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93728发布日期:2021-03-30 21:2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重力循环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



背景技术:

自然对流置换供冷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末端供冷模式,典型的代表产品有重力循环柜。重力循环柜是毛细管网其中一种应用,是将数排毛细管网垂直悬挂装在柜体中,夏季通入冷水(7℃)、冬季冲入热水(35℃)。柜体上下分别置有进风口出风口,通过自然对流原理冷却或加热空气,夏季冷空气经过压差从下方出风口送出,不含风机,没有噪音。冷凝水自由顺毛细管壁滑落,滴入毛细管正下方冷凝水盘中。冬季热空气从上方风口送出。

但是此种产品应用在工厂,大型办公室时,会受到空间和制冷量制热量的限制,在有些工厂中,往往部分工位有制冷或制热需求,传统工位空调,往往采用点送风的形式,虽然能够制冷制热,但是也同样有很明显的吹风干扰甚至噪声干扰,使得作业员不能专业作业。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解决了吹风或噪音容易造成操作员的干扰,不利于作业员专业工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的顶部设置有外筒,所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外筒的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毡,所述外筒的内表面和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毛细管网,所述外筒顶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风口,所述外筒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风口;

可制冷制热,并影响四周空间的温湿度,而不仅仅是点位送风形式,而且该空调效果无风无声,没有任何干扰,夏天可以用来除湿,冬天可供45度水,普通热泵即可以满足,影响为其附近的片区,越近使用效果越好。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底盖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盘,并且所述毛细管网为五层。

优选的,所述外筒的直径为560mm,并且内筒的直径为445mm,并且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的高度均为250mm,并且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的距离为10mm。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所述u型架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组件。

优选的,所述防滑组件包括活动框,所述活动框固定于所述u型架的正面,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驱动板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所述踩踏板滑动连接于所述u型架的正面,所述驱动板隐身在所述活动框的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所述驱动板的另一侧设置有v型倾斜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倾斜卡块,所述倾斜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外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通过自然对流原理冷却或加热空气,夏季冷空气经过压差从下方出风口送出,不含风机,没有噪音,冷凝水自由顺毛细管壁滑落,滴入毛细管正下方冷凝水盘中,冬季热空气从上方风口送出,出风面沿着圆柱体一周,出风面更大,适合布置在厂房等工业建筑,可以辐射到四周的工位,可制冷制热,并影响四周空间的温湿度,而不仅仅是点位送风形式,而且该空调效果无风无声,没有任何干扰,夏天可以用来除湿,冬天可供45度水,普通热泵即可以满足,影响为其附近的片区,越近使用效果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的结构外部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活动框的截面侧视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底盖;3、外筒;4、顶盖;5、内筒;6、保温毡;7、毛细管网;8、第一风口;9、第二风口;10、支撑腿;11、行走组件;111、u型架;112、行走轮;12、防滑组件;121、活动框;122、驱动板;123、踩踏板;124、防滑块;125、v型倾斜槽;126、倾斜卡块;127、操作杆;128、挤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的结构外部图。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底盖2,所述底盖2的顶部设置有外筒3,所述外筒3的顶部设置有顶盖4,所述外筒3的内部设置有内筒5,所述内筒5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毡6,所述外筒3的内表面和所述内筒5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毛细管网7,所述外筒3顶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风口8,所述外筒3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风口9;

可制冷制热,并影响四周空间的温湿度,而不仅仅是点位送风形式,而且该空调效果无风无声,没有任何干扰,夏天可以用来除湿,冬天可供45度水,普通热泵即可以满足,影响为其附近的片区,越近使用效果越好;

外筒3和内筒5之间设置五层毛细管网7,通过毛细管网7中的冷水或热水实现供冷或供暖,重力循环桶有效高度1200mm,支撑固定毛细管的内筒直径ɸ445mm,内筒和毛细管之间设置保温毡;

缠绕五层毛细管后用镀锌钢板做外桶壁,外桶直径ɸ560mm。外桶壁上下各设高为250mm的风口,风口距离上下端面100mm。本发明的毛细管网当供水温度为7℃时,制冷量为1800w左右,除湿量为485g/h左右;

夏季通入冷水(7℃)、冬季冲入热水(35℃),外筒上下分别置有进风口出风口。

所述底座1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腿10。

所述底盖2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盘,并且所述毛细管网7为五层。

所述外筒3的直径为560mm,并且内筒的直径为445mm,并且第一风口8和第二风口9的高度均为250mm,并且第一风口8和第二风口9之间的距离为10mm。

本发明提供的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数排毛细管网7垂直悬挂装在内筒5的外表面,夏季通入冷水、冬季冲入热水,外筒3上下分别置有进风口出风口,通过自然对流原理冷却或加热空气,夏季冷空气经过压差从下方出风口送出,不含风机,没有噪音,冷凝水自由顺毛细管壁滑落,滴入毛细管正下方冷凝水盘中,冬季热空气从上方风口送出,出风面沿着圆柱体一周,出风面更大,适合布置在厂房等工业建筑,可以辐射到四周的工位。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自然对流原理冷却或加热空气,夏季冷空气经过压差从下方出风口送出,不含风机,没有噪音,冷凝水自由顺毛细管壁滑落,滴入毛细管正下方冷凝水盘中,冬季热空气从上方风口送出,出风面沿着圆柱体一周,出风面更大,适合布置在厂房等工业建筑,可以辐射到四周的工位,可制冷制热,并影响四周空间的温湿度,而不仅仅是点位送风形式,而且该空调效果无风无声,没有任何干扰,夏天可以用来除湿,冬天可供45度水,普通热泵即可以满足,影响为其附近的片区,越近使用效果越好。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3-5,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供暖供热重力循环桶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行走组件11,所述行走组件11包括u型架111,所述u型架111的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行走轮112,所述u型架111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组件12;

通过行走轮112的设置,可以提高重力循环桶的行走能力,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搬运,满足了不同位置的使用,而且通过防滑组件12的设置,提高了重力循环桶工作时的稳定性。

所述防滑组件12包括活动框121,所述活动框121固定于所述u型架111的正面,所述活动框121的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驱动板122,所述驱动板122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所述活动框121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12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驱动板122延伸至所述活动框121的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123,所述踩踏板123滑动连接于所述u型架111的正面,所述驱动板122隐身在所述活动框121的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24,所述驱动板122的另一侧设置有v型倾斜槽125;

通过防滑组件12的设置,可以提高循环桶站立的稳定性,而且通过防滑组件12的收缩。

所述活动框121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倾斜卡块126,所述倾斜卡块1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127,所述操作杆127的外表面套设有挤压弹簧128,所述操作杆12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框121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121的外部;

通过倾斜卡块126的设置,便于插入到v型倾斜槽125中,形成单向卡紧,便于防滑块124向下的运动,带动防滑块124向下运动,使得防滑块124与地面进行接触,进而提高了重力循环桶的稳定性,而且通过操作杆127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控制倾斜卡块126的运动,便于工作人员手动控制倾斜卡块126,失去与驱动板122的卡紧,便于防滑块124的收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