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接合的框架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38558阅读:来源:国知局
6(1)和第二框架部分16(2)设有机械连接部。更具体而言,第一框架部分16(1)和第二框架部分16(2)分别具有形成第二或歧管密封构件34的第一端40,第一端40止于自由端处,自由端用作呈燕尾形突出部形式的阳型互锁构件46。对应的的第一框架部分16(1)和第二框架部分16(2)的第一密封构件32的对应的内侧边缘设有阴型互锁构件48,阴型互锁构件48呈对应于另一框架部分16(1)、16 (2)的第一端40的端部处存在的燕尾形突出部的凹部形式。因此,当两个框架部分16(1)、16 (2)定位在一起以形成框架构件16时,阳型互锁构件46装于阴型互锁构件48内,从而对准两个框架部分16(1)、16 (2)并且将两个框架部分16(1)、16 (2)牢固地定位成其匹配关系,从而形成接头。因此,框架部分16(1)、16 (2)是自对准的并且自固定的。
[0041]框架部分16 (I)、16 (2)的第二端42通常设有钝端边缘或自由端,其简单地向上抵靠于第一密封构件32的对应端边缘50,其中第一密封构件32终止并且过渡到第二或歧管密封构件34中,从而形成对接接头。然而,若需要,应了解第二端42也可以设有类似互锁特征。然而,倘若框架部分16(1)、16 (2)的自由第一端40或第二端42之一设有互锁特征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机械连接,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16(1)、16(2)应自对准并且自固定以于热交换器100的组装/制造。
[004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在上文所描述或下面的部分中描述的互锁、相交或重叠的框架接头中的任一个中,这些接头中的几何形状和空隙被选择为足以促进熔融钎焊填充金属的毛细作用流动,使得在钎焊组装期间,机械接头牢固地并且气密地结合。即,各框架端部或框架部结合到彼此,并且整个框架也结合到匹配的热交换器板12、14,以形成牢固的并且防漏的流体通路18。
[0043]现参考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框架构件116的另一示例实施例,其中对应的或相似特征将利用100系数增加的相似附图标记来标注。在此实施例中,框架构件116包括类似于框架部分16 (I)、16 (2)的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116 (I)、116 (2),除了提供用于以匹配的关系将两个框架构件116(1)、116(2)互锁在一起的机械连接件或接头的位置和形式之外。更具体而言,框架部分116(1)、116 (2)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140止于自由钝端边缘141,以抵靠对应的框架部分116 (I)、116 (2)的对应内表面形成对接接头,而第二端142止于自由端,该自由端形成有呈倒圆锯条或“拼图块”突出部形式的阳型互锁构件 146。
[0044]呈对应于倒圆锯条或“拼图块”的阳型互锁构件146的凹部形式的对应阴型互锁构件148形成于匹配的框架部分116⑴、116 (2)的对应的端边缘150中,其中第一密封构件132在框架部分116 (I)、116 (2)的第一端140处过渡到第二密封构件134内。当第一框架部分116(1)和第二框架部分116(2)定位在一起以形成框架构件116时,阳型互锁构件146装配于阴型互锁构件148内,从而在两个框架部分116(1)、116 (2)形成的第一密封构件132内形成机械连接或接头,机械连接因此将两个框架部分116(1)、116(2)对准并且牢固地定位成其匹配关系。因此,框架部分116(1)、116(2)是自对准的和自固定的。
[0045]如在图1至图4的实施例中所示,自对准或自固定的器件或特征可以设置于第一密封构件132内或者与密封构件132对齐,如在图4中主要关于框架构件116所示,或者自对准或自固定的器件可以设置在两个匹配框架部分之间的垂直接合部处,如在图2和图3的实施例中主要关于框架构件16所示。在图5和图6中示出了锯条和燕尾状互锁构件的详细视图。
[0046]在图7中示出了框架构件216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同样以200的系数增加的相似附图标记用来指示框架构件的相似特征。
[0047]如图所示,框架216包括两个大体上相同的框架部分216 (I)、216 (2),其中一个框架部分216(1)、216(2)相对于另一个框架部分216(1)、216 (2)旋转180度。框架部分216 (I)、216 (2)分别包括第一密封构件232,第一密封构件232绕对应的的板12、14的周界的一部分延伸并且具有呈第二或歧管密封构件234形式的一端240。第二或歧管密封构件234从第一密封构件232朝向框架构件216的内部区域延伸或过渡,以形成边界或流体屏障,边界或流体屏障将绕形成于对应的的板12、14中的流体开口之一定位。第一密封构件232沿着板12、14的纵向边缘35之一、端边缘37和相对纵向边缘35的一部分延伸,以在两个框架部分216(1)、216(2)定位成其匹配关系并且定位于板12、14之间时提供绕板12、14的周边的完整密封或边界以形成流体通道构件10。
