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180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蒸发器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的蒸发器,具有:一具有流入开口和流出开口的、可被制冷剂流经的管,其中,该管具有U形的回转,该U形的回转具有由相互平行并且直线延伸的管段形成的管腿,并且其中,该管被支承在一些薄片的贯通开口中。根据冷却原理,冷藏器具和冷冻器具常常包括用于膨胀冷却介质和冷却冷藏室的蒸发器。这种蒸发器倾向于结冰。在无霜器具中,在蒸发器的倾向于结冰的区域上的本地能量供给引起除霜,而不同时使整个冷藏室达到除霜温度。相应的除霜装置由DE 11 2004
002258 T5已知,在该除霜装置中一除霜加热器被安装到蒸发器的筋的贯通孔中。DE 3145 445示出另一种除霜加热装置,该除霜加热装置与热交换筋处于接触中。已知解决方案的缺点首先是加热装置在蒸发器上的安装,因为这里在已知解决方案中存在某一间距。蒸发器也应该能够在制造过程中被简单和成本低廉地制造并且加热装置应该在维修情况下能够被容易地取下。用于开始所述类型的制冷器具的蒸发器中,该任务在由此解决,S卩,一除霜加热器沿着直线管段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该除霜加热器在薄片的贯通开孔中被导引和支承。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冷器具的蒸发器,具有一带有流入开口和流出开口的、可被冷却介质流经的管。在此,该管具有U形的回转,该U形的回转具有由相互平行并且直线延伸的管段形成的管腿。该管支承在一些垂直于所述直线管段指向的薄片的贯通开口中并且一除霜加热装置沿着直线管段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该除霜加热器在薄片的贯通开孔中被导引和支承。由此,使得加热装置直接靠近该管并且这两个部件都通过一导向装置即贯通开口保持,这显著降低支承的机械耗费。与具有空间上分开的加热装置的实施方案相比,也可以通过这种结构省去分开的导热板。进一步地,该除霜加热装置能够在所述回转的侧面中的一个上从蒸发器取下和/或装上。因此,除霜加热装置可以在生产过程中简单地装配并且也能够为了维修的目的被容易地拆下。除霜加热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一个U形的回转,该U形的回转对应于管的一 U形的回转并且该除霜加热装置在管的第一径向方向上沿管的一个管腿延伸并且在管的第二径向方向上沿管的另一个管腿延伸。在此,第二径向方向与第一径向方向有至少90度的差另IJ。通过这种结构(以后还会详细描述)能够实现贯通开口的一种轮廓,即使当除霜加热装置未被导入时(这例如可能在制造过程期间出现),该轮廓也将该管保持在其确定的应有位置中。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二径向方向与第一径向方向有180度的差别。因为管加热装置的区段分别这样位于冷却管的相对置的侧上,管在贯通开口中的导引被改进。此外,在除霜加热装置位于管的上方或者下方的情况下,露水可以比当它大致位于管的附近(在水平方向上)时更好地流出。除霜加热装置尤其回曲式地具有多个U形的回转,这些U形的回转对应于管的U形的回转,并且除霜加热装置在管的不同径向方向上沿直线的管腿延伸并且这些径向方向在管的分别相邻的管腿中是不同的。由此,管在贯通开口中的导引则总地通过回转的多个周期而改进。进一步地,除霜加热装置为电阻加热装置,因为这种电阻加热装置可以以小的成本并且节约位置地制造和装入。 除霜加热装置优选回曲地具有多个U形曲折部,这些U形曲折部都处于一个平面中。这不排除另外的曲折部在必要时不处于这个平面中。以这种方式,除霜加热装置为扁平的组件,该组件在制造过程中可良好地堆叠。因为除霜加热装置不具有特别大的弯曲刚度,它不具有过分复杂的形状是有利的。进一步地,按照冷却介质流与流入开口相邻的直线管段设置有除霜加热装置,并且按照冷却介质流与流出开口相邻的直线管段不设置有除霜加热装置。因为已证实,正好在输入侧的管段尤其发生结冰,在这些管段上安装相应的加热装置是足够的。相应的冷藏器具和/或冷冻器具包括一蒸发器和一用于激活除霜加热装置并且由此对蒸发器除冰的控制装置或者调节装置。即,提供一种无霜冷藏器具并且不必为了除冰而将整个器具加热到大于0度的温度。制造无霜蒸发器的方法具有一制造蒸发器体的加工流程,该蒸发器体的管具有一些回转和相互平行延伸的管段,并且该管通过薄片在其形状方面被保持并且被导引,并且在接下来的一个装配步骤中,具有回转和相互平行延伸的段的除霜加热装置通过沿直线管段的方向的导入运动装入到蒸发器体中。因为管加热装置是电组件,必须被小心地处理并且为了避免在该管加热装置上的损坏在接下来的加工步骤中才将该管加热装置与蒸发器体连接。下面借助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内容及其改进方案。附图示出:

