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炉具的强化换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191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炉具的强化换热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炉具,具体地是一种用于炉具的强化换热片。
在民用采暖,炊事炉具中,一般在炉具上部设置有水套,为提高水套的吸热效果,又在水套内壁上设置有布满圆周的换热片,目前国内民用采暖炉具大部采用憋火结构,其中水套上部用S型换热片,这种形状适合于焊接水套,近来又有错位排列的、断开的小长方体换热片,使得铸铁水套工艺成为现实,但加工过程过于繁琐,工艺性不好,限制了其使用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炉具的强化换热片,使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提高,且增加水套吸热能力,提高采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炉具的强化换热片,固定于采暖、炊事炉具水套上部的内壁,各换热片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布满圆周,其特征是每块换热片由连体的上、中、下斜板组成,呈有连续双向反向折弯的之字形板条形状。
所述换热片的之字形双向折弯角度为中部斜板板面与炉具水套中心线的夹角α在0-45°之间;上、下斜板板面与炉具水套中心线的夹角β在5-45°之间;所述上、中、下斜板可以向左斜,也可以向右斜。
所述双向折弯的上、中下斜板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换热片制成连续折线形状,均匀分布在水套内侧上部,既可采用焊接连接,也可以采用预埋件的铸造工艺,由于换热片的连体结构使其数量较断开长方体换热片的数量大为减少,使生产工艺简化,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2、换热片的双反向折弯的之字形板条形状使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热边界层大大减少,增加了水套的吸热能力,提高采暖效果。
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炉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水套及换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同图2,其换热片的双折弯方向与图2相反。
图是一种典型的烧蜂窝煤的炉具,其构造包括炉盘1、炉瓦2、水套3、箱体4、憋火筒5、憋火盖6、调火圈8及排烟道、除灰口等。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炉具的强化换热片7,固定于采暖、炊事炉具水套3上部的内壁,各换热片7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布满圆周,其特征是每块换热片由连体的上斜板701、中斜板702、下斜板703组成,呈有连续双向反向折弯的之字形板条形状。
所述换热片的之字形双向折弯角度为中部斜板702板面与炉具水套中心线301的夹角α在0-45°之间;上、下斜板板面701、703与炉具水套中心线301的夹角β在5-45°之间;所述上、中、下斜板可以向左斜,也可以向右斜。
所述双向折弯的上、中、下斜板701、702、703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燃煤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经折弯强化换热片7,将热传递给水套3中的水,用于取暖,然后低温气流经调水圈8到烟囱排出,当用于炊事时,打开憋火盖6即可。
图1是用于烧蜂窝煤的煤具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折弯强化换热片的使用范围包括烧煤块,煤粉的采暖、炊事炉具及其它类似炉具,附图未一一例举。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强化换热片,使铸造工艺简化,生产效率提高,热流边界层下降,取暖效果增加。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炉具的强化换热片,固定于采暖、炊事炉具水套上部的内壁,各换热片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布满圆周,其特征是每块换热片由连体的上、中、下斜板组成,呈有连续双向反向折弯的之字形板条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炉具的强化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的之字形双向折弯角度为中部斜板板面与炉具水套中心线的夹角α在0-45°之间;上、下斜板板面与炉具水套中心线的夹角β在5-45°之间;所述上、中、下斜板可以向左斜,也可以向右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炉具的强化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折弯的上、中下斜板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炉具的强化换热片,其特征是每块换热片由连体的上、中、下斜板组成,呈有连续双向反向折弯的之字形板条形状,所述换热片的之字形双向折弯角度为:中部斜板板面与炉具水套中心线的夹角α在0—45°之间,上、下斜板板面与炉具水套中心线的夹角β在5—45°之间,该斜板可以左、右倾斜,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片制成连续折线形状,均匀分布在水套内侧上部,增加了水套的吸热能力,提高采暖效果,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F24C15/00GK2282145SQ9624927
公开日1998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旭光, 李英敏, 许利利, 王佳水 申请人:北京清华华丰流体工程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