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

文档序号:477540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可燃性制冷剂用作制冷剂的大厦用多联空调等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例如涉及在安装填充有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装置而构成了制冷循环之后,在现场(设置场所)更换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部件时的部件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空气调节装置中,存在通过使制冷剂从室外机循环到中继器,并使水等热介质从中继器循环到室内机,从而一边使水等热介质在室内机中循环,一边使热介质的输送动力降低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在以往的大厦用多联空调等制冷循环装置中,有时用燃烧器等加热例如制冷剂配管、设备的配管部分等,并用钎料进行固定(连接)(进行钎焊)。在这样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在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部件破损、不得不更换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不燃性的制冷剂,在将制冷剂刚刚回收到回收罐之后,用燃烧器等加热制冷剂配管等,熔化钎料而卸下、更换。另一方面,也存在规定了在使用了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的部件更换时不点火的作业顺序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WOlO / 049998号公报(第3页、图1等)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 116885号公报(第7页、图1等)

发明内容
例如,在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大厦用多联空调那样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制冷剂在室外机与中继单元之间循环。此外,使水等热介质在中继单元与室内机之间循环。并且,在中继单元中,使制冷剂和水等热介质热交换。因此,防止了制冷剂朝向室内空间的泄漏,但是关于更换构成部件时的安全性,没有特别规定。例如通过与以往的部件更换方法相同的方法更换构成部件时,若制冷剂配管内的制冷剂成为比可燃性界限浓的浓度,则有可能由于燃烧器的火引起可燃性制冷剂点火等,在安全性上存在课题。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表示有构成部件的更换的作业顺序,此外,关于为了防止点火等的配管内的制冷剂的浓度和压力,记载较少。但是,没有记载由于制冷循环内的配管的制冷剂的温度而造成的浓度的不同,此外,即使关于记载的数值,其算出根据也没有明示。因此,算不上是通用的更换方法,而且存在减压到设定压力的时间也未被定义这样的课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获得一种在使用了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更换构成部件时,防止由于燃烧器的火等而引起可燃性制冷剂点火等、安全的制冷循环装置。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是更换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的方法,该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压缩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的压缩机、通过热交换冷凝制冷剂的冷凝器、对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压力调整的节流装置、和通过使减压了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由配管连接上述压缩机、上述冷凝器、上述节流装置和上述蒸发器而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该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冷剂回收步骤,使上述制冷剂经由容器连接装置,流出到制冷剂循环回路外;减压步骤,将减压装置连接于容器连接装置,经由容器连接装置,使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压力降低,直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压力成为设定压力为止,或直到成为设定时间为止;以及部件更换步骤,通过加热从制冷剂循环回路卸下部件,并进行更换,在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部件产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将残留于制冷剂配管内的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的量抑制得较低,并能够不会点火等、安全地从制冷循环装置卸下部件并更换。因为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在制冷循环装置中更换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部件时,对制冷剂循环回路内减压,例如使制冷剂的浓度为小于可燃界限浓度之后,利用燃烧器等进行加热,进行部件的卸下和更换,所以能够在防止对制冷剂的点火等的同时将部件安全地卸下等。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系统构成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系统回路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顺序的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的概略图。基于图1,说明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该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利用具有构成分别使具有可燃性的热源侧制冷剂(以下称为制冷剂)、成为水等制冷剂的热介质循环的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制冷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的设备等的装置,作为各室内机的运转模式而能够自由地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另外,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构件的大小的关系有时与实际不同。此外,关于用后缀区别等的多个同种的设备等,在无需特别区别或确定的情况下也有时省略后缀地记载。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作为热源机的I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和夹设于室外机I与室内机2之间的热介质变换机3。热介质变换机3是由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制冷剂与相对于制冷剂成为负荷(热交换对象)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室外机I和热介质变换机3由导通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由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并且,在室外机I生成的低温能量或高温能量,经由热介质变换机3向室内机2输送。室外机I通常被配置在作为大厦等建筑物9之外的空间(例如屋顶等)的室外空间6,经由热介质变换机3向室内机2供给低温能量或高温能量。室内机2被配置在能够向作为建筑物9的内部的空间(例如居室等)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向成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热介质变换机3被构成为与室外机I和室内机2不同的壳体,能够被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和室内空间7不同的位置。此外,室外机I和室内机2由制冷剂配管4和配管5分别连接,向室内机2传递从室外机I供给的低温能量或高温能量。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外机I和热介质变换机3用2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和各室内机2用2根配管5连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通过用2根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机1、室内机