图1具有除霜加热装置的蒸发器的球视图,图2被导入到蒸发器体中之前的除霜加热装置,图3在装配时导入运动的中间位置,图4薄片的俯视图和图5到图7除霜加热装置相对于蒸发器管的位置的替代实施方案。图1示出一种蒸发器,该蒸发器例如在压缩机制冷机中被使用。在这种冷却原理中,由压缩机压缩制冷剂,由此加热制冷剂。这些热通过冷凝器释放到环境中。随后,(液体的)制冷剂为了降低压力通过节流器引导并且以这种方式卸压。在此,制冷剂蒸发并且产生蒸发冷,该蒸发冷通过蒸发器释放到环境介质中。该环境介质通常为待冷却的空间中的空气,这些空气或者根据对流原理或者借助通风机被导弓I通过蒸发器。最后,制冷剂又输送向压缩机,由此完成冷却剂回路。根据图1,环境介质的流动以箭头K表示。当前,蒸发器被实施为管式蒸发器。在这里,使用具有流入开口 5和流出开口 7的管。该管2具有多个曲折部或者U形回转。在此,每个U形回转包括两个管腿10和10’,这些管腿被实施为直线的并且相互平行的管段,回转元件12位于它们的基部上。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该回转元件可以通过管的弯曲来构成。替代地,也可以将分开的、半圆形地弯曲的元件与管腿10和10’连接并且尤其钎焊。因为管腿的两端都相应地U形地回转,作为结果就产生一种相互平行并排的管腿层的形式。在此,这些管腿不处于一个平面中,而是每个第二管腿向上-即根据图2在Z方向上错位一个相当于几乎两倍管直径的量。S卩,两个这种层这样相互叠置,使得流出开口 7和流入开口 5相邻。
在回转12的区域中,设置有带贯通开口 25和30的薄片20。在装配蒸发器I时,已经相应地弯曲的管2通过在y方向上的运动向薄片移动。薄片在蒸发器的装入中的任务是将弯曲管2保持在其应有位置中并且给予蒸发器抵抗冲击或者振动的机械稳定性。此外,薄片直接与管处于接触中,从而良好的热交换是可能的并且薄片的已冷却的表面就这样用于冷却待冷却的空气。原理上,出于牢固度的原因在回转的两个区域中各具有一个薄片就够了。但是由于改进热传递的原因,在前方的端部上(见图3)使用五个平行地具有小间距地放置的薄片20。两端的薄片分别结构相同。此外,在左侧上、即在气流进入的区域中存在多个另外的薄片15,这些薄片通过两个U形回转来冷却,并且,一方面改进从待冷却的空气到蒸发器体的热传递并且此外也用于降低通流速度。在根据图4的薄片20中使用上部的贯通开口 25,这些贯通开口的大小这样确定,使得管的U形回转能够穿过它们插接。下部的贯通开口 30也包括用于穿插U形回转的区域,但在不同的方向上扩宽,从而除霜加热装置能够附加地通过这些贯通开口 30被导入。因此,如由图3所示出的,除霜加热装置50的区域54 (在Z方向上)处于所对应的管段10的上方,而除霜加热装置50的区域54’处于管段10’的下方。贯通开口 25和30分别环绕地封闭。通过将除霜加热装置和相应的管段10和10’引入到薄片20的相同贯通开口 30中,使得除霜加热装置直接贴靠在相应的管段上,这产生最好的除霜效果。图5到图7示出不同的变型方案,在这些变型方案中除霜加热装置可以贴靠在管的相应U形回转上。这些图是从看向蒸发器体中的y方向视角示出的,其中,两个较大的圆段代表管而小的相互连接的圆是除霜加热装置的截面。图6代表根据主实施例的安装情况并且在此旋转大约30度,并且在这里除霜加热装置以不同方向贴靠在直线延伸的管段10和10 ’上。替代地,贯通开口的一个变型方案可以是矩形的,从而根据图5,管加热装置贴靠在管的相同的侧上。图6的实施方案在制造过程中是有利的,在该制造过程中,首先将管与薄片插接在一起,并且随后例如在浸池中相互钎焊。从薄片20的贯通开口 30的几何形状可以看出,通过其形状,管的U形回转在X方向和Z方向上被良好地导引。在图5的实施方案中,除霜加热装置虽然也理想地贴靠在管上,但除霜加热装置可以在钎焊之后才被装入。这就意味着,在图5的实施方案中,管在钎焊的时间点时在Z方向上具有一定间隙,从而在制造过程中不能够无问题地确保将该管保持在它的应有位置上。即使没有进行从薄片到管的连接、如钎焊,图6和图7的构想也是有利的,因为管在X方向或者Z方向上的振动通过薄片吸收而不是由除霜加热装置吸收,该除霜加热装置在必要时具有易损坏的塑料外壳。根据图7示出除霜加热装置的另一个替代实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薄片具有长形的贯通开口,这些贯通开口与管回转的外尺寸相匹配,在右侧具有扩大部用于管式加热装置的一部分。因此弯曲的管在制造过程期间和在将管加热装置引入到其位置中之前也在X方向和Z方向上被良好地导引。参考标记列表I蒸发器2 管5流入开口
7流出开口10,10’流入开口侧的直线管段12 回转16,16’流出开口侧的直线管段20 薄片25上部的贯通开口30 (下部的)贯通开口50除霜加热装置54,54’ 直线段56 回转。
权利要求
