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0610发布日期:2018-07-31 09:1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使用压缩机使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循环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能够进行利用压缩机使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循环并利用室内热交换器使室内空气变暖的制热运转的制冷装置中,具有要进行用于除去制冷剂回路中的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的霜的除霜运转的过程。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9957号公报)中公开了下述的技术:在除霜运转时,利用四通换向阀切换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流向并进行与制冷运转同样的制冷循环,除去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的霜。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装置中,若除霜运转结束,则再次恢复制热运转,进行室内的制热。并且,在该制冷装置中,为了降低除霜运转结束后、制热运转恢复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行了在进入到制热运转时之前停止压缩机的操作。另外进行了减小制热运转恢复后的压缩机的加速速率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装置中,尽管能够抑制在恢复制热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但在确保制热能力这一方面难以改善。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其容易在对恢复制热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行抑制的同时确保制热能力。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制冷装置为包含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其中,该制冷装置具备:压缩机,其设于制冷剂回路中,能够变更运转频率;蒸发器,其设于制冷剂回路中,用于在制热运转时使利用压缩机循环的制冷剂蒸发而进行热交换;冷凝器,其设于制冷剂回路中,用于在制热运转时使利用压缩机循环的制冷剂冷凝而进行热交换;以及切换机构,其设于制冷剂回路中,用于在切换使用冷凝器的制热运转和进行蒸发器的除霜的除霜运转时对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流向进行切换;制冷剂回路按照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的高压值低于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的高压值的方式来构成;压缩机按照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比通常频率减少速度快的方式进行设定,所述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为除霜运转时的有关压缩机运转频率的减少速度,所述通常频率减少速度为制热运转时的有关压缩机运转频率的减少速度。

在该制冷装置中,对于压缩机来说,由于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比通常频率减少速度快,因而在除霜运转结束时能够迅速达到切换机构能够均压的运转频率,从而能够缩短对切换机构进行切换之前的时间。

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制冷装置涉及第1观点的制冷装置,其中,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被设定成通常频率减少速度的2倍以上的减少速度。

在该制冷装置中,由于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被设定成通常频率减少速度的2倍以上的减少速度,因而除霜运转时间的时间缩短效果增大。

本发明的第3观点的制冷装置涉及第1观点或第2观点的制冷装置,其中,在从除霜运转恢复成制热运转时,压缩机不停止而保持规定值以上的运转频率。

在该制冷装置中,由于压缩机在从除霜运转恢复成制热运转时不停止而保持规定值以上的运转频率,因而在恢复成制热运转后压缩机以规定值以上的运转频率被驱动,从而,与在制热运转恢复时例如压缩机停止的现有情况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压缩机提高到所需要的运转频率。

本发明的第4观点的制冷装置涉及第3观点的制冷装置,其中,压缩机在以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变化后,到进入制热运转之前在规定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运转频率。

在该制冷装置中,通过在以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变化后到进入制热运转之前在规定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运转频率,能够充分地进行切换机构的均压。

发明的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制冷装置,容易在对恢复制热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行抑制的同时确保制热能力。

利用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制冷装置,容易提高制热能力。

利用本发明的第3观点的制冷装置,恢复制热运转后的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容易提高,容易确保低温制热能力。

利用本发明的第4观点的制冷装置,在恢复制热运转时,即使不停止压缩机,也能够抑制在恢复制热运转时由切换机构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结构的概要的回路图。

图3是示出空调机的控制系统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概念的p-h线图。

图5是四通换向阀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除霜运转中的四通换向阀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制热运转中的四通换向阀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中,(a)是关于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时序图,(b)是关于除霜要求标志的时序图,(c)是关于残留运转指令的时序图,(d)是关于室内风扇上限限制的时序图,(e)是关于四通换向阀的切换的时序图,(f)是关于室外风扇的on/off的时序图,(g)是关于膨胀机构的开度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空调机的结构的概要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冷装置,举出空调机为例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结构的概要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所示的空调机1具备:安装在室内的墙面wl等上的室内机3、以及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2。另外,在图1中,由于室外机2隔着墙面wl处于与室内机3相反侧的室外,因而室外机2以虚线表示。图2中示出了空调机1的回路结构。该空调机1具备制冷剂回路10,能够通过使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循环而实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为了形成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利用连接配管4将室内机3与室外机2连接。另外,空调机1具备用于控制内部设备的控制部50。空调机1附带有远程控制器5,该远程控制器5具有例如使用红外线与控制部50通信的功能。从而,用户能够使用远程控制器5对空调机1进行各种设定。

