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3558发布日期:2023-01-04 02:4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加湿装置一般都是通过将水运送至雾化器产生水雾,再通过小风机将水雾吹出加湿装置,实现加湿效果。这种加湿的工作原理和效果基本一样,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也大同小异,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观赏性,不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互动和吸引力。在现有技术中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如公开号为cn215809019u的专利里面,引入了反重力水滴效果的技术方案,即增加水滴发生组件和闪频灯,利用内置灯的频率大于水滴下落的频率给人产生一种视觉错觉,让人觉得水滴是往上走的,从而使加湿器在实现加湿的功能外增加反重力水滴的视觉效果。但是由于该方案的加湿组件设置在反重力水滴的上方,使得加湿组件在出雾储水方面结构有限,出雾加湿的效果大打折扣。
3.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保持良好加湿效果的同时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的加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在保持良好加湿效果的同时,在视觉效果上更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包括底座和水箱,所述底座内部包括储水腔和雾化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导雾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水流控制装置、频闪光源和出水口,所述水流控制装置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导雾件包括连通所述雾化腔的导雾筒和盖设于所述导雾筒顶部的盖体,所述盖体的表面设有凹形槽,所述凹形槽位于所述出水口同一轴线的下方;所述凹形槽的槽壁与所述导雾筒形成导雾通道,所述导雾件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导雾通道相连通的出雾喷嘴。
6.本实用新型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通过支撑架的设置,保证水流滴落的高度,并且通过水流控制装置和频闪光源的结合,使得水流滴落时能产生反重力的视觉效果;在出水口同轴线的下方设置凹形槽,便于接收滴落的水流,避免水滴无法回收以及影响加湿器周边环境;此外,由于凹形槽的槽壁和导雾筒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而形成导雾通道,和导雾通道连通的出雾喷嘴设置在导雾件的侧边,使得出雾的方向和反重力水滴的方向不会重合,两个视觉效果互不干扰,避免影响观赏性。
7.优选地,所述凹形槽内设有排水孔,所述凹形槽通过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导雾件的内部连通。通过排水孔使凹形槽内接收到的水通过导雾件及时回流到底座内雾化腔中,避免凹形槽的水溢出同时能得到二次使用。
8.优选地,所述导雾筒内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排水孔的下方,其周边一部分与所述导雾筒连接,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凹形槽的下方且其边缘上设有筋条;所述挡水
板在与所述导雾筒连接的周边上设有回水孔。通过挡水板的设置,使排水孔排出的水通过挡水板引导水流靠导雾件的侧壁回落到雾化腔,减少水流在导雾件中间直接滴落产生的水花和噪声。
9.优选地,所述排水孔的外侧向所述挡水板延伸有导水管,所述筋条的高度超过所述导水管的管口。筋条与凹形槽底部之间存在有间隙,通过导水管的设置,避免水流下落时,可能从间隙流出的情况。
10.优选地,所述导水管上设有1个或多个缺口,所述缺口不设置在所述导水管与所述筋条的正对立面。这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通过在导水管的不正对着筋条的面上设置1个或多个缺口,能够加快水流出的速度,同时缺口不与筋条正对面能避免水流从筋条与凹形槽底部之间的间隙飞溅出。
11.优选地,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导雾件与所述出雾喷嘴连接处的下方。由于出雾喷嘴与外界连通,在出雾过程中,会有部分水汽凝结回流的情况,将挡水板同时设置在出雾喷嘴的下方,能够有效将回流的冷凝水导入雾化腔。
12.优选地,所述凹形槽的中间设有聚水件,所述聚水件的顶部为锥形结构。聚水件的设置为防止水滴落到凹形槽时产生水花以及降低噪音。
13.优选地,所述水箱设于所述底座上并通过控制阀与所述储水腔连通。优化了水箱的结构,通过外置水箱向储水腔加水,便于加湿器的操作。
14.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弯头支架,所述弯头支架的弯头部位于所述导雾件的上方。这优化了支撑架的结构,通过弯头支架的设计为反重力水滴效果的水流提供合理的布置位置。
15.优选地,所述导雾件、弯头支架和水箱同轴线布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弯头支架位于所述导雾件和水箱之间。进一步优化了上述方案,使得加湿装置整体排布更加合理美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的剖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18.图3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中导雾件的爆炸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01.底座;102.水箱;103.支撑架;104.导雾件;105.水流控制装置;106.频闪光源;107.出水口;108.凹形槽;109.导雾通道;110.出雾喷嘴;111.雾化腔;112.储水腔;113.排水孔;114.挡水板;115.回水孔;116.筋条;117.聚水件;118.控制阀;119.导雾筒;120.盖体;121.导水管;12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反重力水滴效果的加湿装置。
