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射流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2444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空射流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特别是涉及喷射式制冷的一种结构。
背景技术
早在1910年左右,马利斯 莱兰克提出了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虽然过了近百年, 但该技术发展缓慢,体积大、效率低是制约其在市场推广的主要原因。目前存在的喷射制冷 装置,其原理都是通过锅炉产生工作水蒸汽,通过射流泵在蒸发器内抽真空使得部分液态 水气化吸收另一部分水的热量来获得冷水。被抽吸的气体和水蒸汽在射流泵内混合扩压后 再在冷凝器内冷凝液化,冷凝液化后的水分两路送出,一路作为补给水送往蒸发器,另一路 再送入锅炉加热循环产生工作蒸汽。这种结构存在冷热重叠,故效率难以提高。另外由于 锅炉的存在使得装置体积也较庞大。现有技术蒸汽喷射制冷系统循环图如图3示。近期也曾出现过其它各种真空射流制冷装置,原理大同小异,但方式各有不同,如 “旋转射流喷雾增压式冷水制备方法和冷水机”,利用水压差通过喷射器自身旋转喷头排出 并加压内部蒸汽,理论上看似可行,但对工艺要求太高,水蒸发量和真空度难以平衡,实际 操作起来很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拟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制冷效率高的抽真空射流制 冷装置,而且操作使用维护方便,系统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真空射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液态制冷剂从高压罐底部经流量调节 阀和节流阀后进入低压罐内喷淋雾化器;低压罐上部设置气液分离膜,低压罐的分离膜上 方由管路连接至射流泵引射口,射流泵配置在高压罐上部;低压罐下部由管路经循环泵进 入热交换器,再经单向截止阀和射流泵进入高压罐,高压罐中设置一套盘管式冷却系统。所述制冷剂可以采用盐水。具体过程为一种真空射流制冷装置,系统液态制冷剂从高压罐经流量调节阀和 节流阀后进入低压罐,经节流降压后的液态制冷剂并在低压罐内喷淋雾化,雾化的制冷剂 在低压环境下部分气化吸取另一部分制冷剂的热量,得到低温液态制冷剂。其中气化后气 态制冷剂经气液分离膜过滤后被射流泵引射至高压罐放热冷凝,得到的低温液态制冷剂经 循环泵进入热交换器,制冷剂换热温升后再经单向截止阀和射流泵进入高压冷凝罐冷凝。所述制冷剂可以是盐水或其它多种溶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射流真空制冷循环,该循环系统可采用水及其它多 种溶液作为制冷剂,整个循环系统动力源只需要一个循环泵。系统液态制冷剂从高压罐经 流量调节阀和节流阀后进去低压罐,经节流降压后的液态制冷剂并在低压罐内喷淋雾化, 雾化的制冷剂在低压环境下部分气化吸取另一部分制冷剂的热量,得到低温液态制冷剂。 其中气化后气态制冷剂经气液分离膜过滤后被射流泵引射至高压罐放热冷凝,得到的低温液态制冷剂经循环泵进入热交换器,制冷剂换热温升后再经单向截止阀和射流泵进入高压 冷凝罐冷凝。在高压罐内冷凝热被冷却水带出系统外。经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和液化后的 制冷剂混合再进入低压罐内蒸发,完成循环。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液态制冷剂在射流泵喷嘴中,压力能转变成速度能,使 得压力减小,速度增大,在喷嘴周围形成真空度来引射低压罐内的气体。再经过射流泵的扩 压段增压后进去高压罐内冷凝,冷凝后的液体经过流量调节阀进入低压罐内雾状喷洒,一 部分制冷剂吸热气化,另一部分制冷剂放热得到过冷液态制冷剂,再通过循环泵把得到的 冷液态制冷剂送入换热器,热交换后进入高压罐,同时引射低压罐内气化的气体来维持低 压罐内的真空度。本实用新型的热力循环如图2所示。1-2是液体进入低压罐后部分液体吸收热量 气化,1-6是被吸收热量后得到的冷液体,6-7是冷液体经过循环泵加压后进入热交换器, 7-8是经过热交换器后液态制冷剂温度有所升高,8-3是经过射流泵喷嘴截流降压加速后 的过程,4点是从喷嘴出来的液态制冷剂3和气态制冷剂2的混合点,4-5是气液混合物经 过射流泵扩压段的增压过程,5-1是增压后的混合物的冷凝过程。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及有益效果与常规制冷系统相比,具有以下多项优点(a)与常规喷射制冷系统相比1、使用液体作为工作流体,不需要蒸汽锅炉,使得装置体积更加紧凑。