(1-1)制冷剂回路10

制冷剂回路10具备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机构14、储液器15、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6。压缩机11将制冷剂从吸入口吸入并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从吐出口向着四通换向阀12的第1端口吐出。四通换向阀12进一步具有与室外热交换器13连接的第2端口、与储液器15连接的第3端口、以及与室内热交换器16连接的第4端口。

在空调机1进行制热运转时,如虚线所示,四通换向阀12使制冷剂在第1端口与第4端口之间流通、并同时使制冷剂在第2端口与第3端口之间流通。另外,在空调机1进行制冷运转时和进行反循环除霜运转时,如实线所示,四通换向阀12使制冷剂在第1端口与第2端口之间流通、并同时使制冷剂在第3端口与第4端口之间流通。

室外热交换器13具有用于使气体制冷剂主要在其与四通换向阀12的第2端口之间流通的气体侧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液体制冷剂主要在其与膨胀机构14之间流通的液体侧出入口。室外热交换器13使在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液体侧出入口与气体侧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未图示)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膨胀机构14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室内热交换器16之间。膨胀机构14具有使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室内热交换器16之间流动的制冷剂膨胀来进行减压的功能。

室内热交换器16具有用于使液体制冷剂在其与膨胀机构14之间流通的液体侧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气体制冷剂在其与四通换向阀12的第4端口之间流通的气体侧出入口。室内热交换器16使在连接于室内热交换器16的液体侧出入口与气体侧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未图示)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四通换向阀12的第3端口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配置储液器15。在储液器15中,将从四通换向阀12的第3端口流向压缩机11的制冷剂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且,从储液器15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主要供给气体制冷剂。

为了促进在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室外机2具备产生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3的室外空气的气流的室外风扇21。该室外风扇21由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外风扇马达21a驱动。另外,为了促进在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室内机3具备产生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6的室内空气的气流的室内风扇31。该室内风扇31由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内风扇马达31a驱动。

如图1所示,在室内机3中设有风向调整叶片36。图1所示的室内机3处于吹出口已被风向调整叶片36关闭的状态。在制热运转时,风向调整叶片36被风向调整叶片驱动马达37(参照图3)驱动,由打开的吹出口吹出热风。要被吸入到室内机3中的室内空气由室内机3位于上方的吸入口(未图示)吸入。

(1-2)制冷剂回路10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概要

如图3所示,控制部50具有内置在室外机2内的室外控制装置26和内置在室内机3内的室内控制装置35。这些室外控制装置26与室内控制装置35相互间用信号线连接,按照能够相互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式构成。

室外机2的室外控制装置26控制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膨胀机构14和室外风扇21等。因此,室外机2具备:用于测定室外空气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22、用于测定流经室外热交换器13的特定位置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用于检测在制热运转时从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体侧出入口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出口管温度传感器24、以及用于检测被吸入到压缩机11中的气体制冷剂的温度的吸入管温度传感器25。并且,为了接收室外温度传感器22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所测定的与温度有关的信号,室外控制装置26与室外温度传感器22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连接。该室外控制装置26例如包含cpu(未图示)和存储器(未图示),成为能够根据所存储的程序等进行室外机2的控制的结构。

室内机3的室内控制装置35对室内风扇31等进行控制。因此,室内机3具备:用于测定室内空气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32、以及用于测定流经室内热交换器16的特定位置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3。并且,为了接收室内温度传感器32和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3所测定的与温度有关的信号,室内控制装置35与室内温度传感器32和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3连接。该室内控制装置35例如包含cpu(未图示)和存储器(未图示),成为能够根据所存储的程序等进行室外机2的控制的结构。

远程控制器5具有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5a和按钮5b。远程控制器5设有运转开关51、运转切换开关52、温度设定开关53和风量设定开关54,用户能够使用按钮5b进行这些开关的操作。