2和热介质变换机3),施工变得容易。另外,在图1中,例示了热介质变换机3被设置于建筑物9的内部但是作为与室内空间7不同的空间的天花板背面等空间(以下仅称为空间8)的状态。空间8不是密闭的空间,通过设置于建筑物的通气口 14,能够与室外空间6通气。另外,建筑物的通气口 14也可以是任意的结构,在制冷剂漏出到空间8的情况下,只要构成为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能够与室外空间6通气,以防止空间8的制冷剂的浓度过于上升即可。此外,在图1中,例示了室内机2是天花板盒型的情况,但是不限定此,只要是天花板埋入型、天花板吊下式等、直接或通过管道等向室内空间7吹出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任意种类的结构均可。在图1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用可燃性的制冷剂作为在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作为可燃性制冷剂,例如用化学式以C3H2F4所示的四氟丙烯(以CF3CF = CH2所示的HF01234yf、以CF3CH = CHF所示的HF01234ze等)、化学式以CH2F2所示的二氟甲烷(R32)。此外,也可以是包含它们的混合制冷剂,在混合制冷剂的情况下,例如使HF01234yf相对于制冷剂量的比率为80%,使R32相对于制冷剂量的比率为20%等。此外,还可以使用R290(丙烷)等强燃性的制冷剂。因而,例如即使是天花板背面以外,只要是居住空间以外且与室外以任意方式进行通风的空间即可,热介质变换机3也可以设置在任意的地方。例如也能够设置在有电梯等的共用空间且与室外进行通气的空间等。在图1中,例示了室外机I被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室外机I也可以设置于带换气口的机械室等被包围的空间,只要是相对于室外空间6进行通气的地方就能够设置。另外,室外机1、室内机2和热介质变换机3的连接台数并不限定于图1所图示的台数,只要根据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建筑物9决定台数即可。此外,为了即使在制冷剂从热介质变换机3泄漏的情况下也防止制冷剂泄漏到室内空间7,优选在设置热介质变换机3的空间8与室内7之间不进行通气。可是,在空间8与室内7之间,例如即使具有穿通配管的孔等小的通气口,只要将空间8与室内7之间的通气口的通气阻力设定得比空间8与室外空间6之间的通气口的通气阻力大,由于泄漏出的制冷剂向室外被排出,所以也没有问题。此外,如图1所示,连接室外机I和热介质变换机3的制冷剂配管4穿通室外空间6或穿通管筒(pipe shaft)20。管筒是供配管穿通的管道,由于用金属等围绕周围,所以即使是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4泄漏出的情况下,也不会向周围扩散。并且,由于管筒被设置在居住空间以外的非空调对象空间或室外,所以从制冷剂配管4泄漏出的制冷剂从管筒通过非空调对象空间8或直接向室外被排出,不会向室内泄漏。此外,也可以将热介质变换机3设置在管筒内。
图2是表示表示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空气调节装置(以下称为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回路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回路构成图。基于图2说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详细的构成。如图2所示,室外机I和热介质变换机3经由热介质变换机3所具备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此外,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由配管5连接。另外,有关制冷剂配管4在后面详述。[室外机I]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I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蓄积器19由制冷剂配管4串联连接并装载在室外机I中。此外,在室外机I中,设有第I连接配管4a、第2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和止回阀13d。通过设置第I连接配管4a、第2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和止回阀13d,无论室内机2要求的运转如何,都能够使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的制冷剂的流动为恒定方向。压缩机10吸入制冷剂,并将该制冷剂压缩而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例如可以由容量可控制的变频式压缩机等构成。第I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切换制热运转时(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时(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或散热器)而发挥作用。此时,在从送风机(未图示)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使该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蓄积器19设于压缩机10的吸入侧,储存过剩的制冷剂。止回阀13a设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热介质变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允许制冷剂仅向规定的方向(从室外机I向热介质变换机3的方向)流动。止回阀13b设于第I连接配管4a,在制热运转时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流通于热介质变换机3。止回阀13c设于第2连接配管4b,在制热运转时使从热介质变换机3返回来的制冷剂流通于压缩机10的吸入侧。止回阀13d设于热介质变换机3与第I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允许制冷剂仅向规定的方向(从热介质变换机3向室外机I的方向)流动。第I连接配管4a在室外机I内,连接第I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与止回阀13d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止回阀13a与热介质变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第2连接配管4b在室外机I内,连接止回阀13d与热介质变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止回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另外,在图3中,例示了设有第I连接配管4a、第2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和止回阀13d的情况,但是不限定于此,无需一定设置它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室外机I中,安装有用于使制冷剂流出到制冷剂循环回路A外等的取出配管27。还安装有用于控制取出配管27的制冷剂流出等,并利用软管、配管等能够安装制冷剂回收容器(制冷剂回收储气瓶)29A、减压装置(真空泵)29B等的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在这里,也可以不经由取出配管27,将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直接安装在配管上。[室内机2]在室内机2中分别装载有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利用配管5,与热介质变换机3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并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在该图2中,例示了 4台室内机2连接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情况,从纸面下侧作为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而图示。此外,与室内机2a 室内机2d相应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而图示。另外,与图1相同地,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4台。[热介质变换机3]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装载有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2个节流装置16、2个开闭装置17、2个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2个泵21、4个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4个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和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 (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成为作为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并进行热交换,向热介质传递储存在室外机I生成的低温能量或高温能量的制冷剂的负荷侧热交换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设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a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冷却热介质。