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及冷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7624发布日期:2019-08-13 21:1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过滤装置及冷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杂质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过滤装置及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冷水机组一般配置有过滤装置(如过滤器、干燥过滤器等),主要用于防止制冷系统中的杂质进入关键元器件(如电子膨胀阀等)造成关键元器件的失效,或者影响换热管的换热。随着机组的长期运行,制冷系统中的杂质越来越多,过滤装置中的滤芯/滤网经常需要定期更换,且更改的过程中需要关机操作,甚至进行焊接等操作,操作复杂且影响客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过滤装置需要定期更换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排出杂质的过滤装置及冷水机组。

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和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将所述壳体内部分为过滤区和杂质容纳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冲洗入口和冲洗出口,且所述冲洗入口、所述杂质容纳区和所述冲洗出口依次连通形成冲洗通道。

所述挡板的边沿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密封设置,且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与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围成所述过滤区,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与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围成所述杂质容纳区。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滤网,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口,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杂质入口,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过滤区内,且所述滤网的边沿与所述杂质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所述挡板密封设置。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阀板,所述阀板铰接于所述杂质入口的边沿上,且所述阀板具有封闭所述冲洗通道的第一状态和封闭所述杂质入口的第二状态。

所述阀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铰接于所述杂质入口的边沿上,且在所述阀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边沿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冲洗通道内,且在所述阀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密封设置。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挡板上,且在所述阀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阀板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密封设置。

所述滤网的纵截面为弧形,且所述弧形的凸起方向指向所述出口。

所述滤网的边沿与所述杂质入口的边沿密封设置,且处于第一状态的所述阀板与所述滤网的接触位置相切。

所述壳体包括端盖,所述冲洗出口设置于所述端盖上。

所述冲洗出口处设置有排放阀。

所述冲洗通道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与所述过滤区内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

所述过滤区内的流体材质与所述冲洗通道内的流体材质相同,且所述过滤区内的流体的压力小于所述冲洗通道内的流体压力。

一种冷水机组,包括上述的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及冷水机组,通过设置挡板并形成杂质容纳区,使得过滤后的杂质能够进入杂质容纳区内进行存储,并在冲洗通道开启时由冲洗出口排出杂质容纳区,从而实现了不停机将过滤装置内的杂质排出的目的,阀板和限位装置能够对冲洗通道和杂质入口的开闭进行控制,实现杂质容纳区的冲洗和存储的切换,从而保证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杂质的过滤存储及排出的技术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及冷水机组的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阀板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及冷水机组的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阀板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挡板;11、过滤区;12、杂质容纳器;13、冲洗入口;14、冲洗出口;15、出口;3、滤网;21、杂质入口;4、阀板;5、第一限位装置;6、第二限位装置;7、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和挡板2,所述挡板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为过滤区11和杂质容纳区1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冲洗入口13和冲洗出口14,且所述冲洗入口13、所述杂质容纳区12和所述冲洗出口14依次连通形成冲洗通道,进入壳体1的混合物在过滤区11内进行过滤分离,分离后的杂质进入杂质容纳区12内存储,当杂质储量达到设定值或距上次冲洗的时间间隔为预设时间间隔时,开启冲洗入口13和冲洗出口14,将杂质容纳区12内的杂质排出杂质容纳区12(也即排出壳体1),从而在保证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过滤装置排杂质的目的。

