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检测用生物材料的新型低温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3243发布日期:2018-11-02 23:2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因检测用生物材料的新型低温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因检测中的生物材料的保存是整个检测过程中很关键的步骤,生物材料保存要实现复杂的降温程序,必须要有专门的冷冻装置,目前常用的低温保存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保存装置体积较大,不利于生物材料的携带与运输,因此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检测用生物材料的新型低温保存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基因检测用的生物材料在低温保存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以及存装置体积较大,不利于生物材料的携带与运输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因检测用生物材料的新型低温保存装置,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上端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储存箱的外侧设有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储存箱内部设有用于置放试管的保存装置以及制冷装置,所述保存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试管卡口,所述试管卡口内安装试管,所述制冷装置由制冷剂储罐、循环制冷机以及制冷器组成,所述循环制冷机内部设有风机,所述制冷剂储罐与制冷器之间设有制冷剂输送管,所述制冷器与循环制冷机之间设有保冷管,所述循环制冷机上连通循环制冷盘管组,所述循环制冷盘管组盘旋在储存箱的内部。整体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各组件之间紧密联系又不相互影响,所需部件更换方便,易于日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通过在箱体内设有保存装置以及制冷装置,结构新颖,克服了现有的低温保存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通过将循环制冷盘管组和制冷装置中的循环制冷机相连通的设计,不仅可以实现低温环境,还不会造成内部气流紊乱,避免造成试样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使得温度沿箱体上部传送,有利于生物材料的保存;通过采用循环制冷机,可以循环不断地利用一定量的制冷剂进行制冷,大大降低了制冷剂的消耗量,避免了制冷剂排放对环境或者安全的影响,符合节能环保与生产的条件;当需要将储存箱进行运输时,将制冷剂储罐和制冷剂流量控制阀拆卸即可进行运输,同时箱体内的循环制冷机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利用管道内剩余的制冷剂,将制冷剂在管道内循环制冷,保证箱体内的低温环境,有利于生物材料的保存,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无需添加制冷剂,节约能源,具备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制冷剂输送管上设有制冷剂流量控制阀。通过在制冷剂输送管上设置制冷剂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制冷剂出口的开闭和制冷剂流量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保存装置中的承载板数量至少为2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保冷管的外层涂有一层保冷层。保冷层外涂有一层保冷层,保证在运输的过程中热量消散较慢,使得生物材料持续的保存在低温的环境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保冷层的厚度为30mm~120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保冷层的材料为聚氨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保冷层外通过透明胶带粘接防潮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储存箱为双层板箱体,所述储存箱下端设有隔离板,所述储存箱中位于隔离板的上端的部分安装循环制冷盘管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隔离板设置在保存装置与制冷装置连接交界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循环制冷盘管组进口位于所述循环制冷盘管组的底部,其与循环制冷机的出口连接。

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整体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各组件之间紧密联系又不相互影响,所需部件更换方便,易于日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通过在箱体内设有保存装置以及制冷装置,结构新颖,克服了现有的低温保存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通过将循环制冷盘管组和制冷装置中的循环制冷机相连通的设计,不仅可以实现低温环境,还不会造成内部气流紊乱,避免造成试样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使得温度沿箱体上部传送,有利于生物材料的保存;通过采用循环制冷机,可以循环不断地利用一定量的制冷剂进行制冷,大大降低了制冷剂的消耗量,避免了制冷剂排放对环境或者安全的影响,符合节能环保与生产的条件;当需要将储存箱进行运输时,将制冷剂储罐和制冷剂流量控制阀拆卸即可进行运输,同时箱体内的循环制冷机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利用管道内剩余的制冷剂,将制冷剂在管道内循环制冷,保证箱体内的低温环境,有利于生物材料的保存,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无需添加制冷剂,节约能源,具备实用性;

2)通过在制冷剂输送管上设置制冷剂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制冷剂出口的开闭和制冷剂流量的大小;

3)该设计方案结构简单、新颖,具备实用性,且成本较低便于市场的推广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因检测用生物材料的新型低温保存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循环制冷盘管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承载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保冷管与保冷层以及防潮膜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储存箱;2、箱盖;3、内螺纹;4、试管;5、保存装置;6、制冷装置;601、制冷剂储罐;602、循环制冷机;603、制冷器;604、制冷剂输送管;605、保冷管;7、承载板;8、试管卡口;9、循环制冷盘管组;10、制冷剂流量控制阀;11、保冷层;12、防潮膜;13、隔离板;14、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因检测用生物材料的新型低温保存装置进行说明,包括储存箱1,所述储存箱1上端安装有箱盖2,所述箱盖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3,所述内螺纹3与储存箱1的外侧设有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储存箱1体内部设有用于置放试管4的保存装置5以及制冷装置6,所述保存装置5包括承载板7,所述承载板7上设有试管卡口8,所述试管卡口8内安装试管5,所述制冷装置6由制冷剂储罐601、循环制冷机602以及制冷器603组成,所述循环制冷机602内部设有风机14,所述制冷剂储罐601与制冷器603之间设有制冷剂输送管604,所述制冷器603与循环制冷机602之间设有保冷管605,所述循环制冷机602上连通循环制冷盘管组9,所述循环制冷盘管组9盘旋在储存箱1的内部。整体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各组件之间紧密联系又不相互影响,所需部件更换方便,易于日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通过在箱体内设有保存装置以及制冷装置,结构新颖,克服了现有的低温保存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通过将循环制冷盘管组和制冷装置中的循环制冷机相连通的设计,不仅可以实现低温环境,还不会造成内部气流紊乱,避免造成试样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使得温度沿箱体上部传送,有利于生物材料的保存;通过采用循环制冷机,可以循环不断地利用一定量的制冷剂进行制冷,大大降低了制冷剂的消耗量,避免了制冷剂排放对环境或者安全的影响,符合节能环保与生产的条件;当需要将储存箱进行运输时,将制冷剂储罐和制冷剂流量控制阀拆卸即可进行运输,同时箱体内的循环制冷机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利用管道内剩余的制冷剂,将制冷剂在管道内循环制冷,保证箱体内的低温环境,有利于生物材料的保存,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无需添加制冷剂,节约能源,具备实用性。

实施例2:参见图1和图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制冷剂输送管604上设有制冷剂流量控制阀10。通过在制冷剂输送管上设置制冷剂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制冷剂出口的开闭和制冷剂流量的大小。

实施例3:参见图1和图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保存装置5中的承载板7数量至少为2个。

实施例4:参见图1和图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保冷管605的外层涂有一层保冷层11。保冷层外涂有一层保冷层,保证在运输的过程中热量消散较慢,使得生物材料持续的保存在低温的环境中。

实施例5:参见图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保冷层11的厚度为30mm~1200mm。

实施例6:参见图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保冷层11的材料为聚氨酯。

实施例7:参见图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保冷层11外通过透明胶带粘接防潮膜12。

实施例8: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储存箱1为双层板箱体,所述储存箱1下端设有隔离板13,所述储存箱1中位于隔离板13的上端的部分安装循环制冷盘管组9。

实施例9: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隔离板13设置在保存装置5与制冷装置6连接交界处。

实施例10: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循环制冷盘管组9进口位于所述循环制冷盘管组9的底部,其与循环制冷机602的出口连接。

本发明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7、8、9、10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