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显示控制组件及冷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589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显示控制组件及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各种家用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开始出现,冰箱、冰柜等冷藏冷冻装置也更加智能化和多样化,过去的带有简单的显示结构的冷藏冷冻装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冷藏冷冻装置上设有具备触摸显示功能的显示控制组件,该显示控制组件通过一基板或一盖板支撑固定。然而,在将显示控制组件安装至冷藏冷冻装置的过程中或用户轻微按压显示控制组件的触摸显示屏时,触摸显示屏上会出现水波纹,久而久之会导致触摸显示屏的部分触摸区域功能失效,造成触摸显示屏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受力均匀且寿命长的显示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保证显示控制组件的触摸显示屏的安装稳定性,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又一个目的是提高显示控制组件的散热效率,保证其工作性能。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显示控制组件,包括由前向后依次排列的基板、触摸显示屏和屏罩,其中,所述触摸显示屏夹持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屏罩之间;所述基板具有用于暴露所述触摸显示屏的基板开口,且所述触摸显示屏的触摸表面从所述基板开口暴露出;且所述触摸显示屏与所述屏罩之间在邻近所述触摸显示屏的至少部分周缘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以使施加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的作用力得到缓冲且分布均匀。可选地,所述屏罩的前向表面具有与相应的所述弹性缓冲件形状相配的限位凹槽,所述弹性缓冲件限定在所述限位凹槽中。可选地,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缓冲件分别邻近所述触摸显示屏后向表面的下边缘部和两个侧边缘部。可选地,每个所述弹性缓冲件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均为范围在3mm~5mm之间的任一长度值。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弹性缓冲件设置在位于所述触摸显示屏后向表面的周缘部的方环形区域内,所述方环形区域的外部边沿与所述触摸显示屏的边沿重合,所述方环形区域的内部边沿距其外部边沿的垂直距离为范围在10mm~20mm之间的任一长度值。可选地,每个所述弹性缓冲件均为由弹性多孔材料制成的矩形条块状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储物空间;以及门体,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箱体,以打开和/或关闭至少部分所述储物空间;其中所述门体具有以上任一所述的显示控制组件。可选地,所述门体还包括用于构成所述门体前部的面板、用于构成所述门体后部的门衬以及设置于所述面板和所述门衬之间的后盖;且所述后盖与所述面板之间限定有一容纳腔,所述显示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可选地,所述门体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插塞在所述后盖与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屏罩之间的间隙内,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所述显示控制组件进行限位。可选地,所述面板具有用于暴露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触摸显示屏的面板开口,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基板具有用于暴露所述触摸显示屏的基板开口,所述基板开口的周缘部具有朝前凸出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的外表面抵靠于所述面板开口的边缘。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控制组件包括由前向后依次排列的基板、触摸显示屏和屏罩,且触摸显示屏与屏罩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因此,可通过弹性缓冲件使触摸显示屏与屏罩之间实现软接触,以缓冲施加在触摸显示屏上的作用力,使整个触摸显示屏受力更加均匀,从而避免了触摸显示屏上局部受力过大而出现水波纹或损坏,进而延长了触摸显示屏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由于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设置在邻近触摸显示屏的至少部分周缘部,因此,可将触摸显示屏受到的作用力转移至其不易产生水波纹的周缘部,进一步避免了触摸显示屏上出现水波纹或损坏触摸显示屏,从而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由于弹性缓冲件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设置在3mm~5mm之间,因此,在触摸显示屏受到触碰或挤压作用时,可通过弹性缓冲件的形变产生足够的缓冲空间有效地缓冲触摸显示屏受到的外力作用,同时弹性缓冲件的形变又不至于太大,能够避免触摸显示屏产生松动,保证其安装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由于触摸显示屏与屏罩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设置在邻近触摸显示屏的至少部分周缘部,因此,可使触摸显示屏与屏罩间隔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触摸显示屏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将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提高了显示控制组件的散热效率,保证了其工作性能。