此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设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b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加热热介质。在这里,设置有2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但是既可以设置I台,也可以设置3台以上。2个节流装置16 (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具有作为减压阀和膨胀阀的功能,将制冷剂减压并使其膨胀。节流装置16a在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16b在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上游侧。2个节流装置16可以由开度能够可变控制的装置,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2个开闭装置17 (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由二通阀等构成,开闭制冷剂配管
4。开闭装置17a设于制冷剂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17b设于连接制冷剂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的配管。2个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 (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由四通阀等构成,根据运转模式切换制冷剂的流动。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在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下游侧。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在全体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下游侧。2个泵21 (泵21a、泵21b)与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相匹配地设置,使在配管5中导通的热介质循环。泵21a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泵21b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2个泵21例如可以由容量可控制的泵等构成。4个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 (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 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由三通阀等构成,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三通中的一通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三通中的一通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三通中的一通连接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该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从纸面下侧作为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而图示。4个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 (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 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由三通阀等构成,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三通中的一通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三通中的一通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三通中的一通连接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作为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而图示。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由能够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控制在配管5中流动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一通连接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一通连接于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作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而图示。此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此外,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设有各种检测装置(2个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4个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4个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和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由这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息(温度信息、压力信息)被送往统一控制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并被利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省略图示的送风机的转速、第I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频率、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等控制。2个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 (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a、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是检测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了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的热介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a设于泵21a的入口侧的配管5。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设于泵21b的入口侧的配管5。4个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 (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a 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d)是设于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之间,检测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了的热介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设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作为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a、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b、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c、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d而图示。