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直流电冶金炉壁的通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80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过直流电冶金炉壁的通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主题是通过直流电冶炼炉壁安装的一个通电装置,这个通电装置,通常是通过炉底安装的。
通电装置的一端与炉内金属溶液,例如钢溶液相接触,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的一个电极相连接。电源另一极习惯上与一个或数个月移动的园头电极相接。这些电极稍高于槽内金属液,以便在电极和金属液面间产生并保持电弧,用来溶炼金属。
在钢铁工业中,特别是在冶炼或保温铁水包中或在熔炼含金属的固体原料的电弧炉中,这类通电装置被称作炉膛式电极。
在这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涉及炉膛式电极长期的抗热问题,由于这些电极与熔化金属液相接触,而自身又要通过高强度的电流,特别是在电弧炉中电流强度高达40000安培以上,甚至更高,因而要承受巨大的热应力。
本专利申请者对此问题在作了大量研究之后,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六日在法国专利申请第84/17323号中提出在直流电弧炉中采用一个特别适用长时间工作的炉膛电极,该电极主要由一个钢芯构成,该钢芯穿过炉壁以使其一端与炉中金属液相接触,另一端置入用导电导热材料制成的套筒内,最好是铜套筒。这个套筒用循环水冷却,置于套筒中的钢芯的一端与套筒有一个间隔,在“热的”期间,即熔炉工作时,钢芯充满此间隔;在“冷的”期间,即断电后,钢芯冷却,恢复间隔。这便于使钢芯在套筒内随着反复的熔化、凝固的程序作纵向的膨胀和收缩,露在冷却套筒外的钢芯部分也经受着由熔炉的循环性工作造成的反复程序。
此外,钢芯下端与一个在冷却套内的用导电、导热材料,最好像冷却套也用铜制成的塞块相连接。该塞块与电源相接通,并被内部冷却液体的循环所冷却。
这类炉膛式电极产生非常好的效果,然而我们利用位移检测器可以看出在熔炉停止工作时(或“冷的”时期),钢芯和塞块象一个滑动部件似的在套筒内上升。这一上升,在溶化、凝固程序中不断重复。由于炉膛式电极的一端与金属溶液接触而造成损耗,结果会导致电极的逐渐消失。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炉膛式电极的抗热能力。
为此目的,本发明的主题是通过直流电冶炼炉的特别是电弧冶炼炉的炉壁,一般是炉底安装的一个通电装置,该装置由下列部件构成
-一个包括金属芯的内部部件,其一端与冶炼炉内壁平,其另一端与塞块相连接。
-一个以导热材料制成的套筒,该套筒有一冷却回路,围住上述金属芯。
-一个连接金属芯与电流的装置。
本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提供,
-套筒和金属芯之间有一间隔,以利金属芯在套筒内热胀、冷缩。
-一个为套筒内部件的弹性紧固系统,该系统使套筒内的部件总是要回到当初组装时的原始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最佳方案,塞块是用既导热又导电的材料,最好用铜或铜合金来制作,并且由于内部冷却液,例如水的循环,塞块被充分冷却。
在这种情况下该塞块最好与电源相接,从而保证金属芯与电源相接。
按照上述方案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案,套筒也是由导电材料构成,这样在熔炉的“热的”时期,铁芯与套筒接触,从而使金属芯横向通电。
这将毫无疑问,在熔化状态下,弹性固定系统能使金属芯连同塞块一起回归装配时确定的恒定位置,由于金属芯和塞块可在套筒内滑动,这一点就更容易做到。
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下面将试图描述炉心在再熔化,再凝固周期内电极区域发生的情况,尽管这一区域出现的实际现象至今还不能认为完全解释清楚。
首先,应提到的是,不论是交流式的或直流式的电弧炉其内部的底部场有一杯形凹底,每次熔炼后有少量名叫“热底”的金属保存在这杯形底中,以便更顺利的进行下一批金属的冶炼。当然,如果是个直流电弧炉只有当炉膛电极伸入到杯形底,“热底”才能起作用。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更容易理解在熔炉处于“冷的”时期,就是两次熔炼间歇时,“热底”固化,紧紧的粘在杯形底部。结果促使逐渐冷却的金属芯收缩因而在套筒内上升,这样,在冷却期结束时,会发现炉膛电极的长度缩短了,可缩短数毫米。
