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机组及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4340发布日期:2019-03-02 02:23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冷水机组及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冷水机组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大冷量的冷水机组,运行功率大,所使用的变频器发热量多,单独依靠空气冷却,难以将变频器温度冷却下来。传统地,冷水机组变频器的冷却方法有水冷,水冷时直接通过机组的冷却水,将变频器产生的热量带到冷却塔,散发到室外环境,如此冷却水流经冷却塔,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水质较差,容易导致换热管路结垢,降低换热效率,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冷却方式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却效果较好的冷却装置。

一种冷却装置,包括:

冷媒单元,通入冷媒;

载冷单元,用于安装变频器,且所述载冷单元通入冷却溶液;

换热器,与所述冷媒单元和所述载冷单元连通,且所述冷媒和所述冷却溶液在所述换热器内流动换热;

其中,所述冷却溶液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载冷单元之间循环流动,并在所述换热器内吸收所述冷媒的冷源后,将所述冷源传递至所述变频器。

上述冷却装置中,通过冷却溶液吸收冷媒的冷源,然后将冷源传递给冷凝器12进行冷却散热,冷却溶液在换热器和载冷单元之间封闭式循环,不与外界换热流通,不会将外界杂质带入,防止载冷单元和换热器内积垢后影响换热效率,换热效果较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溶液换热时相态保持不变,进行显热式换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冷却溶液通路,所述载冷单元包括冷却板和换热管,所述冷却板用于安装所述变频器,所述换热管嵌设于所述冷却板上,且所述换热管的首尾分别与所述冷却溶液通路的进出口连通,所述冷却溶液在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冷却通路之间循环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与所述冷却溶液通路相邻的冷媒通路,所述冷媒单元包括冷凝器和电子膨胀阀,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冷媒通路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且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电子膨胀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单元还包括闪发器,所述闪发器与所述冷媒通路的出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板各个位置的实际温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温度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三个温度传感器,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冷却板上对应所述换热管的入口、中间及出口的位置,所述控制器根据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实际温度中的最高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冷单元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带动所述冷却溶液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换热管之间循环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变频器开始工作前控制所述泵体启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水机组,包括上述冷却装置和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设于所述载冷单元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冷却装置100,用于对冷水机组中的变频器进行冷却散热。

冷却装置100包括冷媒单元10、载冷单元30和换热器50,冷媒单元10和载冷单元30均与换热器50连通。其中,冷媒单元10用于通入冷媒,载冷单元30用于通入冷却溶液,且冷媒和冷却溶液均可流入换热器50内并在换热器50内流动换热,使得冷却溶液能够吸收冷媒的冷源,以对变频器进行冷却散热。

具体地,载冷单元30用于安装变频器,冷却溶液在换热器50和载冷单元30之间循环流动,并在换热器50内吸收冷媒的冷源后,将冷源传递至变频器,对变频器冷却散热。如此,冷却溶液只需要在换热器50和载冷单元30之间循环,通过冷却溶液将冷媒的冷源吸收后传递给设于载冷单元30上的变频器,而冷却溶液不需要与外界流通,不会将外界的杂质带入,不会在载冷单元30和换热器50内积垢,避免积垢影响换热效率,换热效果较佳。

具体地,换热器50包括相邻的冷却溶液通路52和冷媒通路54,冷却溶液通路52与载冷单元30连通且允许冷却溶液流动,冷媒通路54与冷媒单元10连通且允许冷媒流动,使冷媒和冷却溶液在换热器50内通过冷却溶液通路52和冷媒通路54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媒单元10包括冷凝器12和电子膨胀阀14,冷凝器12与冷媒通路54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使冷凝器12内的冷媒通过管路流进换热器50的冷媒通路54内。并且,管路上设置有电子膨胀阀14,电子膨胀阀14对管路中的冷媒进行节流冷却,得到温度较低的冷媒,以进入换热器50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冷媒单元10还包括闪发器16,闪发器16与冷媒通路54的出口连接,冷媒在换热器50内蒸发换热后进入闪发器16,在闪发器16内进一步蒸发降温后通过补气管流到压缩机进行压缩,重新开始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冷单元30包括冷却板32和换热管34,冷却板32用于安装变频器,换热管34嵌设于冷却板32上,且换热管34的首尾分别与冷却溶液通路52的进出口连通,冷却溶液在换热管34与冷却通路之间循环流动。冷却通路中的冷却溶液流经换热管34时,与安装换热管34的冷却板32换热,而同时冷却板32吸收变频器的热量,如此冷却溶液带走变频器传递至冷却板32上的热量,达到对变频器散热的目的。

进一步地,载冷单元30还包括泵体36,泵体36带动冷却溶液在换热器50与换热管34之间循环流动,实现冷却溶液的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和温度传感器组件70,温度传感器组件70用于检测冷却板32各个位置的实际温度,控制器根据实际温度控制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调节冷媒的流量,控制冷媒与冷热溶液换热时的温度,维持变频器温度稳定,防止变频器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具体地,温度传感器组件70包括三个温度传感器72,三个温度传感器72分别设于冷却板32上对应换热管34入口、中间及出口的位置,对冷却板32各个位置的温度进行全面检测。控制器根据三个温度传感器72检测到的实际温度的最高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控制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如此,防止冷却板32上温度最高位置处超过预设温度,更可靠地保护变频器,提高变频器运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在变频器开始工作前控制泵体36启动,泵体36启动后带动冷却溶液循环带来冷却变频器的冷源,防止变频器工作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释放。

进一步的,对于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其中的冷却溶液换热时相态保持不变,进行显热式换热,防止冷热溶液传递冷源前后相变而对变频器产生较大温差,以使变频器受到较为均匀的冷却温度。具体地,冷却板32上对应换热管34的进出口温差较小,冷却板32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冷却板32进口温度过低而出现凝露,防止变频器元器件在凝露影响下短路和炸毁。

更进一步地,冷却溶液绝缘,防止冷却溶液泄露后导电,提高变频器的电气安全性能。并且,冷却溶液的换热率较高,可以提高冷却效果;冷却溶液的凝固点温度低,在温度变化时不容易发生相变,为变频器提供较为均匀的冷却温度。

上述冷却装置100中,通过冷却溶液吸收冷媒的冷源,然后将冷源传递给冷凝器12进行冷却散热,冷却溶液在换热器50和载冷单元30之间封闭式循环,不与外界换热流通,不会将外界杂质带入,防止载冷单元30和换热器50内积垢后影响换热效率,换热效果较佳。并且,冷却溶液在换热过程中相态不发生变化,进行显热式换热,有利于冷却板32温度分布均匀,缩小冷却板32进出口温差,有效避免冷却板32进口温度过低而出现凝露,提高变频器的电气安全性。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冷水机组,包括上述冷却装置100和变频器,变频器设于载冷单元30上,通过冷却溶液散热降温。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