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显示控制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组件的屏罩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组件隐去其屏罩之后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基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的示意性分解图;图8是沿图6中的剖切线D-D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9是图8中部分A处的示意性放大图;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后盖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1是图10中部分B处的示意性放大图;图12是沿图6中的剖切线E-E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3是沿图6中的剖切线F-F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4是图13中部分G处的示意性放大图;图15是图7中部分C处的示意性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显示控制组件,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显示控制组件10包括由前向后依次排列的基板110、触摸显示屏120和屏罩130。触摸显示屏120用于显示信息及接收触摸操作,基板110和屏罩130共同组成了用于固定触摸显示屏120的安装板架,具体地,触摸显示屏120夹持在基板110和屏罩130之间。基板110具有用于暴露触摸显示屏120的基板开口111,且触摸显示屏120的触摸表面从基板开口111暴露出,以便显示信息和接收触摸操作。触摸显示屏120与屏罩130之间在邻近触摸显示屏120的至少部分周缘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140,以使施加在触摸显示屏120上的作用力得到缓冲且分布均匀。由此,可通过弹性缓冲件140使触摸显示屏120与屏罩130之间实现软接触,以缓冲施加在触摸显示屏120上的作用力,使整个触摸显示屏120受力更加均匀,从而避免了触摸显示屏120上局部受力过大而出现水波纹或损坏,进而延长了触摸显示屏12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由于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140设置在邻近触摸显示屏120的至少部分周缘部,因此,可将触摸显示屏120受到的作用力转移至其不易产生水波纹的周缘部,进一步避免了触摸显示屏120上出现水波纹或损坏触摸显示屏120,从而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由于触摸显示屏120与屏罩130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140设置在邻近触摸显示屏120的至少部分周缘部,因此,可使触摸显示屏120与屏罩130间隔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触摸显示屏120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将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提高了显示控制组件10的散热效率,保证了其工作性能。具体地,每个弹性缓冲件140可均为由弹性多孔材料制成的矩形条块状构件,例如弹性缓冲件140可以为泡棉、海绵等。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组件的屏罩的示意性结构图,屏罩130的前向表面具有与相应的弹性缓冲件140形状相配的限位凹槽131,弹性缓冲件140限定在限位凹槽131中,从而通过限位凹槽131对弹性缓冲件140进行定位,避免其产生移位或倾斜。具体地,屏罩130上的限位凹槽131的个数与弹性缓冲件140的个数相同,每个限位凹槽131的形状尺寸与其相对应的弹性缓冲件140的形状尺寸相匹配。限位凹槽131可由设置于屏罩130前向表面的封闭凸肋围合而成,限位凹槽131的深度小于弹性缓冲件140的厚度,以允许弹性缓冲件140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从而起到缓冲触摸显示屏120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弹性缓冲件140的个数为多个,多个弹性缓冲件140分别邻近触摸显示屏120后向表面的下边缘部和两个侧边缘部,从而更加均匀地缓冲触摸显示屏120受到的作用力,避免触摸显示屏120出现倾斜。相应地,屏罩130具有多个邻近其下边缘部和两个侧边缘部的限位凹槽1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每个弹性缓冲件140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均为范围在3mm~5mm之间的任一长度值。由此,在触摸显示屏120受到触碰或挤压作用时,可通过弹性缓冲件140的形变产生足够的缓冲空间有效地缓冲触摸显示屏120受到的外力作用,同时弹性缓冲件140的形变又不至于太大,能够避免触摸显示屏120产生松动,保证其安装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当弹性缓冲件140的厚度超过5mm时,在触摸显示屏120受到触碰或挤压作用时,弹性缓冲件140的变形量较大,一方面会导致触摸显示屏120脱离基板110的基板开口111产生松动,另一方面还会导致显示控制组件10厚度过大,占用空间较大,非常不适用于冷藏冷冻装置。当弹性缓冲件140的厚度小于3mm时,在触摸显示屏120受到触碰或挤压作用时,弹性缓冲件140的变形量太小,不能起到有效地缓冲作用。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弹性缓冲件140的厚度可以为3mm、4mm或5mm。