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131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搭载于例如机动车的制冷循环即车辆空调的蒸发器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作为满足了小型轻型化以及高性能化的车辆空调用蒸发器所用的热交
换器,本申请人先前提出了一种热交换器(日本特开2003-75024号公报),其中包括在相互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的2个集液箱,和在两集液箱之间设置的热交换芯部;在第1集液箱上,在通风方向上并列设有具有制冷剂入口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以及具有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在第2集液箱上,在通风方向上并列设有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使第1中间储液箱部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互相连通;热交换芯部包括由多个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两端部连接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以及第1中间储液箱部的热交换管构成的第1热交换管列;包括由多个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配置、并且两端部连接于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热交换管构成的第2热交换管列;和波故散热片,其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以及两端的热交换管的外侧以分别由两热交换管列的热交换管共有的方式配置,并被钎焊于热交换管。
在日本特开2003-75024号^^艮所记载的热交换器中,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制冷剂入口以及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的制冷剂出口 ,形成于第1集液箱的同一端部,或者在第1集液箱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于在该长度方向上接近的位置。然而,本发明者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在日本特开2003-75024号公报所记载的热交换器中,通常具有充分的热交换性能,但在要求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性能时,存在不能满足该要求的情况。即,在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制冷剂入口以及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的制冷剂出口形成于第1集液箱的同一端部的情况下,或者在第1集液箱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于在该长度方向上接近的位置的情况下,在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流到制冷剂出口时,会有大量的制冷剂流经两热交换管列中的位于制冷剂入口以及制
冷剂出口附近的位置的热交换管、其他的部分的热交换管内的制冷剂流通量减少的情况,所有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通量变得不均匀。其结果,发现通过热交换芯部而来的空气的温度也因位置不同而变得不均匀,不能够充分得到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的进一步的提高效果。
因此,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申请人先前提出了一种热交换器(日本特开2006-170598号公报),该热交换器根据日本特开2003-75024号公报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中将第1集液箱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由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的笫1分流控制壁在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上分隔为2个空间,第1集液箱的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内通过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的第2分流控制壁在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上分隔为2个空间,第2集液箱的第2中间储液箱部通过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的第3分流控制壁在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上分隔为2个空间,笫2集液箱的第1中间储液箱部内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外侧的区间内在第2集液箱的一端部连通。
根据日本特开2006-170598号公才艮所记栽的热交换器,朝向2个热交换管列的所有热交换管的分流都均匀地进行,所有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通量均匀化,热交换性能进一步提高。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6-170598号公报所记载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制冷剂通过第1至笫3分流控制壁的制冷剂通过孔时的流路阻力变大,可能阻碍热交换性能提高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迷问题、能够提高热交换性能的热 交换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下面的技术方案。
(1)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在相互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的2个集液箱、 和配置在两集液箱之间并且两端部分别于两集液箱相连接的多个热交换 管,在第1集液箱上设有在通风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 与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并且在第2集液箱上设有在通风方向上并地列配 置的第1中间储液箱部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与第1 中间储液箱部以及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分别经由热交 换管相连通,其中
