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排出水、气再利用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96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内排出水、气再利用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
目前,市场上的中小型调温空调器大都采用全由室内空气循环的方式,一些具有换气功能的空调器也不能使调温与换气同时进行,更不具备滤除有害气体的功能,一些具净化空气的调温空调又无换气功能。因而,难以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同时,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新换入的空气会吸收大量的冷(热)能,而冷凝水和室内排出气体的余冷(热)却白白排掉,从而增加了空调器的负荷与能耗。恒温换气机虽能为室内提供接近室温的新鲜空气,却不能调节室温。当人长时间滞留在由普通调温空调器调温的封闭较好的环境中时,极易诱发“空调综合症”;用经常开窗或辅装恒温换气机的方法换气,既不经济,又很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冷凝水或人为后加入的水及室内排出的空气余温,对经气泵(风扇)、过滤器、进气管将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调温;对与外界环境换热的换热器气(冷凝器)进行调温换热的装置。
该技术的方案是排水管(腔)分别与接水盘和室外空气导通,并设有与之呈包容、被包容、紧邻或同管异腔状态共享保温保护,连通室内、外空气的空气管(腔),在制冷状态下,该装置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及室内欲排出的空气,经接水盘、水泵、与进气管(腔)相邻或相通的排水管(腔)排出室外,以冷却将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
与此同时,室外空气经进气管(腔)被初步调温,在蒸发器风扇的负压作用下,被初步调温的空气经蒸发器、风扇,被再次冷却、过滤后,吹入室内。如在其空气管(腔)上安装有风扇(气泵),可提高换入空气效果,如在其空气管(腔)上装有1个或若干个干式、干湿式、湿式空气过滤器(净化器)、静电、负离子发生器,还可为室内提供洁净的空气。如使排水管(腔)与空气管(腔)盘成S、V等弯曲形状以延长其换热管路或在两者间加装换热器,可提高余温利用效果。
在热泵状态下,该装置在由源源不断吹入室内的空气所形成的室内正气压吹力作用下,可通过同进气管(腔)紧邻并共享保温保护的排气管(腔)向外排放高于室外温度的空气,并加热进气管(腔);室外空气经滤网、滤材、和被加热的进气管(腔)进入室内,亦可为室内提供接近室温的、洁净的新鲜空气。
将接水盘作为湿式空气过滤器的该装置,将室外空气经干式过滤和初步调温送入室内机的接水盘进行湿式过滤,经冷凝水或人工加入的水过滤与加湿,可为室内提供温度、湿度、含氧量适当的洁净空气。
当以排水管为进气管时,可以设一两端开口分别与室内、外相通,同排水管(腔)相邻并与进气管(腔)共享保温的排气管(腔),或不设排气管(腔)。在风扇(气泵)的作用下,室外空气经过滤与调温从进气管(腔)进入室内,室内空气经排气通风管(腔)或房间通风孔隙排出。
如以排水管(腔)为排气管(腔),也可另设与之共享保温的进气管(腔)。进气管(腔)的一端开口对着向室内吹风风扇的负压区,另一端则经湿式空气净化器、风扇(气泵)、干式空气净化器而与大气相通。
当排水管(腔)的两端分别与接水盘及制冷状态下的冷凝器的负压区连通时,室内排出的冷凝水及空气在负压作用下吹向冷凝器,在夏季可为其降温,冬季可为其加热,以提高空调器效能;如在冷凝器上加装均水器,在夏季可使冷凝水在冷凝器上的蒸发吸热量增大,更大程度提高空调器工作效率。
当加装一端连通室内、一端开口朝向冷凝器的空气管(腔)时,冷凝器负压区的吸力可使室内空气流出,并造成室内负压,则室外空气可经空气管(腔)进入室内,实现换气;如空气管(腔)的一端开口位于向室内吹风风扇或换热器的负压区时,换气效果会更好;如果在空气管(腔)与排水管(腔)间加换热器或使两者呈包容、被包容、紧邻、同管异腔结构并共享保温保护时,室内排出的水、气可与将进入室内的空气换热;如果在进气管(腔)或排气管(腔)上装有风扇(气泵),可提高换气效果;如在进气管(腔)上装有过滤器(净化器)、静电除尘器、负离子发生器等,还可将欲进入室内空气进行净化。为提高室内排出的水、气与将进入室内空气换热效果,亦可采用弯曲延长其管(腔)路、加装换热器的结构。
为便于冬季使用,可在湿式空气净化器(过滤器)周围或之中加设带控制开关的电热装置。
为便于清洗过滤器(净化器)或更换滤材、滤芯,过滤器及空调器应设有活动门、盖、注水口、泄水口,和设计为便拆型,过滤器装于室外时,应有保温层。
风扇(气泵),干式、湿式空气过滤器既可各自独立使用、也可分别组合或整体组合。
