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配管专用水流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03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配管专用水流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控制板,尤指一种空调配管专用水流控制板。
现有的用于大楼水冷式空调系统的传热间接控制方式,主要如图7中所示,由图中可见,现有冷气的间接控制方式,是将冷水送入送风机内循环流通,而冷水进出送风机的控制方式,是将一个电动三通阀48连接室内温控装置,透过此一室内温控装置来控制三通阀48的阀门转动,以便控制冷水是否进入送风机。而三通阀48及送风机间便需经由配管来作水流控制。三通阀48与送风机间的配管方式可另参看图8中所示,此一现有的配管方式至少需利用二个呈90°的弯头52、522,一个三通管54,再配合五个连接管50、502、504、506、508及连接三通阀的连接管56,将三通阀管48与冷水的进水管42及回流管40与送风机的进水口46及回流口44作配管连接,然而此现有的配管方式仍具有下列各项缺失1.现有的配管方式因接管构件多,接点至少有十点,并且各接管都是金属管材,容易氧化锈蚀,如此在接头处多,加工品质不易控制的情况下,漏水故障的机率也会增大,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诸多困扰。
2.现有的配管方式,因接管构件及接点多,因此在组装上需花费不少人力及工时,组接相当不易,并且如有构件漏水、损坏而需更换时,更会造成拆卸作业的困难。
3.现有的配管方式因接头处多,形成散温间隙点也会跟着增多,所以保温的效果不佳。
为改进上述现有空调配管上的种种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空调配管安装作业及降低漏水故障率,并且可达成较佳保温效果的空调配管专用水流控制板。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水流控制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配管专用水流控制板,它与冷水的回流管、进水流及送风机回流口、进水口相接通,其中,一呈长方形板体的水流控制板,在板体内由横向两侧面向中心贯穿形成有一水流道,又由板体长侧面中心纵向贯穿一与所述水流道垂直相交的导流道,在水流道两端及导流道顶端口则各设置有一封盖,在水流道与导流道相通点处两端则各套设有一阀管,另于水流道的一近末端处贯穿板厚并与水流道成十字相交,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回水孔及送风机回水孔,在水流道异于回水孔及送风机回水孔的另端,则垂直相交一与送风机回水孔同向穿出板体表面的送风机入水孔,而于导流道近上端另垂直连通有一与回水孔同向穿出板体表面的入水孔,另外在水流道及导流道相通点下方设置有一贯穿于板体的阶级孔,在阶级孔处由外向内嵌设有一电动控制器的凸杆,并于阶级孔内设置有一与凸杆相连接,并位于导流道与水流道相交三通点两阀管间的阀门。
实施上述技术构思以后,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各项优点,诸如1.安装拆卸简便本实用新型仅需利用水流控制板连接进水管、回水管及送风机的进水口及回水口四点,所以装卸相当简单方便。
2.生产安装成本低廉因连接点少,所以生产及安装成本可大幅降低。
3.具保温效果因水流控制板的接点少,并且各配管路是成型于板体内,所以散温力降低,较易保温。
4.降低漏水率因连接点少,所以相对的漏水的机率便可以大幅降低。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流控制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流控制板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阶级孔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配管的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配管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水流控制板阀门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现有配管的外观示意图。
图8为现有配管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请同时参看
图1、2,由图中可看到,本实用新型的水流控制板主要是一呈长方形的板体10,在板体10横向二侧面各向中心穿设成型有一水流道11,又由板体10长侧面中心纵向贯穿一与水流道11呈垂直交通的导流道15。水流道11与导流道15相通点处两端则各套入有一阀管20、21。另在水流道11的一近末端处贯穿板厚并与水流道11成十字相交而分别形成一回水孔12及送风机回水孔13,在水流道11异于回水孔12及送风机回水孔13的另端,则垂直相交一与送风机回水孔13同向穿出板体10表面的送风机入水孔14,而在导流道15近上端另垂直连通有一与回水孔12同向穿出板体10表面的入水孔16。
另外,在水流道11及导流道15相通点下方设置有一贯穿于板体10的阶级孔17,可配合参看图3,在阶级孔17处由外向内嵌入有一电动控制器30的凸杆31,并于阶级孔17内设置有一与凸杆31相连接的阀门22,而使阀门22与电动控制器30定位,并使阀门22位于导流道15与水流道11相交三通点的两阀管20、21间。水流道11两端及导流道15顶端还分别各设置有一封盖40。
请再同时参看图4、5,由图中可看到,可将冷水的回流管40及进水管42分别连接到水流控制板的回水孔12及入水孔16上,并将送风机的回流口44与进水口46分别锁接到水流控制板的送风机回水孔13及送风机入水孔14,而完成空调系统的配管作业。
当冷水由进水管42经由入水孔16进入水流控制板后,经导流管15至阀管20、21三通点处,此时电动控制器30受室内温控开关的指示来控制阀门22封盖住任一阀管20、21。如图6中所示,当阀门22封盖阀管21时,则冷水则流向阀管20,将冷水导入送风机入水口14而送入送风机内,倘若阀门22封盖住另一阀管20,则冷水则向阀管21经水流道11流向回水孔12而流出回水管40,让冷水不会流入送风机中。
因此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简便、具保温效果、生产安装成本低廉而且使用范围弹性大。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配管专用水流控制板,与冷水的回流管、进水流及送风机回流口、进水口相接通,其特征在于一呈长方形板体的水流控制板,在板体内由横向两侧面向中心贯穿形成有一水流道,又由板体长侧面中心纵向贯穿一与所述水流道垂直相交的导流道,在水流道两端及导流道顶端口则各设置有一封盖,在水流道与导流道相通点处两端各套设有一阀管,另于水流道的一近末端处贯穿板厚并与水流道成十字相交,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回水孔及送风机回水孔,在水流道异于回水孔及送风机回水孔的另端,则垂直相交一与送风机回水孔同向穿出板体表面的送风机入水孔,而于导流道近上端另垂直连通有一与回水孔同向穿出板体表面的入水孔,另外在水流道及导流道相通点下方设置有一贯穿于板体的阶级孔,在阶级孔处由外向内嵌设有一电动控制器的凸杆,并于阶级孔内设置有一与凸杆相连接,并位于导流道与水流道相交三通点两阀管间的阀门。
专利摘要一种空调配管专用水流控制板,主要是由一水流控制板来作为冷水进出送风机间的各连接管及接头接合。所述水流控制板上设有垂直相交的水流道和导流道,两者的相通点处的两端各套设有一阀管,通过阀管间的阀门来控制水流进出。这样便达到简化空调配管作业,降低漏水故障率及革除配件更换困难的目的,而且安装、生产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F24F13/00GK2262682SQ9621051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6日
发明者杨炯棠 申请人:强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