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的与热交换管相连通的部分在集液箱的长度方 向上分为多个区间,在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设有使流入制冷剂入口储液箱 部内的制冷剂向各区间分流的分流机构,第1中间储液箱部内以及第2中 间储液箱部内分别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分为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 区间相同数量的区间,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相连通的热交换管 与第1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相连通,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第2中间储 液箱部的各区间彼此相连通。
(2) 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中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 内通过入口储液箱部内分流构件在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上分为2个空间, 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的热交换管侧的第i空间成为与热交换管相连通的
部分,并且该第1空间由入口储液箱部内分隔构件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 分为多个区间,使得制冷剂流入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的与热交换管相反 一侧的第2空间,在入口储液箱部内分流构件上的与热交换管侧的第1空 间的各区间相对应的部分,设有由使流入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的第2空 间的制冷剂向各区间分流的分流口构成的分流机构。
(3) 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中第2集液箱的第2中 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通过第2中间储液箱部内分隔构件在热交换管的长度
6方向上分为2个空间,并且各区间的两个空间互相相连通。
(4) 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中第1集液箱的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内由出口储液箱部内分流构件在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上分为2个空间,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内的热交换管侧的空间成为与热交换管相连通的部分,并且该空间通过出口储液箱部内分隔构件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分为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相同数量的区间,该各区间与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内的与热交换管相反侧的空间相连通。
(5) 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中第1集液箱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区间的数量、笫2集液箱的笫1中间储液箱部的区间的数量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区间的数量为2个,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集液箱的长度方向单侧的区间彼此、以及其另一侧的区间彼此分别经由在集液箱的端部所设置的连通部相连通。
(6) 才艮据上述(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中第2集液箱内通过分隔构件在通风方向上分隔为2个空间,由此形成了第1中间储液箱部和第2中间储液箱部,在分隔构件上形成有使第1中间储液箱部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连通的制冷剂通过孔。
根据上述(1)的热交换器,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的与热交换管相连通的部分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分为多个区间,在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上,
1中间储液箱部内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内分别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分为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相同数量的区间,使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相连通的热交换管与笫1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相连通,使第2集液箱的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彼此相连
通过热交换管流入笫1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内,接着流入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内,通过热交换管流入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内,从制冷剂出口流出。因此,从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流入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的制冷剂流量,通常与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区间流入第1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的制冷剂流量相等。其结果,朝向所有的热交换管的分流均匀 地进行,所有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通量被均匀化,热交换性能进一步提高。
另外,不必如日本特开2006-170598号^^艮所记栽的热交换器那样必需具 有制冷剂通过孔的第1至第3分流控制壁,所以能够降低制冷剂流经热交 换器时的通路阻力,热交换性能提高效果优异。
另外,根据应用上述(l)的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即使在通过蒸发器的 空气的风速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与另 一端侧大为不同的情况下, 也能够降低通过蒸发器后的空气的温度分布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的不 均。即,在通过日本特开2003-75024号公报所记载的蒸发器的风速在集液 箱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大为不同的情况下,在风速大的一侧制 冷剂容易气化,所以^(艮多气相制冷剂流经热交换管从而受到较大的阻力, 与此相反在风速低的 一侧的热交换管内有较多的液相的制冷剂流经,所以 通过了蒸发器的空气的温度也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变得不均。然而,在 应用上述(1)的热交换器的蒸发器的情况下,即使通过蒸发器的空气的风 速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与另 一端侧大为不同,通过制冷剂入口储 液箱部、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的空气的风速, 在各区间的范围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与另 一端侧也不会那样大为不同。因 此,流经各区间的范围的热交换管中的制冷剂流量均匀化,能够降低通过 了蒸发器的空气的温度分布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的不均。