为便于操作,风扇(气泵)、排气管(腔)、吸入室内空气口等应设有电动或手动控制装置。
在专门换气的工作状态下,关闭该装置室内空气循环系统的进风口和以接水盘为湿式过滤器出水口的阀门;为湿式过滤器加足并定时换新水。室外空气经干式过滤后,被气泵(风扇)送入室内湿式过滤器,再被风扇吹入室内;或风扇(气泵)将在室外经过干、湿过滤的空气,直接送入该装置室内部分的负压区,然后被轴流风扇吹入室内。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是带水泵、进气管(腔)、风扇、过滤器的室内排出水、气再利用空调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以排水管为排水、气管不设空气管室内排出水、气再利用空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整体净化换气室内排出水、气再利用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水泵、进气管(腔)、风扇(气泵)、过滤器、均水器的室内排出水、气再利用空调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当接水盘底部的高度高于水管及室外过滤器进水口高度,冷凝水能顺畅从接水盘流至过滤器(冷凝器)时,该装置从接水盘至过滤器,过滤器至均水器间的水管(腔)段可不装水泵;反之则须安装水泵,并优选排水、气两用泵。
在图1中,蒸发器(1)下端设接水盘(3),水管(5)进水口与接水盘连通,另一端接通水泵(6),水管(7)一端连通水泵(6),另一端与均水器(10)的进水口相通,过滤器(8)可装于室内或室外部分,(9)是向室内送新风的风扇(气泵)、(10)是开口朝向冷凝器的均水器,(11)是与室外环境换热的冷凝器,(12)是带出水口的集水盘。
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下时,蒸发器(1)在工作中产生的冷凝水及室内空气,进入接水盘(3)后,在重力或水泵、冷凝器上风扇吸力的作用下,通过水管(5)与水管(7)进入均水器(10),均匀地滴注、喷洒在冷凝器上,并与之换热,未蒸发的冷凝水经集水盘收集排放。
(2)是开口对着蒸发器(1),位于风扇吸气区的进气腔,(4)是与水管(5)和(7)呈包容或相邻关系的进气管(腔),其两端分别与进气膛(2)和过滤器(8)及风扇(气泵)(9)连通。
在热泵状态下,在水、气两用泵、暖气风扇、与外环境换热的换热器(蒸发器)风扇吸力,室温和室压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经水管(腔)(7)流向室外,并与蒸发器换热,将进气管(腔)加热,室外空气经过滤器过滤和被进气管(腔)(4)预热后,进入室内,也可为室内提供接进室温的新鲜空气。
在图2中,气管不设空气管室内排出水、气再利用空调装置结构示意图。
(1)是蒸发器,(3)是带保温层的,一端与接水盘(2)相通,另一端与均水器(4)相通的水气同腔管。安装时,需保持(3)的进水口高于出水口和无存水弯,以确保冷凝水的顺畅流出与空气腔的通畅,均水器(4)水、气出口应对着冷凝器负压区;该装置亦可取消均水器(4)。
在图3中,(1)是为室内换热的蒸发器,(2)是调温换气腔,(3)是接水盘,(9)是新空气出口。经带风扇(气泵)的过滤器(8)、进气管(4)净化、调温的室外空气进入调温换气腔(2)后,经蒸发器(1)再次调温被风扇直接吹向室内,(5)、(7)是排水管,(6)是水、气两用泵,(10)是开口朝向向室外环境换热的换热器(冷凝器)的均水器。冷凝水则经排水管(腔)(5)和(7)、水泵(6)、均水器(10)与进气管(腔)、冷凝器换热。
在图4中,蒸发器(1)下端设接水盘(3),水管(5)进水口与接水盘连通,另一端接通水泵(6),水管(7)一端连通水泵(6),另一端与内设风扇(气泵)的过滤器(8)的进水口相通,过滤器(8)可装于室内或室外部分并开有出水口,(9)是位于(8)出水口下方或与(8)连通的均水器,(10)是压缩机,(11)是冷凝器,(12)是集水盘。
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下时,蒸发器(1)在工作中产生的冷凝水及室内空气,进接水盘(3)后,在重力或水泵、冷凝器风扇吸力的作用下,通过水管(5)与水管(7)进入过滤器(8),当过滤器的水超过设计水位时,即经出水口、均水器(9)排放到冷凝器(11)、压缩机(10)上。
(2)是开口对着蒸发器(1),位于风扇吸气区的进气膛,(4)是与水管(5)和(7)呈包容或相邻关系的进气管(腔),其两端分别与进气膛(2)和过滤器(8)连通。
在热泵状态下,操作该装置过滤器进水口上的阀门,使水管(腔)(7)的出口不再与过滤室(8)相连通,而直接与大气连通,并关闭阀门(8)的进水口。在风扇(气泵)、暖气风扇、室温和室压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经水管(7)流向室外并将进气管(腔)加热,室外空气经过滤器过滤和被进气管(腔)(4)预热后,进入室内,也可为室内提供接进室温的新鲜空气。当过滤器(8)位于室内或室外温度不低于零度或过滤器有电加热时,人为为过滤器(8)加入水后,其仍可正常工作。