[0048]在该示例实施例中,并非如上文关于图2至图6所描述具有呈锯条或燕尾形连接部形式的互锁特征的机械连接件,图7所示的实施例包含有台阶状匹配连接部或重叠接头256 (参看在图7中以虚线圈出的区域),其中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216 (1),216 (2)在第一密封构件232的一部分与第二密封构件234之间的过渡区处会合。如图所示,框架部分216(1) ,216(2)分别具有形成第二或歧管密封构件234的第一端240,第一端240止于钝端边缘或自由端241处,当框架部分216(1)、216(2)定位在一起从而形成垂直的对接接头时,钝端边缘或自由端241邻抵于对应框架部分216(1)、216(2)的第一密封构件232的一部分的内边缘或表面。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216(1)、216 (2)也分别在第一密封部分232过渡到第二密封构件234内的位置附近设有沿着第一密封构件232的纵向边缘部分的外表面或边缘形成的凹陷或凹进区域258。凹陷或凹进区域258适于在两个框架部分216(1)、216(2)定位在一起成为其匹配关系从而形成重叠接头时接纳另一框架部分216 (I)、216 (2)的对应的自由端或端部段242,以使得两个框架部分216 (I)、216 (2)围绕流体通道构件10的周界形成大体上齐平或均匀的边缘。虽然自由端242的无限制的端边缘可能并未完全与凹陷区域258的对应的端部邻抵,但发现在自由端242与凹陷区域258之间的总体重叠,以在两个框架部分216(1) ,216(2)之间提供充分的接合。因此,同样,框架部分216 (I)、216 (2)在它们定位成其配合布置时自对准和自固定。
[0049]在图8中示出了框架构件316的另一示例实施例,其中,框架部分316(1)、316(2)被布置成其匹配关系,其中框架部分316 (I)、316 (2)之一的自由端342绕另一匹配的框架部分316(1)、316(2)的角部包裹,从而形成重叠的接头。虽然这种特定布置并未提供围绕框架316的外周界的齐平或均匀的边缘,但带有非均匀边缘的重叠接头可以适合于特定应用。如图所示,第一框架部分316(1)和第二框架部分316(2)分别包括第一密封构件332,第一密封构件332跟随板12、14的纵向边缘35和端边缘37,第一框架部分316(1)和第二框架部分316 (2)具有形成第二密封构件334的第一端340,第一端340止于自由端或钝端边缘341处,自由端或钝端边缘341邻抵于同一框架部分316 (I)、316 (2)的第一密封构件332的对应的端边缘部分37的内边缘或表面。框架部分316(1) ,316(2)的第二端342 —般设有自由或钝端边缘,如上文所描述那样自由或钝端边缘同样地绕匹配的框架部分316 (I)、316(2)的角部包裹。
[0050]图8A示出了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型,其中并非具有带非均匀的外边缘的重叠接头(如在图8中圈出的区域356中所示),与图7所示的台阶状连接部相似的台阶状连接部包含到该重叠接头内,以形成框架构件316的大体上齐平或均匀的外周界边缘。在本实施例中,台阶状连接部包含到框架构件316的端边缘37区域内,而不是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包含到第一密封构件的纵向边缘35部分内。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构件332的端边缘37部分设有凹陷或凹进区域358,凹陷或凹进区域358适于在两个框架部分316 (I)、316(2)定位在一起成其匹配关系时接纳对应的框架部分316(1)、316 (2)的对应的自由端或端部段342。因此,图8A中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型:两个框架部分316(1)、316(2)形成绕板12、14周界的齐平或均匀的边缘。
[0051 ] 各种其它形式的互锁或自对准连接部设想到在如图所示的本公开的范围内,如图9、图9A和图10所示。为了易于参考,现将参考框架构件16和框架部分16(1)、16 (2),但应了解各种其它形式的互锁或自对准连接部可以包含到上文所描述的框架构件16、116、216、316 和框架部分 16 (I)、16 (2)、116 (I)、116 (2)、216 (I)、216 (2)、316 (I)、316 (2)中的任一个内。
[0052]在图9中示出了在匹配的框架部分16(1)、16(2)之间的重叠连接部或接头,其中一个框架部分16(1)的内侧边缘或内边缘设有阳型突出部46,而对应的框架部分16(2)的外边缘设有对应的阴型配合部件或凹部48,以在框架部分16(1)布置成其匹配关系时接纳阳型突出部。应了解这种类型的连接可以包含到图7或图8A所示的台阶连接部256内或者包含到图8所示的重叠连接部356内。图9A示出了图9所示的重叠连接部的变型,其中带有阳型配合部件46和阴型配合部件48的重叠连接部包含到台阶连接部256内,以在第一框架部分16(1)和第二框架部分16(2)定位成其匹配关系时实现绕框架构件16的外部的齐平或均匀边缘。
[0053]图10示出了互锁或自对准连接部的另一形式:一个框架部分16(2)弯曲或箍缩以在框架部分16(2)的外边缘内形成袋状结构47,以接纳对应的框架部分16(1)的对应的弯曲或钩形端部49。为了维持绕框架构件16的周边的齐平或均匀的边缘,在形成了袋状结构47之后继续的框架的部分相对于形成袋状结构47之前的框架的部分以对应于形成框架16材料宽度的距离凹陷或回退。这确保了框架部分16(1)、16 (2)在互锁或机械连接部处的重叠形成绕框架构件16外部的齐平或大体上边缘。同样,这个互锁或自对准连接部可以例如包含到例如台阶状连接部256内或者图7和图8所示的重叠连接部356内。
[0054]虽然框架构件16、116、216、316全都被示出由具有大体上正方形截面的各材料段形成,应了解框架构件16、116、216、316也可以由具有矩形、圆形或椭圆形截面形状的材料段形成。各材料段可以是任何合适形式的材料,诸如能弯曲或形成为所希望构造的线材或杆或条段。尽管并非至关重要的,在使用圆形或椭圆形材料段、诸如这种圆形或椭圆形线材或杆来形成框架构件16、116、216、316的情形下,框架构件可以在组装之前或组装之后优选地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被压平。倘若在框架构件16、116、216、316与板12、14的对应表面之间提供充分接触以实现所希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