进而,根据应用上述(l)的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即使在通过蒸发器的 空气的风速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的各部分大为不同的情况下,即通过制冷 剂入口储液箱部、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的范 围的空气的风速因区间不同而大为不同的情况下,流经与风速低的部分的 区间相连通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也难以受到流经与风速高的部分的区间 相连通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的影响,在与各区间相连通的热交换管内通 过了蒸发器的空气的温度也在各区间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化。因此,能够降 低通过了蒸发器的空气的温度分布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的不均。
根据上述(2)的热交换器,与上述(1)的热交换器相比,所有热交
8换管的制冷剂流通量进一步均匀化。
才艮据上述(3)的热交换器,与上述(1)的热交换器相比,所有热交 换管的制冷剂流通量进一步均匀化。
根据上述(4)的热交换器,与上述(1)的热交换器相比,所有热交 换管的制冷剂流通量进一 步均匀化。
根据上述(5)的热交换器,通过调整连通部的通路截面面积,能够使 流经第1集液箱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一方的区间、第2集液箱的第1 中间储液箱部的一方的区间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一方的区间的制冷剂 量,与流经第1集液箱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另一方的区间、第2集液 箱的第1中间储液箱部的另一方的区间以及笫2中间储液箱部的另一方的 区间的制冷剂量相等。因此,能够均匀地进行朝向所有的热交换管的分流 而使所有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通量均匀化,热交换性能进一步提高。
根据上述(6)的热交换器,能够缩短制冷剂的流经路径,所以能够降 低通路阻力。


图1是表示蒸发器的实施方式1的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立体图,该蒸 发器应用了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
图2a是省略了 一部分的图1的A-A线剖视图,图2b是省略了 一部分 的图1的B-B线剖4见图。
图3a是表示蒸发器的实施方式2的整体结构的与图2a相当的图,该 蒸发器应用了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
图3b是表示蒸发器的实施方式2的整体结构的与图2b相当的图,该 蒸发器应用了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
图4a是表示蒸发器的实施方式3的整体结构的与图2a相当的图,该 蒸发器应用了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
图4b是表示蒸发器的实施方式3的整体结构的与图2b相当的图,该 蒸发器应用了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图5a是表示蒸发器的实施方式4的整体结构的与图2a相当的图,该 蒸发器应用了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
图5b是表示蒸发器的实施方式4的整体结构的与图2b相当的图,该 蒸发器应用了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
图6是表示第1集液箱的入口储液箱部的变形例的与图2a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面所述的具 体例是将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应用于使用氟系制冷剂的车辆空调的蒸发器 的热交换器。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所谓"铝,,这一术语中,除了纯铝以外还 包括铝合金。
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流经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中的空 气的下游侧(图1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设为前,将与其相反一侧设为后, 将各图的上下、左右设为上下、左右。
另外,在所有图中对相同部分以及相同构件赋予相同符号,省略重复 的说明。
实施方式1
该实施方式表示在图1以及图2中。图1以及图2表示蒸发器的整体 结构。
在图1中,蒸发器1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铝制第1 集液箱2以及铝制第2集液箱3,和设置在两集液箱2、 3之间的热交换芯 部4。
第1集液箱2包括位于前侧(通风方向下游侧)的制冷剂入口储液 箱部5,和位于后侧(通风方向上游侧)并且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 — 体化的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6。在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右端部设有制 冷剂入口 7,在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6的右端部设有制冷剂出口 8。笫2 集液箱3包括位于前侧的笫1中间储液箱部9,和位于后侧并且与第1
10中间储液箱部9 一体化的第2中间储液箱部11。在这里,制冷剂入口储液 箱部5与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6是通过由垂直状的分隔壁12将第1集液箱 2内分隔为前后2个空间而形成的,第1中间储液箱部9与第2中间储液 箱部11是通过由垂直状的分隔壁13将第2集液箱3内分隔为前后2个空 间而形成的。
热交换芯部4是这样构成的在前后方向上并列地配置有多列、在这 里是2列热交换管列15、 16,所述热交换管列15、 16由在左右方向上隔 开间隔地配置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铝制扁平状热交换管14构成, 在各热交换管列15、 16的相邻的热交换管14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以及左 右两端的热交换管14的外侧,分别以跨过前后两热交换管列15、 16的热 交换管14的方式配置有铝制波紋散热片17,并将波紋散热片17钎焊在热 交换管14上,在左右两端的波紋散热片17的外侧,分别配置有铝制端板 18,并将端板18钎焊在波紋散热片17上。