特别地,当弹性缓冲件140的厚度为4mm时效果最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140设置在位于触摸显示屏120后向表面的周缘部的方环形区域内,该方环形区域的外部边沿与触摸显示屏120的边沿重合,该方环形区域的内部边沿距其外部边沿的垂直距离为范围在10mm~20mm之间的任一长度值。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发现,触摸显示屏120的邻近其周缘部的部分区域即使受到较大的触碰力也不易产生水波纹,因此可将触摸显示屏120的中部区域受到的作用力传递至其不易产生水波纹的区域。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上述邻近触摸显示屏120周缘部的方环形区域即为触摸显示屏120不易产生水波纹的区域。该方环形区域的宽度可以为10mm、15mm或20mm。特别地,当方环形区域的宽度为15mm时,既能够保证触摸显示屏120有最大的触摸显示面积,又能够有效避免触摸显示屏120产生水波纹。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组件隐去其屏罩之后的示意性结构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显示控制组件10还包括用于提供显示触控功能的控制电路板150。控制电路板150设置于基板110的后侧,即控制电路板150固定在基板110上,并位于基板110的后侧,控制电路板150的后向表面暴露于显示控制组件10的外部。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150远离基板110的下边缘,且与触摸显示屏120横向并排布置,也就是说,控制电路板150距离基板110的下边缘有一定的距离,由此,控制电路板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位置,即使基板110上存在少许液态水,该液态水最终会流向基板110的下边缘,控制电路板150不会轻易地接触到该液态水,因此能够更好地达到防潮的效果。进一步地,由于发热量较大的控制电路板150与触摸显示屏120横向并排布置,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显示控制组件10的厚度,以尽量少地占用门体的发泡空间,同时还分散了显示控制组件10的发热源,避免热量的集中,保证控制电路板150和触摸显示屏120产生的热量均能够及时的散发掉,以使显示控制组件10脱离湿热环境,从而进一步加强了防潮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板开口111的边缘与触摸显示屏120的配合界面处贴附有防水膜,以防止液态水经触摸显示屏120与基板110之间的间隙进入显示控制组件10内部,从而提高了显示控制组件10的防水性能。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基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10具有板体112和由板体112的下边沿朝后凸出延伸的下缘部113,下缘部11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131,以供基板110上的液态水从通孔1131流向冷藏冷冻装置的排水路径,从而排出显示控制组件10和冷藏冷冻装置。由此可见,即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少许液态水进入显示控制组件10内部,该液态水也可及时地通过基板110上的通孔1131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显示控制组件10的防水性能。进一步地,基板还具有由板体112的上边沿朝后凸出延伸的上缘部114,上缘部114上也开设有多个通孔,屏罩13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具有分别与上缘部114和下缘部113上的通孔配合的卡扣,以使屏罩130与基板110通过卡扣与相应通孔的卡接实现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10上设有用于固定控制电路板150的支柱115,支柱115由基板110的后向表面向后凸出延伸,以使控制电路板150与基板110间隔设置。由此,可避免控制电路板150接触到基板110上的液体水,同时有利于空气在控制电路板150与基板110之间流通,带走湿热空气,并及时地蒸发掉空气控制电路板150和/或基板110上的水,进一步避免控制电路板150受潮和热量囤积。进一步地,支柱115的个数可以为多个,每个支柱115的中央均具有螺孔,以通过螺钉将控制电路板150固定在基板110上。基板110的后向表面还设置有卡扣118和限位槽119,以对控制电路板150进行限位和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150位于基板110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且控制电路板150的中心距基板110的上缘部的距离大于控制电路板150的中心距基板110下缘部的距离。由此,既能够防止控制电路板150受潮,又能够合理地布局安装在基板110上的各种器件,分散发热源,有利于显示控制组件10各种功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冷藏冷冻装置3包括其内限定有储物空间的箱体2和门体1。门体1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箱体2,以打开和/或关闭至少部分储物空间。特别地,门体1具有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控制组件10(参见图7)。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的示意性分解图,实用新型门体1还包括用于构成门体1前部的面板30、用于构成门体1后部的门衬40以及设置于面板30和门衬40之间的后盖20。后盖20与面板30之间限定有一容纳腔(参见图12),显示控制组件10设置于该容纳腔中。进一步地,门体1还包括限位条60,限位条60插塞在后盖20与显示控制组件10的屏罩130之间的间隙内,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限位。具体地,屏罩130设有由其后向表面向后凸出延伸的两条凸肋,限位条60限定在两条凸肋之间。由此可见,在安装限位条60之前,后盖20与屏罩130之间可具有一定的间隙,能够保证显示控制组件10顺畅平稳地插入门体1的容纳腔中;显示控制组件10安装后,限位条60可填充后盖20和屏罩130之间的间隙,从而在前后方向上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定位,以避免其在前后方向上晃动。