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控制装置、热源系统以及热源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9694507阅读:来源:国知局
统100的系统结构的一例。这里,热源系统100是指 控制多个热源的系统。
[0038] 热源系统100具备第一热源组10、第一组控制装置11、第二热源组20、第二组控制 装置21以及台数控制装置30。
[0039] 第一热源组10包括多个热源单元12。这里,热源单元12是指具备热源装置和单元 总括基板13的单元。各热源单元12的输入侧与水入口 41连通连接,输出侧与水出口 42连通 连接。各热源单元12的输出侧与第一组控制装置11、台数控制装置30连接。
[0040] 第一组控制装置11在控制热源单元12时,从单元总括基板13接收所需的数据,并 向单元总括基板13发送控制数据。并且,第一组控制装置11进行各热源单元12的起动停止 以及负载的分配。
[0041] 第二热源组20与第一热源组10并联地连接,且包括多个热源单元22。这里,热源单 元22是指具备热源装置与单元总括基板23的单元。各热源单元22的输入侧与水入口 41连通 连接,输出侧与水出口 42连通连接。各热源单元22的输出侧与第二组控制装置21、台数控制 装置30连接。第二组控制装置21在控制热源单元22时,从单元总括基板23接收所需的数据, 并向单元总括基板23发送控制数据。这里,在从单元总括基板23接收的数据中还包括表示 各热源单元12、22的效率系数与负载率的关系的COP信息。
[0042]并且,第一组控制装置11进行各热源单元22的起动停止以及负载的分配。
[0043]台数控制装置30进行第一热源组10以及第二热源组20的起动停止以及负载的分 配。从台数控制装置30看来,第一热源组10以及第二热源组20分别被与大容量的制冷机同 样地处理。
[0044] 图2表示各组控制装置11、21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各组控制装置11、21具有第 一运转范围输出部14、24,该第一运转范围输出部14、24根据作为表示各热源单元12、22的 效率系数与负载率的关系的特性值的COP信息,向台数控制装置30输出与运转中的热源单 元12、22的台数对应的效率系数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载范围来作为第一适当运转范围。
[0045] 各组控制装置11、21具有第二运转范围输出部15、25,该第二运转范围输出部15、 25根据COP信息,向台数控制装置30输出与比运转中的热源单元12、2 2的台数多的规定台数 对应的效率系数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载范围来作为第二适当运转范围。
[0046]台数控制装置30在要求负载超出第一适当运转范围时,增加各热源组10、20的起 动数量。
[0047 ]热源系统100将与连接于各组控制装置11、21的各热源单元12、22中的运转中的台 数对应的最佳负载范围、和与运转中的台数+1后的台数对应的可运转负载范围作为从各组 控制装置11、21向台数控制装置30发送的数据。
[0048] 具体而言,例如,在第一组控制装置11上连接有10台热源单元12,且1台处于运转 状态的情况下,将与一个单元对应的最佳负载范围和与两个单元对应的可运转负载范围设 定为组整体的最佳负载范围和可运转负载范围。
[0049]在与各组控制装置11、21连接的各热源单元12、22中的全部单元停止的情况下,热 源系统100将与一个单元对应的最佳负载范围和可运转负载范围作为从各组控制装置11、 21向台数控制装置30发送的数据。
[0050]当在各热源组10、20中存在处于运转中的单元的情况下,台数控制装置30使用以 下的式(1)~(12)来设定各热源组10、20整体的最佳负载范围、可运转负载范围。
[0051 ]在式(1)~(6)中,将各热源组10、20的最佳负载范围Hi侧设为Loh_gi,将Lo侧设 为Lol_gi,将可运转负载范围Hi侧设为Lh_gi,将Lo侧设为Ll_gi,将运转中单元的可运 转负载范围Hi侧设为Loph_gi,将Lo侧设为Lopl_gi(i = l~20),将各热源单元12、22的最 佳负载范围Hi侧设为Loh_gkui,将Lo侧设为Lol_gkui,将可运转负载范围Hi侧设为Lh_ gkui,将Lo侧设为LI_gkui (k= 1~6,i = 1~20),将运转台数设为m台。

