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909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机械室具备冷凝器的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制冷循环回路,并将通过该制冷循环回路冷却的空气向储藏室供给的冰箱。这样的以往的冰箱具有在例如冰箱的框体的背面侧的下部形成为横长的机械室。而且,在该机械室配置有作为制冷循环回路的构成要素的冷凝器、压缩机、以及向冷凝器送风的送风机。另外,在机械室还收纳有除冷凝器、压缩机、以及送风机以外的结构。

例如,有时将作为制冷循环回路的构成要素的压缩机配置于机械室,并通过来自送风机的送风将压缩机冷却。另外,例如在机械室处于框体的下部的情况下等,存在将对从储藏室排出的冷凝水进行存积的排水盘配置于机械室的情况。

对于在机械室配置有冷凝器的冰箱,由于通过冷凝器将制冷剂高效地冷凝,从而使得冰箱的耗电量减少。换句话说,为了减少冰箱的耗电量,需要提高冷凝器的冷凝性能,即热交换能力。

作为配置于上述的机械室的以往的冷凝器,例如存在通过使翅片与制冷剂管接触而增大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而且,这样的一般的冷凝器以与形成有吸气口的机械室的侧面部平行的方式配置。另外,提出有如下冰箱,即:使用在俯视剖视下为L字形状的冷凝器,并使该冷凝器与机械室的侧面部以及平面部平行地配置,在机械室的侧面部以及平面部的与冷凝器对置的部分形成吸气口。

如上述那样,在设置于冰箱的机械室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中,若将从制冷剂向铜管的热阻、因铜管的热传导率而产生的热阻、从铜管向翅片的接触热阻、以及从翅片向空气的热阻进行比较,则从翅片向空气的热阻为最大。因此,为了增大冷凝器的冷凝量,使增大从翅片向空气的热传导率α0以及与空气接触的翅片的接触面积A0是十分重要的。

此时,存在如下情况,即:即便以增大从翅片向空气的热传导率α0为目的而增加送风机的风量,但由于送风机的轴负载而使作为冰箱整体的耗电量增大。另外,若以增大翅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A0为目的而缩小翅片的层叠的间隔、或增加翅片的通风方向的长度,则冷凝器的压力损失增大。其结果是,机械室内的通风量降低,从而存在冷凝器的冷凝能力降低的情况。

此处,通过增加通风方向的上游的、冷凝器的长边方向的侧面的整体面积(以下,称为前表面侧面积),可兼顾冷凝器的散热面积与翅片的压力损失的减少,从而能够实现冷凝器的冷凝性能的提高。然而,如一般的冷凝器那样,在冷凝器与机械室的侧面部平行配置时,冷凝器的前表面侧面积无法成为风路截面亦即机械室的截面面积以上。

因此,提出了如下冰箱,即:通过以使冷凝器相对于机械室的侧面部倾斜的方式配置冷凝器,与使冷凝器相对于机械室的侧面平行地配置的以往的冰箱相比,能够增大冷凝器的前表面侧面积,从而提高冷凝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若以使冷凝器相对于机械室的侧面部倾斜的方式配置冷凝器,则冷凝器以及送风机的配置所需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变大,因此存在对设置于机械室的压缩机以及排水盘等的空间产生压迫的问题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将冷凝器折弯为L字形状而配置于机械室。而且,提出有通过将冷凝器设置于与机械室的壁面对置的多个面来增大前表面侧面积,从而谋求冷凝能力的提高的冰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存在有关于安装在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热交换器的例子,提出有使构成热交换器的翅片形成为近似L字形状,从而相对于安装空间而提高热交换器的前表面侧面积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然而,在该情况下,需要准备与近似L字形状的翅片相对应的模具,这与制作矩形形状的翅片时相比,存在成品率降低的问题点。另外,在变更室内机的构成要素从而热交换器的尺寸变更的情况下,需要变更冲压机的模具,从而存在相对于热交换器的规格变更的柔软性降低的问题点。

因此,提出了使具有多个矩形形状的翅片的热交换器邻接而构成近似L字形状的热交换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翅片的成品率的降低,能够与安装空间对应地来调整张开近似 L字形状的角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755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332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490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3-5637号公报

