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流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923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横流送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等所使用的横流送风机,特别是涉及吹出部的风向控制技术。
图10所示为传统空调机中所用的横流送风机示例。图10中,横流送风机在上侧部及顶板部设有吸入口201,在下侧部设有吹出口202,在吸入口201与吹出口202之间形成送风通路203。在该送风通路203内部,设置有沿前面罩204的内面而插入到主体支架205天花板位置的拆装自如的空气过滤器206、位于前面一侧和背面一侧的热交换器207、位于被热交换器207包围的内侧的横流式风扇208。该横流式风扇208是把多个叶片209排列成圆柱状而形成叶轮单体,并把多个叶轮单体在旋转轴方向组合而成。
在横流风扇208下游一侧的送风通路203中,设有接近并面对横流风扇208的稳定器211和后部导向器213,在该后部导向器213与稳定器211之间形成从横流风扇208至吹出口202的扩散部212。后部导向器213及稳定器211的一部分形成泄水盘214,接受从热交换器207落下的除湿水。
在吹出口202,设有对向室内吹出的气流的方向在上下方向进行控制的上下导向叶片215和在左右方向进行控制的左右导向叶片216。该上下导向叶片215在正常运转时大部分位于扩散部212内部。而且该上下导向叶片215是与外轮廓线一致的板状,以在运转停止时形成送风机的外轮廓。用于使左右导向叶片216连动的连接器217与左右导向叶片216的旋转轴218成垂直状态。
使用上述构造的横流送风机,从横流风扇208吹出的气流在通过上下导向叶片215时分离,并与上下导向叶片215的尖端发生碰撞。这是使噪音增大的主要原因。而且在上下导向叶片215的上面及下面会发生前缘剥离,使流量性能大大降低。同样的情况还会在用于使左右导向叶片216连动的连接器217上发生。而且连接器217对气流形成明显阻力,会使流量性能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横流送风机,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内部形成送风通路的壳体内,设置具有多个叶片排列成圆柱状的叶轮的横流风扇,并设有在从横流风扇到吹出口之间形成扩散部的稳定器和后部导向器,在吹出口处设有在上下方向控制气流流向的上下导向叶片,上下导向叶片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外部的状态设置。
在上述构造中,流过扩散部的气流在吹出口处流速最慢。另一方面,由于上下导向叶片的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的外部,故其前缘位于吹出口附近的位置,即位于距其1/2以下弦长的位置。从而,从横流风扇吹出的气流是在流速大大降低的状态下与上下导向叶片的前缘碰撞。结果,不会明显增加噪音、不会发生上下导向叶片上面和下面的严重剥离,同时形成顺畅的气流场并提高流量性能。另外,由于上下导向叶片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的外部,能准确地控制气流的流动方向。
实施上述方案时,最好在吹出口的上侧及下侧的至少2个部位设置上下导向叶片,位于下侧的上下导向叶片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外部的状态设置。
采用这种构造时,从横流风扇吹出的气流是在流速大大降低的状态下与位于下侧的上下导向叶片的前缘碰撞,结果就不会发生噪音的明显增加。而且,虽然在下侧的上下导向叶片与后部导向器之间形成的隘路的通风阻力很大,但因上下导向叶片是使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的外部,故隘路的距离缩短,不会导致流量性能恶化。
实施上述方案时,最好上下导向叶片的截面形状为上面和下面向外侧隆起的翼形。
采用这种构造时,在从横流风扇吹出的空气在扩散部内形成的气流场中,由于上下导向叶片形成通风阻力最小的翼形,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上下导向叶片前缘和后缘的剥离,提高了流量性能。
实施上述方案时,最好上下导向叶片前缘的截面形状是圆弧状,使上面和下面通过前缘部而圆滑地连接。
采用这种构造时,可减轻气流与上下导向叶片前缘碰撞时产生的流体噪音。
实施上述方案时,最好上下导向叶片的截面形状是椭圆形或长圆形。
采用这种构造时,可进一步减轻气流与上下导向叶片尖端碰撞时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减轻上下导向叶片上面和下面的剥离,并减少通风阻力,进一步提高流量性能。而且这种形状的上下导向叶片适于用树脂材料大量生产。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横流送风机,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内部形成送风通路的壳体内,设置具有多个叶片排列成圆柱状的叶轮的横流风扇,并设有在从横流风扇到吹出口之间形成扩散部的稳定器和后部导向器,在吹出口处设有在上下方向控制气流流动的上下导向叶片、在左右方向控制气流流动的左右导向叶片、及用于使左右导向叶片连动的连接器,连接器沿着扩散部中气流的流向而设置。
采用上述构造时,由于连接器对气流造成的通风阻力变得最小,故不会明显增加气流与连接器前缘的碰撞时产生的噪音,可防止连接器上面及下面的严重剥离,并可提高流量性能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最好连接器的截面形状是椭圆形或长圆形。
采用这种构造时,可进一步减轻气流与连接器尖端碰撞时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减轻连接器上面及下面的剥离,更加减少通风阻力,提高流量性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最好连接器设置在上下导向叶片的上游一侧且与之靠近的位置。
采用这种构造时,上下导向叶片和连接器对于气流的流向而言是作为一体化装置存在并发挥作用。故可以减轻采用传统构造时上下导向叶片和连接器分别产生的流体噪音或通风阻力引起的流量性能恶化等现象。结果,以一体形式存在的上下导向叶片和连接器所引起的噪音量或流量性能恶化程度只相当于采用传统构造时上下导向叶片一方所引起的噪音量或流量性能恶化程度。