4个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 (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a 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d)是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的入口侧或出口侧,检测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的温度或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了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a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b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制冷剂节流装置16a之间。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c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d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制冷剂节流装置16b之间。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压力传感器)36与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d的设置位置相同,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制冷剂节流装置16b之间,检测流过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的制冷剂的压力。此外,省略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基于各种检测装置的检测所涉及的信号和来自遥控器的指示,控制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第I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节流装置16的开度、开闭装置17的开闭、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切换、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 25的开度等,并控制制冷循环装置的运转。在这里,控制装置既可以设于每个单元,也可以设于热介质变换机3等。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由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部分和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部分构成。配管5根据连接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室内机2的台数而被分支(在这里,被分支成配管5a 配管5d这4个分支)。并且,配管5通过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被连接。通过控制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决定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还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并且,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第I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开闭装置17、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流路、制冷剂节流装置16和蓄积器19,而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此外,由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路、泵21、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而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即,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并联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各自,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形成为多个系统。由此,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室外机I和热介质变换机3经由设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连接。由此,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在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制冷剂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接着,说明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的运转模式。该空气调节装置100基于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示,在该室内机2中能够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S卩,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以室内机2的全部进行同一运转,并且能够以室内机2分别进行不同的运转。在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的运转模式中,具有驱动着的所有的室内机2执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驱动着的所有的室内机2执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制冷负荷大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和制热负荷大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配管5]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执行的几个运转模式下,在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的配管5中,流动着水、防冻液等热介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构成部件的更换方法]空气调节装置等制冷循环装置100通常进行如以上那样的动作。在这里,考虑以下的情况,即,例如由于在现场的施工疏忽等,水分、垃圾等进入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此夕卜,由于随着时间流逝而劣化、设计设想外的动作等,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特别是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部件(构成部件)破损、不得不更换的情况。在部件中有例如如压缩机10那样,通过用燃烧器等加热钎料而固定制冷剂配管4和部件的钎焊等方法而连接的部件。在这里,即使不用燃烧器,也可以是通过利用电而提高表面温度从而加热钎料的方法,熔化钎料而固定制冷剂配管4和部件的方法。此外,还可以采用通过钎焊以外的加热而提高表面温度从而固定配管和部件的方法。以往,在更换制冷循环装置100的产生了故障的部件时,也用制冷循环装置100所具备的、用于使制冷剂流出到制冷剂循环回路A外部的取出配管27和连接于取出配管的止回阀、手动开闭阀等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进行更换操作。在以往的方法中,例如将制冷剂回收容器(制冷剂回收储气瓶)29A连接于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形成经由了取出配管27和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的流路,将从制冷齐_环回路A流出的制冷剂回收到制冷剂回收容器(制冷剂回收储气瓶)29A。并且,在来自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制冷剂的回收大致完成之后,卸下制冷剂回收容器(制冷剂回收储气瓶)29A,打开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的阀,向大气开放。之后,通过用燃烧器的火烘烤等操作,加热而使连接制冷剂配管4和部件的钎料熔化,并从制冷剂配管4卸下部件,更换新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内部,填充有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可燃性制冷剂)。可燃性制冷剂有可能点火等。