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室内机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1015575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个纵向侧壁,所述出风框5000D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4000D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一个多板滑接件6000D,用以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4000D及出风框5000D共同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纵向侧壁。
[0092]优选地,所述多板滑接件6000D包括第一部6100D和第二部6200D,所述第一部6100与所述出风框5000D固定连接,并朝所述蜗壳蜗舌组件4000D延伸,所述第一部6100D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二部6200D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4000D活动连接,并朝所述出风框5000D延伸至与所述第一部6100D抵接,所述第一部6100D和第二部6200D朝向所述风道的一侧共同形成所述活动导风面;所述第二部6200D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插合的转轴,用以与所述第一部6100D滑动连接。其中,滑槽可以设置在第一部6100D的顶底两端,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一部6100D的中部。
[0093]优选地,所述第一部6100D呈朝向所述旋转轴线并背离所述风道的方向偏转延伸。相对于第一部6100D朝风道内偏转的其他方案,本实施例中,第一部6100D和与所述第一部6100D连接的第二部6200D都不会侵入至风道内,从而避免了侵入风道而使得风道的通风面积减少。
[0094]优选地,所述蜗壳蜗舌组件4000D包括蜗壳4200D和与所述蜗壳4200D盖合的蜗舌4300D,所述蜗壳4200D形成一个所述纵向侧壁的部分,所述蜗舌4300D形成另一个所述纵向侧壁的部分,所述蜗舌4300D与所述出风框5000D之间连接有所述多板滑接件6000D。本实施例中,蜗壳4200D与所述出风框5000D抵接,从而形成另一纵向侧壁。
[009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蜗壳4200D和蜗舌4300D侧都设有该多板滑接件6000D ;或者设有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其他形式的中间件。
[0096]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以第一实施例为基础,采用出风框5000与蜗壳蜗舌组件4000之间通过柔性中间件连接的方案。
[0097]本方案中,所述立式室内机包括装设于机体固定座之上的壳体2000E,所述壳体2000E形成有进风口 2100E和出风口 2200E,所述出风口 2200E呈纵向延伸的条状,从所述进风口 2100E到出风口 2200E依次设有蒸发器3000E、蜗壳蜗舌组件4000E和出风框5000E ;所述蜗壳蜗舌组件4000E内设有纵向延伸的贯流风轮4100E,所述出风框5000E连接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4000E与所述出风口 2200E之间,所述出风框5000E和蜗壳蜗舌组件4000E形成接通所述进风口 2100E和出风口 2200E的风道;所述蒸发器3000E和蜗壳蜗舌组件4000E与机体固定座1000E的位置固定,所述壳体2000E内还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出风框5000E绕着纵向延伸的一旋转轴线往返转动;所述风道具有与所述贯流风轮4100E的轴线平行的两个纵向侧壁,所述出风框5000E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4000E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一个弹性连接件6000E,用以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4000E及出风框5000E共同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纵向侧壁。
[0098]其中,所述弹性连接件6000E可以是整体为柔性材料制成,从而整个弹性连接件6000E皆可以产生变形;或者是弹性连接件6000E中一部分为柔性材料制成,例如两端是铁、铝或硬塑料等硬质材料,而两端之间连接有硅胶、塑料膜等柔性材料。
[0099]相对于分体设置并通过铰接或滑动连接的中间件,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6000E为一体成型,则在弹性连接件6000E的引风面上不存在接缝问题,从而避免了从接缝处漏风的情况。
[0100]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6000E包括两连接块和连接于所述两连接块之间的柔性段,所述两连接块分别与所述出风框5000E和蜗壳蜗舌组件4000E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段朝向所述风道的一侧形成所述活动导风面,用以在所述出风框5000E移动时变形和复原。
[010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室内机包括装设于机体固定座之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呈纵向延伸的条状,从所述进风口到出风口依次设有蒸发器、蜗壳蜗舌组件和出风框;所述出风框连接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出风框和蜗壳蜗舌组件形成接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两个风道,两个所述风道内分别设有纵向延伸的两个贯流风轮;所述蒸发器和蜗壳蜗舌组件与机体固定座的位置固定,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出风框相对于所述机体固定座转动,且绕着纵向延伸的一旋转轴线往返转动;所述立式室内机还包括用于露出和封闭所述出风口的活动门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装置包括门体和驱动所述门体的在开门位置和关门位置之间移动的门体驱动装置;所述门体位于关门位置时封闭所述出风口,所述门体位于开门位置时露出所述出风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面壳和与所述前面壳活动连接的后面壳,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前面壳上,所述前面壳与所述出风框连接,用以跟随所述出风框移动;所述前面壳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所述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之间留有间隙而在两者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 所述活动门装置包括门体驱动装置,所述门体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前面板和/或第二前面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前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前面板移动和背离所述第二前面板移动,而封闭和露出所述出风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驱动装置包括前面板驱动电机、齿条和滑轨结构;所述滑轨结构包括滑卡配合导轨和导槽,所述导轨和导槽之一形成于所述出风框上,所述导轨和导槽的两者之另一形成于所述第一前面板和/或第二前面板上;所述出风框驱动电机上的主动轮与所述齿条啮合,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前面板和/或第二前面板移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出风框驱动电机、齿条和滑轨结构;所述滑轨结构包括滑卡配合导轨和导槽,所述导轨和导槽之一形成于所述出风框上,所述导轨和导槽的两者之另一形成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上或形成于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固定的一固定件上;所述出风框驱动电机上的主动轮与所述齿条啮合,用以驱动所述出风框移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出风框驱动电机、主动轮和连接杆,所述主动轮位于所述旋转轴线上,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出风框之间;所述出风框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而带动所述出风框转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固设有支撑组件,所述壳体、蜗壳蜗舌组件、出风框、驱动装置和活动门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顶安装板和底安装板,所述顶安装板和底安装板分别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的顶部和底部连接,用以固定所述蜗壳蜗舌组件。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顶安装板和底安装板,所述顶安装板和底安装板与所述出风框的内表面活动连接,用以支撑所述出风框。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安装板和顶安装板的前端面皆与所述出风框的后表面贴合,所述底安装板、顶安装板和出风框的贴合面呈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形成的弧面状。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盘和安装在底盘顶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连接,用以固定所述壳体。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面壳和与所述前面壳活动连接的后面壳;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盘、底安装板和顶安装板,所述后面壳固设于所述底盘的顶侧,所述底安装板和顶安装板与所述后面壳固定连接并在上下方向上呈间隔设置,所述蜗壳蜗舌组件装设于所述底安装板和顶安装板之间。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与所述蜗壳蜗舌组件之间设有风道密封结构,用以在所述出风框相对所述蜗壳蜗舌组件转动时保持所述风道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室内机,立式空调器包括装设于机体固定座之上的壳体,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呈纵向延伸的条状,从进风口到出风口依次设有蒸发器、蜗壳蜗舌组件和出风框;出风框连接于蜗壳蜗舌组件与出风口之间,出风框和蜗壳蜗舌组件形成接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两个风道,两个风道内分别设有纵向延伸的两个贯流风轮;蒸发器和蜗壳蜗舌组件与机体固定座的位置固定,壳体内还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出风框绕着纵向延伸的一旋转轴线往返转动;立式空调器还包括用于露出和封闭出风口的活动门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摆动导风的覆盖面积更大的效果。
【IPC分类】F24F13/10, F24F1/00
【公开号】CN205065921
【申请号】CN201520748564
【发明人】万明, 毛先友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