24.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底座101、水箱102、支撑架103和导雾件104;在底座101内部设置有储水腔112和雾化腔111,支撑架103的顶部设有水流控制装置105、频
闪光源106和出水口107,水流控制装置105与出水口107相连接;导雾件104包括导雾筒119和盖体120,其中导雾筒119通过卡接方式设置在底座上,并连通着底座101内设置的雾化腔111,盖体120盖设在导雾筒119的顶部,在盖体120的表面设有凹形槽108,凹形槽108位于出水口107同一轴线的下方,便于接收水流控制装置105产生的流水;凹形槽108的槽壁与导雾筒119形成导雾通道109,导雾通道109为围绕着凹形槽108的外周形成,导雾件104的侧边设有与导雾通道109相连通的出雾喷嘴110。频闪光源106设置在水流控制装置的下方,水流控制装置105控制水流从出水口107流出,同时在频闪光源106和水流控制装置105的共同配合下,产生反重力水滴视觉效果;同时,雾化腔产生的水雾通过导雾筒119后经过导雾通道109沿着出雾喷嘴110的方向出雾,保证出雾的方向和反重力水滴的方向不重合。在本实施例中,只设置了一个出雾喷嘴110,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在导雾件104的多个侧边连接多个出雾喷嘴110,产生的出雾效果和反重力水滴效果互不干扰,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由于导雾筒卡接设置在底座上,使得导雾件便于拆卸下来,进而有利于雾化腔和导雾件内部的清洗;同时还便于导雾件的旋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情景调整出雾喷嘴的方向。
25.结合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凹形槽108内设有排水孔113,通过排水孔113和导雾件104的内部连通,通过排水孔113使凹形槽108内接收到的水通过导雾件104向底座内的雾化腔111排出,避免凹形槽108的水溢出,同时让反重力水滴的水流能通过雾化腔雾化实现二次使用。在导雾筒119内部设置有挡水板114,挡水板114设置在排水孔113的下方用于接收导引排水孔113排放出的水流,挡水板114的周边有一部分连接在导雾筒119上,另一部分即没有和导雾筒119连接的部分位于凹形槽的下方,在边缘上设置有筋条116用于阻挡水流方向;挡水板114上设置有回水孔115,回水孔115设置在靠近导雾筒的位置上,即是在挡水板114和导雾筒119连接的周边;排水孔113向下排放积水后,通过挡水板114引导水流向回水孔115的方向流出,再通过回水孔115向雾化腔111排放积水,由于在靠近导雾筒边缘开始回水孔,使得水流尽量靠这导雾筒壁向下流动,回落到雾化腔,减少水流在导雾件中间直接滴落产生的水花和噪声;同时,由于挡水板的一端终止在凹形槽下方,所以在没有连接挡水板的位置上,导雾通道109能顺利导出水雾,而回流水的方向通过挡水板引导在另一侧边上,使得水雾和回流水水路互不干扰。此外,在排水孔113的外侧向挡水板114延伸有导水管121,筋条116的高度超过导水管121的管口;由于挡水板上的筋条和凹形槽底部之间不是密封连接,在两者之间存在有间隙,为避免通过间隙飞溅出水,将导水管的管口设置低于筋条,避免水流下落时从间隙流出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在导水管121的侧边还设置有缺口122用于加快水流排放速度,同时为避免飞溅情况,缺口122的位置设置在不与筋条116正对的一面,即是说,除了在与筋条116的正对立面外,在其他侧面都可以开设缺口122,在本实施例中,缺口122开设在垂直于筋条116的两个侧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缺口122不限定垂直于筋条116,如倾斜于筋条116或最远离筋条116的一侧面开设的缺口可能有平行于筋条的情况;而缺口的大小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挡水板114设置在导雾件104与出雾喷嘴110连接处的下方,由于出雾喷嘴110与外界连通,在出雾过程中,会有部分水汽凝结回流的情况,将挡水板114设置在出雾喷嘴的下方,能够有效将回流的冷凝水导入雾化腔111;而雾化腔111产生的水雾通过另外一侧未有挡水板隔档的部分进入导雾通道109再导出至出雾喷嘴110。在本实施例中,凹形槽108的中间还设有聚水件117,
聚水件117的顶部为锥形结构,由于锥形结构上面尖锐下面圆粗,设置在导雾件104上方的水流控制装置106通过出水口107出水后,流水滴入凹形槽108内,由于顶部为锥形的聚水件120接收水流,能够防止水滴落到凹形槽时产生水花以及降低噪音,提高体验效果。
26.结合图1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架103设计为弯头支架,其中弯头支架的弯头部在导雾件104的上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03可以是架设在导雾件104上的其他形状,例如门框形的支架,门框形的两个支脚分别竖立在导雾件104的两侧,中间连接两个支脚的横杆设置有出水口、水流控制装置和频闪光源,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图所示导雾件104、弯头支架103和水箱102同轴线布置在底座101上,其中弯头支架103设置在导雾件104和水箱102之间;通过对导雾件104、弯头支架103和水箱102三者的位置进行排布设计,使加湿装置整体视觉效果更加合理美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导雾件104和弯头支架103前后布置在底座101的一侧,底座101的另一侧单独设置水箱102,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27.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