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等压加压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476013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的电加热器及测温用热电偶等的触点等,但由于在该气体储存部35中储存有被上述气体冷却流路36冷却到更低温的压媒气体,所以能够防止上述电机零件的烧坏。所以,能够不使设在高压容器2的下部的电机零件烧坏,而在HIP处理后将处理室(热区)内效率良好且在短时间中冷却,在急速冷却工序中也能够将热区内可靠地保持为耐热极限以下的温度。
[0068]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0069]图2表示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HIP装置I。该HIP装置I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HIP装置I同样具备冷却促进部,但该冷却促进部代替上述气体冷却流路36而具备热交换器39。该热交换器39使在其一次侧的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与二次侧的底体11之间进行热交换。
[0070]在该第2实施方式的HIP装置I中,在外壳体底体14与底体11之间,没有设置第I实施方式中具有那样的隔壁47,容许压媒气体穿过外壳体底体14与底体11之间在外壳体4的内外自由地移动。并且,在作为这样容许压媒气体的移动的通路的外壳体底体14与底体11之间设有上述热交换器39。
[0071]热交换器39是能够进行压媒气体的自由的穿过的构造,具有下述构造:将形成在高压容器2的容器壁的内周面下降的第I循环流41的压媒气体通过与底体11之间热交换而冷却,将该冷却后的压媒气体向气体储存部35引导。在该热交换器39的构造中,为了实现上述压媒气体与上述底体11的热交换面积的扩大,优选的是采用具备设在底体11的上表面上的翅片等的多层构造、或具备用于流路面积的扩大的多孔质的翅片等的多孔质构造。
[0072]此外,在热交换器39的上侧,可以设置抑制外壳体底体14的热经由该热交换器39向底体11传递的绝热部件。这样的绝热部件能够抑制因外壳体底体14的热使底体11的温度上升的情况,能够将热媒气体有效率地冷却。
[0073]在图2所示的HIP装置I中,在热区的中央设置有与图1所示的导管28同样的导管28。但是,该导管28也可以与图1的情况同样设在热区的外周侧。
[0074]在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HIP装置I中,能够将与容器主体2的容器壁的内周面热交换后的第I循环流的压媒气体进一步冷却。此外,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不同,不需要在底体11的内部形成使压媒气体流通的气体冷却流路36,由此,更好地维持对于高压容器2的内部的高压的作为耐压部件的底体11的功能,能够实现该底体11的高寿命化。
[0075]S卩,该第2实施方式的HIP装置I的构成冷却促进部的上述热交换器39是与作为耐压部件发挥功能的底体11不同的部件,所以可以由适合于热交换的铜或铝等形成、或具有多层构造、多孔质构造、翅片构造等,由此,能够具有$父尚的冷却促进功能。
[0076]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不变更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能够将各部件的形状、构造、材质、组合等适当变更。特别是,在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中没有明示地公开的事项,例如运转条件或作业条件、各种参数、构成物的尺寸、重量、体积等不脱离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实施的范围,采用只要是通常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就能够容易地设想的值。
[0077]如以上这样,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也包括高压容器的下部、在HIP处理后能够将处理室内的热区效率良好地冷却的热等压加压装置。该热等压加压装置具备:气体不透过性的壳体,上述气体不透过性的壳体具有气体不透过性,以将被处理物包围的方式配设;加热部,上述加热部设在该壳体的内侧,在上述被处理物的周围形成热区,由此能够使用该热区内的压媒气体进行上述被处理物的热等压加压处理;高压容器,上述高压容器将收存上述加热部及上述壳体的空间包围且具有将该空间从下方堵塞的底体;和冷却部,上述冷却部将在上述壳体的外侧从上朝下流动而被冷却的压媒气体向上述热区内引导,由此将该热区冷却。该冷却部包括气体导入部和冷却促进部,上述气体导入部将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以该压媒气体从上述高压容器的下部到上述热区的上部不与上述热区内的压媒气体混杂的方式引导,向上述热区内导入,上述冷却促进部通过使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与上述底体热交换,将该压媒气体冷却。
[0078]根据该HIP装置,通过利用构成高压容器的底体促进压媒气体的冷却,不会使设在高压容器的下部的电机零件烧坏,在HIP处理后能够将处理室(热区)内效率良好地冷却。