可燃性制冷剂是否点火等,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制冷剂浓度有关。制冷剂浓度越低,点火等的可能性越低,若比界限低,则不会点火等。在这里,将可燃性制冷剂不点火等的界限浓度(kg / m3)称为“LFL”(Lower Flammability Limit)。例如,R32 的“LFL” 是 0.306 (kg / m3)>HF01234yf (四氟丙烯)的 “LFL” 是 0.289 (kg / m3)、R290 (丙烷)的 “LFL” 是 0.038 (kg / m3)。此外,可燃性的各制冷剂具有自我点火温度(Auto Ignition Temperature),具有以下的性质,即,若制冷剂浓度超过“LFL”,在制冷剂气氛中有超过了自我点火温度的温度的物体,则产生点火等。例如,R32是648 (°C)、HF01234yf (四氟丙烯)是405 (°C)、R290(丙烷)是470 (0C)0按照上述的以往的部件更换顺序,由于无法使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制冷剂浓度小于“LFL”,所以在该状态下在用燃烧器等加热之后,卸下部件时,外部空气与配管内的制冷剂互相混合,成为在空气中存在“LFL”以上的浓度的制冷剂的状态,在那里形成具有自我点火温度以上的温度的配管、火焰等的状态,有可能引起制冷剂点火等。因此,在使用着可燃性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需要在使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制冷剂的浓度小于“LFL”之后,用燃烧器等加热制冷剂配管4并更换部件的新的部件更换方法。以下说明该方法。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在使制冷剂流通的部分的内部容积的合计为V (m3)、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制冷剂的平均密度为P (kg / m3)时,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制冷剂的重量ml (kg)由(I)式求出。ml = VX P …(I)制冷剂的密度P (kg / m3)表示单位体积的制冷剂的重量。另一方面,LFL (kg /m3)也是用单位体积的制冷剂的重量表示的制冷剂的浓度,都是相同的单位。即,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制冷剂浓度是LFL (kg / m3)时的体积V (m3)的制冷剂的重量m (kg)由(2)式求出。m = VXLFL …(2)此外,在使制冷剂的分子量为M (g / mol)、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制冷剂浓度是LFL (kg / m3)时的制冷剂的摩尔数为n (mol)时,(3)式成立。n = (mXlOO O) / M...(3)另一方面,在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中,在使气体的压力为P (Pa)、气体的体积为V(m3)、气体的摩尔数为n (mol)、气体常数为R (PaXL / (KXmol))、温度为T (K)时,(4)式所示的气体的状态方程式成立。在这里,气体常数R是8.31447X 103(PaXL / (KXmoD)0PXV = nXRXT …(4)若将(2)式和(3)式代入(4)式,则成为(5)式,使该(5)式变形而成为(6)式。PXV = [ {(VXLFL) X1000} / M] XRXT …(5)P = (LFLXRX1000 / M) XT...(6)通过以上,若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压力比由(6)式表示的压力P低,则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制冷剂浓度为小于“LFL”,因此,制冷剂不会点火等。接着,关于几种制冷剂,计算(6)式。在将R32作为制冷剂的情况下,化学式是CH2F2、“LFL”是0.306 (kg / m3)、分子量M是52 (g / mol)。在将这些值代入(6)式时,成为(7)式那样。P = 48.93XT …(7)因而,在作为制冷剂而使用R32的情况下,在通过钎焊等进行部件更换时,只要将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压力减压到小于由(7)式表示的压力P,即使外部空气与配管内残留的制冷剂混合,制冷剂浓度也不会超过“LFL”,所以制冷剂不会点火等,能够安全地更换部件。在这里,制冷循环装置100运转停止后,成为与周围的空气同等的温度(室温),使该温度为25°C (298.15 (K))。并且,将该温度作为制冷循环装置100内的制冷剂的代表温度T代入(7)式时,压力P成为14587.8 (Pa)。因而,在作为制冷剂而使用R32的情况下,在通过钎焊等进行部件更换时,作为更具体的压力,例如只要将制冷剂循环回路A(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压力减压到小于14587.8 (Pa),制冷剂就不会点火等,能够安全地更换部件。在这里,在大厦用多联空调中,运转中,大多在作为压缩机10的高压侧的冷凝器内的制冷剂的温度约50°C,作为压缩机10的低压侧的蒸发器内的制冷剂的温度约(TC的状态下运转。因此,例如若考虑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运转刚刚被停止之后更换部件,则在进行制冷剂循环回路A(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减压时,只要减压到小于将0°C作为制冷循环装置100内的制冷剂的代表温度T代入(7)式而得到的压力即13364.6 (Pa),就能够更安全地更换部件。在这里,在混合了 R32和可燃性比R32弱的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中,也可以如后述那样,基于各制冷剂成分的“LFL”决定设定压力,但是只要减压到如上述那样的压力,就能
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接着,作为制冷剂,假想使用HF01234yf (四氟丙烯)。在HF01234yf (四氟丙烯)中,化学式是 CF3CF = CH2、“LFL”是 0.289 (kg / m3)、分子量 M 是 114 (g / mol)。将这些值代入(6)式时,成为(8)式那样。P = 21.08XT …(8)因而,在作为制冷剂而使用HF01234yf的情况下,在通过钎焊等进行部件更换时,只要使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压力小于由(7)式表示的压力,制冷剂就不会点火等,能够安全地更换部件。此外,在将T = 298.15 (K) (25 (°C ))代入(8)式时,压力 P 成为 6284.4 (Pa)。在通过钎焊等进行部件更换时,作为更具体的压力,例如只要将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压力减压到小于6284.4 (Pa),由于与上述相同的理由,就能够安全地执行钎焊等,能够安全地更换部件。此外,考虑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运转刚刚被停止之后更换部件,在进行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减压时,只要减压到小于将T =273.15 (K) (O (°C))代入(8)式而得到压力即5757.5 (Pa),就能够更安全地更换部件。此外,在混合了 HF01234yf (四氟丙烯)和可燃性比HF01234yf (四氟丙烯)弱的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中,也可以如后述那样,基于各制冷剂成分的“LFL”决定设定压力,但是只要减压到如上述那样的压力,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接着,假想作为制冷剂而使用R290 (丙烷)。在R290 (丙烷)中,化学式是C3H8、“LFL”是0.038 (kg / m3)、分子量M是44.1 (g / mol)。在将这些值代入(6)式时,成为
(9)式那样。P = 7.17 X T...(9)因而,在作为制冷剂而使用R290的情况下,在通过钎焊等进行部件更换时,只要使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压力小于由(9)式表示的压力,制冷剂就不会点火等,能够安全地更换部件。此外,在(9)式中,在代入T = 298.15 (K) (25 (°C ))时,压力P成为2136.1 (Pa)。在通过钎焊等进行部件更换时,作为更具体的压力,例如只要将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压力减压到小于2136.1 (Pa),由于与上述相同的理由,就能够安全地执行钎焊等,能够安全地更换部件。此外,考虑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运转刚刚被停止之后更换部件,在进行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减压时,只要减压到小于将T = 273.15 (K) (O(°C))代入(9)式而得到的压力即1957.0 (Pa),就能够更安全地更换部件。此外,说明了作为制冷剂而使用R290 (丙烷)的情况,但是在混合了 R290 (丙烷)和可燃性比R290 (丙烷)弱的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中,也可以如后述那样,基于各制冷剂成分的“LFL”决定设定压力,但是只要减压到如上述那样的压力,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接着,在作为制冷剂而使用多种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基于各制冷剂成分的“LFL”,根据比率(比例)决定设定压力是更准确的。