运转开关51是用于切换空调机1的运转和停止的开关,每当操作运转开关51时,交替地切换运转和停止。运转切换开关52例如在选择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时使用。温度设定开关53是用于输入用户所期望的室内温度的开关。另外,风量设定开关54是用于输入用户所期望的风量的开关。控制部50基于使用温度设定开关53输入的设定温度ts来设定目标室内温度tt。例如,将设定温度ts加上一定值α1(ts+α1)作为目标室内温度tt。若室内温度tr高于目标室内温度tt,则控制部50使空调机1进行热关闭。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控制部50,若室内温度tr低于从设定温度ts减去一定值α2而得到的值(ts-α2),则控制部50使空调机1进行热开启。

控制部50基于上述各种传感器的测定值和由远程控制器5输入的指令对构成空调机1的各种设备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50使用远程控制器5的液晶显示装置5a将所输入的指令的状况和控制的状况报告给用户。

(2)制热运转、制冷运转和反循环除霜运转的概要

(2-1)制热运转

在空调机1制热运转时,四通换向阀12切换成图2所示的虚线的状态。即,从压缩机11吐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换向阀12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16中。此时,室内热交换器16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因此,随着在室内热交换器16中流动,制冷剂通过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将室内空气加热、自身冷却并发生冷凝,由气体制冷剂变化为液体制冷剂。被室内热交换器16夺取了温度后的低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膨胀机构14被减压,变化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经由膨胀机构14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3中的制冷剂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被加热而蒸发,从液体制冷剂变化为气体制冷剂。此时,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并且,主要由低温的气体制冷剂构成的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13经由四通换向阀12和储液器15被吸入到压缩机11中。制冷剂按照这样的压缩机11、室内热交换器16、膨胀机构14和室外热交换器13的顺序流通,反复进行这样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该循环是正循环。在图4中示出了制热运转时的莫里尔线图(p-h线图)的概念。如图4所示,空调机1中,按照制冷剂依次反复循环蒸发、压缩、冷凝、膨胀这4种状态变化的方式来构成。图4所示的制冷剂回路10的高压值p1为室外热交换器13的冷凝压力,制冷剂回路10的低压值p2为室内热交换器16的蒸发压力。该高压值p1(冷凝压力)与压缩机11的吐出压力实质上相同。

(2-2)制冷运转

在空调机1的制冷运转时,四通换向阀12切换成图2所示的实线的状态。即,从压缩机11吐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换向阀12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3中。此时,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因此,随着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流动,制冷剂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却并发生冷凝,由气体制冷剂变化为液体制冷剂。被室外热交换器13夺取了温度后的低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膨胀机构14而被减压,变化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经由膨胀机构14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16中的制冷剂通过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将室内空气冷却、自身被加热并蒸发,由液体制冷剂变化为气体制冷剂。此时,室内热交换器16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并且,主要由低温的气体制冷剂构成的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16经由四通换向阀12和储液器15被吸入到压缩机11中。

(2-3)反循环除霜运转

反循环除霜运转是为了将通过进行制热运转而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霜去除而进行的。因此,在制热运转的途中切换为反循环除霜运转,在反循环除霜运转结束时再次恢复成制热运转。在反循环除霜运转中,与制冷运转同样地,四通换向阀12被切换成图2所示的实线的状态。并且,在反循环除霜运转中,也反复进行与制冷运转同样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即,与制热运转时的正循环相反,在反循环除霜运转中进行的是反循环,在该反循环中,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机构14和室内热交换器16的顺序流动,反复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反循环除霜运转中,在图4中由虚线表示的制冷剂回路10的高压值p3是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13的冷凝压力。图4中省略了反循环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的高压值p3以外的部分,但与制热运转同样地,在反循环除霜运转时中,制冷剂也按照蒸发、压缩、冷凝、膨胀这4种状态变化的顺序反复循环。该高压值p3(冷凝压力)实质上与压缩机11的吐出压力相同。如图4所示,按照反循环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的高压值p3比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的高压值p1低的方式进行设定。

在进入反循环除霜运转时,正在进行制热控制时室外机2的室外控制装置26决定进行除霜。在由室外机2决定进行除霜时,图8(b)所示的除霜要求标志从“0”变化为“1”,由室外机2的室外控制装置26向室内机3的室内控制装置35发送除霜要求信号。