[0079]另外,优选的是,上述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和壳体底体,上述壳体主体具有下侧开口,上述壳体底体将该壳体主体的下侧开口封闭;在上述底体与壳体底体之间,以从上述壳体的外侧的空间隔离的状态设有气体储存部,上述气体储存部储存向上述气体导入机构导入的压媒气体;上述冷却促进机构将在与上述底体之间热交换后的压媒气体向上述气体储存部输送。
[0080]上述冷却促进部例如优选的是具有气体冷却流路,上述气体冷却流路形成在上述底体的内部,引导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以使该压媒气体在上述底体的内部环绕。该气体冷却流路能够不使用特别的部件而使上述底体与上述压媒气体热交换。
[0081]或者,也可以是,上述冷却促进部具有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使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与上述底体之间热交换。
[0082]有关本发明的HIP装置优选的是,在上述底体上还具备底体冷却部,上述底体冷却部通过使与上述压媒气体不同的冷媒流通而将上述底体强制冷却。
【主权项】
1.一种热等压加压装置,用来将被处理物热等压加压处理,其特征在于, 具备: 气体不透过性的壳体,上述气体不透过性的壳体具有气体不透过性,以将上述被处理物包围的方式配设; 加热部,上述加热部设在该壳体的内侧,在上述被处理物的周围形成热区,由此能够使用该热区内的压媒气体进行上述被处理物的热等压加压处理; 高压容器,上述高压容器将收存上述加热部及上述壳体的空间包围且具有将该空间从下方堵塞的底体;和 冷却部,上述冷却部将在上述壳体的外侧从上朝下流动而被冷却的压媒气体向上述热区内引导,由此将该热区冷却; 上述冷却部包括气体导入部和冷却促进部,上述气体导入部将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以该压媒气体从上述高压容器的下部到上述热区的上部不与上述热区内的压媒气体混杂的方式引导,向上述热区内导入,上述冷却促进部通过使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与上述底体热交换,将该压媒气体冷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等压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和壳体底体,上述壳体主体具有下侧开口,上述壳体底体将该壳体主体的下侧开口封闭; 在上述底体与上述壳体底体之间,以从上述壳体的外侧的空间隔离的状态设有气体储存部,上述气体储存部储存向上述气体导入机构导入的压媒气体; 上述冷却促进机构将在与上述底体之间热交换后的压媒气体向上述气体储存部输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等压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促进部具有气体冷却流路,上述气体冷却流路形成在上述底体的内部,引导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以使该压媒气体在上述底体的内部环绕。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等压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促进部具有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使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与上述底体之间热交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等压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体上还具备底体冷却部,上述底体冷却部通过使与上述压媒气体不同的冷媒流通而将上述底体强制冷却。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高压容器的下部的温度的同时将HIP处理的热区内效率良好地冷却的HIP装置(1)。该HIP装置(1)具备:气体不透过性的壳体(3、4),将被处理物(W)包围;加热部(7),设在壳体(3、4)的内侧,在被处理物(W)的周围形成热区;高压容器(2);和冷却部,将在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向热区内引导而将该热区冷却。冷却部包括:气体导入部,将在壳体(3、4)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向热区内导入;和冷却促进部(37),通过使在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媒气体与高压容器(2)的底体(11)热交换,将压媒气体冷却。
【IPC分类】F27B17/00, B22F3/15
【公开号】CN105229402
【申请号】CN201480030768
【发明人】中井友充, 渡边克充, 米田慎
【申请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4年5月2日
【公告号】EP3006877A1, US20160039163, WO2014192506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