例如在2种的情况下,使第一制冷剂成分和第二制冷剂成分的分子量分别为Ml (g / mol)、M2 (g / mol)。此外,使气体常数为R(PaXL / KXmol)、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制冷剂的代表温度为T (K)。并且,在使第一制冷剂成分和第二制冷剂成分的可燃性下限分别为LFLl (kg / m3)、LFL2(kg / m3)的情况下,压力P (Pa)能够由(10)式求出。在这里,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关于各成分的比率,例如以制冷剂整体为100决定各比率(以下相同)。若能够使制冷循环装置100内的压力比由(10)式计算的压力P低,则配管内的制冷剂不会点火等。P = {(LFL1X第一制冷剂成分的比率+ LFL2X第二制冷剂成分的比率)XRX 1000 / (MIX第一制冷剂成分的比率+ M2X第二制冷剂成分的比率)} XT…(10)例如,在使用包含HF01234yf和R32的混合制冷剂的情况下,只要使制冷循环装置100内的压力小于由(11)式求出的压力P,使设定压力小于压力P即可。P = (48.93XR32 的比率 + 21.08XHF01234yf 的比率)XT...(11)此外,在将T = 298.15 (K) (25 (°C ))代入(11)式时,成为(12)式,只要使制冷循环装置100内的压力小于由(12)式求出的压力P,使设定压力小于压力P即可。P = 14587.8XR32 的比率 + 6284.4XHF01234yf 的比率...(12)例如,在R32是20% (= 0.2)、HF01234yf是80% (= 0.8)的情况下,只要使设定压力小于7945.08 (Pa)即可。此外,在将T = 273.15 (K) (O (°C ))代入(11)式时,成为(13)式,只要使制冷循环装置100内的压力小于由(13)式求出的压力P,使设定压力小于压力P,就能够更安全地更换部件。P = 13364.6XR32 的比率 + 5757.5XHF01234yf 的比率...(13)另外,说 明用于将制冷循环装置100 (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减压到小于规定的压力的设定时间。例如使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的内部容积为V (m3)0此外,在例如用真空泵使制冷循环装置100内减压的情况下,在使真空泵的排气速度为S Cm3 /min)时,在微小的时间At (min)的期间被排出的气体的体积由SX Δ t (m3)求出。在使该气体的压力为P (Pa)时,气体的量(压力X体积)成为SXPX At。另一方面,在将At期间减少的压力作为一 ΛΡ (Pa)时,从容器被排出了的气体的量由一 VX ΛΡ求出。因为该两者相等,所以获得(14)式。VX ΔΡ =- SXPX At …(14)在使时刻O (S)的气体的压力为Pl (Pa),解开(14)式的微分方程式时,获得(15)式。P = PlXexp (― SXt / V)...(15)展开(15)式,在使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最终压力(规定的压力)为P2 (Pa)时,减压所需的时间t (min)能够由(16)式求出。t = (V / S)Xloge (PI / P2)= (V / S)X2.303Xlog10 (PI / P2)...(16)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的内部容积V,能够通过制冷循环内的制冷剂重量(kg)除以制冷剂的平均密度P (kg / m3)而求出。例如,简单而言,使制冷剂的平均密度作为液体密度和气体密度的平均为500 (kg / m3),使制冷循环内的制冷剂重量为30 (kg)时,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的内部容积V求出是0.06 (m3)。此外,使泵的排气速度S为0.02 (m3 / min)、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的初始压力Pl为101325 (Pa)(大气压)。
并且,最终压力P2如之前求出那样,在制冷剂是R32的情况下是13364.6(Pa),是HF01234yf的情况下是5757.5 (Pa),是丙烷的情况下是1957.0 (Pa)。在将它们代入(16)式时,在制冷剂是R32的情况下为6分钟5秒,在是HF01234yf的情况下为8分钟36秒,在是丙烷的情况下为11分钟51秒。只要相对于制冷循环装置100进行减压动作在该时间以上,就能够使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制冷剂密度小于“LFL”,能够安全地更换部件。并且,若减压到与制冷剂温度0°C相对应的压力,则能够更安全地更换。因而,只要知道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重量(kg)、真空泵等的减压装置29B的排气速度(m3 / min),就能够预测直到规定的压力为止的减压时间。因此,即使不一边利用压力计等测量压力一边减压,也能够将预测的减压时间作为设定时间,将制冷循环装置100(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减压到安全的压力。这样,只要设定制冷剂的种类、或基于制冷剂的种类的减压目标压力P2、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的合计内部容积V和减压装置(真空泵)29B的排气速度S,就能够计算设定时间。通过使减压装置(真空泵)29B动作设定时间,对制冷循环装置100内减压,能够使制冷循环装置100内小于减压目标压力,所以即使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不设有压力检测装置,也能够安全地更换部件。在这里,关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的合计内部容积V,也可以通过实测等获得。此夕卜,合计内部容积V还可以基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机种名或机种容量、能够推测延长配管长等那样的内部容积的值而算出、推测。此外,若决定了使用的减压装置(真空泵)29B,则通过使减压装置(真空泵)29B的排气速度为既定值,在计算时,能够省略值的输入。另一方面,在假想使用的减压装置(真空泵)29B为多个的情况下,作为既定值若使用假想的减压装置(真空泵)29B中的排气速度最小的减压装置(真空泵)29B的排气速度,则在计算时能够省略值的输入。此外,也可以预先计算这些值与设定时间的关系而记载(作成)线图(曲线图等)、表等,在现场基于该线图等决定该空气调节装置的设定时间。图3是表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部件的更换顺序的流程的图。基于图2和图3,说明部件的更换处理。如图3所示,开始更换处理(ST1)。将制冷剂回收容器(制冷剂回收储气瓶)29A连接于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 (ST2),打开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的阀,确保制冷剂循环回路A与制冷剂回收容器(制冷剂回收储气瓶)29A之间的制冷剂的流路。并且,将制冷循环装置100内的制冷剂回收到制冷剂回收容器(制冷剂回收储气瓶)29A中(ST3)。回收后,关闭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的阀,从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卸下制冷剂回收容器(制冷剂回收储气瓶)29A (ST4)。接着,将减压装置(真空泵)29B连接于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 (ST5),打开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的阀,确保制冷剂循环回路A与减压装置(真空泵)29B之间的制冷剂的流路。并且,使减压装置(真空泵)29B动作,对制冷循环装置100 (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减压(ST6)。一旦制冷循环装置100内的压力成为小于设定压力或经过了设定时间(ST7),在打开着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的阀的状态下,从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卸下减压装置(真空泵)29B,使周围的空气流入制冷循环装置100内(ST8)。此时,制冷剂循环回路A(制冷剂配管4等)中的制冷剂密度为小于“LFL”。