在接收了除霜要求信号的室内机3中,在完成除霜运转的准备时,室内控制装置35向室外控制装置26发送除霜许可信号。室外控制装置26接收除霜许可信号时,开始除霜控制,将显示“除霜中”的信号发送到室内控制装置35。

在室外机2中,在室外控制装置26判断除霜已结束时,图8(b)的除霜要求标志由“1”变化为“0”,从室外控制装置26向室内机3的室内控制装置35发送通常通知信号,通知恢复到通常的制热运转。接收了通常通知信号的室内机3恢复用于制热运转的制热控制。

(3)四通换向阀工作时的冲击音

(3-1)四通换向阀12的结构

图5是四通换向阀12的立体图。另外,图6和图7是用于说明四通换向阀12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在图5、图6和图7中,四通换向阀12具备主体机构150和先导机构170。主体机构150具有气缸151、滑动座153、以及滑动阀152(参照图6)。

滑动座153是配置在气缸151内的中央部分的座。滑动座153在中央配置第3端口12c,在其两侧沿气缸的轴向设置第2端口12b和第4端口12d。在气缸151中,在滑动座153的与第3端口12c相对的位置设置第1端口12a。

由于第1端口12a与压缩机11的吐出口连接,因而在制热运转中第1端口12a被施加高压力。由于第3端口12c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连接,因而在制热运转中第3端口12c仅被施加低压力。对于第2端口12b和第4端口12d,通过进行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的切换,滑动阀152移动,高低压交替。图6所示的状态是反循环除霜运转中或制冷运转中的状态,为图2的实线所示的连接状态。图7所示的状态是制热运转中的状态,为图2的虚线所示的连接状态。

为了进行制冷运转或反循环除霜运转(图6所示的状态)与制热运转(图7所示的状态)的切换,滑动阀152被配置在气缸151内,沿气缸151的轴向可自由滑动地构成。该滑动阀152在滑动座153上滑动。另外,滑动阀152的中央部被加工成倒u字状。滑动阀152利用该倒u字状的部分按照制冷剂在相互相邻的端口之间能够流通的方式连接。在滑动阀152的两侧具有间隔部件154,155,在间隔部件154与气缸151之间形成第1室156,在间隔部件155与气缸151之间形成第2室157。滑动阀152由这些第1室156和第2室157的压力差驱动。

主体机构150和先导机构170由第1先导管181、第2先导管182、第3先导管183和第4先导管184这4根管连接起来。第1先导管181与第1端口12a连接。第3先导管183与第3端口12c连接。另外,第2先导管182与第1室156连接,第4先导管184与第2室157连接。

先导机构170使用内置的弹簧和电磁石切换从第1先导管181到第3先导管183的连接。由此进行下述两种状态的切换,所述两种状态为:使主体机构150的气缸151的第1室156为低压并且使第2室157为高压的图6所示的状态(以下称为左侧位置状态);或者使第1室156为高压并且使第2室157为低压的图7所示的状态(以下称为右侧位置状态)。

(3-2)四通换向阀12的动作

在上述结构的四通换向阀12中,在左侧位置状态下,气缸151内的滑动阀152如图6所示位于左侧,第1端口12a与第2端口12b连通,第4端口12d与第3端口12c连通。在左侧位置状态下,第1先导管181与第2先导管182连接,第3先导管183与第4先导管184连接。在该左侧位置状态下,在先导机构170的电磁石被励磁时,第1先导管181与第4先导管184连接、并且第2先导管182与第3先导管183连接,气缸151的两端的压力差成为使滑动阀152向右侧移动的压力差。在滑动阀152向右侧移动成为右侧位置状态时,第1端口12a与第4端口12d连通,第3端口12c与第2端口12b连通。

在右侧位置状态下,在先导机构170的电磁石的励磁停止时,第1先导管181与第2先导管182连接、并且第3先导管183与第4先导管184连接,气缸151的两端的压力差成为使滑动阀152向左侧移动的压力差。在滑动阀152向左侧移动时,第1端口12a与第2端口12b连通、第4端口12d与第3端口12c连通。