实施例1如图2所示,排水管一端与接水盘(2)连通,一端与大口朝向冷凝器负压区的喇叭状排气膛小口连通。冷凝水、室内空气在冷凝器风扇吸力及重力作用下,经水盘(2)、排水、气管(3)、排气膛(4)排向冷凝器,与其换热。既可为室内换气,也可利用其余温来提高主机工作效率。
实施例2当如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的水管(3)上加装的水泵(最好是水、气两用泵)。室内排出的冷凝水、空气在水泵的作用下直接喷洒在冷凝器上。
实施例3在如实施例1、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排水管、排气膛上加装保温保护层,可有利于提高室内排水、气的利用效果。
实施例4在如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空调装置上,安装开口朝向冷凝器的均水器,可使室内排出的水、气均匀地滴注或喷洒在冷凝器上,可提高机器工作效率。
实施例5在如实施例1或2或3或4所述的空调装置上加装两端分别连通室内外的通风管,或将其排水管与通风管做成同管异腔结构,有利于换新风。
实施例6将如实施例5所述的空调装置的排水管(腔)与通风管(腔)做成包容或被包容或紧邻或同管异腔状,并使之共享保温。或在两管(腔)间加设热交换器,以有利于两管(腔)间的冷热交换,提高室内排出水、气再利用效果。
实施例7将如实施例5或实施例6所述的空调装置的通风管(腔)上加装风扇或气泵,以提高换气效果。
实施例8在如实施例5或6或7所述的空调装置的通风进气管(腔)上加装空气过滤器。可为室内提供洁净的新鲜空气。
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排除水、气再利用空调器装置,包括出水管或腔构成的出水通道、风扇或气泵、空气管或腔构成的换气通道、空气过滤器,出水通道与接水盘和室外连通,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上出水通道与换气通道间连有热交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空调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出水通道与换气通道共享保温护套方式实现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空调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通道与换气通道间采用连有热交换器方式实现换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之空调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通道的出水口可与均水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之空调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通道的出水口可与冷凝器的负压区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之空调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换气通道上可设有空气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之空调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换气通道可以设风扇或气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之空调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通道的出水口可以设均水器。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利用空调器产生的冷凝水及室内排出的空气,为新风和冷凝器调温的室内排出水、气再利用空调器,它的排水管与新风管相邻或相通,并通向室外冷凝器,排气管与新风管相邻,并通向室外冷凝器。使冷凝水在水管(腔)和净化器(过滤器)中,及室内排出的空气与将进入室内的空气换热,水管(腔)流出的冷凝水,及室内排出的空气再排放到室外冷凝器上,与其换热。增效降耗,为室内提供接近室温的洁净新鲜空气。
文档编号F24F1/00GK2419515SQ9825056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7日
发明者赵毅, 王巍 申请人:赵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