在熔炉这样冷的期间,由于金属芯的收缩,直径变小,使金属芯与冷却套筒之间又形成了间隔,并且金属芯由于滑动而上升。随套筒内铁心的上升弹性紧固系统的应力也在增加,(系统可能是拉伸或压缩,这取决于所用的是拉簧还是压簧)。
与此相反,在“热的”情况下,也就是在熔炉工作时,“热”底首先熔化,熔液向夹入炉底耐火炉衬内的未冷却金属芯的上部流动,这使得上次凝固时在耐火炉衬中的金属芯上的大部分粘着点消失了。然而,这还不足以确保金属芯的可移动部分在自重的作用下恢复装配时的原始位置。
然后由于先前的收缩而仍处于应力下的弹性紧固系统恢复它的平衡状态,同时将金属芯向炉外方向推动,促使金属芯恢复原位。
在这方面应当注意到,金属芯和套筒间的距离有助于固定系统的复元动作。事实上,金属芯加热后,由于径向的膨胀,充填这个间隔,同时失去了它的原状,所以不要向套筒内壁施加横向压力,从而阻止紧固系统的复元动作。然而,在金属芯还未全部占据套筒内的间隔之前,弹性系统有可能作出它的复元运作。这个精确的机制还有待于更具体的详细的描述,因为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如金属芯的大小,复元系统阻力的大小,以及耐火衬的厚度等等。
但是,弹性紧固系统以及在“冷的”状态时,金属芯与套筒间的间隔的存在,使金属芯于每次炉内熔化金属可靠地恢复原位。这样就杜绝了金属芯在套筒内的纵向收缩现象的累积作用下所造成的任何可能性。
在下列通过实例的描述中,将给出本发明的另一些优点和特色,参看附图,其中
-图一为一个直流冶金电弧炉的纵剖面简图,其底部按本发明安装一通电装置。
-图二为该配电装置放大了的纵剖面详细图。
图一所示的电弧炉包括盖在耐火衬3中的金属壳2。
金属4被由它和园头的石墨电极5(本例中有两个)末端产生的电弧所熔化,这两个石墨电极都与直流电源的负极(未画出)相连接。这两个电极与通电装置6通过冶炼溶液按照本发明构成一个闭路电路。可以看出该装置由钢坯制的并通过炉底8而安装金属芯7所构成,因此钢芯上端与金属液相接触,金属芯通常在炉的最低点的杯形炉底与熔液相接触,在这里常久地保存着称作“热底”的金属。以使下次对固体冶炼原料的容易开始。
钢坯7的下端9同铜制螺纹接口的塞块10相连,该塞块由内部循环水进行冷却。
从图二可以仔细地看到,钢坯下部9和塞块的上部被包在冷却的铜11中,该冷却的铜11以一空间隔包围着钢芯7,从而在两者间形成一个空隙12,当熔炉通电时,由于钢坯膨胀空隙12被填满。
与此相反,当套筒11和塞块10冷却时
在塞块10和套筒11之间只起到导轨的作用,以保证塞块10可在套筒11中滑动。
在上述范例中应注意处于套筒内的钢芯7的下端9足以保证塞块10在钢芯周期性的热膨胀和收缩时都能在套筒11中滑动。也就是说铜在铜上滑动。
此外,如图所示钢坯7套筒11和塞块10都是园的横截面。
钢坯7借助于套筒11和塞块10达到冷却,套筒11在其外侧表面上有彼此平行的螺旋槽13。
金属外套14的一端紧套在套筒11的外面不露泄地将这些槽密封住,金属外壳14的一端是入水口15、15′。另一端是出水口16、16′,以供冷却液(最好为脱矿物质的水)出入。
塞块10下部凹进,使它下端有一实际上是园锥体的空心开口17,空心开口17安有一金属核18。这个普通锥形的金属核的表面上方有上方槽19,和侧面槽20,以便冷却水循环。
用螺丝24将金属板23不露泄地固定在塞块10底下。金属板23与塞块之间夹入一个环型圈21。金属板23上凿了两个孔25、26,以便分别不露泄地接上水的进出口。
含有套筒和金属外套的整体分别由安装在套筒11上、下两端的环形套圈27和28进行液体的密封。
钢坯7是通过套管11和密块10与线源相接,11和10组成了与钢心相通的两条平行的电的支路。这个电路通过铜板29最终与电源一级(未标出)相接。以便一起接到套筒11和塞块10相接。
铜板29有一孔为使塞块通过,並且用螺栓30将铜板29固定在套筒11下端。
为了使炉膛式电极的内部组件7、10保持有充分的滑动功能,塞块10一方面和套筒11、另一方面和铜板29之间具有滑动电接触点。
在举例的实施方案中,这些电接触点,包括三个片弹簧做的环型铜圈31。每个圈被插入套筒11的内壁园槽内和连接板29内,这样,环型圈31的柔软部分就可以永远与塞块10的侧面作弹性的接触。
本发明的一个重量特征,是谋求一个炉膛电极滑动部分7、10的弹性紧固系统,以便在电熔炉通电再熔炼时,能使这部分(即钢芯7和塞块10这一整体)恢复装配时的原始位置。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弹性紧固系统主要包括称为“百利维力”(Belleville)的园锥形金属垫圈33的压簧,它们两个锥口相对也被叠落起来,弹簧围着导柱34组装。导柱一端有一个可移动的,固定在滑动部分7、10上的挡头。另一端是固定挡头,也就是说该固定挡头和体外壳2成一整体,而处于炉壳和可移动的挡头之间。在实施方案的范例中,固定挡头包括电接接板29本身,而可移动的挡头是由焊接在板23上可滑动的支承架35所组成。板23封住了塞块10中的孔17。