[0064]在式(7)~(12)中,将各热源组10、20的最佳负载范围Hi侧设为Loh_gi,将Lo侧设 为Lol_gi,将可运转负载范围Hi侧设为Lh_gi,将Lo侧设为Ll_gi (i = 1~20),将各热源 单元12、22的最佳负载范围Hi侧设为Loh_gkui,将Lo侧设为Lol_gkui,将可运转负载范围 Hi侧设为Lh_gkui,将Lo侧设为LI_gkui(k= 1~6,i = 1~20),将运转台数设为0台。
[0077] 图3是表示适用于热源系统100的⑶P特性的图。COP特性的信息表示各热源单元 12、22的效率系数与负载率的关系,包含于从单元总括基板23接收的数据中。在图3中,在横 轴示出制冷容量,在纵轴示出COP值。如图3所示,在外部气体温度例如为15°C、25°C、32°C的 情况下,COP特性与制冷容量的增加相应地具有抛物线状的特性。此时,适当运转范围为规 定值以上的负载范围。
[0078] 图4是表示适用于热源系统100的消耗电力量特性的图。在图4中,在横轴示出制冷 容量,在纵轴示出逆变器输入。如图4所示,在外部气体温度例如为15°C、25°C、32°C的情况 下,消耗电力量特性具有与制冷容量的增加相应地正比例地增加的特性。此时,适当运转范 围为规定值以下的负载范围。
[0079]图5是表示对热源系统100的基本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通过 开始进行控制,首先,台数控制装置30判断在各热源组10、20中是否存在处于运转中的热源 单元(S101)。
[0080] 台数控制装置30在各热源组10、20中存在处于运转中的单元的情况下,通过上述 的式(1)~(6)来确定各热源组10、20整体的最佳负载范围、可运转负载范围。
[0081] 台数控制装置30在各热源组10、20中不存在处于运转中的单元的情况下,通过上 述的式(7)~(12)来确定各热源组10、20整体的最佳负载范围、可运转负载范围(S103)。 [0082]图6以及图7表示对热源系统100的具体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6是使第 一热源组10先运转的情况。如图6所示,通过开始进行控制,首先,台数控制装置30开始运 转,发出组运转指令(S111)。组运转指令发送至第一组控制装置11,因此第一组控制装置11 开始运转(S112)。
[0083] 第一组控制装置11将通过式(1)~(6)计算出的最佳负载范围、可运转负载范围向 台数控制装置30发送(S113)。最佳负载范围、可运转负载范围定期地发送至台数控制装置 30 〇
[0084] 此时,第二组控制装置21将通过式(7)~(12)计算出的最佳负载范围、可运转负载 范围向台数控制装置30发送(S114)。最佳负载范围、可运转负载范围定期地发送至台数控 制装置30。
[0085] 台数控制装置30判断要求负载是否大于运转中的最佳负载范围(S115)。第二组控 制装置21在通过台数控制装置30判断为要求负载大于运转中的最佳负载范围的情况下,开 始运转(S116)。
[0086] 之后,第一组控制装置11将通过式(1)~(6)计算出的最佳负载范围、可运转负载 范围向台数控制装置30定期地发送(SI 17)。
[0087] 第二组控制装置21定期地发送通过式(1)~(6)计算出的最佳负载范围、可运转负 载范围(S118)。
[0088] 接下来,台数控制装置30将负载分配向第一组控制装置11、第二组控制装置21发 送。第一组控制装置11判断分配负载是否大于能够通过运转中台数应对的负载范围 (S119)。第一组控制装置11在判断为基于台数控制装置30的分配负载大于能够通过运转中 台数应对的负载范围的情况下,增加热源组中的单元运转台数(S120)。另外,第一组控制装 置11在判断为基于台数控制装置30的分配负载不大于能够通过运转中台数应对的负载范 围的情况下,不变更单元运转台数。
[0089]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