如上述那样,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冷凝器中,将冷凝器折弯为L字形状配置于机械室,将冷凝器设置于与机械室的壁面对置的多个面,从而增大前表面侧面积,进而能够实现冷凝能力的提高。然而,此时在冷凝器通过的空气的流线仅在冷凝器的单侧的面复杂地折弯,空气的压力损失变大,因此通风分布变差,从而存在制冷剂的冷凝量降低的问题点。

另外,专利文献4记载的热交换器为了提高热交换性,由此在热交换器形成折弯部而将热交换器折弯,但成为在邻接的热交换器彼此的间隙设置密封件而使空气不流通的构造,由此抑制了在邻接的热交换器间的间隙通过空气。对于空气不通过热交换器的折弯部的构造,会导致空气的压力损失的增大以及有效导热面积的降低,因此如专利文献3记载的热交换器那样,优选形成为使近似L字形状的折弯部也通风且折弯部也能够进行热交换的构造。特别是,对于安装在冰箱的机械室那样的小空间的热交换器而言,无法使近似L字形状的直线部较长,而由于折弯部的翅片的面积的比例较大,因此上述的时折弯部的导热性能的提高是很重要的。然而,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热交换器空气不通过折弯部,无法在折弯部进行热交换,因此翅片的有效导热面积减少,从而存在热交换能力降低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以上述那样的问题点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具有通过防止在冷凝器的折弯部通过的空气的压力损失的降低、并且增大翅片的有效导热面积来提高热交换能力的冷凝器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具备:框体,其具有储藏室以及机械室;以及配置于上述机械室的冷凝器、送风机和压缩机,上述冷凝器具有:第一板翅片管式冷凝器,其具有相互并列设置的多片第一矩形翅片;以及第二板翅片管式冷凝器,其具相互此并列设置的多片第二矩形翅片,上述第一板翅片管式冷凝器与上述第二板翅片管式冷凝器以使上述多片第一矩形翅片的叠置方向与上述多个第二矩形翅片的叠置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上述第一板翅片管式冷凝器与上述第二板翅片管式冷凝器配置为:在从相对于上述第一矩形翅片以及上述第二矩形翅片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上述多片第一矩形翅片的端部与上述多片第二矩形翅片的端部彼此重叠,并且作为整体而呈折弯形状。

并且,优选上述第一矩形翅片的端部与上述第二矩形翅片的端部接触。

并且,优选上述第一板翅片管式冷凝器或者上述第二板翅片管式冷凝器以至少相对于机械室壁面或者机械室罩的任一方而具有10°~80°的角度的方式设置。

并且,上述第一板翅片管式冷凝器或者上述第二板翅片管式冷凝器也可以以至少相对于机械室底面或者机械室顶面的任一方而具有10°~80°的角度的方式设置。

并且,优选上述第一板翅片管式冷凝器或者上述第二板翅片管式冷凝器通过在重叠的上述第一矩形翅片或者上述第二矩形翅片的端部彼此中的至少一方的矩形翅片的端部设置具有与矩形翅片的层叠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切起,从而对另一方的矩形翅片的端部进行夹持。

并且,优选上述送风机以及上述压缩机设置于上述冷凝器的下游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冷凝器具有:第一板翅片管式冷凝器,其具有彼此并列设置的多片第一矩形翅片;以及第二板翅片管式冷凝器,其具有彼此并列设置的多片第二矩形翅片。而且,第一矩形翅片与第二矩形翅片相互平行,第一板翅片管式冷凝器与第二板翅片管式冷凝器配置为第一矩形翅片的端部与第二矩形翅片的端部重叠,并且作为整体而呈折弯形状。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得到具有通过防止在冷凝器的折弯形状的部分通过的空气的压力损失的降低、并且增大矩形翅片的有效导热面积而提高了热交换能力的冷凝器的冰箱。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背面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机械室的简要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简要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接合前的形状的简要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连接部的简要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翅片的形状的简要立体图。

图8(A)至图8(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翅片的其他形状的简要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连接方法的简要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连接角度的俯视图。

