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汽化油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2110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线汽化油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燃油炉具。
目前市场已销售的燃油炉具有合成液化气油料专用炉具(专利号为91222043.0),其结构由油料贮存箱及附设的空气贮罐、雾化燃烧器及予热装置、供氧、供油调节阀及炉架、炉盘四部分组成,在管路中间加有减压阀。此种炉具可以利用油料达到燃烧的目的。但是不足之处是结构过于复杂,成本高,制作困难,热效率低,故障率高,维修困难。
为解决以上燃油炉具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红外线汽化油炉,利用贮罐内的油直接予热燃烧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直接高效燃油的问题,以达到以油为原料直接加热燃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是这样实现的本红外线汽化油炉其结构由贮油罐、二个输油咀、二个出油阀、输油管、红外线炉盘组成,所说贮油罐外面为一个燃油贮油罐,在此贮油罐内设有一汽油贮油罐,两罐彼此隔离,在每个贮油罐顶端装有一个输油咀,在输油咀中心安有打气咀,在贮油罐的顶端装有二个出油阀,每个出油阀上装有一个出油管,两管同时连接到炉盘上面固定的汽化管内,其管内装有直杆管芯,管芯之一端与外面的旋钮固定,在管芯上套有弹簧,起缓冲作用,管芯另一端为锥形尖,与汽化管出口锥形孔对接,汽化管出口端与弯形管相接,弯形管端头为燃气出口孔,喷出的燃气从红外线炉盘上面的小孔逸出,上面点燃后形成火燃,红外线炉盘由支架固定在贮油罐上。
其工作过程首先将汽油和燃油分别从输入口倒入罐内,同时将油罐两输入口注入气压使油罐内达到一定的压力,然后将汽油输出口阀门稍稍打开,汽油由于油罐内的压力,从出口导管经汽化管最后从出口孔流出少量汽油,由于汽油挥发快,从炉盘上面立即可以点燃作引火,点燃后同时打开燃油阀门,燃油从导管流出,经过炉盘上面的汽化管后,油变成蒸汽,从弯管的出口孔喷出,即可被点燃,同时关闭汽油阀,燃气量的大小由汽化管端头的旋钮调节,直接由直杆管芯的尖端与出口椎形孔之间的距离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红外线汽化油炉结构原理图;图2为红外线汽化油炉汽化出口孔结构图。
其结构由
图1,2所示,下面(26)为贮油罐,其中间装有汽油罐,输入咀分别为(25)和(3),在输入咀上加有进气咀(4),贮油罐(26)上有两个出油阀(23)和(27),一个为汽油,一个为燃油,通过管路(22)同时输入给汽化管(5),(2)为汽化管支架,中间由螺帽(18)和接头(19)连接,中间为直杆管芯(14),上面装有弹簧(13),汽化管(5)下面为红外线炉盘(11),下为支撑架(21),在直杆管芯(14)的端头接有弯管(1),从炉盘下面的空腔内伸入,(9)(10)为螺钉和固定架,(7)(8)为螺帽垫片,(6)为支柱,(12)为出油阀之旋钮,(24)为贮油罐之压力表,喷油咀如图2所示,中间为直杆管芯(14),前端为椎形(16)和出口椎形孔(15)对应,中间距离由旋钮(20)调节,有效的调节了进气量。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线汽化油炉,由贮油罐及燃气炉盘组成,其特征在于外面为一个燃油贮油罐(26),在此贮油罐内设有一汽油贮油罐,两罐彼此相隔,每个贮油罐顶端设一个输油咀(3)和(25),在输油咀(3)和(25)中心安有打气咀(4),存贮罐顶端装有二个出油阀(23)和(27),通过管路(22)与炉盘(21)上面的汽化管(5)相接,汽化管(5)的输出端接有弯管(1),其管头从炉盘(21)下面的空腔内伸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之汽化油炉,其特征在于油炉之汽化管(5)内装有直杆管芯(14),上面套有弹簧(13)。
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之汽化油炉,其特征在于汽化管(5)内之直杆管芯(14)一端与旋钮(20)连接,另一端为椎形尖,与汽化管(5)出口椎形孔连接。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之汽化油炉,其特征在于在贮油罐顶端输油咀(3)(25)上安有打气咀(4)。
专利摘要本装置属于一种燃气炉具,其结构由贮油罐、连接管路、燃气炉盘组成。其特点是两个输油(汽油、燃油)同时输入到汽化管内,管内装有管芯和弹簧,在炉盘上经受热使油汽化,从炉盘下面喷出,达到燃烧的目的。本装置之优点结构简单,热效率高,省油,安装使用方便,适合在家庭和野外使用。
文档编号F24C5/02GK2165345SQ9322873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4日
发明者单德斌, 吴柱山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联合技术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