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4498发布日期:2021-07-13 15:1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一种常见的能量转换设备,通过向锅炉等密封容器中输入能量(化学能、电能等),使得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再通过蒸汽动力转换装置转换为机械能,为其它设备提供动力。

而在蒸汽发生器的运行过程中,其排气端一般会设置冷凝装置对输出的蒸汽进行热交换、冷却,目的是为了将高温蒸汽转化为低温气体或冷凝为液态再排出,避免对后续管路或周围工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现有的冷凝装置,其内部结构较为单一,通常将排气管道通入一个水冷箱中进行热量交换,然后将水体排出。该水凝降温的效率较低,排出的气体中仍具有较高的温度,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损伤,同时热交换后的水体直接排出,也造成水资源和热能的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包括箱体、中转舱、中空换热板、分流舱以及冷凝管件,所述箱体内部的底端水平固定有中转舱,且中转舱的内部设置有环流空腔,所述箱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分流舱,且分流舱的内部设置有左右两个隔流空腔,所述中转舱、分流舱之间的左右两侧皆竖直安装有等间距的中空换热板,且中空换热板的两端分别与环流空腔、隔流空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分流舱的上方设置有冷凝管件,且冷凝管件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隔流空腔相互连通,并且冷凝管件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箱体的前侧,所述箱体中部的前侧水平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后端与另一个隔流空腔相互连通,所述分流舱的四周皆与箱体的内侧壁相互连接,且分流舱上下两侧的箱体内部分别为冷凝腔室、换热腔室,所述箱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供水管,并且供水管分别与冷凝腔室、换热腔室底部的一侧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两输入端分别与冷凝腔室、换热腔室底部的另一侧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流空腔呈“c”型结构,且环流空腔、两组中空换热板以及两个隔流空腔之间相互连通并构成“u”型流通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管件包括若干个螺旋盘管和导流弯管,所述螺旋盘管皆等间距竖直分布于冷凝腔室的内部,且螺旋盘管之间皆通过导流弯管逐一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腔室、换热腔室位置处的箱体前侧壁上皆镶嵌有观察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的两输入端上皆安装有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温蒸汽通过进气管进入由环流空腔、两组中空换热板以及两个隔流空腔之间相互连通构成的“u”型流通结构,与冷水充分换热后输入冷凝管件中,余热气再次经过若干个螺旋盘管、导流弯管,与冷水二次换热后冷却输出,从而大大提高了冷凝效率;

2、通过调控电磁阀的通断时长,使得冷凝腔室、换热腔室中的热水经由排水管定时定量输出他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然后水泵自动启动并通过供水管泵入适量冷水,确保冷凝装置运行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中转舱;3、环流空腔;4、中空换热板;5、分流舱;6、隔流空腔;7、进气管;8、冷凝管件;801、螺旋盘管;802、导流弯管;9、冷凝腔室;10、换热腔室;11、观察窗;12、水泵;13、供水管;14、排水管;1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包括箱体1、中转舱2、中空换热板4、分流舱5以及冷凝管件8,箱体1内部的底端水平固定有中转舱2,且中转舱2的内部设置有环流空腔3,箱体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分流舱5,且分流舱5的内部设置有左右两个隔流空腔6,中转舱2、分流舱5之间的左右两侧皆竖直安装有等间距的中空换热板4,且中空换热板4的两端分别与环流空腔3、隔流空腔6的内部相互连通,分流舱5的上方设置有冷凝管件8,且冷凝管件8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隔流空腔6相互连通,并且冷凝管件8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箱体1的前侧,箱体1中部的前侧水平安装有进气管7,且进气管7的后端与另一个隔流空腔6相互连通,分流舱5的四周皆与箱体1的内侧壁相互连接,且分流舱5上下两侧的箱体1内部分别为冷凝腔室9、换热腔室10,箱体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水泵12,且水泵12的输出端安装有供水管13,并且供水管13分别与冷凝腔室9、换热腔室10底部的一侧相互连通。

在图1和图2中: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14,且排水管14的两输入端分别与冷凝腔室9、换热腔室10底部的另一侧相互连通,用于统一输出热水;排水管14的两输入端上皆安装有电磁阀15,用于自动化控制热水的输送状态;冷凝腔室9、换热腔室10位置处的箱体1前侧壁上皆镶嵌有观察窗11,便于直接观察箱体1内部的运行状况;

在图2和图3中:环流空腔3呈“c”型结构,且环流空腔3、两组中空换热板4以及两个隔流空腔6之间相互连通并构成“u”型流通结构,用于初级换热;冷凝管件8包括若干个螺旋盘管801和导流弯管802,螺旋盘管801皆等间距竖直分布于冷凝腔室9的内部,且螺旋盘管801之间皆通过导流弯管802逐一连通,用于二次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高温蒸汽通过进气管7输入分流舱5中的一个隔流空腔6,然后向下流入对应的若干个中空换热板4,再进入中转舱2中的一端,通过“c”型结构的环流空腔3进入中转舱2中的另一端,然后向上流入另一组中空换热板4中,最后进入分流舱5中的另一个隔流空腔6中,在此过程中,高温蒸汽依次经过由环流空腔3、两组中空换热板4以及两个隔流空腔6之间相互连通构成的“u”型流通结构,与换热腔室10中的冷水完成80%-90%的热量转换后,余热气输入冷凝管件8中,再次经过若干个螺旋盘管801、导流弯管802,与冷凝腔室9中的冷水二次换热后,气体温度下降到30℃-40℃输出外界;

另外,通过配套的外部控制器调控电磁阀15的通断时长,使得冷凝腔室9、换热腔室10中的热水经由排水管14定时定量输出他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当热水即将放空时,电磁阀15关闭,水泵12自动启动并通过供水管13同时向冷凝腔室9、换热腔室10中泵入适量冷水,确保冷凝装置运行的连续性,并减少人工操作量。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