电路62传送的磁场强度信号的大小判断燃烧器4上是否放置锅具等物品,同时还可以根据磁场强度信号的大小实时计算燃烧器4上放置物品的重量,如此根据物品的重量可以判断用户烹饪过程中放置的物料的重量,方便对烹饪进行自动化控制。

由此可见,在锅具检测过程中,检测器6与锅具并无接触,不存在检测器6的机械磨损,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5和图6所示,另外凹槽200的侧壁上面向滚轮52设置有止滑垫55。当燃烧器4上放置了锅具后,两个支撑架51会相对远离,即使得支撑架51下端会向凹槽200的侧壁方向移动,使得止滑垫55贴靠在滚轮52上,进而实现滚轮52的止动。如此当燃烧器4上放置了锅具后能够有效避免连接臂2发生滑动而导致锅具掉落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将检测器6与滚轮组件5联动设置,无需挖孔设置,不会破坏台面9、连接臂2结构的完整性,相应不会导致烹饪过程中的溢液流入燃烧器4或者台面9的内部,更利于清洁。

本发明中的新型灶具,通过连接臂2的转动带动燃烧器4同步运动,如此当需要使用该新型灶具时,则能够将连接臂2向外转动至工作位置,使得用户能够方便的使用燃烧器4进行烹饪,当不需要使用灶具时,则可将连接臂2向后转动至非工作位置,进而为台面上留出更多的空间,也方便台面的清洁。同时由于该新型灶具整体位于台面上,不占用橱柜内的空间,橱柜内的空间则可以方便用于其他嵌入式电器的安装,提高了橱柜内空间的利用率。当连接臂2设置有至少两个时,则可以根据需要仅将需要使用的燃烧器4对应的连接臂2转至工作位置,无需同时将所有的连接臂2均转至工作位置,如此使得对台面9上的操作空间的使用灵活性更高。并且由于连接臂2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则不会出现燃烧器2上的油污因燃烧器4竖向翻转而流出的情况,降低了火孔堵塞,点火针、热电偶污染的几率。同时燃烧器4零件也不会因竖向翻转而出现掉落的问题。

本灶具的控制方法为:控制电路板在接收到使用燃烧器进行烹饪的控制命令后,控制电路板获取检测器6的检测信号,进而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4上是否放置物品,如果判断燃烧器4上放置物品,则提醒用户拿走物品,进而控制电路板再获取检测器6的检测信号,当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4上未放置物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控制驱动机构7驱动对应的连接臂2水平转动至工作位置。

控制电路板在控制燃烧器进行工作前,获取检测器6的检测信号,进而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4上是否放置烹饪用具,如果判断燃烧器4上未放置烹饪用具,则提醒用户在燃烧器4放置烹饪用具,然后控制电路板再获取检测器6的检测信号,当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4上放置烹饪用具后,控制电路板控制燃烧器4进行工作。

控制电路板在接收到复位连接臂2的控制命令后,首先判断燃烧器4是否还在继续工作,如果判断燃烧器4仍然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关闭燃烧器4;然后控制电路板获取检测器6的检测信号,进而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4上是否放置物品,如果判断燃烧器4上放置物品,则提醒用户拿走物品,进而控制电路板再获取检测器6的检测信号,当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燃烧器4上未放置物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控制驱动机构(7)驱动对应的连接臂2水平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

该灶具的控制方法实现使得该新型灶具的控制更加人性化、智能化,避免连接臂2运动过程中物品掉落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