图11(A)、图11(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连接形态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与机械室的壁面的角度的简要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与机械室的底面以及顶面的角度的简要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冰箱;1a...左侧面面板;1b...顶面面板;1c...背面面板;1d...右侧面面板;2a...冷藏室门;2b...切换室门;2c...制冰室门;2d...冷冻室门; 2e...蔬菜室门;3a...冷藏室;3b...切换室;3c...制冰室;3d...冷冻室;3e... 蔬菜室;4...壳体部;5...防止结露管;6...冷凝管;7...机械室;8...机械室罩;9...冷凝器;9a...冷凝器;9b...冷凝器;10...压缩机;11...送风机; 12...排水盘;13...吸气口;14...排气口;15...矩形冷凝器;16...机械室壁面;17...机械室底面;17a...机械室顶面;18...分隔板;20...矩形翅片; 20a...连接用弯曲制冷剂管;20b...贯通孔;21...制冷剂管;22...连接部; 23...翅片前缘部;24...切起部;24a...切起部;24b...切起部;24c...切起部;25...翅片前缘;26...高度;27...前表面面积;29...叠置方向;30...连接角度;31...配设于最外侧的矩形冷凝器;33...角度;35...通风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的形态是一个例子,不限定本实用新型。另外,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结构是相同的或者相当的部分,其在说明书的全文中共用。并且,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有时与实际不同。

实施方式1.

[冰箱1的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简要立体图。图1(A)是设置有冰箱的门的状态的图,图1(B)是为了使冰箱所具有的各储藏室可见而将们从冰箱取下的状态的图。如图1(A)所示,冰箱1在最上部具备对开式的冷藏室门2a。另外,在冷藏室门2a的左侧的下方设置有制冰室门2c,在冷藏室门2a的右侧的下方设置有切换室门2b。在制冰室门2c以及切换室门2b的下方设置有冷冻室门2d,在冷冻室门2d 的下方设置有蔬菜室门2e。制冰室门2c、切换室门2b、冷冻室门2d 以及蔬菜室门2e均由抽屉式的门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冷藏室门2a为对开式的门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由推拉式的门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制冰室门2c、切换室门2b、冷冻室门2d以及蔬菜室门2e 以抽屉式的门为例示出,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由抽屉式的门以外的门构成。

如图1(B)所示,冰箱1例如作为储藏室而具有5室,在最上部具备冷藏室3a。另外,在冷藏室3a的左侧的下方设置有制冰室3c,在冷藏室3a的右侧的下方设置有切换室3b。在制冰室3c以及切换室3b的下方设置有冷冻室3d,在冷冻室3d的下方设置有蔬菜室3e。另外,在分隔各储藏室的壳体部4的前表面安装有供外部空气以上的温度的制冷剂流动的防止结露管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冰箱1,示出了具备冷藏室3a、制冰室3c、切换室3b、冷冻室3d以及蔬菜室3e的例子,但冰箱1的结构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不具备制冰室3c或者切换室3b的冰箱1。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储藏室全部为冷冻室的情况的下也称为“冰箱”。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背面的简要立体图。如图2 所示,作为框体,冰箱1在右侧面具备右侧面面板1d,在左侧面具备左侧面面板1a,在顶面具备顶面面板1b,在背面侧具备背面面板1c。右侧面面板1d,左侧面面板1a、顶面面板1b或者背面面板1c,冷凝管6设置于冰箱1的框体的板金与真空隔热件或者聚氨酯之间。

另外,例如在冰箱1的背面面板1c的下部配置有图3中后述的机械室7。机械室7例如被机械室罩8覆盖,因此存在看不见机械室7的内部的情况。

在作为对冰箱1的各储藏室进行制冷的结构的制冷循环中,从冰箱 1的内部吸收的热通过冷凝管6、设置于机械室7的冷凝器9(参照图3)、以及防止结露管5(参照图1(B))进行散热。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机械室的简要立体图。如图 3所示,在机械室7收纳有对制冷剂进行冷凝的冷凝器9、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10、为了对冷凝器9以及压缩机10进行冷却而吹出空气的送风机11。另外,例如,在机械室7位于冰箱1的框体的下部的情况下,存在将存积从储藏室排出的冷凝水的排水盘12配置于机械室7 的情况。