前侧热交换管列15的热交换管14配置在第1集液箱2的制冷剂入口 储液箱部5与第2集液箱3的第1中间储液箱部9之间,其上下两端部连 接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以及第1中间储液箱部9。后侧热交换管列16 的热交换管14配置在第1集液箱2的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6与第2集液箱 3的第2中间储液箱部11之间,其上下两端部连接于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 6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11。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第1集液箱2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通过 水平状的第1分流板19 (入口储液箱部内分流构件)在上下方向(热交换 管14的长度方向)上分为2个空间5a、 5b。另外,制冷剂入口 7与上侧 空间5a相连通。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内的下侧空间5b (热交换管14侧 的空间)成为与热交换管14相连通的部分,下侧空间5b由垂直状的第1 分隔板21 (入口储液箱部内分隔构件)在左右方向(第1集液箱2的长度 方向)上分为多个、在这里为2个区间22、 23。在第1分流板19的存在 于各区间22、 23内的部分的左端部(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设有 由使流入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上侧空间5a内的制冷剂向各区间22、23分流的贯通孔状的分流口 24构成的分流才几构。
第2集液箱3的第1中间储液箱部9内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11内, 分别通过垂直状的第2以及第3分隔板25、 26 (第1中间储液箱部内分隔 构件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内分隔构件)在左右方向(第1集液箱2的长 度方向)上分为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区间22、 23相同数量的区间
27、 28、 29、 31。将笫1中间储液箱部9内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11内的 各区间27、 28、 29、 3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设为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 的下侧空间5b内的各区间22、 2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与制冷剂入口 储液箱部5的下侧空间5b内的各区间22、 23相连通的热交换管14与第1 中间储液箱部9内的各区间27、 28相连通。第1中间储液箱部9以及第2 中间储液箱部11的右侧(集液箱的长度方向单侧)的区间27、 29彼此, 经由在第2集液箱3的右端部所设置的连通部32相连通;第1中间储液箱 部9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11的左侧(集液箱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区间
28、 31,彼此经由在第2集液箱3的左端部所设置的连通部33相连通。 而且,构成前侧热交换管列15的热交换管14被分为与第l集液箱
2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右侧的区间22以及第2集液箱3的第1中间 储液箱部9的右侧的区间27相连通的第1热交换管群15A,和与第1集液 箱2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左侧的区间23以及第2集液箱3的第1 中间储液箱部9的左侧的区间28相连通的第2热交4灸管群15B。另夕卜,构 成后侧热交换管列16的热交换管14被分为由配置在第1热交换管群15A 的热交换管14的后侧的热交换管14构成、并且与第2集液箱3的第2中 间储液箱部11的右侧的区间29相连通的第3热交换管群16A,和由配置 在第2热交换管群15B的热交换管14的后侧的热交换管14构成、并且与 第2集液箱3的笫2中间储液箱部11的左侧的区间31相连通的第4热交 换管群16B。
上述的蒸发器1,与压缩机以及作为制冷剂冷却器的冷凝器一起构成 使用氟系制冷剂的制冷循环,作为车辆空调搭载在车辆、例如机动车上。 而且,通过了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膨胀阀的气液混合的2相制冷剂通过制
12冷剂入口 7 ii^第1集液箱2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上侧空间5a内。 进入了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上侧空间5a内的制冷剂向左方流动,通过 分流口 24it^下侧空间5b的两区间22、 23内。
ii^了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下侧空间5b的两区间22、 23内的制 冷剂,分流而流入前侧热交换管列15的两热交换管群15A、 15B的热交换 管14内。流入了热交换管14内的制冷剂在热交换管14内向下方流动而进 入第2集液箱3的第1中间储液箱部9的两区间27、 28内。进入了第1 中间储液箱部9的右侧的区间27内的制冷剂向右方流动,通过右端部的连 通部32i47v第2中间储液箱部11的右侧的区间29内。另一方面,i^7v了 第1中间储液箱部9的左侧的区间28内的制冷剂向左方流动,通过左端部 的连通部33近^第2中间储液箱部11的左侧的区间31内。
ii/v了第2中间储液箱部11的两区间29、 31内的制冷剂,分流而流 入后侧热交才灸管列16的两热交换管群16A、 16B的热交换管14内。流入 了热交换管14内的制冷剂,在热交换管14内向上方流动而ii^第1集液 箱2的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6内。ii^了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6内的制冷 剂向右方流动,通过制冷剂出口 8流出。
而且,在制冷剂流经前侧热交换管列15的热交换管14内以及后侧热 交换管列16的热交换管14的期间内,与通过热交换芯部4的通风间隙的 空气(参照图1箭头X),制冷剂变为液相流出。
此时,从第2中间储液箱部11的各区间29、 31流入制冷剂出口储液 箱部6的制冷剂流量通常与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各区间22、 23流入 第1中间储液箱部9的各区间27、 28的制冷剂量相等。即,流经构成后侧 热交换管列16的第3热交换管群16A的热交换管14的所有制冷剂流量, 与流经构成前侧热交换管列15的第1热交换管群15A的热交换管14的所 有制冷剂流量相等;流经构成后侧热交换管列16的第4热交换管群16B 的热交换管14的所有制冷剂流量,与流经构成前侧热交换管列15的第2 热交换管群15B的热交换管14的所有制冷剂流量相等。其结果,朝向所 有的热交换管14的分流均匀地进行,所有的热交换管14的制冷剂流通量被均匀化,热交换性能提高。
另外,即使通过蒸发器1的空气的风速在左右方向的一端側与另一端