(3-3)冲击音产生机理

例如,在制热运转中,由于先导机构170的电磁石未被励磁,因而滑动阀152处于图7所示的右侧位置状态,第1端口12a与第4端口12d连通、第2端口12b与第3端口12c连通。此时,在收到进入反循环除霜运转的指令时,气缸151的两端的压力差成为使滑动阀152向左侧移动的压力差,滑动阀152向左侧移动。其结果,第1端口12a与第2端口12b连通、第3端口12c与第4端口12d连通。如果在第1端口12a与第2端口12b的压力差未消除的状态下进行四通换向阀12的切换,则来自第1端口12a的高压突然作用于之前处于低压的第2端口12b,从而由此时的冲击而产生冲击音。在空调机1中,如下文所说明,在从反循环除霜运转恢复到制热运转时,进行了尽可能消除该压力差而尽可能减小冲击音的动作。

(4)反循环除霜运转时的动作

(4-1)反循环除霜运转的开始

关于反循环除霜运转时的空调机1的动作,使用图8(a)~图8(g)所示的时序图进行说明。在观察图8(b)所示的除霜要求标志的时序图时,在时刻t1除霜要求标志由“0”变为“1”,在该时刻将除霜要求信号从控制部50的室外控制装置26发送到室内控制装置35。另外,在时刻t1,如图8(d)所示,在接收了除霜要求信号的室内机3中,室内风扇31的转速的上限限制从通常的制热运转时的限制切换到除霜用的限制。在通常的制热运转中,例如与能够由风量设定开关54输入的最大风量相对应地设置室内风扇31的转速的上限限制。与之相对,在将除霜用的限制应用于室内风扇31时,即使用风量设定开关54设定为最大风量,控制部50也将室内风扇31的转速限制在比最大风量时的转速小的转速。通过在室内风扇31的转速中设置这样的除霜用的限制,可抑制用户由于除霜运转时吹出的冷风而感受到的不快感。并且,在室外机2中,利用室外控制装置26,从时刻t1开始进行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缓慢地降低的控制。

在观察表示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图8(a)的时序图时,可知在时刻t2压缩机11达到规定的运转频率fmin。在该制热运转时,从时刻t1到达时刻t2时的运转频率的减少速度(通常频率减少速度)例如为2hz/秒。在该空调机1中,制热运转时的运转频率的增加速度也被设定为2hz/秒。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达到规定的运转频率fmin并经过了规定时间而到达时刻t3时,使四通换向阀12的室内热交换器16一侧(第1端口12a)与室外热交换器13一侧(第3端口12c)的压力差减小的均压得以完成。

如图8(e)所示,在进行了均压且能够切换四通换向阀12的时刻t3,四通换向阀12从制热侧切换到制冷侧。即,四通换向阀12的图5所示的四通换向阀12的连接状态从图2的虚线的连接状态切换到实线的连接状态。若切换四通换向阀12,则其后压缩机11转速开始上升(图8(a)的时刻t5)。

(4-2)反循环除霜运转中的控制

在反循环除霜运转中,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参照图8(a))和膨胀机构14的开度(参照图8(b))按照储存在存储器中的程序由室外控制装置26进行控制。室外控制装置26进行用于结束除霜运转的除霜完成判定。若在用于结束除霜运转的除霜完成判定中出现除霜运转完成的判定,则如图8(c)所示,在时刻t6残留运转指令由“0”变化为“1”,发出进行残留运转的指令。在发出残留运转指令时,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缓慢地降低、直至降低到残留运转频率fmin(时刻t7),该残留运转频率fmin仅保持规定时间(t8-t7)。在发出残留运转指令的时刻t6,如图4所示,制冷剂回路10的高压值p3低于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的高压值p1。因此,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减少速度(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例如被设定为10hz/秒。例如,使以数十hz运转的压缩机11的旋转频率在数秒内降低至十几hz(残留运转频率fmin)。此处,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被设定为通常频率减少速度的5倍,但即使被设定为例如2倍以上,也可期待制热能力的提高。在反循环除霜运转(除霜运转)之间,制热运转被中断。因此,制热运转时间÷(制热运转时间+除霜运转时间)的值越大,越容易得到高的制热能力、特别是高的低温制热能力。另外,通过在不停止压缩机11而维持残留运转频率fmin的状态下由反循环除霜运转切换到制热运转,更容易得到高的低温制热能力。

