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冷装置及冷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4199发布日期:2019-05-15 23:1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预冷装置及冷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冷装置及冷干装置。



背景技术:

预冷机是目前冷干机的重要零部件,预冷机的作用是为了让高温高湿的气体与低温低湿的气体进行热交换,预冷机主要包括两个部件,即机壳及通气管道,通气管道设置于机壳内,机壳上设置有一号口、二号接口、三号接口及四号接口,通气管道的两个管口分别跟一号接口及二号接口联通在一起,且通气管道用于流通低温低湿的气体,三号接口及四号接口分别为低温低湿气体进出机壳的通道。

上述结构的预冷机存在一个问题:即通气管道都是金属直管,而直管的面积相对较小,故而换热效率相对较低,且存在较多的流动死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冷装置及冷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冷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还包括若干段圆弧管及若干段直管,所述圆弧管与圆弧管或直管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上接有圆弧管或直管,且圆弧管和直管均位于机壳内,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圆弧管及直管联成了密闭的气体通道。

本装置增加了低温低湿气体与高温高湿气体的换热面积,减少了换热过程中的流体阻力,减少流动死区,改善了换热效果。

一种冷干装置,包括预冷装置,还包括蒸发器及汽水分离器,所述蒸发器的进气端与第四接口相接,所述蒸发器的出气端与汽水分离器的进气端相接,汽水分离器的出气端与第一接口相接。

本装置中第三接口为高温高湿气体进入预冷装置的通道,第二接口为低温低湿气体离开预冷装置的通道。

可选的,所述冷凝器用于给蒸发器内的气体降温,冷凝器的冷凝管位于蒸发器内。

可选的,还包括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压缩机与冷凝器相接,制冷压缩机用于降低冷凝器内的冷凝剂的温度。

可选的,还包括电子排水阀,所述电子排水阀安装于汽水分离器的排水管上。

可选的,还包括膨胀阀,所述膨胀阀安装于冷凝器的冷凝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低温低湿气体与高温高湿气体的换热面积,减少了换热过程中的流体阻力,减少流动死区,改善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圆弧管与直管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是预冷装置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冷干装置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直管,2、圆弧管,3、机壳,301、第一接口,302、第二接口,303、第三接口,304、第四接口,4、蒸发器,5、汽水分离器,6、冷凝器,7、电子排水阀,8、膨胀阀,9、制冷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及附图2一种预冷装置,包括机壳3,机壳3上开设有第一接口301、第二接口302、第三接口303及第四接口304,还包括若干段圆弧管2及若干段直管1,圆弧管2与圆弧管2或直管1连接在一起,第三接口303及第四接口304上接有圆弧管2或直管1,且圆弧管2和直管1均位于机壳3内,第三接口303、第四接口304、圆弧管2及直管1联成了密闭的气体通道。

本装置增加了低温低湿气体与高温高湿气体的换热面积,减少了换热过程中的流体阻力,减少流动死区,改善了换热效果。

如附图3所示,一种冷干装置,包括预冷装置,还包括蒸发器4及汽水分离器5,蒸发器4的进气端与第四接口304相接,蒸发器4的出气端与汽水分离器5的进气端相接,汽水分离器5的出气端与第一接口301相接。

本装置中第三接口303为高温高湿气体进入预冷装置的通道,第二接口302为低温低湿气体离开预冷装置的通道。

如附图3所示,冷凝器6用于给蒸发器4内的气体降温,冷凝器6的冷凝管位于蒸发器4内。

如附图3所示,还包括制冷压缩机9,制冷压缩机9与冷凝器6相接,制冷压缩机9用于降低冷凝器6内的冷凝剂的温度。

如附图3所示,还包括电子排水阀7,电子排水阀7安装于汽水分离器的排水管上。

如附图3所示,还包括膨胀阀8,膨胀阀8安装于冷凝器6的冷凝管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