图8是沿图6中的剖切线D-D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9是图8中部分A处的示意性放大图。面板30具有用于暴露显示控制组件10的触摸显示屏120的面板开口31。基板110具有用于暴露触摸显示屏120的基板开口111,基板开口111的周缘具有朝前凸出的凸缘112,基板开口111的凸缘112的外表面1121抵靠于面板开口31的边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缘112的外表面意指凸缘112的远离基板开口111中心的表面,相应地,凸缘112的朝向基板开口111中心的表面为凸缘112的内表面1122。凸缘112的外表面可包括位于基板开口111上部、下部和横向两侧的四个区段,由此,可通过基板开口111的凸缘112与面板开口31的边缘之间的抵靠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定位。同时,触摸显示屏120的触摸表面通过基板开口111和面板开口31直接裸露于环境空间,从而便于用于直接接触触摸显示屏120,增强了触摸效果,同时还保证了触摸显示屏120的正面(触摸表面)具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将其产生的热量及时地散发出去。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门体既能够便捷地安装显示控制组件10,又能够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准确稳固地定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门体1还包括用于构成门体1的两个侧部的两个侧边框,两个侧边框包括侧边框51和侧边框52,两个侧边框中的其中一个侧边框(例如侧边框51)包括框条511和侧盖板512。框条511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缺口5111,以使显示控制组件10通过缺口5111沿横向插入容纳腔中,其中一个侧边框51上的缺口5111为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安装缺口。侧盖板512与框条511可拆卸连接,并覆盖框条511的缺口5111。也即是,显示控制组件10可通过其中一个侧边框51上的缺口沿横向插入门体1内的容纳腔中,之后再盖上侧盖板512,以避免显示控制组件10从缺口中滑出容纳腔。进一步地,侧盖板512上可设置有多个通孔5121,每个通孔5121均通过缺口5111与容纳腔连通,即通孔5121可将门体所处的环境空间与容纳腔连通。两个侧边框中的另一个侧边框52的结构可与侧边框51的结构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另一个侧边框52也可包括具有与缺口的框条521和具有通孔的侧盖板522。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两个侧边框中的另一个侧边框52也可以为一体成型构件,此时其通孔形成在其侧板上。由此,两个侧边框上的通孔可连通门体1所处的环境空间与显示控制组件10所在的容纳腔,由此,两个侧边框上的通孔和该容纳腔形成了贯穿门体1的散热通道,有助于空气的对流流通。显示控制组件10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空气的对流快速及时地散发出去,避免热量在容纳腔内滞留囤积,从而保证了显示控制组件10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门体1还包括用于构成门体1上部的上饰条70和用于构成门体1下部的下饰条80。门体1的上饰条70、下饰条80、门衬40、面板30、后盖20、侧边框51和侧边框52之间填充有用于保温隔热的发泡层。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后盖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1是图10中部分B处的示意性放大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盖20包括背板部21和分别由背板部21的上侧和下侧向前延伸的上缘部(图中未示出)和下缘部24,下缘部24设有一止挡部242,上缘部的位于止挡部242的竖直上方对称地设有另一个止挡部232,以在横向上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定位。也就是说,显示控制组件10从门体1的侧边框51上的缺口5111沿横向插入容纳腔中,且后盖20设有上下对称的两个止挡部,因此,止挡部232,242可提醒操作人员显示控制组件10在横向上是否已经装配到位,防止显示控制组件10被过渡地插入,从而在横向上与面板开口31相配合地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准确定位。图12是沿图6中的剖切线E-E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3是沿图6中的剖切线F-F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4是图13中部分G处的示意性放大图。参见图10至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盖20还具有由背板部21的横向两侧端向后延伸的两个侧缘部22、由上缘部的延伸末端向上弯折的上弯折部26以及由下缘部24的延伸末端向下弯折的下弯折部27。两个侧缘部22分别与两个侧边框固定连接,上弯折部26和下弯折部27均与面板30的后向表面贴合。具体地,后盖20的两个侧缘部22向后延伸,后盖20的上缘部和下缘部24向前延伸,由此后盖20在横向上的两端均为敞口端,以便于空气的对流流通。后盖20在横向上的宽度与侧边框51和侧边框5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上缘部和下缘部24向前延伸的距离相同,以使二者均能够与面板30紧密贴合。由此,用于容纳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容纳腔形成在后盖20的背板部21、上缘部、下缘部24和面板30之间,并且该容纳腔可与发泡空间隔离。