在机械室7的左侧面面板1a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入机械室7 的狭缝状的吸气口13。另外,在机械室7的右侧面面板1d设置有用于将被导入机械室7的外部空气向机械室7的外部排出的狭缝状的排气口 14。另外,存在例如吸气口13以及排气口14设置于机械室罩8以及后述的机械室底面17的情况。

送风机11例如是轴流送风机,若驱动送风机11,则将外部空气从吸气口13导入机械室7内,外部空气由于冷凝器9以及压缩机10而变温,之后,外部空气从排气口14朝机械室7的外部排出。此时,在送风机11的上游侧配置冷凝器9,在送风机11的下游侧配置压缩机10。由此,由于压缩机10而变温的空气流入冷凝器9,外部空气温度与制冷剂的温度的差变小,从而能够防止冷凝性能降低。另外,通过使冷凝器 9与送风机11接近,能够使通过机械室7的外部空气的全部都通过冷凝器9。另外,通过使冷凝器9与送风机11接近,从而能够在冷凝器9 的上游侧的机械室罩8或者机械室底面17等设置更大的吸气口,能够在送风机11的下游侧的机械室罩8或者机械室底面17等设置更大的排气口。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在左侧面面板1a设置吸气口13且在右侧面面板1d设置排气口14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根据机械室7的内部结构而在左侧面面板1a设置排气口14且在右侧面面板1d设置吸气口13。

另外,在冷凝器9与送风机11之间设置有开孔的分隔板18,冷凝器9通常由分隔板18、机械室底面17、左侧面面板1a、机械室壁面16 以及机械室罩8所包围。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简要立体图。如图4所示,板翅片管式冷凝器(以下,称为矩形冷凝器15)具备制冷剂管21和相互并列设置的多片矩形翅片20。冷凝器9以如下方式进行配置,即:通过连接部22使多个矩形冷凝器15的矩形翅片20彼此接触,并在连接部22作为整体而形成为折弯形状。由此,即使机械室7的安装空间被限制,也能够增大矩形冷凝器15的通风方向的上游侧的侧面面积亦即前表面面积27,在相同风量的空气通过冷凝器9的情况下,通过冷凝器9的空气的流速降低,从而压力损失降低。并且,通过增大前表面面积27,不仅使矩形翅片20的面积变大,也使热传导率大的翅片前缘部23变长,从而有助于矩形翅片20与空气的热交换。此外,矩形冷凝器15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板翅片管式冷凝器”以及“第二板翅片管式冷凝器”。

邻接的两个矩形冷凝器15中的一方的矩形冷凝器15与另一方的矩形冷凝器15以使一方的矩形冷凝器15的多片矩形翅片20的叠置方向 29与另一方的矩形冷凝器15的多片矩形翅片20的叠置方向29平行的方式配置。另外,在连接部22中,在从相对于矩形翅片20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矩形翅片20的端部彼此以相互重叠的方式接触。因此,在矩形冷凝器15的连接部22中,空气能够通过矩形翅片20间,并且在连接部22中能够使导热面积较大。此时,连接部22距制冷剂管21 的距离变大,但在连接部22,矩形翅片20重叠,由此矩形翅片20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比较而成为2倍,因此能够防止连接部22的热交换效率的降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邻接的两个矩形冷凝器15的相互并列设置的矩形翅片20为彼此平行的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这种情况下的平行不需要是严格的平行,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概念。

对于一般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在制作了一个热交换器后,通过折弯热交换器而成为L字形状,因此在热交换器的折弯部,空气的压力损失变大。若如收纳于冰箱1的机械室7的冷凝器9那样,在小型的热交换器采用该构造,则热交换器的体积中的折弯部的比例变大,因此通风的恶化显著。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冷凝器9如上述那样,邻接的两个矩形冷凝器15的层叠的矩形翅片20成为相互平行的构造,因此能够防止折弯部的通风性能的降低。