1.用于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的蒸发器(1),具有:一具有流入开口(5)和流出开口(7)的、能够被制冷剂流经的管,其中,该管具有一些U形的回转,这些U形的回转具有由相互平行并且直线延伸的管段(10,10M6, 16’)形成的管腿,并且其中,该管被支承在一些薄片(20)的贯通开口(30)中,其特征在于,一除霜加热装置(50)沿着所述直线管段(10,1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该除霜加热器(50)在所述薄片(20)的贯通开孔(30)中被导引和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蒸发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加热装置(50)能够在所述回转(12 )的侧中的一个上从所述蒸发器(I)取出和/或装上。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蒸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加热装置(50)具有至少一个U形的回转(52),该U形的回转对应于所述管的一 U形的回转并且该除霜加热装置(50)在管的第一径向方向上沿该管的一个管腿(10)延伸并且在管的第二径向方向上沿管的另一个管腿(10’)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径向方向有至少90度的差另1J。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径向方向有180度的差别。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蒸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加热装置回曲式地具有多个U形的回转(52),这些U形的回转对应于所述管的U形的回转,并且该除霜加热装置在该管的不同径向方向上沿直线的管腿延伸并且在该管的分别相邻的管腿中这些径向方向是不同的。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蒸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加热装置(50)为电阻加热装置。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蒸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加热装置回曲地具有多个U形的曲折部,这些U形的曲折部都处于一个平面中。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蒸发器(1),其特征在于,按照冷却介质流与所述流入开口(5)相邻的直线管段(10,10’)设置有所述除霜加热装置(50),按照冷却介质流与所述流出开口( 7)相邻的直线管段(16,16’)不设置有所述除霜加热装置。
9.冷藏器具和/或冷冻器具,具有一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的蒸发器(I)和一用于激活所述除霜加热装置并且由此对所述蒸发器除冰的控制装置或者调节装置。
10.用于制造无霜蒸发器(I)的方法,具有制造蒸发器体的加工流程,该蒸发器体的管(2)具有一些回转和相互平行延伸的管段(10,10’),并且该管通过一些薄片(20)保持其形状并且被引导,其特征在于,在以下的一个装配步骤中,具有所述回转(56)和相互平行延伸的区段(54,54’)的除霜加热装置(50)通过沿直线的管段(10,10’)的方向的导入运动装入到所述蒸发器体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冷器具的蒸发器(1),具有一具有流入开口(5)和流出开口(7)的、可被冷却介质流经的管,其中,该管具有一些U形的回转,这些U形的回转具有由相互平行并且直线延伸的管段(10,10’,16,16’)形成的管腿,并且其中,该管被支承在一些垂直于所述直线管段(10,10’)定向的薄片(20)的贯通开口(30)中。一除霜加热装置(50)沿着直线管段(10,1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该除霜加热器(50)在所述薄片(20)的贯通开孔(30)中被导引和支承。
文档编号F25B39/02GK103201570SQ20118005377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R·普拉德尔, D·拉齐沃莱克, B·赛特 申请人: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