用螺丝将导柱34的一端与导电板29拧为一体。导柱的另一端,安装上也由一叠“百利维力”金属垫圈组成的有效的减震器36。这一叠垫圈安装于沿导柱34滑动的支承架35和紧固螺母37之间,紧固螺母37可用来调整对弹簧施加的初始压力。更可取的是每个弹簧末端各安一个平面垫圈38。
按本发明,整个装置用底板39固定于熔炉壳2上,外壳14用堆焊40被牢牢地同底盘39相接。底板39本身固定在炉壳2下面,並在两者之间插入电绝缘板410。为此目的,在底板39和板41上开了一些通孔以便螺钉42能够插入並将它们与炉壳体2固定。为了保持炉壳2的电绝缘性,在螺丝42的孔中,放入带有绝缘垫圈44的绝缘管43。
当然,只要保留在所附的权利要求
中提到的特点,本发明绝不仅限于如述的实施方案,它还包括许多可选择的形式。
如由片弹簧环形铜圈形成的电接触点31並不一定要弹性地承受塞块10,但当然可以弹性的承受套筒11和钢板29,在这种情况下,装铜圈的槽是开在塞块10的横侧面的。
况且,可以不用上述的设备而用另外包括位于套筒11底部的铜板29对钢坯通电的设备。
例如,紧固板39也可以被用做导电部件,这时,39最好用铜制作。
就滑动部份7、10的弹性紧固而言,也可能有与上述不同的实施方案。如由一叠“百利维力”金属垫圈做的压簧系统,也可以由一个拉簧系统来代替,该拉簧在金属芯在再凝固时的冷缩作用下变长。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可移动挡头35将必须位于炉壳2和弹簧的固定挡头之间。
权利要求
1、穿过一个直流电冶金槽壁,特别是冶金电弧炉壁安装的一个通电装置,这种形式的装置内含
-内部部综包括一个金属芯,其一端与冶炼槽内面等高,另一端延伸至与其构成一体的塞块(10)。
-由导热材料做成的套筒11,该套筒套在内部部件(7)、(10)的周围,这个套筒被固定于炉壳(2)上,並有一冷却液循环回路(13)。
-连接金属芯和电源的装置20、23。
本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具有
-在套筒11与金属芯7之间一个间隔(12),以便容纳在套筒内的金属芯热胀冷缩现象,
-一个为内部部件(7、10)提供一弹性紧固系统,该装置总是随时使(7、10),回到装配时给定的原始位置上。
2、根据权项(1)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紧固系统由一些叠放的弹簧构成,这些弹簧被安装在固定在炉壳(2)上的固定挡头29和固定在上述内部部件(7、10)上的可动挡头(35)之间。
3、根据权项2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组是压簧式的,其中上述的固定挡头(29)位于炉壳(2)与上述可移动的挡头(35)之间。
4、根据权项2或3的通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围绕柱34安放,为可移动挡头(35)导向。
5、根据权项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挡头包括顺导柱(34)滑动的並固定在塞块(10)上的支承架(35)。
6、根据权项3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弹簧组由园锥体金属垫圈叠放堆(33)组成。
7、根据权项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减震器(36)它由被装在可移动的挡头处的弹簧组所组成。
8、根据权项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塞块(10)由电的良导体构成,而且,金属芯(7)通过上述的塞块与电源相接,和塞块有一冷却液体循环回路(19、20)。
9、根据权项(6)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套筒(11)也是由电的良导体制成,而且有金属板(29)把塞块(10)连接到和套筒(11)同一电源的电极上,因而塞块(10)和套筒(11)组成与金属芯(7)相通的两条並联的分支电路。
专利摘要
本发明装置主要包括 一个穿过炉壁并且包括一个由冷却的塞块10延长的金属芯7的内部组件。 一个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套筒11。 一个连接金属芯7到电源的装置29。 本装置的特征是它还有在套筒11和金属芯7之间形成的一分隔间隙12,和一个弹性紧固系统33、34、35,该系统可用于把该金属芯7恢复到装配时所给定的原始位置。本装置最好用于直流电弧炉的炉膛式电极,特别是在钢铁工业中。
文档编号H05B3/03GK86101289SQ86101289
公开日1986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1986年2月6日
发明者扎奎斯·米奇利特, 格黑斯兰·马尔 申请人:法国冶金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