并且,用燃烧器等烘烤制冷循环装置100 (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部件的钎焊连接部,从配管卸下部件(ST9),通过钎焊将更换用的新的部件安装在配管上(ST10),完成处理(STll)0 在这里,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8也可以是通过手动能够开闭的阀。此外,也可以是能够通过按下突起而确保流路这样的止回阀。除此之外,只要是能够开闭制冷循环装置100与外部的装置之间的流路,就可以是任何装置。此外,在这里,以将制冷循环装置100内的制冷剂回收到制冷剂回收容器(制冷剂回收储气瓶)29A中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例如,若是地球温室效应系数小的制冷剂等,则只要充分地进行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外部的换气,也可以以使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周围的制冷剂浓度不上升的方式,每次少量地向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周围排出(吹扫)制冷剂。例如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周围的制冷剂浓度也不上升,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少,所以没有问题。此外,减压装置(真空泵)29B —般使用电动式的真空泵。但是,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内部容积小的情况下,将内部填充有吸附剂的容器安装在容器连接装置28上,并使制冷剂吸附于容器内的吸附材,从而能够对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制冷剂配管4等)内减压。除此之外,只要能够对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 (制冷剂配管4等)内减压,就可以是任何装置。此外,在图3的ST8中,使周围的空气流入制冷循环装置100内,但是也可以以通过关闭容器连接装置28的阀而不使周围的空气进入制冷循环装置100内的方式,移至下一个ST9的处理。在这里,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制热负荷和制冷负荷混合地产生的情况下,通过将与进行着制热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向连接于加热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流路切换,将与进行着制冷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向连接于冷却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流路切换,能够在各室内机2中自由地进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此外,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只要是切换三通阀等的三通流路的装置、组合两个进行开闭阀等的二通流路的开闭的装置等切换流路的装置即可。此外,作为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也可以使用使步进电动机驱动式的混合阀等的三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装置、组合两个使电子式膨胀阀等的二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装置等。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因流路的突然的开闭而造成的水锤。并且,在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是二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是作为具有三通流路的控制阀,与将利用侧热交换器26旁通的旁通管一起设置。此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可以使用能够以步进电动机驱动式控制流过流路的流量的装置,既可以是二通阀也可以是关闭三通阀的一端的装置。此外,作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也可以使用进行开闭阀等的二通流路的开闭的装置,通过反复接通/断开而控制平均的流量。此外,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如四通阀那样地表示,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多个二通流路切换阀或三通流路切换阀,使制冷剂以相同的方式流动。制冷循环装置100作为能够制冷制热混合运转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即使是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节流装置16各I个,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并联连接于它们,只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中的某一运转的结构也发挥同样的效果。此外,当然在仅连接I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I个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的情况下同样的情况也成立,并且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节流装置16,即使设置多个进行相同动作的装置,当然也没有问题。另外,以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被内置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既可以被内置于室内机2,也可以构成为与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独立的个体。作为热介质,例如能够用载冷剂(防冻液)、水、载冷剂和水的混合液、水和防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而,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泄漏到室内空间7,由于使用安全性高的热介质,所以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此外,一般而言,大多情况下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a 26d中安装有送风机,通过送风促进冷凝或蒸发,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 26d,能够使用利用了辐射的辐射式供暖器那样的装置,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能够使用利用水或防冻液使热移动的水冷式的类型的装置,只要是能够散热或吸热的构造的装置,就能够使用任何装置。此外,在这里,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 26d是4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连接几个。此外,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5b是2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不限于此,只要构成为能够对热介质进行冷却或/和加热,也可以设置几个。此外,泵21a、21b不限于各一个,也可以是使多个小容量的泵并联排列。另外,作为制冷循环装置100,不限于在这里说明了的方式的装置,即使在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的直膨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同样的情况也成立,发挥同样的效果。此夕卜,既可以是大厦用的多联空调,也可以是组合式空调(Packaged Air-ConditioningApparatus),还可以是舱室空调(Room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只要是制冷装置、冷藏装置等在内部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可以是任何装置。如上所述,因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部件更换方法在更换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部件时,一边通过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压力、减压装置(真空泵)29B的动作时间等进行管理,一边利用减压装置(真空泵)29B进行排气等,使残留在制冷循环内的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的浓度降低到小于可燃界限浓度后,使用燃烧器等卸下,所以能够不产生点火等地、安全地从制冷循环装置卸下部件并更换。附图标记的说明I热源机(室外机);2、2a、2b、2c、2d室内机;3、3a、3b热介质变换机;4、4a、4b制冷剂配管;5、5a、5b、5c、5d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第
