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库铝排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481阅读:1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库铝排蒸发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库制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冷库铝排蒸发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副业产品不断丰富,作为农产品进行贮藏的冷库需求量逐年递增。由于铝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低温性能、耐腐蚀性能,且重量轻、成本低,较大程度上替代了铜管、钢管,在冷库支座设备上被广泛使用。冷库铝排管制冷是通过挂在冷库内顶部的直管S型结构铝型材产生冷气向下形成烟道效应从而实现冷库降温效果。

现有的可参考公开号为CN 204718193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按要点由多个蒸发器并联而成,蒸发器包括U形管以及多个横向并排设置的铝合金翅片管,各个铝合金翅片管通过U形管串联成一条通路,通过串联加并联的方式使得翅片管制冷更加均匀,使得翅片管外部结霜均匀。

但是由于结霜会导致翅片管以及翅片不能顺利的进行热交换,导致冷库内温度下降缓慢,耗电量大,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多种除霜方法,其中电热化霜方法效果较为显著,其利用在铝排上布置电加热线对结霜进行热化,但是结霜热化之后的水滴会掉落至冷库的地面上,对冷库内存放的物品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较为有效的接收化霜之后产生的水滴并且对其进行收集,避免掉落至冷库内的一种冷库铝排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冷库铝排蒸发器,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铝排管,铝排管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换热翼片,换热翼片远离铝排管的一端沿着铝排管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集水槽,集水槽两端的出水口的下方设置有汇集盘以用于汇集每条集水槽流下的水流,所述汇集盘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孔,导流孔的下方连通有导流管,导流管远离汇集盘的一端连通位于地面的储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换热翼片的下方设置集水槽,能够将铝排上化霜之后形成的水滴全部接收,并且集中在集水槽内的水滴慢慢可以流向位于集水槽的出水端下方的汇集盘内,最后从各个集水槽内汇集到汇集盘内的霜水通过汇集盘下方的导流管被集中收集到储水箱内,通过设置的集水槽并且配合汇集盘能够减少化霜形成的水滴掉落至冷库内的存放品上,保证了冷库内货物的质量,同时减少了对冷库地面的污染。

较佳的,所述铝排管蒸发器还包括连接相邻的两个铝排管同一端的连接弯管,所述铝排管通过所述连接弯管依次连通形成一条通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弯管将多个铝排管连成一条通路,使得制冷剂能够在铝排管内循环流动进行制冷。

较佳的,所述换热翼片上以所述铝排管为对称轴在长度方向上等间距间隔开设有多组吊装孔,所述并排设置的多个铝排管之间的吊装孔内插接有吊装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在铝排管上的多组吊装杆能够将多个铝排管并联成一个整体,相邻的铝排管以及换热翼片之间对应平行设置,组成了若干个平行通道,在进行制冷时,冷空气在通道内形成烟道效应,加速下沉,对流速度加快,能够加快冷库的降温速度,有利于节省电能。

较佳的,铝排蒸发器外侧的两个铝排管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集水槽的出水端的悬挂杆,悬挂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悬挂杆端部的加强杆,所述汇集盘的两端设置有搭扣并且搭接在所述悬挂杆的侧端,所述汇集盘位于集水槽的出水端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集水槽的出水端的两侧分别设置的汇集盘能够对多排铝排管化霜之后形成水滴进行集中汇集、处理,并且汇集盘采用搭扣搭接的方式固定在集水槽的出水口的下方,可以方便对汇集盘进行清理、维护,拆装较为方便。

较佳的,所述集水槽包括底板与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两侧且对称设置于所述换热翼片的端部两侧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分别向远离铝排管的一侧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两侧挡水板倾斜设置,能够最大限度的接收刀铝排管以及换热翼片上化霜形成的水滴,避免水滴掉落至冷库内。

较佳的,所述铝排管与所述换热翼片一体压铸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排管与换热翼片一体压铸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一体成型的设计能够较为有效的解决重合对接以及焊接方式在接缝处换热差的问题,使得铝排管以及翅片散热更加均匀。

较佳的,所述换热翼片上设置有弧形的导流柱,导流柱从换热翼片顶端延伸至对称的换热翼片的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换热翼片表面化霜,水滴容易在换热翼片表面扩散、不易掉落,通过在换热翼片表面开设纵向并且延伸至最低端的弧形的导流柱,能够加快水滴的下落。

较佳的,所述导流柱沿着换热翼片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有多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换热翼片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多条,能够使得化霜之后形成的水滴下落速度加快,使得换热翼片上的结霜化霜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换热翼片下方设置的集水槽能够即时对化霜之后形成的水滴进行接收并且配合汇集槽,能够对多排铝排管上的水滴进行集中汇集处理,避免了水滴掉落至冷库内,保证了冷库的存储环境;

2、通过在换热翼片上设置的弧形的导流柱能够加快水滴下落,增加化霜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冷库铝排蒸发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铝排管以及换热翼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一种冷库铝排蒸发器的侧视图。

图中,1、铝排管;2、连接弯管;3、进水口;4、出水口;5、换热翼片;6、导流柱;7、集水槽;71、底板;72、挡水板;73、出水端;8、汇集盘;82、导流管;83、储水箱;9、吊装孔;91、吊装杆;10、悬挂杆;101、加强杆;102、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冷库铝排蒸发器,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铝排管1以及连接弯管2,相邻的两个铝排管1同一端焊接有连接弯管2,通过连接弯管2将多个铝排管1连通呈一条通路,铝排蒸发器形成有进水口3与出水口4,铝排管1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沿铝排管1长度方向一体压铸成型的换热翼片5。

如图2与图5所示,换热翼片5远离铝排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7,集水槽7包括固定连接在换热翼片5端部的底板71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71两端并且向两侧倾斜的挡水板72,挡水板72以换热翼片5为基准面对称设置。

如图1与图4所示,换热翼片5沿着其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开设有多条导流柱6,导流柱6呈弧形凸棱状,导流柱6从远离集水槽7的换热翼片5顶端向靠近集水槽7的换热翼片5底端延伸,导流柱6之间相互平行。

如图1与图2所示,位于铝排管1上端和下端的换热翼片5上以铝排管1为对称轴对称开设有吊装孔9,吊装孔9沿着换热翼片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开设有多个,各个铝排管1上的吊装孔9相对应且同心设置,同心设置的吊装孔9内插接有吊装杆91,吊装杆91伸出换热翼片5的两端通过螺母固定。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位于最外侧的铝排管1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悬挂杆10,悬挂杆10沿着铝排管1长度方向延伸集水槽7的出水端73的上方,悬挂杆10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01,加强杆101分别固定在悬挂杆10的端部。

如图1与图2所示,位于集水槽7出水端73的一侧且在集水槽7的下方设置有汇集盘8,用于汇集来自各个铝排管1下方的集水槽7流出的化霜水,汇集盘8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孔(图中未示出),导流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导流管82,导流管82远离汇集盘8的一端连通放置于地面上的储水箱83。

如图2与图3所示,汇集盘8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搭扣102,搭扣102搭接在悬挂杆10上并且使得集水槽7的出水端73的投影均投射在集水槽7的中心轴线上。

铝排管1以及换热翼片5之间对应平行设置,组成了若干个平行通道,在进行制冷时,冷空气在通道内形成烟道效应,加速下沉,对流速度加快,能够加快冷库的降温速度,有利于节省电能;

化霜之后的水流经过导流柱6导流从换热翼片5上流入下方的集水槽7中,多个集水槽7中的水流分别经两侧的出水端73汇流到汇集盘8中,之后,集水盘中的化霜水经过导流管82导入到下方的储水箱83中进行集中处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