冰箱1的机械室7的冷凝器9的安装空间与一般的空调机的热交换器相比较小。因此,在实现具有折弯部的冷凝器9的情况下,冷凝器9 整体中的连接部22的比例变大,确保连接部22的导热性能对冷凝性能的提高是有效的。

另外,为了使风通过冷凝器的折弯部,考虑在初始制作折弯的形状的翅片后,使制冷剂管通过而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然而,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冷凝器9在初始制作多个使翅片成为矩形的热交换器,并通过连接该多个热交换器而能够提高翅片的成品率。另外,通过对连接的矩形冷凝器15的翅片的层叠间隔的长度以及连接部22的连接角度进行变更,能够成为与安装空间匹配的形状,容易与多品种生产以及规格变更相对应。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接合前的形状的简要立体图。如图5所示,一个矩形冷凝器15例如通过机械式地扩管而使矩形翅片20与制冷剂管21接合。此时,对于矩形翅片20 的层叠间隔,使用专用的夹具等进行管理并实施扩管。由此,通过使用相同的层叠间隔的多个矩形冷凝器15形成连接部22,从而形成为能够使其他的矩形冷凝器15的矩形翅片20交替重叠的构造。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连接部的简要立体图。如图6所示,能够形成为如下构造,即:在矩形翅片20 的连接部22设置切起部24,利用板簧的要领夹住另一方的矩形翅片20 来进行接触。由此,成为两个矩形冷凝器15的矩形翅片20始终为接触的状态。因此,在因压缩机10以及送风机11的驱动而产生振动的情况下,或者因制冷剂的循环而在冷凝器9产生振动的情况下,矩形翅片20 彼此不会错乱,从而能够抑制接触声的产生。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翅片的形状的简要立体图。如图7所示,在矩形翅片20设置有多个用于使制冷剂管21通过的贯通孔20b。另外,在矩形翅片20的端部设置有切起部24。切起部24形成为在矩形翅片20的一部分设置狭缝并拱起为剖面山形的构造,成为不引起通风状态的恶化,也不会导致压力损失的上升的构造。并且,通过设置切起部24,能够形成切起部24的侧面亦即热通量大的翅片前缘25,从而具有提高热交换的性能的效果。切起部24 是在矩形翅片20开设制冷剂管用的孔的冲压工序中同时被制作的。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翅片的其他形状的简要剖视图。如图8(A)所示,切起部24在矩形翅片20 的剖视中成为三角形的形状。另外,如图8(B)所示,切起部24a在矩形翅片20的剖视中成为线型的形状。另外,如图8(C)所示,切起部24b在矩形翅片20的剖视中成为圆形的形状。另外,如图8(D)所示,切起部24c在矩形翅片20的剖视中成为四边形的形状。此外,在任一个切起的形状中,为了能够通过板簧的要领夹住另一方的矩形翅片 20,将切起部的高度26调整为与矩形翅片20的层叠高度相同的程度。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连接方法的简要立体图。如图9所示,在制作了多个矩形冷凝器15后,通过使矩形翅片20交替重叠,利用焊接等将连接用弯曲制冷剂管20a连接于制冷剂管21,从而制作冷凝器9。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连接角度的俯视图。如图10所示,在从垂直方向观察矩形翅片20的情况下,多个矩形冷凝器15作为整体而经由作为折弯形状的连接部22来进行配置。此时,通过调整矩形冷凝器15彼此的连接角度30,能够得到与机械室7的安装空间匹配并且容易进行设计变更的冷凝器9。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的连接形态的俯视图。如图11(A)所示,准备多个矩形冷凝器15,经由作为折弯部的连接部22将各个矩形冷凝器15连接起来,由此能够得到俯视下为W字形状的冷凝器9a。另外,如图11(B)所示,准备多个矩形冷凝器15,经由作为折弯部的连接部22将各个矩形冷凝器15连接起来,由此能够得到俯视下为近似U字形状的冷凝器9b。这样,冷凝器9通过变更矩形冷凝器15的连接方法而能够成为各种形状,因此能够得到与机械室7的安装空间匹配的最佳的构造。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与机械室的壁面的角度的简要俯视图。如图12所示,多个矩形冷凝器15中的配设于最外侧的矩形冷凝器31以至少相对于机械室壁面16或者机械室罩8的任一方而具有10°~80°的角度33的方式设置。这样,以使角度 33成为10°~80°的方式对多个矩形冷凝器15中的配设于最外侧的矩形冷凝器31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增大前表面面积27以及翅片前缘部23 的面积,进而能够提高冷凝器9的冷凝性能。