进一步地,背板部21的前向表面距面板30的距离为范围在20mm~30mm之间的任一长度值,背板部21的前向表面距面板30的距离即为上缘部和下缘部24向前延伸的距离,该距离即为容纳腔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也就是说,容纳腔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为范围在20mm~30mm之间的任一长度值。由此,既能够保证容纳腔的大小能够容纳显示控制组件10,并具有一定的散热空间以保证显示控制组件10的散热效果,又能够保证与该容纳腔前后正对的门体1的发泡空间具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门体1的保温性能。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当容纳腔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超过30mm时,受到门体1厚度的限制,与该容纳腔前后正对的门体1的发泡空间的厚度会很薄,不利于门体1的保温性能,严重影响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效果。当容纳腔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20mm时,容纳腔的厚度太薄,不利于平稳顺畅地安装显示控制组件10,且对显示控制组件10的厚度要求较高,制作难度较大。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板部21的前向表面距面板30的距离(即容纳腔的厚度)可以为20mm、25mm或30mm。特别地,当该距离为25mm时效果最佳。实用新型图15是图7中部分C处的示意性放大图,参见图11和图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止挡部均具有由后向前地朝向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安装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基板110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与止挡部的第一斜面相配合的倾斜部116。由此,第一斜面可在显示控制组件10即将安装到位时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缓冲和引导,增大了止挡部与基板110的接触面积,避免显示控制组件10和止挡部接触时触碰力过大而损坏。同时,第一斜面还可以在显示控制组件10即将安装到位时对基板110施加向前的分力,以促使基板开口111的凸缘112插入面板开口31中,并使凸肋112的外表面抵靠于面板开口31的周缘,从而在二者之间实现密封,防止灰尘、液态水等通过二者之间的间隙进入门体1内。具体地,以止挡部242为例,其具有由后向前地朝向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安装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2421。即第一斜面2421与背板部21所成的朝向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安装缺口(即缺口5111)的夹角为钝角。基板110的下侧设有与第一斜面2421配合的倾斜部116,倾斜部116包括两条倾斜的凸肋1161,该两条凸肋的朝向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安装方向的端面处于同一倾斜的平面上,且该平面的倾斜度与第一斜面2421的倾斜度一致。由此,既能够起到缓冲、引导显示控制组件10的作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基板110与止挡部242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显示控制组件10的装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倾斜部116还可以为与第一斜面2421的倾斜度一致的斜面。进一步地,下缘部24的止挡部242还具有由下缘部24水平延伸的内表面向上倾斜延伸直至与该止挡部242的第一斜面2421相交的第二斜面2422,以缓冲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安装,并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定位。由于位于上缘部上的另一止挡部232的结构与止挡部242的结构对称,因此这里不再赘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10,基板110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竖直延伸的上受压部1171和下受压部1172。后盖20还设有邻近其上侧的上抵靠部(图中未示出)和邻近其下侧的下抵靠部252,上抵靠部和下抵靠部252均从后向前水平延伸,上抵靠部和下抵靠部252的延伸末端分别与上受压部1171和下受压部1172相抵接,以进一步地在前后方向上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限位。同时,在安装显示控制组件10的过程中,下受压部1172的底端在后盖20的下缘部24上滑动,一方面为整个显示控制组件10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还减少了显示控制组件10与后盖20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显示控制组件10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多个定位或限位结构共同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定位或限位,从而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均能够起到良好的定位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冷藏冷冻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冰柜、吧台等具有冷藏和/或冷冻功能的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内”、“外”、“竖直”、“水平”、“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显示控制组件10和冷藏冷冻装置3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