侧大为不同,通过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第1中间储液箱部9以及第2 中间储液箱部11的各区间22、 23、 27、 28、 29、 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的 空气的风速,在各区间22、 23、 27、 28、 29、 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的一端 侧与另一端侧也不会增大那么多。即,通过前侧热交换管列15的第1热交 换管群15A以及后侧热交换管列16的第3热交换管群16A中的相邻的热 交换管14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的空气的风速、以及通过前侧热交换管列 15的第2热交换管群15B以及后侧热交换管列16的第4热交换管群16B 中的相邻的热交换管14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的空气的风速,在各区间22、 23、 27、 28、 29、 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不会增大那么 多。因此,流经各区间22、 23、 27、 28、 29、 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的热交 换管14的制冷剂流量,即流经构成前侧热交换管列15的第1热交换管群 15A的热交换管14的所有制冷剂流量、流经构成后侧热交换管列16的第 3热交换管群16A的热交换管14的所有制冷剂流量、流经构成前侧热交换 管列15的第2热交换管群15B的热交换管14的所有制冷剂流量以及流经 构成后侧热交换管列16的第4热交换管群16B的热交换管14的所有制冷 剂流量分别^L均匀化,能够降低通过蒸发器1的空气的温度分布在左右方 向上的不均。
进而,即使在通过蒸发器1的空气的风速,通过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 5、第1中间储液箱部9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11的各区间22、 23、 27、
28、 29、 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的空气的风速在每个区间22、 23、 27、 28、
29、 31大为不同的情况下,即、即4吏在通过前侧热交换管列15的第1热 交换管群15A以及后侧热交换管列16的第3热交换管群16A中的相邻的 热交换管14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的空气的风速,与通过前侧热交换管列 15的第2热交换管群15B以及后侧热交换管列16的第4热交换管群16B 中的相邻的热交换管14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的空气的风速大为不同的情 况下,在流经与风速低的部分的区间相连通的热交换管群的热交换管14
14的制冷剂的流动难以受到流经与风速大的部分的区间相连通的热交换管群
的热交换管14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影响,在与各区间22、 23、 27、 28、 29、 31相连通的热交换管群的热交换管14内通过了蒸发器1的空气的温度也 在各区间22、 23、 27、 28、 29、 31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化。因此,降低通过 蒸发器1的空气的温度分布在左右方向上的不均。 实施方式2
该实施方式表示在图3中。图3表示蒸发器的整体结构。
在图3a以及图3b所示的蒸发器40的情况下,第1集液箱2的制冷剂 出口储液箱部6内由水平状的第2分流板41 (出口储液箱部内分流构件) 在上下方向(热交换管14的长度方向)上分为2个空间6a、 6b。另外, 制冷剂出口 8与上侧空间6a内相连通。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6内的下侧空 间6b (热交换管14侧的空间)成为与热交换管14相同的部分,下侧空间 6b由垂直状的第2分隔板42 (出口储液箱部内分隔构件)在左右方向(第 1集液箱2的长度方向)上分为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区间22、 23相 同数量的区间43、 44。另外,在存在于第2分隔板41上的各区间43、 44 内的部分上,形成有4吏各区间43、 44与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6内的上侧空 间6a连通的连通;L 45。
而且,第3热交换管群16A的热交换管14与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6 内的右侧的区间43相连通,第4热交换管群16B的热交换管14与制冷剂 出口储液箱部6内的左侧的区间44相连通。
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蒸发器1相同。
实施方式3
该实施方式表示在图4中。图4表示蒸发器的整体结构。 在图4a以及图4b所示的蒸发器50的情况下,第2集液箱3的第2 中间储液箱部11的各区间29、 31内由水平状的第3分流板51、 52 (第2 中间储液箱部内分流构件)在上下方向(热交换管14的长度方向)上分为 2个空间29a、 29b、 31a、 31b。在第3分流板51、 52上,形成有使各区 间39、 31的上下的空间29a、 29b、 31a、 31b连通的连通孔53。右端部的
15连通部32将笫1中间储液箱部9的右侧的区间27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11 的右侧的区间29的下侧空间29b连通。另外,左端部的连通部33将第1 中间储液箱部9的左侧的区间28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11的左侧的区间31 的下侧空间31b连通。
而且,第3热交换管群16A的热交换管14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11内 的右侧的区间29的上侧空间29a连通,第4热交换管群16B的热交换管 14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11内的左侧的区间31的上侧空间31连通。
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l的蒸发器l相同。
实施方式4
该实施方式表示在图5中。图5表示蒸发器的整体结构。 在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蒸发器60的情况下,在第2集液箱3的两端 部没有设置连通部32、 33。而且,在将第2集液箱3分隔为前后两个空间 而形成第1中间储液箱部9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11的分隔壁13上,在左 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61。因此,流入第l中间储 液箱部9的各区间27、 28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通过孔61而流入第2中 间储液箱部11的各区间29、 31内。
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蒸发器1相同
图6表示实施方式1至4的蒸发器1、 40、 50、 60中的第1集液箱2 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变形例。