I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四通阀);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a、13b、13c、13d止回阀;14通气口;15a、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6a、16b、16c节流装置;17a、17b开闭装置;18a、18b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9蓄积器;20管筒、21a、21b泵(热介质送出装置);22a、22b、22c、22d第I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23b、23c、23d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5a、25b、25c、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6a、26b、26c、26d利用侧热交换器;27取出配管、28容器连接装置(连接阀);29A制冷剂回收容器(制冷剂回收储气瓶);29B减压装置(真空泵);31a、31b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4、34a、34b、34c、34d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5、35a、35b、35c、35d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6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100空气调节装置;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是更换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的方法,该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压缩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的压缩机、通过热交换冷凝上述制冷剂的冷凝器、对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压力调整的节流装置、和通过使减压了的上述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上述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由配管连接上述压缩机、上述冷凝器、上述节流装置和上述蒸发器而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 该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制冷剂回收步骤,使上述制冷剂经由容器连接装置,流出到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外; 减压步骤,将减压装置连接于上述容器连接装置,经由上述容器连接装置,使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压力降低,直到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压力成为设定压力为止,或直到成为设定时间为止;以及 部件更换步骤,通过加热从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卸下上述部件,并进行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上述制冷剂的种类或基于上述制冷剂的种类的压力、通过测量或推测而得到的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制冷剂流动的部分的合计内部容积以及上述减压装置的排气速度,决定上述设定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先将上述制冷剂的种类或基于上述制冷剂的种类的压力、通过测量或推测而得到的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制冷剂流动的部分的合计内部容积以及上述减压装置的排气速度与上述设定时间的关系做成线 图,决定上述设定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制冷剂的分子量为M (g / mol)、气体常数为R (PaXL / KXmol)、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制冷剂的代表温度为T (K)、制冷剂的可燃性下限为LFL (kg / m3)的情况下,使上述设定压力为小于由LFLX1000XRXT / M (Pa)表示的值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制冷剂是R32或混合了 R32和可燃性比R32弱的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且使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制冷剂的代表温度为T (K)的情况下,使上述设定压力为小于由48.93XT (Pa)表示的值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设定压力小于13364.6 (Pa)。
7.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制冷剂是HF01234yf或混合了 HF01234yf和可燃性比HF01234yf弱的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且使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制冷剂的代表温度为T (K)的情况下,使上述设定压力为小于由21.08XT (Pa)表示的值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 4、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设定压力小于5757.5 (Pa)。
9.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制冷剂是R290或混合了 R290和可燃性比R290弱的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且使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制冷剂的代表温度为T (K)的情况下,使上述设定压力为小于由.7.17XT (Pa)表示的值的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 4、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设定压力小于1957.0 (Pa)。
11.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制冷剂是至少包含第一制冷剂成分和第二制冷剂成分这2种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且使第一制冷剂成分和第二制冷剂成分的分子量分别为Ml (g / mol)和M2 (g / mol)、气体常数为R (PaXL / KXmol)、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制冷剂的代表温度为T (K)、第一制冷剂成分和第二制冷剂成分的可燃性下限分别为LFLl (kg / m3)和LFL2 (kg / m3)的情况下,使上述设定压力为小于由(LFL1 X第一制冷剂成分的比率+LFL2X第二制冷剂成分的比率)X1000XRXT / (MIX第一制冷剂成分的比率+ M2X第二制冷剂成分的比率)(Pa)表示的值的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 3、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制冷剂是包含HF01234yf和R32的混合制冷剂,且使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制冷剂的代表温度为T (K)的情况下,使上述设定压力为小于由(48.93XR32的比率+21.08XHF01234yf的比率)XT (Pa)表示的值的压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 3、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压力小于由13364.6XR32的比率+ 5757.5XHF01234yf的比率(Pa)表示的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在使用了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更换构成部件时,防止因燃烧器的火等可燃性制冷剂点火等,获得安全的制冷循环装置。是在构成供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循环回路,还具备用于进行使制冷剂流出到制冷剂循环回路外的控制的容器连接装置(28)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更换部件时的部件更换方法,具有经由容器连接装置(28),使制冷剂流出到制冷剂循环回路外的制冷剂回收步骤、将减压装置(29B)与容器连接装置连接,使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压力降低,直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的压力成为设定压力为止或直到成为设定时间为止的减压步骤、和通过加热从制冷剂循环回路卸下部件并进行更换的部件更换步骤。
文档编号F25B45/00GK103221764SQ20108007023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山下浩司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