以下是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7(b)是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连接器11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第1横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第2横剖视图。
图10是传统技术的横剖视图。
以下结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在图1中,横流送风机10在上侧部和顶板部设有吸入口11,在下侧部设有吹出口12,在吸入口11和吹出口12之间形成送风通路13。在该送风通路13内部,设有沿前面罩14的内面而插入到主体支架15天花板位置的拆装自如的空气过滤器16、位于前面一侧和背面一侧的热交换器17、位于被热交换器17包围的内侧的横流式风扇18。该横流式风扇18是把多个叶片19排列成圆柱状,形成叶轮单体,再把多个叶轮单体在旋转轴方向组合而成。
在位于横流风扇18下游一侧的送风通路13,设有接近并面对横流风扇18的稳定器21和后部导向器23,在该后部导向器23与稳定器21之间形成从横流风扇18至吹出口12的扩散部22。后部导向器23及稳定器21的一部分形成泄水盘24,接受从热交换器17落下的除湿水。
在吹出口12,设有对向室内吹出的气流的方向在上下方向进行控制的上下导向叶片25和在左右方向进行控制的左右导向叶片26。该上下导向叶片25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其弦长L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外部的状态设置。另外用于使左右导向叶片26连动的连接器27与左右导向叶片26的连接销28嵌合。
上下导向叶片25在正常运转时的状态用实线表示,运转停止时的状态用双点划线表示。上下导向叶片25在运转时,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的外部。即,上下导向叶片25的前缘距离吹出口12的开口端为弦长L的1/2以下。图中M1表示上下导向叶片25的弦长L的中点。
在这一构造中,气流经过吸入口11、空气过滤器16、热交换器17后流入横流风扇18,再通过在后部导向器23和稳定器21之间形成的扩散部23,并被上下导向叶片25和左右导向叶片26控制吹出方向后从吹出口12向室内吹出。
流过扩散部22的气流在吹出口12处流速最低。另一方面,由于上下导向叶片25的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的外部,故其前缘25a处于吹出口12附近的位置、即距其为弦长的1/2以下的位置。
从而,从横流风扇18吹出的气流是在流速大大降低的状态下与上下导向叶片25的前缘碰撞。其结果,不会显著增加噪音,不会发生上下导向叶片25的上面和下面的严重剥离,可形成顺畅的气流场,并提高流量性能。又因为上下导向叶片25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的外部,故能准确控制气流的流向。
图2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凡与第1实施例作用相同的构件均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图2中,在吹出口12的上侧和下侧2处设置上下导向叶片31、32,2个上下导向叶片31、32均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外部的状态设置。图中M2表示位于上侧的上下导向叶片31的弦长L的中点,M3表示位于下侧的上下导向叶片32的弦长L的中点。
采用这种构造时,由于2个上下导向叶片31、32都是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的外部,故它们的前缘31a、32a都处于吹出口12附近的位置,即距其为弦长的1/2以下的位置。
从而,从横流风扇18吹出的气流是在流速大大降低的状态下与上下导向叶片31、32的前缘31a、32a碰撞。其结果,不会显著增加噪音,不会发生上下导向叶片31、32的上面和下面的严重剥离,可形成顺畅的气流场,并提高流量性能。又,虽然在下侧的上下导向叶片32与后部导向器23之间形成的隘路的通风阻力很大,但因使上下导向叶片32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的外部,故隘路的距离缩短,不会导致流量性能恶化。
图3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凡与第2实施例作用相同的构件均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图3中,上下导向叶片41、42处在正常运转状态下,2个上下导向叶片41、42都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外部的状态设置。
上下导向叶片41、42的截面呈上面41a、42a及下面41b、42b向外侧隆起的翼形状。
采用这种构造时,在从横流风扇18吹出的气流在扩散部22内形成的气流场中,由于上下导向叶片41、42形成通风阻力最小的翼形,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上下导向叶片41、42的前缘和后缘的剥离,提高流量性能。
图4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凡与第2实施例作用相同的构件均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图4中,上下导向叶片51、52处在正常运转状态下,2个上下导向叶片51、52都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外部的状态设置。
该图表示上下导向叶片51、52在正常运转时的状态。上下导向叶片51、52的前缘51a、52a的截面形状呈圆弧状,上面51b、52b和下面51c、52c通过前缘51a、52a而圆滑地连接。
采用这种构造时,可减轻气流与上下导向叶片51、52的前缘碰撞时产生的流体噪音。
图5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凡与第2实施例作用相同的构件均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图5中,上下导向叶片61、62处在正常运转状态下,2个上下导向叶片61、62都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外部的状态设置。
上下导向叶片61的截面形状为长圆形,上下导向叶片62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采用这种构造时,可进一步减轻气流与上下导向叶片61、62的尖端碰撞时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减轻上下导向叶片61、62上面及下面的剥离,进一步减少通风阻力,提高流量性能。而且,这种形状的上下导向叶片适于用树脂材料大量生产。