此外,在角度33不足10°的情况下,通过以相对于机械室7的通风方向35平行,换句话说与机械室壁面16或者机械室罩8对置的方式配置冷凝器9,从而空气流入的风路变小,冷凝器9的压力损失增加,因此导致冷凝性能变差。另一方面,在角度33大于80°的情况下,以相对于机械室7的通风方向35垂直,即与左侧面面板1a对置的方式配置冷凝器9,从而与一般的冷凝器同样,无法增大前表面面积27。因此,角度33为10°~80°是最能提高冷凝器9的冷凝性能的角度。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有的冷凝器与机械室的底面以及顶面的角度的简要剖视图。如图13所示,多个矩形冷凝器15中的配置于最外侧的矩形冷凝器31以至少相对于机械室底面17 或者机械室顶面17a的任一方而具有10°~80°的角度33的方式设置。这样,通过以使角度33成为10°~80°的方式对多个矩形冷凝器15中的配设于最外侧的矩形冷凝器31进行配置,能够增大前表面面积27以及翅片前缘部23的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冷凝器9的冷凝性能。此外,使角度33成为10°~80°的理由与图12中说明的理由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的效果]

从以上内容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具有储藏室以及机械室 7的框体、以及配置于机械室7的冷凝器9、送风机11以及压缩机10,冷凝器9具有:具有彼此并列设置的多片第一矩形翅片20的第一矩形冷凝器15;以及具有彼此并列设置的多片第二矩形翅片20的第二矩形冷凝器15,第一矩形冷凝器15与第二矩形冷凝器15以使多片第一矩形翅片20的叠置方向29与多片第二矩形翅片20的叠置方向29平行的方式配置,第一矩形冷凝器15与第二矩形冷凝器15配置为:在从相对于第一矩形翅片20以及第二矩形翅片20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第一矩形翅片20的端部与第二矩形翅片20的端部彼此重叠,并且作为整体成为折弯形状。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得到具有通过防止在冷凝器9的折弯形状的部分通过的空气的压力损失的降低、并且增大矩形翅片20的有效导热面积而提高了热交换能力的冷凝器9的冰箱1。

另外,构成为第一矩形翅片20的端部与第二矩形翅片20的端部接触。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即使在由于压缩机10以及送风机11的驱动而产生了振动的情况下,或者在由于制冷剂的循环而在冷凝器9产生了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矩形翅片20彼此错乱,从而抑制接触声的产生。

另外,构成为第一矩形冷凝器15或者第二矩形冷凝器15以至少相对于机械室壁面16或者机械室罩8的任一方而具有10°~80°的角度的方式设置。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大前表面面积27以及翅片前缘部 23的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冷凝器9的冷凝性能。

另外,构成为第一矩形冷凝器15或者第二矩形冷凝器15以至少相对于机械室底面17或者机械室顶面17a的任一方而具有10°~80°的角度的方式设置。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大前表面面积27以及翅片前缘部 23的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冷凝器9的冷凝性能。

另外,冷凝器9通过在重叠的矩形翅片20的端部彼此中的至少一方的矩形翅片20的端部设置具有与矩形翅片20层叠的高度相同的高度26的切起部24,从而对另一方的矩形翅片20的端部进行夹持。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得到热通量大的翅片前缘25,从而能够提高热交换的性能。另外,在因压缩机10以及送风机11的驱动而产生了振动的情况下,或者在因制冷剂的循环而在冷凝器9产生了振动的情况下,矩形翅片20彼此不会错乱,从而能够抑制接触声的产生。

另外,送风机11以及压缩机10配置于冷凝器9的下游侧。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因压缩机10而变温的空气流入冷凝器9,外部空气温度与制冷剂的温度的差变小,从而能够防止冷凝性能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