在图6中,在第1分i;t^119的存在于各区间22、 23内的部分上,在 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由使流入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上侧空间5a 内的制冷剂向各区间22、 23分流的多个贯通孔状的分流口 24构成的分流 机构。在这里,设置在接近制冷剂入口 7的右侧的区间22的分流口 24的 数量比设置在远离制冷剂入口 7的左侧的区间23的分流口 24的数量少, 由此将^"两区间22、 23内的制冷剂量均匀化。这是因为在设置在右侧 的区间22的分流口 24的数量与设置在左侧的区间23的分流口 24的数量 相同的情况下,从制冷剂入口 7流入了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5的上侧空间 5a内的制冷剂变得容易向接近制冷剂入口 7的部分的分流口 24流动,所以变得容易流入右侧的区间22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2个集液箱、和配置在两集液箱之间并且两端部分别与两集液箱相连接的多个热交换管,在第1集液箱上设有在通风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与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在第2集液箱上设有在通风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的第1中间储液箱部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与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分别经由热交换管相连通,其中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的与热交换管相连通的部分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分为多个区间,在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设有使流入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的制冷剂向各区间分流的分流机构,第1中间储液箱部内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内分别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分为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相同数量的区间,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相连通的热交换管与第1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相连通,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彼此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中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由入口储液箱部内分流构件在热交换管的长度 方向上分为2个空间,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的热交换管侧的第1空间成 为与热交换管相连通的部分,并且该第1空间由入口储液箱部内分隔构件 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分为多个区间,使得制冷剂流入制冷剂入口储液箱 部内的与热交换管相反侧的第2空间,在入口储液箱部内分流构件上的与 热交换管侧的第1空间的各区间相对应的部分,设有由使流入制冷剂入口 储液箱部内的第2空间的制冷剂向各区间分流的分流口构成的分流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记栽的热交换器,其中第2集液箱的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内由第2中间储液箱部内分 隔构件在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上分为2个空间,并且各区间的两个空间相 互相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中第1集液箱的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内由出口储液箱部内分流构件在热 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上分为2个空间,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内的热交换管侧 的空间成为与热交换管相连通的部分,并且该空间由出口储液箱部内分隔 构件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分为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相同数量的区间, 该各区间与制冷剂出口储液箱部内的热交换管相反侧的空间相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中第1集液箱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区间的数量、第2集液箱的第1 中间储液箱部的区间的数量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区间的数量为2个, 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笫2中间储液箱部的集液箱的长度方向单侧的区间 彼此以及其另 一侧的区间彼此分别经由在集液箱的端部所设置的连通部而 相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记栽的热交换器,其中第2集液箱内由分隔构件在通风方向上分隔为2个空间,由此形成了 第1中间储液箱部和笫2中间储液箱部,在分隔构件上形成有使第1中间 储液箱部与第2中间储液箱部连通的制冷剂通过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应用了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包括2个集液箱和配置在两集液箱之间的多个热交换管。通过第1分流板将第1集液箱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分为2个空间。通过第1分隔板将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的热交换管侧的空间分为2个区间。在第1分流板的与各区间相对应的部分设置分流口。将第2集液箱的第1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内分为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区间数量相同的区间。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相连通的热交换管与第1中间储液箱部内的各区间相连通,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彼此相连通。在将该热交换器应用作蒸发器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性能。
文档编号F25B39/02GK101644512SQ20091016031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5日
发明者东山直久 申请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