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管道系统专用双u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2555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源热泵管道系统专用双u弯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用热交换管道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源热泵管道系统
专用双u弯头。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节能的新型技术,引领今后空调技术 行业的发展方向。国际上地源热泵技术的首次采用大约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世纪70、80 年代得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推广应用。我国地源热泵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 后期,最近几年该技术成为国内建筑节能及暖通空调领域热门的研究课题,并开始大量应 用于工程实践。2005年,建设部将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列为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一,是国家近 两年资源节约工作重点之一。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分地上空调机组和地下管道热交换系统二大部分,其中管
道热交换系统主要采用聚乙烯管道。由于该管道系统主要采用深层埋地的方式,需在管道
埋地的最深处连接一个双U弯头,作为管道回路的转折处。目前国内生产的地源热泵管道
普遍采用1只双U弯头加4只电熔套筒电熔承插连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一套双U盘管需分4次连接,分别通过4只电熔套筒对管材和双U弯头进行连
接,效率很低,施工较复杂; 2、每套双U管需采用4只电熔套筒,总体造价高; 3、4只电熔套筒在焊接前,需通过专用设备对4只电熔套筒预先进行并联连接,连 接尺寸难以保证,工序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设有 内凹热熔承口结构的承插式双U弯头,本实用新型使管材和管件的连接不需要另外采用电 熔套筒,能直接连接。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地源热泵管道系统专用双U弯头,包括主
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由热熔对接焊接在一起的上部和下部组成,上部开有四只内凹 的热熔承口结构,下部内有一与四只承口相通的U型空腔。管材和管件的连接不需另外采 用电熔套简,本实用新型使两者直接连接;U型空腔用于存放循环水路中沉积的固态物质, 以免沉积物堵塞管路,影响通水能力。 上述的双U弯头,上部和下部的厚壁处设有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呈流线型,确保 双U弯头各部位壁厚尺寸的均匀性,减少了尺寸收縮和消除应力。 上述的双U弯头,承口的深度为25-30mm,本实用新型的热熔承口深度比普通PE热 熔承插管件承口深度加长约1/3,以提高管材和管件间的连接强度。 上述的双U弯头,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圆台形,整体结构紧凑、集约,并有利于下 井埋设。[0012] 上述的双U弯头,上部的正面上设有管路两两相通的标识,以方便施工人员区分 进水管和出水管。 上述的双U弯头,上部正面的中间处开有圆形通孔,用于连接重物,方便埋地盘管 埋入地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将管材和管件直接连接,连接简便、可靠,效率高,施 工方便;不需要采用电熔套筒,总体造价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半剖图。 图4为图2的B-B向半剖图。 图5为图2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向半剖图。 图8为图6的B-B向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地源热泵管道系统专用双U弯头,主体由上部1和下部2热熔对接焊 接在一起。上部1呈圆柱形,其上开有四只内凹的热熔承口 11结构,所述承口 11的深度为 25-30mm,比普通PE热熔承插管件的承口深度加长约1/3,提高管材和管件间的连接强度; 上部1的正面上设有管路两两相通的标识13,中间处开有圆形通孔14。下部2呈圆台形, 其内有一与四只承口 11相通的U型空腔21,该空腔21用于存放循环水路中沉积的固态物 质。上部和下部的厚壁处设有呈流线型的镂空结构1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 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地源热泵管道系统专用双U弯头,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由热熔对接焊接在一起的上部和下部组成,上部开有四只内凹的热熔承口结构,下部内有一与四只承口相通的U型空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U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和下部的厚壁处设有镂空结 构,该镂空结构呈流线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U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的深度为25-30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U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圆台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U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正面上设有管路两两相通 的标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管道系统专用承插式双U弯头。现有地源热泵管道普遍采用1只双U弯头加4只电熔套筒电熔承插连接,效率很低,总体造价高,连接尺寸难以保证,工序复杂。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由热熔对接焊接在一起的上部和下部组成,上部开有四只内凹的热熔承口结构,下部内有一与四只承口相通的U型空腔。本实用新型使管材和管件直接连接,两者的连接不需另外采用电熔套筒,连接简便、可靠,效率高,施工方便,总体造价低。
文档编号F25B30/06GK201462284SQ20092012005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3日
发明者陈贤朋 申请人: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