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流空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341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成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1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的后侧板10b、两侧板1c和10d、上顶板1e和下底板1f也可一体成型,形成具有凹腔的半封闭壳体,前侧板1a通过螺钉等固定件与半封闭壳体固定连接成壳体10。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混流空调I可为立柜式空调,其进风口 11可开设在壳体10的下部前侧和/或两侧,出风口 12可开设在壳体10的上部前侧。具体地,进风口 11可开设在前侧板1a的下部和/或两侧板1c和1d的下部。出风口 12可开设在前侧板1a的上部,以便于空气的流通。出风口 12处可设有可转动的活动栅格,便于调节出风角度,满足用户需要。
[0035]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I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2和图3,混流空调I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风机20和换热装置50。风机20用于促使空气从进风口 11朝向出风口 12流动(图3中直线箭头所示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向)。换热装置50具有允许空气通过并与其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间隙。特别地,混流空调I还包括直通通路30,直通通路30配置成连通换热装置50的上游和出风口 12,以允许换热装置50上游的空气直接通过直通通路30流动至出风口 12,并在出风口 12处于经换热装置50换热后的空气进行混合。
[0036]也就是说,直通通路30能够使在风机20驱动下朝向出风口 12流动的部分空气经过换热装置50本身的换热间隙后流向出风口 12,另一部分空气经过直通通路30直接流向出风口 12。经过换热装置50换热后的空气和通过直通通路30的未经换热的空气在出风口 12处混合后送出,从而缓和了混流空调出风口 12的出风温度,提高了混流空调I的舒适度。同时经过换热装置50换热后的空气和通过直通通路30的未经换热的空气由于存在温差而在出风口 12这一混合处产生凝露,防止凝露产生在空调内部对换热装置50的换热效率、风机20或其他部件的性能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混流空调I的使用性能。同时,可通过调节风机20的工作电压,增大风机20的功率,使风机20的送风量增加,从而保证混流空调I的制冷量不变。
[0037]进一步地,由于本实用新型混流空调I中仅仅通过设置允许空气直接通过的直通通路30来缓和空调出风口 12送风温度、提高空调舒适度。即本实用新型的混流空调I以简单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了空调的舒适度,而且未对空调整体结构做很大改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有效降低了空调的成本、减小了空调的体积。
[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换热装置50倾斜地设置于壳体10内,一方面,其可以增大由风机20驱动的空气与换热装置5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其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体积相对较大的换热装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混流空调I的体积。具体地,换热装置50大致为平板状,以进一步增大空气与换热装置5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0039]进一步地,换热装置50的至少一端与壳体10之间留有间隙,以通过该间隙在换热装置50的上游和出风口 12之间形成直通通路3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装置50的下端与壳体10之间留有允许换热装置50上游的空气直接通过的间隙。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换热装置50的上端、左端或右端也可与壳体10之间留有允许换热装置50上游的空气直接通过的间隙。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混流空调I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壳体10内的导风板。导风板的数量可与换热装置50的端部和壳体10之间形成的间隙的数量相同,即每个间隙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导风板。每个导风板均由换热装置50的上游穿过对应的间隙延伸至出风口 12,以在该导风板与壳体10和风机20的风道壁之间形成直通通路30。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导风板均由其对应的间隙延伸至出风口 12,以在该导风板与壳体10的邻近导风板的壳体壁之间形成直通通路30。
[0041]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风板可以为一弯折板,其下端位于换热装置50的上游,其上端延伸至出风口 12,导风板的中间穿过换热装置50与壳体10之间形成的间隙并在该间隙处弯折。该导风板与壳体10和风机20的风道壁之间形成直通通路30,直通通路30的空气入口端限定在风机20的风道壁和导风板的下端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导风板可以为一平板,其下端可邻近换热装置50与壳体10之间形成的间隙,其上端延伸至出风口 12。导风板和壳体10的邻近导风板的壳体壁之间形成直通通路30,直通通路30的空气入口端邻近该间隙。
[004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装置50的下端与壳体10之间留有间隙13,混流空调I可包括一个弯折的导风板60,其由换热装置50的上游穿过间隙13延伸至出风口
12。导风板60的位于间隙13下游的区段可沿竖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导风板60的位于间隙13下游的区段与壳体10的前侧板1a形成的部分直通通路30各处的横截面面积相同。导风板60的位于间隙13上游的区段倾斜延伸,且其与风机20的风道壁形成的部分直通通路30的横截面面积在其内部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渐扩,以缓和直通通路30内的空气流动速度,以便使直通通路30中的未经换热的空气在出风口 12处与经过换热的空气更好地混合。
[0043]进一步地,导风板60具有邻近出风口 12的弯曲区段61,该弯曲区段61由壳体10的内部朝向壳体10的外部延伸,以使通过直通通路30流动至出风口 12的空气和经换热装置50换热后的空气在出风口 12的外侧进行混合。由此,可使来自直通通路30的空气和经换热装置50换热后的空气进行混合时在出风口 12的外侧产生凝露,既便于清理,又可避免凝露顺着壳体10的内表面向下流向风机20或其他部件。
[004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的另一方位示意性剖视图。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直通通路30包括至少一个外凸于壳体10设置的气流旁路,气流旁路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换热装置50的上游和出风口 12,以允许换热装置50上游的空气通过气流旁路直接流向出风口 12。也就是说,直通通路30可为从壳体10上凸出设置的气流旁路,该气流旁路可以与壳体10 —体成型,也可以是插接在壳体10上的独立管道。壳体10上对应于换热装置50上游和出风口 12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通孔,气流旁路的两端可分别插入壳体10上的通孔内,并与通孔周围的壳体10密封接触,以形成连通换热装置50上游和出风口 12的直通通路30。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直通通路30可形成在壳体10的两侧板1c和/或1d上。即至少一个气流旁路凸出设置在壳体10的侧面,从而不影响混流空调I的美观和使用方便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气流旁路还可设置在壳体的其他面上,例如前侧板1a和/或后侧板1b上。
[004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直通通路30可包括两个气流旁路31和32,该两个气流旁路31和32设置在壳体10的两侧,且靠近壳体10的设置有出风口 12的壳体壁。也就是说,两个气流旁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