通过从时刻t6到时刻t8的残留运转,能够缓和四通换向阀12的第1端口12a与第3端口12c的压力差。由此,与例如不进行残留运转的情况相比,通过进行残留运转可极为显著地抑制四通换向阀12的冲击音。并且,在四通换向阀12的均压终止时,如图8(e)所示,四通换向阀12由实线的连接切换到虚线的连接,即切换到由压缩机11吐出的制冷剂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16、由室外热交换器13流出的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11中的通路(时刻t8)。另外,在残留运转完成时,控制部50的室外控制装置26使残留运转指令由“1”变化为“0”,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开始上升。此时,如图8(f)所示,开始室外风扇21的驱动。并且,室内控制装置35从时刻t8起针对室内风扇31的转速也将上限的限制从除霜用的限制变更为通常的限制。

(5)变形例

(5-1)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切换机构,对四通换向阀12进行了说明,但切换机构并不限于四通换向阀12。只要为用于制热运转与除霜运转的切换、为了抑制这些运转的切换时的噪音而需要进行连接于压缩机11的吐出口的端口与连接于压缩机的吸入口的端口的均压的切换机构,也可以为四通换向阀以外的机构。

(5-2)变形例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从图8(a)的时刻t7到时刻t8的残留运转频率为恒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为能够进行均压的范围,也可以改变其间的残留运转频率。

(6)特征

(6-1)

如以上所说明,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冷装置的空调机1中,在压缩机11中,从图8(a)所示的时刻t6到时刻t7的除霜运转中的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比例如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通常频率减少速度快。其结果,从时刻t6到时刻t7的时间缩短,在除霜运转结束时能够快速达到作为切换机构的四通换向阀12能够均压的运转频率,从而能够缩短对四通换向阀12进行切换之前的时间。例如,在从时刻t6起以通常频率减少速度减少运转频率的情况下,除霜运转时间延长,直到图8(a)的时刻t9。同样地通过缩短达到残留运转频率fmin的时间,除霜运转时间缩短,容易在对制热运转恢复时产生的噪音进行抑制的同时确保制热能力。

(6-2)

在上述的空调机1中,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为10hz/秒、且被设定为2hz/秒的通常频率减少速度的2倍以上的减少速度,因而除霜运转时间的时间缩短效果增大。不消说,关于减少速度,优选在不会对压缩机11带来不良影响的范围内尽可能短,更优选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为5倍以上(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通常频率减少速度)。

在图8(a)中,将从时刻t6起使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不以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而以通常频率减少速度进行减少的情况下的动作以虚线表示。将该虚线与实线比较可知,与以往相比,缩短了从时刻t8到时刻t9的时间。其结果,通过使除霜运转时间缩短从时刻t8到时刻t9的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制热能力关联的{制热运转时间÷(制热运转时间+除霜运转时间)}的值比以往增大,可知容易提高制热能力。

(6-3)

在上述的空调机1中,如图8(a)所示,在从除霜运转恢复成制热运转时(从时刻t6到时刻t8期间)压缩机11不停止而维持残留运转频率fmin(保持规定值以上的运转频率的示例)是指在恢复成制热运转时将压缩机11以规定值以上的运转频率进行驱动。其结果,与在制热运转恢复时例如压缩机11停止的现有情况相比,能够使压缩机以短时间上升至所需要的运转频率,容易确保低温制热能力。

(6-4)

在以除霜结束时频率减少速度变化后,通过像从图8(a)的时刻t7到时刻t8的期间那样到进入制热运转之前在规定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运转频率,能够充分进行作为切换机构的四通换向阀12的均压。其结果,在恢复制热运转时即使压缩机11不停止而以残留运转频率fmin驱动,也能够抑制由四通换向阀12产生的噪音。

符号说明

1空调机(制冷装置的示例)

2室外机

3室内机

10制冷剂回路

11压缩机

12四通换向阀(切换机构的示例)

13室外热交换器(制热运转时的蒸发器的示例)

14膨胀机构

16室内热交换器(制热运转时的冷凝器的示例)

21室外风扇

22室外温度传感器

23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

24室外控制装置

31室内风扇

32室内温度传感器

33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

34室内控制装置

50控制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9957号公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