所述挡板2的边沿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密封设置,且所述挡板2的上表面与对应的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围成所述过滤区11,所述挡板2的下表面与对应的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围成所述杂质容纳区12,也即利用杂质的质量大的特点,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由过滤区11沉淀到杂质容纳区12内。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滤网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出口15,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杂质入口21,所述滤网3设置于所述过滤区11内,且所述滤网3的边沿与所述杂质入口21和所述出口15之间的所述挡板2密封设置,滤网3在过滤区11内对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杂质由杂质入口21进入杂质容纳腔内。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阀板4,所述阀板4铰接于所述杂质入口21的边沿上,且所述阀板4具有封闭所述冲洗通道的第一状态和封闭所述杂质入口21的第二状态,当阀板4处于第一状态时,杂质入口21处于开启状态,冲洗通道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过滤区11过滤出的杂质能够在混合物的带动下进入杂质容纳区12内,进而使杂质在杂质容纳区12内逐步沉淀积累,而当阀板4处于第二状态时,杂质入口21处于关闭状态,冲洗通道处于开启状态,此时向冲洗入口13处通入冲洗液将杂质由冲洗出口14排出,而且杂质入口21关闭,能够防止冲洗液进入过滤区11,影响过滤效果和冲洗效果,与此同时,过滤区11中进行正常的过滤过程,滤网3过滤出的杂质在阀板4和/或挡板2上堆积,并在冲洗完成后,再次由杂质入口21进入杂质容纳区12内等待下一次冲洗。

所述阀板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铰接于所述杂质入口21的边沿上,且在所述阀板4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边沿抵接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也即阀板4的第二边沿与壳体1的内表面密封设置,保证混合物不会由杂质入口21进入冲洗入口13而流出,保证过滤装置的可靠性,同时保证杂质在能够在杂质容纳区12内进行堆积。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装置5,所述第一限位装置5设置于所述冲洗通道内,且在所述阀板4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5密封设置,利用第一限位装置5能够保证第二边沿与壳体1的内表面的密封贴合,防止阀板4在第一状态时自由晃动而影响杂质存储效果和过滤效果。

其中特别的,阀板4利用自身重力转动至第一状态,此时的阀板4与内表面之间的密封程度不高,存在漏液的问题,而限位装置能够将阀板4拉出,增加密封程度,同时防止阀板4在混合物的压力变化时产生摆动而产生噪音并减少阀板4寿命的问题。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5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因为杂质容纳区12处于壳体1的下部,而阀板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也是向壳体1的底部进行转动,此时第一限位装置5在壳体1的底部能够有效的将阀板4的第二边沿固定住,从而保证阀板4与壳体1的密封程度。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6,所述第二限位装置6设置于所述挡板2上,且在所述阀板4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阀板4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6密封设置,与第一限位装置5同理,第二限位装置6能够在阀板4处于第二状态时,保证阀板4与杂质入口21之间的密封程度,同时防止阀板4因冲洗液的压力变化而不停摆动撞击挡板2,造成产生噪音和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所述滤网3的纵截面为弧形,且所述弧形的凸起方向指向所述出口15,利用滤网3的弧度使杂质在过滤网3过滤后能够沿过滤网3自动滑入杂质入口21,进而在杂质容纳区12内堆积。

所述滤网3的边沿与所述杂质入口21的边沿密封设置,且处于第一状态的所述阀板4与所述滤网3的接触位置相切,也即处于第一状态的阀板4与滤网3的最下端的弧面相切,从而防止杂质在滤网3与挡板2和滤网3与阀板4之间的角落内堆积而无法排出。

所述壳体1包括端盖7,所述冲洗出口14设置于所述端盖7上,当需要更换滤网3或维修时,能够拆卸端盖7完成操作。

所述冲洗出口14处设置有排放阀,通过设置排放阀能够控制冲洗通道是否进行冲洗,其中当阀板4处于第一状态时,排放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阀板4处于第二状态时,排放阀开启。

所述冲洗通道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与所述过滤区11内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

所述过滤区11内的流体材质与所述冲洗通道内的流体材质相同,防止冲洗通道内的流体成为新的杂质,且所述过滤区11内的流体的压力小于所述冲洗通道内的流体压力,也即在进行杂质过滤堆积时,利用过滤区11内的流体压力降阀板4压至第一状态处,在需要进行杂质排出时,利用冲洗通道内流体压力将阀板4压至杂质入口21处,并利用冲洗通道内的流体压力和第二限位装置6将阀板4维持在密封杂质入口21的第二状态处。

一种冷水机组,包括上述的过滤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