可以应用到 空间体积有限的领域,如船舶空调等。2、本装置是一个封闭式的循环,除了水以外,还可采用其它各种介质作为制冷剂, 可以获取零度以下的温度,适用范围广。3、不存在冷热重叠,效率更高。传统蒸汽喷射制冷装置要先将蒸汽冷凝液化后再 次送入蒸汽锅炉加热,使得冷热重叠,消耗更多的能量。(b)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1、该装置可采用水等零污染的环保介质作为制冷剂。2、系统无大的运动部件,工作更可靠,适用寿命更长,维护更简单。 3、该装置通过流量调节阀可以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真空射流蒸发制冷系统的配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力循环图;图3为现有技术真空射流蒸发制冷系统的配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高压罐,2是流量调节阀,3是节流阀,4是绝热低压罐,5是气液分离膜,6 是循环泵,7是热交换器,8是单向截止阀,9是射流泵,10是盘管式冷却系统,11是蒸发器, 12是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所示,一种真空射流制冷装置,系统液态制冷剂从高压罐1经流量调节阀2和 节流阀3后进入低压罐4,经节流降压后的液态制冷剂并在低压罐4内喷淋雾化,雾化的制冷剂在低压环境下部分气化吸取另一部分制冷剂的热量,得到低温液态制冷剂。其中气化 后气态制冷剂经气液分离膜5过滤后被射流泵9引射至高压罐放热冷凝,得到的低温液态 制冷剂经循环泵6进入热交换器7,制冷剂换热温升后再经单向截止阀8和射流泵9进入高 压冷凝罐1冷凝。所述制冷剂可以是洁净水或其它多种溶液。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水及其它多种溶液作为制冷剂,整个循环系统动力源只需要一 个循环泵。系统液态制冷剂从高压罐1经流量调节阀2和节流阀3后进去低压罐4,经节流 降压后的液态制冷剂并在低压罐4内喷淋雾化,雾化的制冷剂在低压环境下部分气化吸取 另一部分制冷剂的热量,得到低温液态制冷剂。其中气化后气态制冷剂经气液分离膜5过 滤后被射流泵9引射至高压罐放热冷凝,得到的低温液态制冷剂经循环泵6进入热交换器 7,制冷剂换热温升后再经单向截止阀8和射流泵9进入高压冷凝罐1冷凝。在高压罐内冷 凝热被冷却水带出系统外。经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和液化后的制冷剂混合再进入低压罐内 蒸发,完成循环。
权利要求一种真空射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液态制冷剂从高压罐(1)底部经流量调节阀(2)和节流阀(3)后进入低压罐(4)内喷淋雾化器;低压罐(4)上部设置气液分离膜(5),低压罐(4)的分离膜(5)上方由管路连接至射流泵(9)引射口,射流泵(9)配置在高压罐(1)上部;低压罐(4)下部由管路经循环泵(6)进入热交换器(7),再经单向截止阀(8)和射流泵(9)进入高压罐(1),高压罐(10)中设置一套盘管式冷却系统(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射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可以采用无污染的 盐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射式制冷的一种结构。一种真空射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液态制冷剂从高压罐(1)底部经流量调节阀(2)和节流阀(3)后进入低压罐(4)内喷淋雾化器;低压罐(4)上部设置气液分离膜(5),低压罐(4)的分离膜(5)上方由管路连接至射流泵(9)引射口,射流泵(9)配置在高压罐(1)上部;低压罐(4)下部由管路经循环泵(6)进入热交换器(7),再经单向截止阀(8)和射流泵(9)进入高压罐(1),高压罐(10)中设置一套盘管式冷却系统(11)。本装置体积紧凑。除水以外,还可采用其它各种介质作为制冷剂。效率更高。零污染的环保介质作为制冷剂。工作可靠,寿命长,维护简单。可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文档编号F25B41/04GK201569206SQ20092024967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3日
发明者张 林, 谌志新, 谭文先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