图6是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凡与第2实施例作用相同的构件均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图6中,上下导向叶片71、72处在正常运转状态下,2个上下导向叶片71、72都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22外部的状态设置。
连接器73沿扩散部22中气流的流向设置。当连接器73在扩散部22的高度方向位于下侧上下导向叶片72与后部导向器23之间时,如果下侧的上下导向叶片72的倾斜角α、后部导向器23在吹出口12处的倾斜角β以及连接器73的倾斜角γ三者满足以下关系,则连接器73成为沿气流流向设置的状态。
α≤β≤γ采用上述构造时,连接器73对气流形成的通风阻力最小,故气流与连接器73前缘的尖端碰撞时的噪音不会显著增加,可防止连接器73上面及下面的严重剥离,同时可提高流量性能。
图7(a)、图7(b)是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凡与前述第6实施例作用相同的构件均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图7中,用于使左右导向叶片26连动的连接器8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长圆形。
采用这种构造时,可进一步减轻气流与连接器81的前缘的尖端碰撞时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减轻连接器81上面及下面的剥离,进一步减少通风阻力,提高流量性能。
图8是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凡与第2实施例作用相同的构件均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图8中,连接器91位于上侧的上下导向叶片31上游一侧且与之靠近的位置。
采用这种构造时,上下导向叶片31和连接器91相对气流而言是作为一体化装置存在并发挥作用,从而减轻了采用传统构造时在上下导向叶片及连接器处分别产生的流体噪音或通风阻力导致的流量性能恶化。结果,作为一体装置存在的上下导向叶片31和连接器91所导致的噪音量或流量性能恶化程度只相当于采用传统构造时上下导向叶片一方所导致的噪音量或流量性能恶化程度。
图9是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凡与上述第8实施例作用相同的构件均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图9中,连接器101位于下侧的上下导向叶片32上游一侧且与之靠近的位置。
采用这种构造时,上下导向叶片32和连接器101相对气流而言是作为一体化装置存在并发挥作用,从而减轻了采用传统构造时在上下导向叶片及连接器处分别产生的流体噪音或通风阻力导致的流量性能恶化。结果,作为一体装置存在的上下导向叶片32和连接器101所导致的噪音量或流量性能恶化程度只相当于采用传统构造时上下导向叶片一方所导致的噪音量或流量性能恶化程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横流送风机,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内部形成送风通路的壳体内,设置具有多个叶片排列成圆柱状的叶轮的横流风扇,并设有在从横流风扇到吹出口之间形成扩散部的稳定器和后部导向器,在吹出口处设有在上下方向控制气流流向的上下导向叶片,其特征在于,上下导向叶片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外部的状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流送风机,其特征在于,在吹出口的上侧及下侧的至少2个部位设置上下导向叶片,位于下侧的上下导向叶片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外部的状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横流送风机,其特征在于,上下导向叶片的截面形状为上面和下面向外侧隆起的翼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横流送风机,其特征在于,上下导向叶片前缘的截面形状呈圆弧状,上面和下面通过前缘部而圆滑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横流送风机,其特征在于,上下导向叶片的截面形状是椭圆形或长圆形。
6.一种横流送风机,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内部形成送风通路的壳体内,设置具有多个叶片排列成圆柱状的叶轮的横流风扇,并设有在从横流风扇到吹出口之间形成扩散部的稳定器和后部导向器,在吹出口处设有在上下方向控制气流流动的上下导向叶片、在左右方向控制气流流动的左右导向叶片、及用于使左右导向叶片连动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沿着扩散部中气流的流向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流送风机,其特征在于,连接器的截面形状是椭圆形或长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横流送风机,其特征在于,连接器设置在上下导向叶片的上游一侧且与之靠近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横流送风机,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内部形成送风通路的壳体内,设置具有多个叶片排列成圆柱状的叶轮的横流风扇,并设有在从横流风扇到吹出口之间形成扩散部的稳定器和后部导向器,在吹出口处设有在上下方向控制气流流向的上下导向叶片,其特征在于,上下导向叶片以在正常运转状态下弦长的1/2以上位于扩散部外部的状态设置。本发明可减轻噪音,防止上下导向叶片上面和下面的剥离,提高流量性能,准确控制气流的流动方向。
文档编号F24F1/00GK1147600SQ96108250
公开日1997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3日
发明者酒井浩一, 杉尾孝, 东千章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