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5903发布日期:2021-03-19 10:5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变储热材料应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相变储热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相变储热的材质在长期运行后会可能存在相分离的现象,从而导致蓄热能力下降,而从储热箱体取出相变材料的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能恢复相变储热设备的存放热能力,有效保证蓄热箱体的蓄热能力,保证蓄热箱体内相变材料的方便取出。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其包括相变储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热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管道连接吹吸气装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一端连接第一吹吸气立管;所述管道另一端连接第二吹吸气立管,所述第一吹吸气立管和所述第二吹吸气立管上分别设置有吹吸气口;所述相变储热箱体内底部设置有多根管道;多根所述管道首尾连通,所述第一吹吸气立管与所述第二吹吸气立管分别设置在首端和末端的所述管道端部;所述管道均匀布置;所述管道内均匀设置有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相变储热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管道,管道上设置有出气口,管道连接吹气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外界的高压气体吹至箱体内,汽包在液体材质中无规则的运行,再次充分搅拌和混合相变材料,防止蓄热箱体内相变材料相分离,有效保证蓄热箱体的蓄热能力,恢复相变材料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相变蓄冷槽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其包括相变储热箱体1,相变储热箱体1内底部设置有管道2,管道2上设置有出气口3,管道2连接吹吸气装置4,由于相变储热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管道,管道上设置有出气口,管道连接吹气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外界的高压气体吹至箱体内,汽包在液体材质中无规则的运行,再次充分搅拌和混合相变材料,防止蓄热箱体内相变材料相分离,有效保证蓄热箱体的蓄热能力,恢复相变材料的换热效率。

吹吸气装置4为管道3一端连接第一吹吸气立管5,另一端连接第二吹吸气立管6,第一吹吸气立管5和第二吹吸气立管6分别上设置有吹吸气口7。

相变储热箱体1内底部设置有多根管道2,管道均匀布置,多根管道3首尾连通,第一吹吸气立管5和第二吹吸气立管6分别设置在首端和末端的管道端部,管道内均匀设置有出气口3。

通过吹吸气立管,将吹气装置设置在箱体上部,保证了管道相对于箱体的密封。

管道连接吹吸气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外界的高压气体吹至箱体内,汽包在液体材质中无规则的运行,再次充分搅拌和混合相变材料,防止蓄热箱体内相变材料相分离,有效保证蓄热箱体的蓄热能力,恢复相变材料的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吹吸气立管采用两根,分别设置在管道的两端,当管道较长时,通过两端吹气,保证了气量的稳定,提高了相变材料搅拌和混合的效率,进一步保证蓄热箱体的蓄热能力,恢复相变材料的换热效率,所以采用一端设置吹吸气装置,只要实现相变材料搅拌和混合,也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吹吸气装置分别采用吸气和吹气,其结构完全相同,采用吹气可以将相变材料搅拌和混合,采用吸气可以将相变材料吸出。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其包括相变储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热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管道连接吹吸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一端连接第一吹吸气立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另一端连接第二吹吸气立管,所述第一吹吸气立管和所述第二吹吸气立管上分别设置有吹吸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热箱体内底部设置有多根管道;多根所述管道首尾连通,所述第一吹吸气立管与所述第二吹吸气立管分别设置在首端和末端的所述管道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内均匀设置有出气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变储热箱结构,能恢复相变储热设备的存放热能力,有效保证蓄热箱体的蓄热能力,保证蓄热箱体内相变材料的方便取出,其包括相变储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热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管道一端连接出气立管,所述管道另一端连接进气立管,所述出气立管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进气立管上设置有进气口,形成对管道的循环吹气和出气。

技术研发人员:王灵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暖冰(无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